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散文主要有:《阴》《流浪儿》《风》《窗帘》《收脚印》《喝茶》《听话的艺术》《千校六记》。主要描述了自己生活经历,对往事的怀念,文笔清新自然,令人回味无穷。
优美的朗诵文章长篇01:爱情染指的岁月
人世间最贵为情,最美为缘,两个人能走在一起就叫缘份,既然有缘就要好好珍惜。很多时候,自己喜欢习惯眺望远处的风景,却不肯低头环视身边的美景;总是喜欢去追寻看不到的感情,却学不会珍惜身边的那份真情,总认为得不到才是最好的,殊不知身边的才是最好的。也许身边的人不会像情人那样送你玫瑰,给你浪漫。但会一直的在你身边守护你,不让你有一丝的委屈;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少年夫妻老来伴,谢谢一路有你陪伴
杨绛的散文风格写实、笔触平实淡雅,笔有藏锋,平淡之中见神奇,于无声处见喜悲。
杨绛的散文创作谈或“夫子自道”。杨绛散文很少涉及自己生活范围外的事,即便写生活范围之内,也极少涉及如“海外游踪”等本来可写的内容。《艺术是克服困难》等文艺杂谈也屈指可数。钱钟书曾把《干校六记》和他并不喜欢的《浮生六记》类比。杨绛散文也关注浮生琐事,写自己的亲历、亲感、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和事。这些家事、小事、身边事,却迥异于当下流行的“杯水风波”,表现的是大智慧、大境界、大胸襟,还呈现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浩然之气。杨绛既烤着自己的生命之火,更烤着著名学者钱钟书的生命之火,到《我们仨》,又烤着爱女钱瑗的生命之火
《杨绛散文选》是2009年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绛。 本书收入《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将饮茶》和《杂忆与杂写》等四部作品...
当今人世百态,人心难测。但无论如何,尊重,一定是做人的准则和底线。先生的这篇散文,短小易明,寓意恰好,该是一幅精美的“点睛”之笔。生活的本质应是真实而快意的。但是,如果赤裸裸的生活真实替代了人与人之间应持有的距离,没有了衬托装饰的人际交往和自然景物又将产生多少让人失望的烦恼!窗帘迎合了人内在的心理需求,短短的距离,隐约的想象,迷幻的希冀,惹人遐思展望,令人憧憬向往,平添了无限的生活情趣。真实的生活应该由自己创造,窗帘的出现是人的精神生活更丰富、更饱满的标志。当然,每个人的窗帘都应是简单素洁的,不应有过于耀眼的光芒和色彩,否则,生活的步调便未免错乱、复杂,丧失了应有的真诚和美好。
文/杨绛
人不怕挤。不论怎样挤,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
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
所以,光秃秃赤裸裸的窗口,不引起任何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望测度,生出无限兴趣。
光秃秃赤裸裸,当然表示天真朴素。何必这样虚伪,遮遮掩掩的不老实!逢人只说三分话!就不能一见倾心,肝胆相照?可是,开口见喉咙,未免浅显。
有乖巧的人,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的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经得起人为的漂洗。
认真要赤裸裸不假遮饰,除非有希腊女神那么完美的身子,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培根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裸露的身体,还是裸露的心。”人从乐园里被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
便是最赤裸裸的真理,也需要一些衬托装饰。白昼的阳光,无情照彻了人间万物,不留下些暗陬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上该多么寂寞荒凉!
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距离增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际的遐远与辽阔。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意中的情人,新交的朋友——隔着窗帘,怅惘迷离,相看一眼,越加添了想望;偶然目逆,给你无限欣喜。每一个试探是冒险,每一个发现是惊奇。伟大,伟大!陶醉迷恋中,也忘却了自己帘后的狭小与简陋。
这时候,你掀起了窗帘。后面,有什么?赤裸裸的真实!像泰尼生(Tennyson)诗中的夏洛脱女郎(The Lady of Shalott),看厌了镜中反映的天地,三步跑到窗前,望一望外面的世界。
立刻,她的镜子分裂成两半,她毁灭了以前快乐而无知的自己。悄悄地放下窗帘,失望而悲哀。
可是,失去的只是一个迷梦。有时也能换到窗帘后面的安静和休息,不论那间屋子多么简陋狭小。
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散文类:《干校六记》、《将饮茶》(含《回忆我的父亲》《 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回忆我的姑母》等)、《杂写与杂忆》(含《怀念陈衡哲》等 )、《丙午丁未年纪事》、《我们仨》、《我在启明上学》、《走到人生边上》、《老王》(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老王》《小阳春》、《大笑话》、《玉人》、《ROMANESQUE》、《鬼》、《事业》、《我们仨》 译作类:《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 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风絮》。 论集类:《春泥集》、《关于小说》。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
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
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其中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
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风是很难表现的,因为无形无体,无色无味。但是世间有很多类似的事物,作家都把它们表现出来了,而且很逼真,很传神
杨绛的《风》在这方面就是个典范。文章开篇首先设问:“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然后用具体的事物作答,这就找出了与风有联系的方面,并准备从这些方面表现风。
作者一开始并不选择大风,而是先写微风。微风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它是在“酝酿风暴”,“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它最平静,但“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而且“有时候……温柔,有时候亢爽,有时候凄凉”,“微微地笑,轻轻地叹息……”
接着便写大风。因为风是受着约束的,大风受不了种种阻挡,便将沙石带走,将树叶儿卷光,将墙推倒,将房屋城堡扫个干净,把泥沙吹上半天,把天地捣毁,让太阳没了光辉,人间没了颜色……但风还是得不到自由,无论它怎样猛烈,仍得闷在小小的天地间,由盛怒转为懊恼,由悲哀转为幽恨,由狂欢转为凄凉,由失望转为淡漠……总之作者把无形无体、无色无味的风写活了。风,有了自己的性格。它的性格是从其他事物中显衬出来的。
谁说植物世界是静默的世界,在这一棵苦棟树开花的时候,整个亿载金城里都听得见春天欢呼的声音。
读杨绛散文,让人有一种安静平和之感。不动生色的追一忆往事,犹如平静的河水静静流淌,令人感慨万端。
杨缝,她能给人带来平和,更让人难忘她的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