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回忆散文经典作品简介(儿童散文经典作品鉴赏)

回忆散文经典作品简介(儿童散文经典作品鉴赏)


回忆录与回忆性散文区别

1、概念不同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2、表达的方式不同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回忆录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全面研究断代史、学术成果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回忆录的写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

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以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回忆性散文开头结尾

人生中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他们像沙滩上闪光的珠贝,时不时的让你拣起它,细细的咀嚼品味。

风吹起,落叶纷飞,你是那一片,我是这一片。岁月无痕,却在心中刻下斑驳的脉络,每一道脉络记载一段过往。信手拈起一枚落叶,透过它的斑斑驳驳,往日的种种就会浮现……

我漫步在星光闪烁的夜空下,抬头望向天际。这满目的星星多像我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个故事。它们有的灿烂夺目,有的光艳照人,有的色泽缤纷。

一颗放射出夺目色泽(or躲在角落黯淡无光)的星星带走了我的遐思。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

开头: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我们珍爱。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

结尾:长留史册的,不是锱铢必较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诚的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

回忆性散文怎么写

回忆性散文具有独特的美学规范,它之所以不同于记叙类文本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回忆性散文是片段式的,他不追求完整性。其次,作为回忆性散文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双重视角: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文章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忽视这一点,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文章的特点,培养文章意识。

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也不例外,文中的两个“我”时隐时现。主线部分是过去的“我”,但是“可惜我那时不太用功,有时也很任性”的出现,又回到了现在的“我”。而在教这类文章的时候我觉得应该重点把握好“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两种差别(即“二我差”)。让学生找出两种不同的感情,并且能够体会到两种感情的差异。

《藤野先生》在前一部分的叙述者“我”是生活的旁观者,对人冷漠、怀疑,对学习不用心,甚至对自己的国家也没有归属感,称“清国留学生”“明的遗民”。而另一个“我”以身许国,激起了救国之梦。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藤野先生。而具体操作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让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把文中的事件、心态与情绪、相关词语以及主要行为归纳理顺(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体会两种不同的感情)。寻原因,引出藤野先生。

当然也有老师提出在执教回忆性散文时采用四一律教学策略,即通过一个语段把握文本基调,通过一个语句体会双重视角,通过一个词语呈现语言特质,通过一个标点体会作者情感(鲍静静.回忆性散文文体特征及教学策略摭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8(01))。按照四一律教学的策略可以用课文中倒数第二段来作为出发点,进行思考、追问:为什么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总之,在新的统编版教材里选了很多回忆性散文如《秋天的怀念》《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对于这些回忆性散文,执教者要充分认识到文本的特点,把握好教学重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走进文本。

散文经典概括

要短的较少,要人生哲理和抒情的,选择林清玄的散文。推荐你读《感性的蝴蝶》《思想的天鹅》。人生哲理的:1,河的感觉,2,佛鼓,3,养着水母的秋天。等等。抒情的:1,迷路的云, 2,发芽的心情(也包含很多人生的哲思)等等。我先找一篇给你看一下:

《迷路的云》--林清玄

回忆录是散文吗

亲,回忆录包括散文形式,是一种独立的文体,不能算散文。散文是作者当时心情的随笔

简媜经典散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

  讲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空城,是我。

  经年行路,风霜中最惦念的是故乡那扇小轩窗,几次梦里潜入芭蕉院,‘看见少年的她梳出自发。她的夜半孤影总让我不能放心.

  无家,可以禀明死生;无兄弟,可以话桑麻;等我的人,我却无梦相赠。

  身, 已如秋蓬,心,寄托行云流永,我怎能再做春闺梦里人? , 。

  故里重回,旧友流散;与我缔结初梦的人也已儿女成行。最后一个牵动心绪的人既已建筑家室,守住了春花秋月,我可以完全放下了。

  她不会知道那个出远门的人,枯坐在市集一隅,远远看她提篮牵儿从眼前走过。

  她不会听到,当她与小贩评论斤两时,我幽微的唱叹。

  她不会知道,多少次我在梦中重回江亭,折了春柳,放在她打水浇衣的井边。

  她不明白,我仍然熟诵当年的誓词。每当与锣鼓花轿错

  身时,那誓言又绞痛了我的心。

  她怎能了解,我山高水长地想遗忘她的容貌,又在异乡庄园寻找似她身影的人。

  我仍是一个不告而别的人,毁了她少年春闺的人,辜负她的人。

  当她走入另一个屋檐,她的少年空城也归还给我了。

  那么,除了遥遥一见,我焉能怀抱两座空城走到她的面前,把残枝败柳的故事又说一遍呢?

  让她永远不知道我是生是死,则她可以安然无恙地被守护着;让她永远怨一个名字,则她可以平安地过眼前日子,不会回头找空城。

  离开故里的那夜,我是空了的人。

  秋霜已经爬满天,江边停泊的旅舟,或踏歌饮酒,或沉沉地眠睡。三两声夜鸟,更添秋夜静寂,水波摇晃舟身,亦摇晃榻上的我仿佛我与江水、秋霜都是亘古的醒者,靠了岸,又离了岸的。如果,子夜想歌,有什么比叹息更畅怀?

  子夜想醉,有什么比忘川之水更能断愁?

  忽有钟声隔江传来、染了秋霜的声音听来分外清寂,仿佛偷听了我的心事后,似有似无地为我说经.

  说:空山已被雾境收留了:空城,不妨赠给客船去货运;松树林寺里有一口闲钟,正等着天外客,陪它说梵音.

传记与回忆性散文的共性

传记就是写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忙一生发生过的事情,重点还是强调这个人生平最重要的一段经历。

回忆散文是回忆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通过散文形式表达,两者共性,一般都是描写一个人平生的经历。

关于父亲的回忆性散文题目

十篇回忆性散文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父亲的病》《 琐记》《范爱农》。

《小引》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 《朝花夕拾》

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巧

关于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巧,老师再来作一下最后的总结:

第一,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把握行文结构,学会睹物思人,展开倒叙;

第二,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抓住感人的细节,如范文中的“草莓毯”这个细节,就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要注意情感的饱满,回忆往事时要写出浓浓的怀恋感、沧桑感,在情绪上感染、打动读者。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