建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改革开放,全国人民富起来了丶强起来了!
关于建党的诗句有很多,比如:
望岳峥嵘岁月稠,潮头大浪竞风流。
红船引领长征路,巨手筹谋广厦楼。
闪闪明星光圣地,巍巍禹甸震寰球。
旗昭百载歌华诞,再铸辉煌傲宇游。
这是来自王重信的《七律·建党百年赞》
七绝·庆党建九十周年
浩渺乾坤日月梭,人间盛世乐祥和。
旭阳九野山河秀,赤县同吟感谢歌。
夹缝求生,励精图治,山穷水尽,豁然开朗,日新月异,摧枯拉朽,开天辟地,焕然一新,蒸蒸日上
建功立业
释义:意思是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出处:宋·苏轼《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译文:古代的圣贤建功立业,大兴水利防范于未然,以至于很多工程小事的都有价值。
建功立事
释义: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出处:【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
译文:桂阳太守李温等,都建立功名事业,有后世有极大的好处。
治国安民
释义: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译文:财产者,帝王之所以聚集人守住皇位,养天下苍生,顺从天德,这就是治理国家安定百姓的根本原因。
安邦定国
释义: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 孔明 ,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译文:如今天下大乱,四方纷乱,想看到孔明,求安邦定国的策略罢了。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我国科技成就在飞速发展,建党以来的科技成就更是突飞猛进发展,第一。有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四亿人口吃饭大事。第二,航天飞机载人航天,在航天史上写下了新篇章。第三,建高铁交通便利,火车提速,我国的科技成就突破建党以来最好水平,第四核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
汉服复兴运动的五个时期
一、汉服复兴的舆论准备时期
二、汉服概念的构建时期
三、汉服复兴运动流派的形成
(1)两大全国网络平台的形成
(2)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
(3)汉服线下活动形式的形成
(4)第三阶段的遗留问题:曲裾
四、社团化时期
(1)社团化时期圈内的变迁
(2)通过社团活动传递文明精神
五、从思想启蒙到实业兴汉
(1)认清公益和慈善的区别
(2)如何面对非同袍可能主导汉服的时代
(3)汉服社自我定位的改变
(4)圈内学术团体的构建
建党以来最早的重大科技突破是两弹一星。后来有高铁、航母、航空空间站、探月器、天问一号、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国产飞机、跨海大桥、潜艇、龙门吊、挖沙船、盾构机等等。
中央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概念,正是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据《求是》杂志所列,共有12种重大精神成果。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前是6种,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也是6种,即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
第一阶段。
从1927年8月到1935年1月,即从大革命的失败到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这一阶段可称之为初步探索形成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第二阶段。
从1935年1月至1940年1月,即从遵义会议后到《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进一步深化发展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领导中国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中国革命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非常关键时期。
第三阶段。
从1940年1月至1949年10月,即从《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阶段可称之为最后完成阶段。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延安整风,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胜利,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第一次飞跃。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不成功,呼唤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在这样一种积贫积弱的民族危难情况下,许多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奋勇的斗争。流血的革命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比如太平天国起义,还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另外还有改良运动的推动,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是无论是流血的革命还是不流血的改良运动最后终归于失败,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的领导。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不断的发展壮大,到1919年前夕,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已经达到200万左右,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阶级基础。
第三,新文化运动的掀起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于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这场运动的掀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封建专制思想、封建文化进行了极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打开了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