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离愁,如弹指间,沉浮聚散。蹉跎岁月无言,唯我今生恋;时光如剪,剪不断,一声长叹。
孤灯,风起,雨落,夜微凉;雨住,风停,心又疼。
离殇散落,细数一地繁华,一厥烟岚,飘舞红尘,梵音绕耳,怎奈无言
凝眸间,窗前,花开,人过往;驻足时,低首,花落,风烟起。落花满地,繁华飘洒一地,季节清浅,氤氲瑟瑟,烟岚九月江南。
望着天上有妈妈的方向,
我想说:妈妈我想您了!想您和善的笑容,
那是融进云霞里绽放时的美丽,
那是温暖着冬日山岗、温暖着远方孩子想家时、粲然的色彩。
望着天空,风起的清雨,
我愿意相信,那是上帝流下的眼泪,冰清着咯血的思念。
妈妈,我多想扑进您温馨的怀抱
青花 烟雨 江南
古镇,小桥,古橹唉乃,杨柳照水垂,这是印象中的江南吧。又逢烟雨时分,心情游离在渺渺烟雨里。青石板依旧在,深远的古巷,一如初妆揣想,那丁香的雨巷,曾走出多少个眉端凝愁的江南女子绵绵旧时光里,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春天,定是和雨有着今生隔世的约会。那江南雨啊,点滴似无穷。才见晴日,黄昏吹动风的软。倏尔,细雨点洒花前,那轻,那娉婷,让人迷恋。十里青山远,蔼蔼暮雨洒天际。杏花酒,醉了多少行人眼。一些远念,更在水郭山村外。
那雨,有些许放肆,扑在脸颊,还调皮地钻进人的眼里,脖子里,发间。你欲嗔怨,却舍不得它那轻盈的空灵。它是万物的精灵啊!湿了发,却也温润了心情。伸手,那可爱的东西倏尔不见,如烟如雾,缠绕你的指间。许多前尘往事,在指尖复苏,萌动,开花。
这样的雨,细腻,湿润,精致里透出几分顽皮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这样的雨,容易让人想起那素胚描绘的青花瓷,清逸,淡烟。冉冉檀香透过窗,泼墨渲染的印象,于雨里,袅袅散去。传世的美丽,依旧搁浅在素胚蓝花瓶底,是一世的眷念,叹咏成千古的记忆。
低头,一抹浅笑噙唇际。这就是我的烟雨江南啊,我的江南烟雨。暮色四起时,隔江看雨,心情散落在无边的烟雨里。抬眼处,远山如黛,那定是谁精心渲染的佳作,犹如一张干净的宣纸上安静的素描,吸引着人片刻的怀旧,让人伫立雨中舍不得离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谁我的烟雨江南,你是我眷念的诗行。
不知谁家飞燕啄新泥枝发几许你是一树一树花开,燕在梁间呢喃。你是人间四月天。
撑一把精致的淡紫丝竹伞,与四月的雨邂逅。我走过那雨巷,却没有看见诗人笔下那丁香般婉约凝愁的姑娘。我看见江中千帆侧过,丝绸般缓缓的流水间,一叶叶扁舟游过唐诗宋词,远去的,是点点水墨痕迹。道旁花木扶疏,树影婆娑,花的气息幽远清淡,恍若隔世。许谁在春的怀抱里轻唱流年
空气里浸透树叶的清香,鸟儿在枝桠自由飞跃,阳光总在风雨后。恍惚间,感觉一种“岁月静好,现实安稳”,如烟淡,如雨浅。若,能永远拥有眼前这份静好,我愿日日执笔,将你的美丽细细记下,记在我相思绵密的掌心。让时间刹那间定格在这一刻。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我会将你的模样清晰地记起。我的烟雨江南,青花瓷般旷世隔古的美
烟雨
犹记得“爱在西元前”的震撼,那穿越千年的痴情和横跨两河的空阔,在方文山鬼斧神工的文字排列中震颤了21世纪国人的视听神经。犹记得“上海1943”的小资,那旧上海的万种风情在小巷深处摇曳出别样的百转千回,让颓废的我们斜在冬日夕阳下踯躅怀旧。还记得“菊花台”里盈盈泪眼,重重愁心中难以言状的男儿壮烈,呼啸出倾国倾城的沧桑……
喜欢方文山的词,喜欢他自由的想象如同大鹏遨游在南极北冥,俯视万里,喜欢他不羁的表达,让思绪从远古蔓延到现实,感悟古典文化里孕育的婉约和悠远。这种喜爱在“菊花台”下,在“发如雪”上,更在这首神妙的“青花瓷”中。
不知道该怎样揣测方在此词中描写的故事,但故事一定是从江南开始。
那该是柳烟迷蒙的江南。远处的青山被轻灵的水雾渲成墨色,立在船头,欣赏着那本不应属于江南的清峻。任脚下那点随记忆漾来的船儿从游飘荡。隐约飘来的长笛,似乎在向归人编织江南的翠绿与空蒙,又似乎在描述思妇如莲花里开落的容颜。究竟是此情此景触起追忆或是思绪触痛那段缠绕已久的情愫,在山水中沉默的人啊,缓缓的望着岸边不再熟悉的风物。一川绿水,牵着不再熟悉的江南小调,映着渐渐不再熟悉的往事.……
那时年少疏狂,携诗卷,背行囊,纵马初下江南.寻访南朝旧事,一睹金陵风流.凤凰台上箫声咽,乌衣巷前枉凝眉.王气黯然如斯,金粉妖冶依旧,前尘故事不胜唏嘘,今生此时仿佛蹉跎.摇头不语中,不觉已闻馆娃声.
吴侬软语,袅袅婷婷,就似雨过天青时飘来的几缕白云,任东风牵弄,却总化不开那淡淡的一痕.吴越的女子,便纵是赤足捋袖于溪边浣纱,也如江南的水一样娇羞多情。走在古镇深巷,陶醉而憧憬着。
非是女子临街覆水,乃天赐奇缘于是人也,必先乱其心志,湿其衣衫,速其脚步,冷其体肤……三月的小雨犹带着初春的寒意,淅淅沥沥,引得马鸣人叹,叩门避雨,帘内探出牡丹一样的容颜,不施粉黛的初妆,忍俊不禁的嫣然,矜持守礼的问候,直叫人面如老僧入定,心如千骑平冈。室内冉冉檀香,纯净无尘,仿佛在告诉他:此门只曾为君开。
一句“小生有礼”许是此时最顺畅的话语,却显得那样的局促不安。美丽的江南总是多情总被无缘扰,因为含蓄是多情致命的诅咒。不经意的邂逅或许是最痛苦的蹉跎。那离别时的眼神,像极了柳条儿的牵挂,千丝万缕,织不住风的停驻,千言万语,只能是吴越流云般飘渺的“有缘再会”。
此去经年,竟是年华虚逝,对镜秋霜。
……
少年听雨,帘外雨潺潺,中年听雨,客舟影沉沉。夕日已颓,湖水不波。远处,炊烟如今日的他一样的安详。手中,青花瓷如远处的炊烟一般闲逸。仔细端详,笔锋不再浓,似乎能看见十年的抚摩。那仕女的面容一如初妆,笑容依然如牡丹一样的盛开。伏在瓶底的,是他最为得意的汉隶,只有这样飘逸的字体才可以配的上那小巷不沾尘世的美丽女子。才像极了那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雨过天青,青花瓷的上品。非烟雨天不能制,非有心者不能得。一个诗意的名字,一副清朗的画卷,一段缠绵的故事,一个凄清的秘密。我走遍千山万水,只为烧制此青花瓷清晰我的记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你的美丽已不知何处去,就像当年那小雨不知从何处来。今夜的明月,飞入湖心伴我入眠,我欲捞起,却只是涟漪,莫非这是上天注定的结局
青山已黛,墨色正浓。惟有这一叶扁舟,隐着我,枕着相思入眠。
可我分明看见,青花瓷上,仍是你不曾离开的笑意。
有一种爱,厚烈如酒,荡气回肠融融于胸,那是超越了血缘的相逢。有一种情,凄婉美丽,诀窍秋水如幻如梦,那是跨越了因果的牵动。摇晃所有记忆,数捻相处历程,也许今世有爱却无爱,也许今世有情却无情。一生能有几份情,问遍千世百代,有谁说得清?似乎只有:一人,一梦,一激灵。
2.
每一个新的起点上,都会有新的挑战,升小学里,我们面临的挑战仅限于学习方面,随着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也越多:成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交、为人处事方面……你可别为难,正是这些挑战,使得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成功或失败,但这些经验使得我们能更快地成长,更快地走向成熟
3.
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难舍的情丝,难舍的爱意,那些都是浓浓在心头间,是在梦里面的呼唤,那是屏前细语甜甜,笑意绵绵,孤独的情感有了温情的去处。那柔和的声音,如百灵动听,无不是使我滋生多情的渴望。
4.
感叹人生,是因为曾经没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觉得渺小,觉得平庸,似乎生活过于简单,简单得让人感觉烦躁。没有大言不惭地说过将来,只是比较现实地握住了现在,我想,这是一条路,每个人所必须踏上的一次旅程,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成长的过程漫长却充实,自毁的过程短暂却留下一生痛苦,人生可以说是一次考验,何去何从取决于自我。
5.
醉酌禅茶,不言秋心,淡月,幽窗,茗溢;素颜,清影,独倚。月色朦胧,繁华落幕,幽篁一曲袅绕碧穹,碎结亘古由来的世事成空。彼岸,是谁横笛遣韵,演绎千古绝唱?几分寥落,几许忧伤,在最深的记忆里斑驳成缕缕心痕。云烟飘渺,往事如风,蓝田日暖,沧海月明。薄雾锁清愁,浮光幻纤影。
6.
文学与情感都是思想的一种凝结,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言论,各抒己见。文学没有界线,就像情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样,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只可能是相互的不理解,或是过份的了解。
7.
缺陷有时可以成就另一种美丽。一只漏水的木桶是不完美的,每次打水,都会因为它的缺陷而洒下一半的水。可是不经意间,那些洒下的水却成了小花们的生命之泉。就是这些漏下的水浇灌出人们脚下的一片芬芳。不错,缺陷并非永远都是不好的,也许不经意间就造就了另一种美丽。
8.
你说,这是责任。是的,这是责任,这是超越一名作为教师的责任,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责任。责任,这个抽象的名词,你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向我诠释得淋漓尽致,是你让我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感动。 ——100字美文摘抄精选
9.
快乐,是一朵芬芳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滋润着我的思想;快乐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温暖着我的心扉;快乐是一双飞向智慧仓库的纯洁翅膀,领着我到智慧仓库里遨游。
10.
姆指和中指微扣、轻弹,烟头在空中优雅划过一道鲜红如血的弧线,触目惊心。黑沉夜幕,暗淡无丝毫的光亮。
沁园春.校园生活
广袤操场,
一望无边,
锻炼非凡。
看教学大楼,
高耸入云。
学生学习,
刻苦勤奋。
教师教学,
一流水平。
要与名校比高下,
过几载,
看我校风采,
分外耀眼。
学校如此美好,
引无数精英来参加。
赞北师大生,
初试牛刀,
研究生来,
锦上添花,
一代精英
好研究生,
代课水平就是高。
展未来,
数全县高手,
还看我校。
我想做一只蝴蝶的主人
领航一万株花开
借八百里长风
撑开
四月的裙摆
把春天的细软拿出来
在河畔,山岗,古刹,红砖黛瓦外
晾一晾,晒一晒
用诗意的光阴颐养一方芳菲的云烟
把红尘的纷扰和浮华挡在文字之外
以一树花开的姿势
在镜湖水月里摇拽
等你来
就一壶月光白
把岁月的深情一饮而下
《父亲写的散文诗》是许飞与著名诗人董玉方的合作之曲
故乡的蝈蝈,见过的大约有四种。
一种叫做火蝈蝈。个头儿长约三公分左右,躯体紫红色夹杂着墨绿,翅膀长于躯体,体型有点儿像躺在地上的绿皮车。长着一双复眼和一双细长触角,前中足为步行足,后足为一双长长的跳跃足。
蝈蝈是下口式昆虫,叫声不是从嘴里而是从后背上的一个发生器里发出的。发生器是长在翅膀上折叠在一起的两个小镜子,当它们互相摩擦时就“吱吱”地响起来。火蝈蝈的发生器坚韧光滑,发出的声音悠远嘹亮,就像一首自由的歌唱响世界。
那一年,我刚上小学,正赶上轰轰烈烈的年代,抓蝈蝈便成了我的一门课程。
火蝈蝈经常出现在豆的麦田里和草甸子上,叫起来的声音是连续的长长的。特别是太阳地底下,它们的叫声要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叫起来也没完没了,自由的声音是那样的浪漫。
每当听到火蝈蝈的叫声,我便轻轻地悄悄地寻着声音向前靠近着,不能走得太快,也不能走得有响动,一直要走到能看见蝈蝈在哪个草枝上。正叫着,当它看到你或听到你靠近的时候,就会“吱”的叫最后一声,立即停下来突然跳到草丛中逃跑了。所以,要悄悄地靠近,突然袭击般地扑上去,用双手把蝈蝈捂住。有时候,蝈蝈也会咬人,把手指咬出血来,要五指并拢,不给蝈蝈咬到的机会。
蝈蝈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昆虫,警觉得很,狡猾得很,跑得非常快,放个屁都能吓它个半死。逃走并不可怕,立即以它栖息的草枝为中心,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一圈一圈地把草踏平,从外圈踏到里圈,把草都踏倒,蝈蝈就会被压在那里面了,再慢慢的一点一点儿地翻找,一定能够找到它。
一到夏天,我就会早早地准备蝈蝈笼子。
割一棵高粱杆儿,剥下秫篾儿,把瓤刮干净。用秫篾儿一根隔一根地交叉地插起来,插成圆形或方形蝈蝈笼,最后编好笼口,一个好看轻便结实的蝈蝈笼就编成了。用青秫篾儿编出的蝈蝈笼是绿色的,晒干后就成了金黄色的。
蝈蝈抓来后,放到笼子里。还要掐一些倭瓜花、黄瓜花,一同放到笼子里,给它吃。然后把笼子挂在窗前,太阳一晒,蝈蝈就会叫起来,那真是乡间的最美好声音了。
有时为了让蝈蝈叫的更欢快一点,也掐几个顶辣的青辣椒,或者红辣椒给它吃。吃过辣椒以后,蝈蝈的叫声就更长更烈了。
有时抓到了蝈蝈,没有带笼子,就用豆叶或者杨树叶这种阔叶把蝈蝈的腿捋顺好卷起来,再把蝈蝈捆卷在自己的裤腿里。回到家后,再把它放到笼子里。
抓蝈蝈,本身就是一种磨砺。
可以在抓蝈蝈的过程中练习耐力,练习听力,练习速度。当你听到蝈蝈的叫声,要谨小慎微,慢慢地靠近目标,潜伏在目标附近,操之过急就会把蝈蝈吓跑了。没有听力,你看不见蝈蝈在哪儿叫,定位不了目标也就抓不到蝈蝈。当你潜伏下来,看到目标时,出手速度一定要快。抓蝈蝈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考验,就像我们对待人生一样,有能力又能耐得住寂寞,有了机会能顺势而为,否则就是煮熟的鸭子也有可能飞走。
玩儿蝈蝈,最为热闹的时期是我上小学之前。
我家西边有一片燕麦的,燕麦长得比我的个子还要高一些,每棵燕麦的植株上摆动着无数的小灯笼,甚是好看。燕麦地里最为蓬勃的是豆蝈蝈,整个燕麦田里此起彼伏地响彻着它的叫声。晌午的时候,我会钻到麦地里去捉蝈蝈,外面人看不到我,蝈蝈也看不到我。我就站在麦地的垄沟儿里,听着蝈蝈的叫声,辨别着蝈蝈的方位。豆蝈蝈,绿得和燕麦一样苍翠茂盛。它不叫,你根本就无法分辨哪是蝈蝈哪是燕麦的铃铛,一个中午要抓好几个。
那时家里穷,农村孩子没有任何玩具,一切乐趣来自于大自然,抓蝈蝈就是其一。但是不管怎样,出去抓蝈蝈、掏雀窝,也没听说过有谁家的孩子丢了的事情发生,也没听说过谁家的孩子被拐走的事情了,天下太平的光辉绽放在燕麦地里。
最让人陶醉的是树蝈蝈,长得有点儿像绿色的小吉普车,好摆官架子,一般都是在山林子里的树枝子上大摇大摆地叫着,听起来声音很凄凉,像蛐蛐声:“嘟嘟嘟”。一颤一颤的,像失恋。
特别是晚上,它也叫。
有时抓到一些树蝈蝈,扔在院子里的花丛中,等待着晚上听它的叫声。
站在院子里,听着它悠远的叫声,看着天空中低矮的云彩,总会勾人想起许多说不出口的事情,这种场景让我永远也不能忘记。一次,我在齐白石的画册上看到了树蝈蝈,一只失恋的树蝈蝈。生活真是不可思议,白石老人未见得就在山林子里生活过,但对树蝈蝈的习性和模样却如此熟悉,画得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不免让人心伤。我们老百姓看的是生活的表面,大师看的是生活的本质,人分三六九等,命运各不相同,对生命的感悟也不相同。一个木匠能成为一代大师,且不可复制,可见文化知识并不完全在书本儿上。就像赵本山的一个小品说的那样,都是拉:拉小提琴就是音乐家,拉锯就是八级木匠,重要的是对拉的过程的感悟,我深以为是。
秋天,还能抓到一些母蝈蝈,它们没有发生器,只是默默奉献从不声张。它们的尾巴上长着一把长长的剑。那是它们的生殖器,插到土里,把卵排到土里,明年春天就孵化出新的蝈蝈。
抓到母蝈蝈,扔在灶坑里烧着吃,大虾的味道,天下第一美食。
上学那年,我最为幸福的是抓到了一只铁蝈蝈。
铁蝈蝈个儿头大,有一寸多长,浑身通黑,长了两个大板牙。一抓到手里,它立刻就张开大嘴巴,咬住了我的手指,把我的手指都咬破了,流出血来。抓回来以后,我特意为它扎了一个大一点儿的蝈蝈笼子,里面放了一些刚刚采摘的倭瓜花,挂在窗前。但是它从来没有叫一声,不吃也不喝,很快就死了。
邻家杨哥说,这种蝈蝈叫“黑寡妇”,性格很刚烈,就像守贞的寡妇一样不侍二夫,它不会给别的男人叫的,听了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杨哥有学问,我很崇拜他。他的话我都格外在意,一直奉为信条,只是后来又抓到了一个“黑寡妇”,它根本就不守贞,总是为有利益的人献上叫声。个人崇拜真可怕,盲目崇拜害死人,一旦崇拜成为欺骗,人们的信心就会从天上掉到地上。
故乡的蝈蝈,旧事一箩筐,从此我再也不要听到杨哥的消息。
五月的祥云在山间缭绕,山上没有一点风,不知名的小花散发着悠悠的清香,饭菜也比家里做的、饭店里做的更加可口。
伙伴们一边吃一边相互打趣,说一些对不起午饭的话,哪里有没有一点劳动成果还能吃得这么好“虫草客”们,自嘲的诙谐话引起伙伴们阵阵欢笑在山峰间回荡。
这是一次欢乐的尝试,采挖虫草的希望虽然已变得渺茫之极。
故乡有数百户人家,一户一院,杂乱地散在三山两沟之间。家家厨房都有烧火做饭的灶台,正对灶台在后墙开一碗口大小的洞,用土坯垒起直立的烟囱,一般高出屋顶半米有余,形状有方有圆,黑鼓隆洞,直指青天。每日三餐时节,随着家家生火做饭,烟囱里就次第升起炊烟,由浓及淡,随风而散,整个村子便弥漫在一片朦胧之中,晨如残梦,午如轻纱,夕如幻画……我想,所谓风景,就是让人视而美、感而美的景象,平生见过不少山奇水秀的名胜,但总觉这些奢艳的景观与我隔着情感,即使再美,也如同观图看画一般,一望惊叹之余,留下的念想不多。而故乡则不同,那素淡的田野,荒秃的山梁,丑陋的石沟,凌乱的土屋,都是绝无替代的存在,尤其那飘散的炊烟,更是故乡美的魂灵,一柱柱炊烟的根部,是乡土的支撑,是山泉的吟唱,是乡亲们驾驭着牲畜热腾腾的生活,是山外游子们浓浓乡情的牵绊。
炊烟升起,太阳升起,炊烟散漫,日子铺展。袅袅炊烟,不同的色味,含纳着不同的生活滋味。通常来说,地处贫僻山区的故乡人,烧火的原料有柴草、驴马粪和牛羊粪,烧啥就冒啥烟,啥烟就有啥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