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现代诗歌二首》

《现代诗歌二首》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9篇《现代诗歌二首》(导学案)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欢迎阅读!

篇1:《现代诗歌二首》(导学案)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一、关于作者

1.艾青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艾青笔名的由来

艾青的弟弟蒋海涛曾提及艾青笔名的来历,他说:“1979年我为了编写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艾青专集》,住在北京史家胡同我大哥(艾青)家里,看到了在《长春》上发表的李又然同志写的文章。这篇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在巴黎时与 艾青交往的情况,也提到了艾青这一笔名的来历。李又然说:艾青在“蒋”字上打了一个叉,露出草头成了“艾”字;“青”字呢?因为艾青是十二月生的。“艾”字的来历与许多资料谈及的比较符合,但他把“青”字的来历搞错了。因为艾青是农历二月十七出生的。还有人问,有的材料上说艾青两字也是海澄(大哥原名蒋海澄)两字的家乡土音的谐音,对不对?我想,是有关系的,家乡人称海澄发音和艾青相近。

3.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是台湾名气较大的诗人。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在台湾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艾奥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台湾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20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先前的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很多读者知道余光中这个名字,便是因为这首著名的《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做“乡愁诗人”。其实,余光中除了创作《乡愁》之外,其他主题的创作也相当可观,而且半

21世纪以来,他始终是“左手为诗,右手为文”,堪称才情丰富与思考深邃并具之人。

4.作家在线--余光中草堂“朝圣”

9月8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来到成都的杜甫草堂,祭拜“诗圣”杜甫后,在草堂的唐代遗址前认养了一棵“诗人树”,并为树旁的 《乡愁》石刻碑揭幕。

据成都市文化局官员张经智介绍,余光中 是在杜甫草堂里认养“诗人树”的第一人。随后,余光中在大雅 堂题诗留名,并现场签售《余光中经典作品》。

下午,余光中在藏经楼作了题为《诗歌成都》的讲座,四川诗人流沙河、柏桦和50多位听众听取了讲座。

二、《我爱这土地》的相关资料

1.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8年的武汉,此时的诗人,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阅历,无论是社会的动荡,民族的危机,还是民众的苦难,都给过或正在给着诗人以强烈的震撼,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直关怀着、思 考着这片国土的诗人,此时对土地的理解更深刻了,对土地的感情更浓烈了。诗人出生在金华农村,从小就对南方的土地有着血肉一般的情感。而后,随着生活的颠簸,诗人到过上海、常州,又到过山西、陕西,深深地为北方的土地所感动。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该如何对待这片土地呢?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这浓烈的情感,凝聚成了《我爱这土地》。

2.艾青诗独特的意象与主题(钱理群)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我们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这里所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因而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艾青 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的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的农民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大堰河”,作者说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的。这样的描述是来自生活的,但同时又赋予了“大堰河”以某种象征的意义,简直可以把她看做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作者在描述“大堰河”的命运时,所强调的依然是她的平凡性与普遍性:不仅她的欢乐是平凡的,就是她的苦难也是平凡的,普遍的。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 的形象: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纯朴与坚忍。这样,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与纠结)。这首诗可以看做是艾青的诗的宣言书:他至高无上的诗神是养育了他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普通人民,他(她)们的生命存在。在以后的诗里,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于是,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光凝视着你,看你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乞丐》),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震撼着读者的灵魂。诗人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的血液”(《复活的土地》)。随着历史的前进,诗人终于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云从东方来,天下雨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雨洒着冀中平原”“到处都淋着雨水,到处都好像在笑”(《春雨》)。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说过: “凡是能够 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这一时期写得最好的光明颂是《向太阳》与《黎明的通知》。《向太阳》全诗九节,共分四个段落。一至三节,“我” 从昨天来:“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里”“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为无止的噩梦所纠缠”--这是对旧中国人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四至五节,正面唱出了太阳之歌。这是“现代化城市”里的“太阳之歌”,诗人所要追求与表现的是现代化社会的新的理想,因此,人们从太阳里所受到的启示是: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六至七节,歌颂“太阳照耀下”的抗日解放战争新时代里,祖国山河的苏醒与人的新生。诗人着重抒写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兵、少女、工人及士兵的形象,写出了他们新的精神面貌。八至九节,转向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新时代里灵魂的改造:与寂寞、彷徨与哀愁告别,勇敢地走向太 阳,走向新生活。这首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 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的时代的来临:“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在这里,诗人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与理想世界的呼唤者。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

三、《乡愁》的相关资料

1.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领域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谈起《乡愁》的创作,余光中说:“当时我离开大陆已经二十多年了,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写完了全诗,因为那种浓浓的乡愁在心中已经二十多年了!”

2.融哀愁于物象(流沙河)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现代中国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过或听别人念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学生,恐怕都唱过或听别人唱过这支歌吧:“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只是这支歌的曲调是从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乐》里挪借来的,这点唱的人未必都知道。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流亡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这支歌余光中肯定会唱。他还会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因为他在一首诗里提到过这支歌。髫年所唱,没齿难忘。那些遥远了的记忆不可能同他的这首《乡愁》无关。厚积薄发,一首小诗里涵藏着多少年的感受啊!

余光中该记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纪,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紧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要看 看有没有熟 悉的字迹--母亲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恭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盖着邮戳呢。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见,摸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这一枚小小的印着孙中山先生肖像的盖着故乡的邮戳的邮票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十多年后,他写了一首《邮票》:

一张娇小的绿色的魔毡,

你能够日 飞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恋爱,

和宽厚的友谊。

两个灵魂是你的驿站,

你终年在其间跋涉;

直到他们有一天相逢,

你才能休息片刻。

邮票啊,邮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还在一首《梅雨笺》里写到它们:“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注: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乡愁》的第一段抓住邮票这个物象,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流亡学生的乡愁,是母亲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上贴着的那一枚邮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

少年时期匆匆去了如烟云之过眼,未来的诗人渐渐长大了。40年代末,他随父母迁居香港,旋即去台湾,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1952年毕业后,第一 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实秋的好评,名声大噪,同时入伍服役。1954年同未来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恋爱,有一首情诗《咪咪的眼睛》为证。19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该算是新婚别。台湾基隆港上船,横渡太平洋,美国旧金山港登岸。身在异国,心在家里,捻弄着那一张窄窄的来程船票,乡愁顿起。不过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已经变了,慈母让位给 新娘了。少恋母,长恋妻,人之常情啊。《乡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这个物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是把他从新娘身边引走的那一张船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也是很贴切的,他写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嘛。

1958年母亲去世,遗体火化。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丛里,写诗为母亲招魂,唤她的慈魂快快回来,回到这“火后的小城”里来,回到这“四方的空城”里来,在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慈 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 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注:他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余光中是个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写得十分感伤。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葬,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实现,虽然春天已经来到了。那骨灰匣想来早已入土,大约是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吧,因为他在一首诗里说 ,清明节扫墓日他听见母亲在圆通寺喊他。以常理推之,那里该有一方小坟吧。

邮票啊,船票啊,坟墓啊,这些物象里潜融着多少哀愁啊!它们象征着距离:邮票,船票,空间的距离;坟墓,阴阳的距离,死生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凝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比千山万水的相隔更遥远啊!《乡愁》的第三段抓住坟墓这个物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那一方坟墓。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又变了,爱妻让位给亡母了。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胜。读者为之惊愕,细细一想,悲从中来。我朗诵到这里,嗓子都颤抖了。人到中年以后,阅历既多,五味尝遍,渐渐地看透了人世的诸般畸形怪相,于是不再好奇;渐渐地懂得了事业的艰难,于是雄心消泯。他的头脑里憧憬日少而回忆日多,愈来愈像反刍动物,常常咀嚼 肚子里的旧闻往事,竟有回甜之感,于是“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白天忙着,不太觉得,到了夜间,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来入梦了。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厦门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乡愁难遣,翻翻中国地图,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庆市江北县悦来场,又沿江而下,看那“蒋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许多美丽的表妹……最可恼的是那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更薄,就是涉不过去。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再一变,变成了那可恼的海峡。《乡愁》的灵感也许是这样来的吧?

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腹稿里支起的第一个构架,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有了这个构架以后,便回头去翻查记忆的仓库,专找如海峡那样的象征着距离的物象。不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邮票啦船票啦坟墓啦之类的物象。于是用这些物象做横梁,仿照着第一个构架,又支起了下面三个构架: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这便是《乡愁》的雏形了。第一个构架,就其意义而言,分量最重,虽然是先出,却做了结尾。何况按时间顺序排下来,也应该做结尾。诗人写过去,只是为了写现在。现在望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发愁呢,这才是全诗的落脚点。

余光中把《乡愁》归入他所说的“浅易之作”。他所说的“浅易之作”是指那些如《乡愁》一类的“一读就懂”的诗,不是说“浅易”的一定不好。“浅”是文字浅显,“易”是容易读懂,他不反对“浅易”,但是,台岛那里“许多读者”“要求一首诗一读就懂”,却遭到他的反感。他说:“一个人如果只能读浅易的诗,就注定自己终身在诗国做匆匆过境的观光旅客。”这话恐怕说得太重了吧。

除了写诗的内行,一般读者,各有各的事业,奔波忙碌,苶然疲役,偶有余暇,不去看电视看电影看跑马看黄书,而去观光诗国,也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怕匆匆过境呢。对这样的读者,理当叩头称谢才是,不宜责之太重。何况台岛那里就是有些深奥得可厌的诗,不但一般读者叫苦,写诗的内行也说读不懂呢。例如张默的《无调之歌》,大诗人如洛夫者竟然都这样说:“这首诗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何况一般读者呢。要求浅易一些,一读二读三读终能读懂,而不是愈读愈头疼,难道不应该吗?

我之所以要向读者介绍《乡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浅易”。而它的精巧的构思,融哀愁于物象的本领,值得我们潜心揣摩,从中学习诗艺,乃是自不待言的了。

(节选自《流沙河诗话》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四、整体感知

(一)《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当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一只饱受磨难的鸟,一个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诗人 --艾青。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     “土地”。《我爱这土地》通篇使用了诗歌惯用的象征手法。“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汹涌奔腾的悲痛之情。“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 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 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部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诗的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 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 女共同的心声。

(二)《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历代文人墨客都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中国的这一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诗节上整齐的安排,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叠词的使用等都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回环往复的音韵,一唱三叹的旋律,为全诗营造了低回怅惘的基调。

诗歌分四个诗节,以诗人成长经历贯穿始终,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诗人巧妙地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到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即四个意象:邮票、船 票、坟墓、海峡。

年少时的一枚邮票,寄托着对母亲的思念;青年时的一张船票,承载着对妻子的牵挂;后来的一方坟墓,却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而结尾的一湾海峡,又使多少与诗人一样的骨肉同胞忍受着日夜思念祖国的苦痛!但如此凝重的家国之思却被诗人以“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和“浅浅的”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词语所修饰,实际上诗人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而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及渴望亲人团聚,企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含蓄委婉,而且深沉哀怨。

每个诗节中都反复咏叹的“乡愁”更是继承了古典诗词形式上一唱三叹的艺术表达方式,极富节奏感。且使整首诗的情感抒发逐层深入,愈发浓厚。《乡愁》不愧是余光中先生作品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恋歌。

五、自主检测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 么象征含义呢?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这首诗中却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转化的?

3.找出《乡愁》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用“_______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参考答案

1.鸟歌唱的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可能有如下一些说法:

①“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名词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诀别、隔离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②“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③“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美,美在它们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

⑤“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美,美在它们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   ⑥“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⑦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3.教师随机点拨、小结。

从语言上 来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体现了音乐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以及结构相似的小节富有节奏美,这些又都有整齐美。而量词“枚、张、方、湾”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又充满变化美。

惜缘

[《现代诗歌二首》(导学案)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2:《木兰诗》导学案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一、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 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到了秦代,统一时间短,百废待兴,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汉承秦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

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此种风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 而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另有《乐府》专章。

《昭明文选》、徐陵《玉台新咏》也都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在这两类诗歌中,民间歌诗是精华所在,并且文人歌诗还是在民间歌诗的甘露滋润下萌发并壮大起来的,所以我们对民间歌诗应给以高度重视。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 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 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摘 自陈绪万、尚永亮主编《汉魏六朝乐府观止》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版)

二、整体感知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而后返回故乡的故事,刻画了一位忠 孝、勇敢、机智、 刚毅、爱国、不贪慕荣华富贵的少女形象。

第一段,即开端四句,是全篇的引子,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 景,由木兰停机叹息,既向读者交代木兰是个勤劳的妇女,又引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第二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得慷慨而有气势,毫无出征前的凄惨情调,从中显现出木兰的坚强性格。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紧承上段“市鞍马”,以排比的形式,铺写置备行装。表现了上战场之前的细密准备。“旦辞爷娘去……”八句,写征途中的所见所感。 这八句用的是排比句式,由近及远,感情逐渐深入。辞爷娘,宿黄河,在一片沉寂中,听到鸣声溅溅的流水,她不由得想到了远在家乡的父母,想起了值得怀念的日常家庭生活。辞黄河,至黑山,已经接近前线,听着燕山胡马的啾啾嘶鸣,她想到的仍然是家乡,是骨肉 之爱。

这时候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战争工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妇女,她对面临的困难有焦虑,对家乡父母有怀恋,她热爱和平的生活。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最后得胜而归。“万里赴戎机”写 木兰长途跋涉,“关山度若飞”写转战各地,“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战地的艰苦,“将军百战死”写战斗的残酷,“壮士十年归”写战争的漫长。虽然短短六句,却内涵丰富、概括力强,贯通全篇,令人从中想象到木兰驰骋疆场的英勇矫健的气概。最妙的是“壮士”一词还暗中提醒了读者,注意到木兰此时是男装,为下文的突变做了铺垫。

第五段,写木兰得胜还朝,辞官要求还乡。这再一次说明木兰的出征只是为了代替老父 应征,而不是要追求功名富贵,表现了木兰热爱家乡劳动生活的高贵品质。

第六段,描写木兰回家后的动人场面。“爷娘闻女来”至“向猪羊”,用爷娘、姊、弟三个叠调,写出了举家听说木兰回来时的欢喜。场面之热闹,情调之明快,都和上文“朝辞爷娘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所写到的人物,他们的行为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不但恰如其分,而且很好地烘托出一种亲切热烈的气氛。从“开我东阁门”至“对镜帖花黄”六句,写木兰入阁返女装。这几句节奏轻快,如行云流水,步步递进,从木兰入阁门开始,逐句脱卸,直至“理云鬓”、“帖花黄”两句,方始明白点出恢复了女儿装束。“出门看火伴……”四句,写出了木兰恢复女儿装束之后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说明木兰在长期的战斗生活中是多么坚强和聪敏,能够完成一般女子无法承担的任务,连身边的战友都不能发现她是一个女子。这种对木兰英雄本色的侧面描写,比前文“万里赴戎机”一段的正面叙述还要来得有力量,它使木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富有人情味了。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 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 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木兰的形象

木兰为了保全老父,毅然代他担负起出征的艰巨任务,表现了自我牺牲的精神。她身经百战,历时十年,胜利地完成使命,表现了坚 强和勇敢。而凯旋归来,不受官爵,只愿意恢复普通劳动妇女的生活,又表现了纯朴高洁的胸襟。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在她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特别是她以女性的身份做出这一切,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在封建时代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女子是没有做英雄豪杰的权利的,像从军打仗,立功万里这一类的事,是女子从来所 不敢想象的,何 况真地做出来了呢?这首诗以木兰这一出色的艺术形象,有力地说明了女子和男人同样有能力做出英雄豪杰的事业。同时也就是说明了女子有权利受到和男人同样的看待,这是人民的愿望的反映,以对于那个时代的重男轻女的成见却是一个重大的冲击。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7月版)

木兰这个人物,被塑造成十分美好的形象。她有对父母的挚爱,有勇毅的个性,也有女子对家庭的 眷恋,归来后一节,又写出她的美貌和富有生活情趣、机智活泼的一面。总之,作者把自己所要求的人物品性都赋予了也,使她成为一个健康 明朗、充满人情味的女英雄。所以自古及今,她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

在我国的古诗中,以女子为题材的作品可谓多矣。然而这些 作品中写到妇女,往往是性格温柔、容貌美丽;诗文风格也往往以细腻、缠绵为主。这和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有关。这首《木兰诗》陷于长期混战 的局面,即使汉族妇女,为时势所迫,也多少有了些尚武的风气。如《魏书防畎彩来》中所录的《?波小妹歌》就是这样。但该诗的结尾为“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还认为男子比妇女强出一头。《木兰诗》则不同,最后归结为“同 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男子能做到的,女子完全能够做到 。这种光辉的思想,在长期封建社会中确属难能可贵。无怪乎历来讲者常常从此诗中得到鼓舞、而且木兰的形象还不断地出现于戏曲之中,成为千古美谈。

(曹道衡《〈木兰诗〉鉴赏》载《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四、《木兰诗》的写作特点

《木兰诗》所表现的是一个刚强尚武的妇女形象,为了使木兰的形象更丰满、更引人入胜,诗中并没有具体去写木兰怎样杀敌立功的过程,只是用“策勋十二转”一句,轻轻带过。诗中谈到征战,只写了路途的遥远(从家乡到黄河,从黄河到黑山)和战地的苦寒(“朔气”二句)。这样概括的叙述丝毫不显得浮泛。相反地,“朝辞”四句看似重复,正体现着民歌的高度技巧。从黄河到黑山,不但意味着距离的扩大,所见到的事物,呈现的情景亦颇不同。黄河水虽有荒凉之感,而胡骑啾啾却已展示了即将开战的局面。诗中反复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读起来有寂寞、惆怅之感,但这种描写却更突出了木兰的坚强性格。紧接着用“万里赴戎机”等六句,对仗虽工,而词气豪放,更突出地表现了木兰的英姿奋发。

《木兰诗》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去描写的是归家的场面。父母、姊姊、弟弟以各自不同的热情态度,来欢迎英雄的归来。这种描写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更有趣的是写到木兰改换 旧装,精心打扮,使“火伴”们惊讶的场面 。这个情节不但幽默,也更突出地表现了木兰在军中,丝毫没有柔弱之气。最后插上“雄兔”四句,以比喻作结,更使人回味无穷。

(曹道衡 《〈木兰诗〉鉴赏》载《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五、自主检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2.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 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 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3.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4.“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 勋数不清。

5.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D

2.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②东 ……西……南 ……北……

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④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

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C

4. C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惜缘

[《木兰诗》导学案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3:乡愁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现代诗歌二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之韵和结构之美。

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爱和那份思乡情结。

3.鼓励学生课前读诗并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在诗文中运用的通俗易懂而又亲切感人的形象。

2.通过朗读品味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其中不乏传诵千古的名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描写乡愁的诗句(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设计说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以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二、朗读诗歌,进入情境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品味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齐读,然后回答:你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歌的音律的和谐、词语的优美、结构的均匀整齐等特点,学生可以自由谈,不必拘泥限制)

3.教师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

三、欣赏“三美”,品味鉴赏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须具备“三美”特征: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可以说,这首诗歌在这几方面都表现得很突出,值得我们欣赏品味。

1.音乐美。先朗读,品味其音乐美的所在。

诗歌分四小节,“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头”字有规律地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诗歌的旋律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2.绘画美。

(1)这首诗歌共撷取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共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你认为选取这四个意象有什么好处?

这几个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它们是明朗的、集中的,所传递的情感是真挚的、热烈的,让读者似乎能听到一颗思乡的心在跳动,绵长而有力。

(3)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朗读一小节,然后展开讨论: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用具体的描述性语言描述一下海峡这头、海峡那头两岸亲人的相思画面,并抒写相思之情。

3.建筑美。顾名思义是结构上的美的特点,那么,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1)脉络清晰,一线贯穿。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的时间顺序为时序,其间贯穿强烈的思乡之情。

(2)句式整齐、匀称,却又不失活泼、流动,注意了长句和短句的变化调节,表现出了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美的原则。

4.诗歌中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或词语是什么?谈谈理由,然后把它深情地朗诵出来。

(设计说明:这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灵活处理,不必拔高,只要学生能把握住“思乡”这一大的主题即可。适当时候,教师要注意启发和补充。如果师生双方能互相启迪、感染,在探究过程中产生互动的效果,是最好的了。)

5.小结:本诗以时间的顺序进行,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思考与讨论”的第二题。

惜缘

[乡愁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现代诗歌二首)]

篇4:现代诗歌两首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1理清结构:

2语言特色:

(1)《天上的街市》语言优美、意境美妙。语言优美主要表现在诗的句式工整,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用语生动形象;意境的美妙主要表现在对天上街市的想象。

(2)《教我如何不想她》, 诗人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一些特点,反复吟唱,用生活中的白 话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这首诗无论是在意境的营造上,还是在抒情方式的表现技巧上,都是后来中国白话新诗的楷模,对中国的新诗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

3把握重点:

一、诗中的文体知识

赋、比、兴:我国古代诗歌中叙事、状物、言情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赋: 是铺叙 事物的性质、形态、变化、直 抒作者的胸臆及对描写对象的评价。比:即“譬喻”,“比方于物 ”,利用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来打比方,把本来是抽象的思想感情或观点,说得具体生动,给人鲜明的印象,或者将一些不便 直说的事情婉转含蓄地表述出来,耐人寻味。兴:即寄托, “托事于物”,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绘来引起联想,达到寄托感情的目的,所谓借物发端、借题发挥或借物起兴都属于此类。

二、诗歌内容综述

(1)《天上的街市》一诗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亲切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 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的美好生活 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2)《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作于19诗人留学欧洲期间。也许是情人不在身边,也许是对祖国的想念,伴着那景色,诗人唱出了心底潜藏的最纯真的爱情和热切的思念之情。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不久诗人将名字改成《教我如何不想她》。

4攻克难点:

一、《天上的街市》中想象的合理性

有街灯就会有街市,就会有陈列的物品,然后人物出现。把客观世界中广阔的银河说成“浅浅的”而且“不甚宽广”,因此牛郎织女才能“骑着牛儿来往”,诗句的最后一节更体现出了人物闲适安逸、自由幸福的生活状态。把“流星”比作他们提着的灯笼,在此诗人把亦真亦幻的情趣推向了高潮。其中用“朵”字修饰流星,以流星喻花,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教我如何不想她》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本诗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景起兴,反复渲染自己的恋情。第一、二节,从日日夜夜的视角,用天上“微云”、地上“微风”起兴,描写月亮和海洋互相爱恋的情感,从而渲染了在“这般蜜也似的银夜”,自己苦苦“恋爱”她--祖国的情景。“天上”“地上”“月亮”“海洋”,展示了“恋爱”的广度。第三、四节,从春景秋物的视角,用落花慢流、鱼儿慢游和枯树摇、野火 烧起兴,进而抒写自己燕子传信、残霞示愁的苦情。这一组意象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乡愁难解的心情,展示了“恋爱”的深度。

5质询疑点:

一、《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故 事和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有什么区别?诗人这样写有何用意?

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原本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团聚一天。而在诗人眼中牛郎织女成了一对相守相悦的夫妻,甚至还在天街“提着灯笼”闲游,增添了诗情画意。诗人这样改编“牛郎织女”的故事,表明它是黑暗现实的反衬,构成对比,更深切地表达了诗人憎恶黑暗现实, 追求光明幸福的炽热感情。

二、《教我如何不想她》中作者在结构上的构想是怎样的?

诗段前两句起兴,后两句抒情,其间用感叹词“啊”过渡,景情自然展现。四个诗段结构相同, 节奏协调,有一唱三 叹之感,构思巧妙,富有诗情诗味。

惜缘

[现代诗歌两首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篇5:我爱这土地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现代诗歌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通过反复朗读及对关键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的主旨,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3.了解艾青和写作背景,感受艾青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对重点诗句的理解,特别是个别词语的解析。

2.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字里行间迸发出的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对象征手法的理解,特别是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饱含深情的背诵导入。这是一位诗人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他就是艾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诗《我爱这土地》。

二、介绍作者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1932年在上海进行进步绘画运动被捕入狱,他失去了画笔,但却拿起了文学之笔开始诗歌创作,并在狱中完成了著名的现代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朗诵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个人展示,教师简要评价。

四、品读诗歌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用“也”字?“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

--“也”一词表明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

2.通过诗歌的写作时间,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我们不妨先谈谈此诗的写作背景,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嘶哑”的含义了。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艾青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那么结合写作背景,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呢?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4.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有什么特点?

--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5.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6.这首诗的抒情色彩如此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达到这种抒情效果?鸟儿的歌唱和作者的抒情有什么关系?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7.如果说前一诗节是鸟儿在歌咏自己的土地,而这一诗节则让我们听到了诗人内心最真挚的声音,“为什么……深沉”你怎样理解?

--这一诗节是前一诗节情感的升华,回到现实中的诗人在表达情感上更为直接,也更令人震撼!

“泪水”呢?你怎样理解?这是否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当然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如今诗人流下热泪,你一定能感受到诗人情到深处的感情,这泪是为自己而流,为受苦受难的同胞而流,更是为祖国大地而流,这份爱炽热而深沉。

8.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9.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一遍诗歌《我爱这土地》。

五、结语

艾青将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凝成晶莹的泪水,涌动着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每一个阅读《我爱这土地》的读者在和平年代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积累”以及“思考与讨论”的第一题。

惜缘

[我爱这土地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现代诗歌二首)]

篇6:在梦的远方 导学案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一、作者简介

1.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人,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多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最多 的一位。可以说林清玄是成功的新闻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是广闻博识的通才。他还是虔诚的佛门弟子和不知疲倦的佛学宣讲者。

作为台湾自由作家,曾创造了连续3年台湾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为来第二大畅销书男作家,其作品逾百部,在华人阅读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赢得了“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林清玄主要文学成就在散文,他的“菩提系列”被中国时报选为“四十年来台湾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书”。其代表散文集有《温一壶月光下酒》《莲花香片》《迷路的云》《鸳鸯香炉》《打开心内的门窗》等。他的散文恬淡自然,蕴涵佛理,借助禅宗的顿悟、空灵,阐述人生的 价值,开掘生命的意义。

2.在延安,林清玄用自己的版税所得在黄河边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贵 和希望小学,以他岳父方贵和的名字命名,亦取富贵和平之意。方老先生生前是台湾颇有声望的教育家,浙江田野里长大,早年来台,认为农村的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希望。因此林先生亲自撰写碑文以纪念方老先生,亲自来到沟壑纵横、黄土皑皑的陕北高原,为希望小学奠基植树。白天,面对晋陕交界处黄河360度大回旋的恢弘场景,他发出了“不输给美国的黄石公园”的感叹。面对一眼眼八路军住过的窑洞,一串串油汪汪的红辣椒,一个个“三个就能吃饱”的梨枣,使他陷入了沉思。夜晚,他与村 民们一双筷 子夹菜,一个酒杯喝酒,一个土炕睡觉。在窑洞前听村民质朴粗犷的 陕北爬山调,给村民唱台湾的民歌,笑声、歌声飘出山坳,顺着黄河,久久地在陕北农村夜晚的上空回荡……林先生当即表示,今后每年将在祖国大陆的贫困地区捐一所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有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二、关于母亲

1.作家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小时候写文章,家里没什么桌子,他只能趴在主厅里的供桌上写。母亲问他:“你整天在写东西,到底是在写辛酸的还是写趣味的?”林清玄老实回答说:“辛酸的写一点,趣味的也写一点。”母亲就说:“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苦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

林清玄坦言自己年轻时有一种写作习惯,在纸上写了两三行觉得不好,刷地揉成 一团就丢进垃圾桶。有一次他回家乡,第二天起床,诧异地发现垃圾桶里的纸全被拉平,还用熨斗烫过,平平整整地放在桌子上。林清玄大吃一惊,这种事一定又是母 亲做的。母亲慢慢地 说:“你抬头看看窗外的龙眼树。你要知道,你所 写的每一张纸、每一本书,都是用树木做成的。所以你写的时候要‘戒慎恐惧’,非常小心地写你的文章,因为你每写坏一张纸,就要砍掉一些树枝。你的书那么畅销,你每写一本书,就要砍掉一片森林。如果你写的文章的价值不能超过窗外的树木,你就不要写它了 。”在母亲的督促下,林清玄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写书。

(选自《子午书简》)

2.成长在台湾光复后几年的孩子,对番薯和芋头这两种食物,相信记忆都非常深刻。早年在乡下,白米饭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奢想,三餐时,饭锅里的米饭和番薯永远是不成比例的, 有时早上喝到一碗未掺番薯的白粥,就会高兴半天。生活 在那种景况中的孩子只有自求多福,但最难为的恐怕是妈妈,因为她时刻都在想如何为那简单贫乏的食物设计一些新的花样,让我们不感到厌倦,并增加我们的生活趣味。我至今最怀念的是母亲费尽心机在食物上所创造的匠心和巧意。……

记得我每次考了第一名,或拿奖状回家时,母亲就特准我在灶下焖两个红心番薯以作为奖励;我从灶里探出焖熟的番薯,心中那种荣耀的感觉,真不亚于在学校的讲台 上领奖状,番薯吃起来也就特别有味。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有十四个堂兄弟,四个堂姊,伯父母都是早年去世,由母亲主理家政,到今天,我们都还记得领到两个红心番薯是一个多么隆重的奖品。 ……

在寒流来袭的台北灯下,我时常想到,如果幼年时代没有吃过母亲的冰糖芋泥,那么我的童年记忆就完全失色了。

我如今能保持乡下孩子恬淡的本性,常能在面对一袋袋知识的番薯和芋头,知所取舍变化,创造出最好的样式,在烦闷发愁时不失去向前的信心,我确信我童年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母亲的影子在我心里最 深刻的角落 ,永远推动着我。

(林清玄 《冰糖芋泥》)

三、整体感知

写“梦”的散文很多,或奇情幻象,或浮光掠影,或借此寄兴 ,或赋予象征。林清玄的这篇文章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其中。文章以时间为顺 序,以回忆为线索,以母爱为主旨。从出生后的体弱多病;到幼时的多灾多难,险象环生;到年少时的性格孤僻;以及长大成人后“离家愈来愈远”。作者巧妙地将“我”的回忆和母亲的回忆相互交错,在“我”的娓娓 道来中穿插母亲的深情回 忆。“我”的回忆充满 了为人子的感激与怀念,母亲的回忆盈溢着为人母的牵挂与深爱。

文章中,母亲呈现给我们的形象是背着幼小的“我”寻医问药的背影;跑近十里路救儿性命的动作;是为儿子死里逃生“流下泪”来的表情;到处求方抓药的焦灼心情;是对“我”无微不至照顾乃至偏袒 的举动;因“我”个性孤僻而不安的忧虑;更是儿子离家后无尽的牵挂与期待,鼓励他寻求梦 想的话语……作者笔下的母亲,正是中国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她们的心永远记挂在孩子的身上,她们奉献的那样彻底,又是那样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作者尤其善于捕捉和表现母亲的内心世界,在阅读中切不可忽略这些情节和词语,如“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母亲急得满眼泪”,“还心有余悸”,“感谢得流下泪来”,“那时代的妈妈,是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母亲的担心没有太久”,“母亲反而担心”,“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依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 等等,这些细节,正是母爱的写照--无私的付出,无尽的牵挂,无微不至的关爱。

文章结尾通过母亲口中的童话故事为我们昭示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 道理。故事里的两个小人物--阿土和阿呆,分别 代表着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目光短浅,懒于 实践而消极退让,另一种则是目光远大,勇于坚持而积极进取。面对同一个遥远的梦,也可以说是缥缈的理想,“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

而作者写童话的真正目的是怀念慈爱的母亲,感激她的深深教诲。母亲的爱铭刻在作者心中,鼓励着他追求人生,达到梦的彼岸。因此,他自豪地说:“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四、自主检测

1、这则故事从内容看,应该是什么体裁的作品?(2分)

2、阿土这个人土不土,为什么?阿呆这个人呆不呆,为什么?(4分)

3、“卖了梦的阿土还是个穷光蛋”,作者借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3分)

4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

1.寓言。

2.土,因为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不呆,因为他有远见。

3.目光短浅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4.略。

惜缘

[在梦的远方 导学案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7:《咏雪》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咏雪》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师寄语:会听、勤思、敢说、善问,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

1.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     )    雪骤(    )     差(    )可拟 (    )     无奕(    )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         儿女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           ,作者      ,   朝      家。该书是           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 问题导向】

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

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

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2.文中将雪比喻为“               ”和“                  ”(用课文原句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                一句更好,因为                          。

3.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我喜欢            ,因为                                   。

【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学则须疑)

提问向导:从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提问,提出小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

1.请说出一句有关描写雪的诗句:                               。

2.课堂小结: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仔细点、动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阅读《咏雪》,完成一至三题。

一、解释词语:(每词8分)

1.内集:                          2.儿女:

3.俄而:                          4. 差可拟:

5.未若:

二、翻译下列句子:(每句15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自己试写一句描写白雪的比喻句。

白雪纷纷,好像                                     (15分)

【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

单小平

篇8:《秋天》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4《秋天》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内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课前自测:

(一)掌握字音,积累词语。

丁丁(      )  背篓(       )    肥硕(       )  栖息(       )

寥廓(      )  枯涸(       )     清冽(       )  梦寐(       )

(二)走近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与四川万州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如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和在;他热切地向往这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格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歌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三)反复朗读本诗,要注意把握语气和节奏,并试着根据下面的示例在书上为全文做好朗读标记。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谷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四) 你积累的关于写秋的诗句有哪些?请写两句。

三、研讨交流:

1、整体感知: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节诗句各自的画面。

图                   图                    图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3、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或将自己不大理解的词句找出来与同学交流探讨。

五、小练笔: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徐秀形

篇9:《塞翁失马》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

《塞翁失马》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分析故事情节。

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朗读中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课前自测:

(一)初读课文

1、填空:这则寓言选自《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

2、读准字音:

善(      )术者          何遽(       )          数(      )月

将(   )胡骏马而归(    )      (    )堕而折其髀 (   )  跛(    )

读顺句子(用 “/” 划出句子句读,划一处即可)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堕而折其髀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我来读,你来译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近:       善:      )  人皆吊之 (吊:      )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  居数月(居    )

其子好骑(好:            )        死者十九(十九:           )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三、研讨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塞翁的“祸”“福”遭遇写了那几件事?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福事:

祸事:

2、三读课文,思考: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塞翁?

3、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A、从文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B、填空:分久必和,             。                         ,水满则溢。

4、原文结尾为“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想一想,你从原文结尾中读到了什么?编者为何去掉结尾?

四、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制作文言词语积累卡片,积累文言词语。

3.以正确地态度对待人生的祸福,这是我们终身都要努力做的作业。

选做:

1.用文言续写故事(想象合理,语句通顺)。

2.课外阅读《淮南子》。

3.改编课本剧。

4.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连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的.。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举例说明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30、《塞翁失马》导学案答案

二、课前自测:

(一)初读课文

1、填空:这则寓言选自《 淮南子人间训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刘安 )。

2、读准字音:

善(shan)术者          何遽(ju)            数((shu)月

将( jiang )胡骏马而归  (duo)堕而折(zhe)其髀 (bi)  跛(bo)

读顺句子(用 “/” 划出句子句读,划一处即可)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堕/而折其髀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我来读,你来译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近:靠近  善:  善于、擅长)  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丢失  )  居数月(居:过了  )

其子好骑(好:    喜欢      )        死者十九(十九:  十分之久     )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三、研讨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塞翁的“祸”“福”遭遇写了那几件事?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福:

(1)、“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师顺势强调“将”的用法)。

(2)、“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师问:“以”何意?怎么说这事是“福”?顺势让学生明确“十九”的意义)

祸:

(1)“马无故亡而入胡”(让学生说说“亡”的意思,问学生:“你怎么知道亡的意思的?”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方法)

(2)“堕而折其髀”

2、三读课文,思考: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塞翁?

预设1:“善术者”(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重音、节奏,读出情感。教给划分句中节奏的方法。

预设2:

乐观的塞翁(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问题引导:(1)为什么说乐观?

(2)如果在“曰”前加一词,加什么?

(3)如何断句?

(4)请读出乐观的语气语调。

(5)如改成“此为福也!”好吗?为什么?

(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加深理解)

问:这句话有同学说是读出了乐观,你们又读到了什么?(冷静、淡定等)

预设3:

淡定的塞翁(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师引导学生朗读)

师:塞翁的个性,集中体现在他的三句话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塞翁的形象。

3、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1、从文中你得到哪些启示?(a、.辩证地看待福与祸,福与祸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b、多做一些应对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

2、填空: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3、教师出示原文结尾: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问:读到了什么?编者为何去掉结尾?简介《淮南子》和刘安,再次感受文中“祸福相依,转而相生”的道家思想(板书)。

四、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2.制作文言词语积累卡片,积累文言词语。3.以正确地态度对待人生的祸福,这是我们终身都要努力做的作业。

选做(一题):

1.用文言续写故事(想象合理,语句通顺)。2.课外阅读《淮南子》。

3.改编课本剧。

4.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连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的。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举例说明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徐秀形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