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就像土壤一般,其他学科就像土壤上面的树一般,因为基本上所有学科都基于对中文的理解,而语文最难的又是在阅读理解上面,其次是作文,再次是背诵。其实这个问题没有说是小学还是中学的孩子,但是关于应不应该补习,我个人从学科角度提几个意见。
首先,语文靠的是平时的多读多看多写,多读可以加深对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文章被读出来的时候,可以带动脑细胞的思考,甚至触发脑子里面的想象能力,记录你当时阅读时候的情感和环境。多看,例如看杂志、报纸、文摘、书本等,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素材,为何有的人信手拈来就能写出有内容的文章呢因为他看得多,积累的素材多,假如今天写亲情的文章,他读过孟母三迁,读过朱自清的背影等,马上就能写出相应的内容来。多写是为了锻炼脑袋里的知识转化的能力,你记忆再多,不去实践,不去运用,很容易忘记,所以多写也是再不断加深记忆,同时锻炼转化思维的能力。如果孩子能自觉去往这三方面发展,那可以不急着请家教。
语文注重积累知识和理解,在积累方面,老师只能给建议,因为记忆是无法塞进孩子的小脑袋瓜的,最多是在学习方法上和如何理解的思路上给孩子点拨。那么,如果孩子没有养成爱读爱看爱写的习惯,家教老师再优秀,也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二,语文除了积累,就是多悟,平时对一些现象要懂得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相信孩子们经常听到老师说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般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外表,本质是它背后要表达的情感,例如作者当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处于什么背景(所有语文新课文讲解前,老师不是直接讲课,一般都是先讲作者身世和创作背景,以加深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通过作者字里行间的一些情感词或者转折词去思考作者当时真正的情感。当你把一篇文章的思路理清楚,大概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思想后,任何题目的答案都是围绕着这个主心骨的思想在解答的。如果孩子养成勤思考的习惯,那么也可以不请家教。
再次,语文学习注重方法,例如背诵,所有学科里面,语文需要背诵的内容居多,不管是古诗、散文、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多背有益,这点只要掌握方法,背诵就容易记下来。首先拿到文章,先划段落,把转折的句子画出来,那么前面的句子或者段落基本表达同一个感情或者意思,归类去背诵,其次就是划关键字,把一些名词或者主要描述事件的句子划出来,这样去记忆,脑袋就轻松很多,因为当你背到这段时,你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整段内容,但是你很容易想起那个关键词(此时关键词就是作为提示的作用),然后根据关键词你大脑自然能联想到下面的情节和句子。背诵有技巧,当然解题也有技巧,如果孩子在这块上面很吃力,那么可以请教学习方法的老师来教,比纯粹讲课本知识的老师要强的多,因为方法可以融会贯通,学会了,任何科目任何题目都可以照样子画葫芦。
最后,孩子要慢慢养成对于语文科目的信心,找出根源,对症下药。有的孩子语文学不好是因为不喜欢老师,有的是因为不喜欢背诵,有的是理解能力差,有的是不爱看课外书或者积累知识。其实,我教孩子一个办法,平时家里最好能订文摘或者杂志或者报纸,孩子每天养成看这些报刊的习惯,让孩子从文章中找出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或者句子,然后剪下来或者抄在一个美文集本子上,时不时拿出来读一读,培养语感。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或者家长看到好的文章可以分享给孩子,跟孩子一起谈心德。这样坚持下去,孩子的肚子就会开始有墨水,语感慢慢好起来。
综上情况,我认为,先确认孩子在语文科目上是失分在哪一块,阅读题的话,就要多读多看多悟,作文题的话就要多看多写,先从模仿别人的语句或者写作思路开始,哪怕平时多练习抄写美文,并积累写作素材,如果是背诵题的话,那就要多背,这毋庸置疑,但背诵方法要对,别背一个晚上一篇文章背不下来,那肯定是方法错了。找到问题所在后,如果家长无法给予解决,可以请家教,但一定要先把孩子情况跟家教老师讲,让老师去有针对性地帮孩子提升(最好是孩子自己发现,自己总结问题所在或者弱项在哪)。
当然请家教需要孩子同意,如果孩子心里是抵触的,那么请来家教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现在有些网络课程也不错。平时也可以和孩子的语文老师多沟通,例如每次测验考试就是一次机会,孩子或者父母陪同,拿着卷子去办公室找语文老师,让老师帮忙看看孩子做错是哪一方面能力不够,需要加强,回过头来再有针对性去加强。希望每个好学的孩子,每个爱孩子的父母们都能以好的心态和情绪去对待问题,让付出有所回报!加油,亲爱的孩子们!亲爱的父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