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一个人只需要两样东西,新欢与时间。
如果还是忘不掉
爱着不一定拥有着 。
拥有这不一定爱着。
时间能磨合一切。
不要去勉强 、
张爱玲的前期作品绮丽旖旎、风光无限,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写香港传奇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和写上海传奇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其中《金锁记》可以说是她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说,被傅雷高度评价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在繁花似锦的春天,梧桐花并不起眼。梧桐树属于落叶乔木,冬天是光秃秃的。春天来了,任凭身边的香樟换装樱花烂漫,它无动于衷;直到春末,梧桐花耐不住性子了,她先生发了出来。如鳝鱼头一般的黄棕色花苞一簇簇的从棕褐色的树皮里拱出来,紧绷的花苞丝毫没有花苞应有的柔嫩,倒似象地下党面对敌人时紧闭的嘴巴,硬而倔强。
梧桐的枝干是遒劲的,花苞又是这样硬邦邦,所以即便已被春风俘虏,梧桐树依然是冬天冷峻的样子,直到某一天,花苞终于按耐不住春风的鼓动,她裂开了嘴巴,浅紫色的花朵徐徐而出,最终伸展出一朵朵喇叭样的花。当花怒放的时候,叶子也陆续长出来了。梧桐花是甜的,所以每年梧桐开花的时候,空气里会弥漫着丝丝的甜香,似有若无,不经意之间你能闻到,若故意去追寻她的味道,她却倏忽不见了。
苏北平原上多种植梧桐树,因为它生长期短,短短几年就可以成材,成材了就可以卖钱,这是农民们的经济来源之一。
小时候,我在徐州乡下的一个村子里长大,那是一个很小的庄子,不过两百多户人家,偏僻贫穷落后。在城里人的眼中,也许会觉得那里的孩子很可怜。吃,能吃饱就不错了;穿,能穿暖就很好了;玩,谁家有闲钱买玩具啊。
可是,我在那里生活的十年,却是一生中最快活的十年。村里的小路旁、村头的渡桥边、村西的河沿上,到处种植着梧桐树,每年春天,当榆钱已落槐花变老的时候,梧桐花就盛开了。梧桐树是高大的,于是,一树一树紫色的花朵如火焰般燃烧在村子的上空。
我站在树下往上看,只能看到一朵朵浅紫色的花朵的背影,因为她们都是向着太阳开放的,所以,幼小的我总是有一个心愿,什么时候我才能从上往下看看那些花朵呢我想看看她们的花心。那时,村里全是平房,直到上了大学,碰巧教学楼前有一棵梧桐树,那年春天,我终于能够俯视梧桐花开,却远没有想象中的绚丽,因为俯视她的时候,她的背景是沉闷的大地,梧桐花的美需要天空的衬托。花朵把天空当成了画布了,她们是一群看似静默实则顽皮的精灵,东摇西摆的变换着身姿,她们一会儿在画布上描绘出一位娴静的淑女,风一来,她们就给画布描绘的乱七八糟了。
冬天的雪花已在飞舞,可却等不到你的来临,所有的承诺在如雪花在手中融化,没有相聚,怎么会有分离
一杯苦酒让我独醉,漫天的雪花和我一样,幽怨的独舞,我沉寂在过去的记忆里,无法自拔,痛了,累了,直到最后发现爱在春天来临,在冬天终结了。
哀霸王(——失意自勉) 纤纤玉指,拨千军万马,击刀光剑影。方寸之内,四弦之下,是谁在围一座命运的古城。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所有的天机,静待指间,一触即发。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从鸿门开始,胜负已定。
铁马雄风,人杰鬼雄,终愧对江东父老。去留在桨波上,存亡在呼吸间。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王败寇,千古悠悠……是谁在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滚滚长江淘尽千古英雄,青山依旧,血色夕阳。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霸王别姬,那空垂的泪,染红了几度夕阳,却也在为后世的谁怆然哭泣。
只看过“倾城之恋”和“第一炉香”;虽然第一炉香阴森森的,但还是莫名地更喜欢第一炉香,尤其是张爱玲关于景的描写,电视剧太难达到小说的境界了,读的时候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张爱玲的眼睛、张爱玲的心;个人标签太浓了,我只读了一遍,便已如此。
顺便再说一句,挺佩服白流苏,那个年代敢于离婚的女性。喜欢范柳原,深以为他绝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渣男,而是一个真性情并且能够清醒于传统的人,不了解那个年代的人,不知道这个人物是不是过于理想化。但只有相信过,才有可能遇见,否则,眼中的世间,便都是糟粕,人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
终于找到这个问题了!我选择《第一炉香》
为上海人写的香港传奇
张爱玲说,非要把女作家放在一起比的话,“把我同冰心白薇他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苏青是当时很当红的海派女作家(PS.也是胡兰成和小张的媒人)。
当年政府提出了一个“增产报国”的口号,意思就是说前线打仗牺牲了那么多人,大家要多生小孩报效国家。结果苏青就吐槽,这个完全不切实际嘛,怎么可能有人为国家做爱。上床的时候,大家心里呼喊的当然是丈夫情人的名字,谁会一边啪一边内心高呼“我爱我的国”。
所以张爱玲这么喜欢苏青,大概是产生了一些共鸣。在当时的爱国热潮下,她是难得明确承认过,不想写时代纪念碑的作家。
第一炉香
· 01 ·
《沉香屑·第一炉香》也是“男女之间的小事情”,讲的是婚恋故事。简奥斯汀写这个题材,是很温情,很热闹的。但我们看完《沉香屑》,会发现张爱玲写的婚恋故事非常冷。
开篇是一个叫葛薇龙的女孩子,她第一次去找姑妈梁太太。姑妈不在家,两个侍女睇睇和睨儿也不招待她,自顾自的打闹。
这段打闹很是花费了一番笔墨。睇睇和睨儿并不是主要角色,浪费这么大的篇幅,实际上是为了写背后的人物——梁太太。
我们从这一段里得到的信息是:梁太太出去约会了;睇睇准备在家里和俄罗斯人约会;两个人追逐打闹,举止很随意散漫。
这实际是反逻辑的,因为葛薇龙就坐在那里。
动用生活经验来想,仆人可以在客人面前,这样肆无忌惮、这样暴露主人的风月隐私吗可以这样晾着客人,一点主人的体面都没有吗还要注意的是,这时候是白天,睇睇的约会等于四个字:白日宣淫。在正经人家完全可以被拖出去打死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所有的不规矩和极端放肆,都是一种长期习惯,来源自主人从根基上的放任。此时梁太太虽然还没出场,但一个荒淫放浪的形象已经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她出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已经有了坚实的逻辑基础。
为什么说很多小白网文审美很低级呢你看作者侧面写人物总是喜欢用对话,七嘴八舌的评论,浮皮潦草。反过来看张爱玲,她写痕迹。一个人的性格会在环境里留下痕迹,只有痕迹不会说谎。
小说的丰富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它留给读者足够多探索的空间。
这是张爱玲的出道作,她很想一投即中,所以开篇写这些还不够,她还要动用更多的技巧。
她用葛薇龙的眼睛去看梁家,说房子外面就是山,“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这段的色彩相当浓烈,一方面是颜色很单纯,红色、蓝色、白色;一方面是饱和度极高,“灼灼”的意思是红到让人觉得烫手;而且色块很大,说野杜鹃开得多,开得热烈,用了“轰轰烈烈”,“摧枯拉朽”两个词,像是势不可挡的大洪水。
这么写是为了美吗从张爱玲的角度来说,这不是她心里认为的美。
她在《自己的文章》里说,“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
张爱玲喜欢的是葱绿配桃红,典型红楼梦式的旧贵族审美,要参差的、柔和好看的。轰轰烈烈、摧枯拉朽的灼红,是“刺激”。
《第一炉香》里对颜色的描写简直到了华美的地步,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不真实的眩晕感。
这场会面还没有开始,不安的气氛就已经在浮动了。
梁太太出场了,她也是第一次见葛薇龙,知道对方的身份之后,开口就是:“葛豫琨死了么?”
葛豫琨就是薇龙的爸爸,梁太太的哥哥。小说铺垫的时候只说梁太太因为当初不听家里的话,嫁给一个五十多的香港富商做小,跟家里闹翻了,所以多年“不通庆吊”。
但是“不通庆吊”和“死了么”的感情密度完全是不一样的,这一句突兀的话实际是在写葛薇龙和梁太太的原生家庭。
我们还是动用生活逻辑来想,如果妹妹、女儿为经济缘故给了一个老头子做二奶,作为亲人该怎么办按理来说先是愤怒,否定,然后劝说,最后放任、痛心,时间长久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要去关心的。
尤其梁太太是从上海嫁到了香港,天遥水远举目无亲,还是个小老婆,明里暗里肯定会吃不少苦。但从她的反应来看,娘家再也没有给她任何关怀。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我的第一个反应是“狠”,狠到连人之常情都没有了。为什么狠家族清誉。换句话说,清誉远高过血浓于水的亲情。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也就很难理解薇龙彻底堕落前的纠结,因为她其实没有退路,家里已经容不下她了。
梁太太无疑是这个“正派”“古板”家庭的反叛者,那葛薇龙呢她也不是表面上那么安份的。
回头来看,薇龙为什么找梁太太
他们本来是上海的中产之家,因为战乱就跑香港来避难了。在香港住了两年,上海局势逐渐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快没钱了,于是家里打算回去。葛薇龙怕耽误学业,所以希望姑妈支持她在香港求学的费用。
她很有涵养的面对侍女的无礼,很想读书,看着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女孩子。往深里一想,她知道家里跟姑妈闹翻了,知道姑妈“败坏门风”,但她还是跑来了,她不听话。
我们发现葛薇龙其实是一个很有主意,胆子很大的人,她没有坚定的、好恶分明的价值取向。有了这一层,葛薇龙的转变才能自洽。
这是冰山下面的内容,是张爱玲留下的飞白。看得出张爱玲受《红楼梦》影响非常深,《红楼梦》也大量用这种飞白的方式,拉开了小说内部的纵深。
有些朋友读张爱玲只注意到文辞,但我要说,文辞如何不空洞,才是她的功力所在。
梁太太还是答应收留葛薇龙了。
她本来擅长一种风月把戏:以年轻貌美的侍女为诱饵吸引各种男人。男人们要是想和侍女约会,就必须亲自登门拜访梁太太。这一来二去间,梁太太施展高超的社交手段,就把男人收入囊中了。
睇睇原本是她的得力助手,现在因为违反规矩,私下和人约会,眼看是用不成了。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薇龙身上来。
故事的发展太可怕了。风月助手说白了就是梁太太驱使的妓女,薇龙叫她姑姑,她却要打着这种精明算盘。她丁点儿犹豫都没有,就开始试探问薇龙如何隐瞒父母,开始准备给她筹备进入交际圈的衣服。
表面来看,梁太太是高级华人,葛薇龙受西式教育,两人都出身上海中产,是姑侄关系,可背地里没有体面、没有文明、没有温情。张爱玲用一个心里面只有欲望的女人,把故事的第一层冷升起来了。
接下来是一处小小的细节,我很想说一说。葛薇龙不知道梁太太心里的想法,得了承诺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家里她骗父亲说,因为功课好,校长特别给她设了奖学金,保证她的学费食宿。
父亲的反应很玩味,“葛豫琨原是个不修边幅的名士脾气,脱略惯了,不像他太太一般的讲究礼数,听了这话,只夸赞了女儿两句,也没有打算去拜见校长,亲口谢他造就人才的一片苦心。”
名士脾气是什么大节不失,不拘小节。问题是,拜见校长在这个特定环境下,只是小节吗
葛家要回上海了,只留薇龙一个中学还没毕业的女孩子在香港,周边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校长是他们眼前唯一可靠的监护人。按理说是要去请人家多多关照,交代两句。做父亲的却“不打算登门拜访”,连打算都没有。
这只能说明,薇龙在香港独自生活这件事,在父亲心里没有分量。所以他对于“小节”的标准不会有任何改变和动摇。
父亲要是真去找了校长,薇龙的谎话被戳穿,后面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作为女儿的守护者,葛豫琨隐身了。更要命的是,作为薇龙和梁太太之间唯一的亲情纽带,他同样隐身了。
这是整篇小说对葛豫琨的唯一着墨,却是在讽刺这个人,含蓄地讲他自私,没有温度。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我之前说葛家人“狠”,是过度解读,但是到这里,可以说证据确凿了。冰冷的家庭环境是遗传性的,从这个小小的注脚里,我们可以窥伺梁太太的少女生活。同时,薇龙和原生家庭的决裂也已经埋下伏笔了。
《第一炉香》的冷,是张爱玲精心设计出来的。
· 02 ·
《第一炉香》这篇小说,节奏把控很好。用了长篇幅来讲会面梁太太这件事,节奏非常缓慢。但我们分析下来,这些篇幅没有一点浪费的地方。接下来张爱玲要展示她“收”的能力。
故事说梁太太让葛薇龙参加聚会,特地准备了“家常的织锦袍子,纱的,绸的,软缎的,短外套,长外套,海滩上用的披风,睡衣,浴衣,夜礼服,喝鸡尾酒的下午服,在家见客穿的半正式的晚餐服,色色俱全”。
葛薇龙是从这里开始被物欲倾轧的,但张爱玲不去写她如何推辞、如何挣扎、如何第一次参加聚会等等。她只用一句话,“薇龙在衣橱里一混就混了两三个月”。
首先我们知道葛薇龙已经被引进交际圈了;其次,我们想想那些衣服,堪称浮夸,穿这样的衣服会出现在什么样的场合、接触什么样的人物,也是非常容易想象到的了。在这里,“衣柜”成为了物欲的图腾。
节奏之快,信息之丰富,完全不是一般通俗小说所能比拟的。张爱玲虽然是个很细腻的作家,但她不臃肿,只写该写的字,小说内部由此有了力量感。
她写男主角乔琪乔也是这样。
乔琪乔出场前,我们已经知道他是混血儿,长相俊美,却是某香港富商众多儿女中最不受喜爱的一个。他曾约梁太太出门,结果却是为了掩人耳目,可以更方便约另一个女孩。梁太太受不了这种侮辱,也小小地惩戒了他一番。从此不准他再进梁家。
结果薇龙第一次见乔琪乔,就是在梁家的聚会上。
这个聚会可以是张家的、李家的、程家的聚会吗不可以。否则乔琪乔这个人物就不成立。
他在门口被梁家的侍女拦住,引起一阵小小的喧哗,还是强行闯进来了。一个人要闯进门来,第一印象就是这人有急事,或者什么重要的事。结果他只是为了报复,故意要梁太太在聚会上不顺心,内在的冲突一下子就把人物立住了。
一来,没有羞耻心,二来很闲。忙人才不会把这种小事情放在心上,但对于乔琪乔而言,风月的事就是大事,值得他亲自跑这一趟。三来,这人是很狭隘浅薄的。
梁太太的约会被打扰了,当然很不高兴,于是“她远远的向薇龙使了个眼色。薇龙向乔琪乔看看,梁太太便微微点了个头”,薇龙“只得来敷衍乔琪乔”。
看得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短短三个月,薇龙俨然成了梁太太训练有素的得力助手,这一切如何发生的,薇龙的心思如何变化。这个小小的动作里,给了无数留白。只要静下来一想,冷意倏地就上来了。
男女主角认识了,接下来我们才会看到张爱玲真正的冷:她是彻头彻尾的反浪漫主义者。
后面有一节写到薇龙和乔琪乔发生了关系,乔琪乔趁夜来,趁夜走。
如果有人在这里布置一个题目,说“补写乔琪乔的心理活动”,我可能会写他内心暗自得意,把薇龙的天真贬损一番;可能会写他担心被人撞见,毕竟那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薇龙还是个未出阁的中产小姐;十几岁的我甚至会写他心里涌起一种短暂柔情。
但我根本想不到张爱玲的写法。
乔琪乔从梁家花园穿过,见花园铁门上倚着一个人,“小小的个子,细细的腰,明显的曲线,都是乔琪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不是睨儿是谁呢。”
龌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已经够不磊落了,何况他看的记的,是“明显的曲线”。
这是一个极其反逻辑的写法,刚和恋人温存完的男人,居然可以这么自然的、这么快的对另一个女人龌龊起来吗除非,这个时候乔琪乔心里谁也没有,是空的。这空不等同于“本来无一物”,而是“欲壑难填”。
乔琪乔不爱薇龙,可怕的是他的“不爱”是极度下流的。这是故事的第二重冷意。
更妙的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薇龙内心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她已经接受了乔琪乔不爱她,但她相信这个晚上爱情存在。
张爱玲又用了整整一段来细细地描述薇龙的心态,笔墨非常温柔充满诗意。
“她静静的靠在百叶门上,那阳台如果是个乌漆小茶托,她就是茶托上镶嵌的罗钿的花。”
“她听说过,有一个人逛了庐山回来,带了七八只坛子,里面装满了庐山驰名天下的白云,预备随时放一些出来点缀他的花园。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的傻么!乔琪是对的,乔琪永远是对的。”
“她伏在栏杆上,学着乔琪,把头枕在胳膊弯里,那感觉又来了,无数小小的冷冷的快乐,像金铃一般在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摇头。”
看到了吗张爱玲居然在抒情。这个抒情不是无由来的,它在给小说内部积攒能量,在做一次大提速,是为了“撞冰山”。
“天一白,楼下那模模糊糊的肥人的影子便清晰起来,原来是两个人紧紧地偎在一起走路,粗看好像一个人。那两个人听见楼上狗叫,一抬头望见薇龙,不及躲避,早给她认清了乔琪和睨儿的脸。”
我整个人都快炸开了。
实际上不见得非要写革命、写斗争才是有力量的表现。张爱玲的反浪漫没有力量吗在抒情的基础上,上面这段话产生了千钧之力,同时击碎了整篇小说所有的浪漫幻想,张爱玲用铁腕手段写了一出灾难。
· 03 ·
小说看到这里,已经足够使人心灰意冷了。我们可以想一个问题,张爱玲同情葛薇龙吗
薇龙一开始想要读书求学,后来对奢靡的生活“上了瘾”,她爱乔琪乔,到了不自重的地步,最后甚至甘愿和梁太太一样,从风月场里谋取财利供养他。她在走错每一步之前,都深刻的自省过,但这种自省,仅仅成为了一种“弱势良知”。
这篇小说发表在1943年,如果换一个左派作家,也许就变成了批判社会、痛斥资本阶级的调子了。
张爱玲不同,她是个文人,她看这个悲剧的眼光一开始就说明白了。
“葛薇龙,一个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
她认为这不是好人坏人的事情,这也不是压迫反抗的事情,这个事情非常简单,葛薇龙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境地,只因为她是一个“极普通的女孩子”,极普通的性格弱点在一个浮华的环境里被不断放大了。
当时评论界认为,张爱玲小说里的女主角,“思想境界低下”,“满脑子情欲”,很卑劣。还蛮好笑的,既然是普通人,谁会在温柔美少年面前不动如佛既然是普通人,谁会守着一柜子漂亮衣服吃斋念经呢
过于神化人性的结果,就是开头苏青说的那个笑话,上了床,心里却高呼为国增产,“我爱我的国”。
这还不够。我们能笃定张爱玲不低下,是因为她的立场。这篇小说要是呼吁我们“理解”、“同情”,那张爱玲真的就成一个三四流的作家了。
好在她很冷。这种冷眼旁观使作者的立场中立了。她写薇龙的悲剧,但她并不觉得薇龙可怜,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她的价值倾向没有倒向薇龙。更可贵的是,尽管如此,她兼容了薇龙的价值取向。
最明显的莫过于结局处。如何收尾是一个作家好坏的分水岭。写作最基本的驱动力就是表达欲,结尾是作者在行使最后的发言权。
《第一炉香》的结局是这样的:年末夜里,乔琪乔带薇龙出去玩。薇龙被几个英国士兵当做妓女追逐,乔琪乔抱怨道,这些人把你当什么了
薇龙笑道,我和妓女有什么分别呢不过她们迫于无奈,而我却是自愿的。
这是小说悲剧的顶点,这时候张爱玲却来了一句,“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儿结束。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
语调,是第三重冷。
· 04 ·
最后一个部分,来聊点趣味性的东西。葛薇龙在小说里摇摆过好几次,她差点就跳出这个泥潭了。她可以跳出去吗
先不做判断,我们不如来想想她真回了上海是个什么样子。
一种可能,她跟自己说的一样,成为了一个“新的人”。“少女涉世”主题是18世纪欧洲小说的重要主题,结构往往是“情欲启蒙者”和“邪恶教母”把少女拉进陷阱,少女如何沉沦挣扎,最终成长。
《第一炉香》要是走这个路子,可以吗反正张爱玲绝对不会这么写。因为这个故事的基调就变成“自我救赎”了,温度突然变高,整个小说的内部韵味就彻底摧毁了。
另一种可能,父母发现了她和乔琪乔的事情,打官司、男婚女嫁,甚至薇龙就此被赶出家门,不得已回到香港继续沉沦。
这就更难看了,因为拖沓。《第一炉香》是个短篇小说,重要场景只有五六个,张爱玲用笔之简练,完全不像一个二十来岁的作家。另一个原因就是,这样写小说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社会批判,张爱玲对这个根本不感兴趣,而且也破坏了故事的精致。
这个故事必须要以悲剧收场,否则不值得回味。为什么我们喜欢大团圆结局因为大团圆使人心满意足。“足”本质就是“意尽”了,“意尽”就不会吊着心,不会再牵挂。
而且我们别忘了张爱玲是反浪漫的。她不会给这个故事留一点希望的,否则这来来回回一出出的就成闹剧了。
回到薇龙这个人本身,她的选择是作者严密逻辑安排下的必然。家庭守护的缺失、捕猎者的精心陷阱、情感上的软弱无力。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力量。
能不能在香港念书,取决于梁太太;第一次想要跳出梁家,想到的路子是嫁人;决定回家之前,因为淋雨生了大病;
这样一个人,注定要埋在梁太太的“皇陵”里。
这个讨论只是想说明,好的小说是什么样的:短篇小说,篇幅不长,却打造出这种密不透风的逻辑网来。
《第一炉香》发表时,张爱玲还没有谈过恋爱。我们不由相信,天才的洞见,有时候大概真的是来自天才。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在文坛中赫赫有名的她,却因为和胡兰成的失败婚姻,最后只得远走他乡!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关于张爱玲,你们要的壁纸在这里: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 《倾城之恋》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张爱玲 《半生缘》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张爱玲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张爱玲 《花凋》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张爱玲
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张爱玲 《年青的时候》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 《天才梦》
不爱是一生的遗憾
爱是一生的磨难
——张爱玲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
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
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张爱玲 《十八春》
1、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2、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3、他想对她说爱的时候,语无伦次,可是她懂了。万千人之间,他第一次爱了,那人居然也爱他。他把这叫做千载难逢。
4、虽然我想我在这半生恐怕只能在心境的黄昏里捧一本张爱玲的小说,渐渐让自己进入那样无孔不入的苍凉中。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爱国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后继的执着。正是无数先烈在他们自己的时代用满腔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唱响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