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郁达夫《故都的秋》
1934年,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体验了北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2、鲁迅《秋夜》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
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恶势力的革命者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恶势力作战斗的意志。
3、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创作于1981年的散文。
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表达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
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4、老舍《济南的秋天》
这篇文章与老舍的另外一篇文章《济南的冬天》构成了姊妹篇。
5、张爱玲《秋雨》
《秋雨》是张爱玲的散文作品,最早发表于杂志《凤藻》上。该文风格清新细腻,忧伤。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 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 。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为帝国主义参战辩护,但30年代即大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是被誉为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被看作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秋天的诗是被秋风吹出来的。
秋天是被秋天的诗吟唱出来的。
当看到天高云淡,木枯叶黄,群雁南归的情景,就连身处九五至尊的汉武帝刘彻也要发出“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这样无可奈何、哀伤凄婉的悲吟。
秋天结束了春天的明媚爽朗和夏天的生机勃勃,一阵秋风吹来,只有秋虫渐唱渐衰的悲鸣和秋木愈来愈孤立的寒枝。所以,秋天给多愁善感的诗人们莫名其妙地增添了一段说不出的愁:关于秋天的愁。
于是,有人写到“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庭中何人不怀愁令我白头。”有人写到“悲落叶,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纵横去不归,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悲落叶,落叶何时还”
因为有了多情诗人的吟唱,秋天变得这样令人善感善怀,能处处触发人们最隐秘处蕴藏的一丝忧伤。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出户独彷徨,秋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当你孤独一个人面对秋色时,你是否也会感觉到此诗中那种有话无人倾诉的苦楚
秋天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诗人吟出“愁”而存在的。“寒凉应节至,蟋蟀夜悲鸣。晨风动乔木,枝叶日夜寒。”瞧:寒冷的气候应时节而至,蟋蟀也感觉到秋天的悲凉而发出哀鸣;还有那在早晨的冷风中摇动的乔木,映入人们眼帘的也是它们的寒枝落叶。
就连一向欢快明朗的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唱到“秋天”时也暗暗捎带了几许离愁别绪的意味:“别在三阳初,望还九秋暮。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
难怪有人害怕秋天的到来,“怕秋来,怕秋来,秋绪感秋怀。扫空阶落叶西风处。独立苍苔,看黄花漫自开”。秋天本来就给人一种寂寞之感,何况诗人是“独立苍苔”?
可是也有人在肃杀的秋天里,迎着愈来愈冷寂的气氛,慷慨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也许是众多感秋、伤秋、怀秋诗歌中特立独行的一篇吧。当我们面对秋天的哀景而无可奈何、伤颓感叹的时候,我们何不多咏几遍刘禹锡的这首《秋词》,从中感悟到几分奋发向上的热烈情怀呢
海因里希·海涅(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学过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4卷《游记》和《歌集》而闻名文坛。
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远了自己的犹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国无法找到工作。
1830年革命后自愿流亡巴黎,从诗歌写作转向政治活动,成为国家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同时对法国和德国文化有许多评述。
余秋雨写秋雨的经典段落
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却是如此地宁静典雅。秋雨中,我领略到了一种烟雾般的渺茫,一种水晶般的清爽。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余秋雨写雨的经典段落,供大家学习借鉴。
我喜爱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那丝丝清凉。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对人们的“洗礼”,对世界万物的“洗礼”。伸出双手,雨水落入你手中就像牛奶一样光滑;用嘴去品味雨水,带有一丝丝的甘甜;用鼻子去细闻那秋雨的味道,似有幽幽的芬芳;用眼睛去欣赏秋雨,那秋雨就如同一个个精灵跳跃着欢乐的舞蹈,从天空中欢快的落入人间。
撑着小伞,走在绵绵的细雨中,倒也有一番风趣。珍珠似的小雨珠从身边飘过,伸出手去触摸这凉凉的雨水,清爽极了。一阵秋风拂过几丝雨水飘到了脸上,让我感到一丝清凉。雨渐渐小了,细雨中传来一阵阵清淡的花香,虽然已是深秋,但在细雨的滋润后,也显示出一片生机。
我喜欢在秋雨中扔掉伞,大胆地淋雨。秋天的雨凉丝丝的,像喝过薄荷茶,喉口的感觉,在秋雨中,一任淋洗,一种淡淡的凄凉,淡淡的忧愁像薄纱般蒙住心灵。时常在我忧愁时,淋到秋雨,会感觉它也如此忧愁,有个伴,心里也好受些。淋雨,让我全身解脱,零距离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它为我的`思想增添美感,脑海中总会跳出一些诗文来点缀她;它为我的感情渲染色彩,心里常会跃出一些感受来修饰它。于是它便成为了我心中独一无二的。
1、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6、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1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徐志摩的散文诗,《秋天,这秋天》
这是秋天,秋天,
风还该是温软;
太阳仍笑着那微笑,
闪着金银,夸耀
他实在无多了的
最奢侈的早晚!
这里那里,在这秋天,
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
象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
缤纷降落到地面上。
这时候心得象歌曲,
由山泉的水光里闪动,
浮出珠沫,溅开
山石的喉嗓唱。
这时候满腔的热情
全是你的,秋天懂得,
秋天懂得那狂放,——
秋天爱的是那不经意
不经意的凌乱!
但是秋天,这秋天,
他撑着梦一般的喜筵,
不为的是你的欢欣:
他撒开手,一掬璎珞,
一把落花似的幻变,
还为的是那不定的
悲哀,归根儿蒂结住
在这人生的中心!
一阵萧萧的风,起自
昨夜西窗的外沿,
摇着梧桐树哭。——
起始你怀疑着:
荷叶还没有残败;
小划子停在水流中间;
夏夜的细语,夹着虫鸣,
还信得过仍然偎着
耳朵旁温甜;
但是梧桐叶带来桂花香,
已打到灯盏的光前。
一切都两样了,他闪一闪说,
只要一夜的风,一夜的幻变。
冷雾迷住我的两眼,
在这样的深秋里,
你又同谁争现实的背面
是不是现实,荒诞的,
果属不可信的'虚妄
疑问抵不住简单的残酷,
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
趁一次里,要认清
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如果你忘不掉,忘不掉
那同听过的鸟啼;
同看过的花好,信仰
该在过往的中间安睡。
秋天的骄傲是果实,
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
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
交出受过光热的每一层颜色;
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
这时候,
切不用哭泣;或是呼唤;
更用不着闭上眼祈祷;
(向着将来的将来空等盼);
只要低低的,在静里,低下去
已困倦的头来承受,——承受
这叶落了的秋天
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
这秋,这夜,这惨的变换!
古代: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近代:鲁迅: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梁实秋林语堂史铁生余秋雨余光中萧红张恨水现代:张晓风席慕容毕淑敏于丹白落梅安意如林清玄
扬葩振藻:葩: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文采好) 璧坐玑驰: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语言精妙) 徜徉恣肆:形容文章挥洒自如,气势豪放 。(有气势) 辞无所假:写文章时用词有所创新,没有 因袭前人。形容文章自成一家,有独特的 风格。(用词有创新) 蹙金结绣:形容文章精美,结构严密。( 结构严谨) 短小精干: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