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余秋雨最经典散文莫高窟(余秋雨经典散文作品)

余秋雨最经典散文莫高窟(余秋雨经典散文作品)


余秋雨最经典散文小学

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

  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要腾腾腾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这儿来。有的是栈道,有的是石阶,千万人走过了的,还会有千万人走。只是,那儿不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来了,那就认了罢,为沙漠行走者的公规,为这些美丽的脚印。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罢,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干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凤,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

  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干脆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生?这里可曾蜂聚过匪帮的马队,在它身边留下一片污浊?

  我胡乱想着,随即又愁云满面。怎么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巅,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了,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都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么也没有发生。才两脚,已嗤溜下去好几米,又站得十分稳当。不前摔,也不后仰,一时变作了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镜头,跨步着舞蹈,只十来下就到了山底。实在惊呆了: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下来只是几步!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哑然失笑。康德所说的滑稽,正恰是这种情景。

  来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

余秋雨散文《莫高窟》全文是什么

余秋雨:《莫高窟》

1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

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像

,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

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

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三六六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

枝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

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

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三危金光之迹,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

时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

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

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

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

光焰俱黯,苍然幕色压着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

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一挖出来了,上自王公,

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

,这个山峦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

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

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

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2

从哪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到这里,都非常遥远.在可以想像的将来,还只能是

这样.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

辛来换取报偿.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

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叠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

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

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我在莫高窟一连呆了好几天.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着莫高窟的

山脚来回徘徊.试着想把白天观看的感受在心头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

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

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

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

代拓抻.长城,作为一种空间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

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

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坍了,黄鹤楼则是新近重修.

成都的都江堰所以能长久保留,是因为它始终发挥着水利功能.因此,大凡至今轰

转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

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

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

使我们眼花撩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

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

,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

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因此,我不能不在这暮色压顶的时刻,在山脚前来回徘徊,一点点地找回自己

,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沙漠的月亮,也

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总算,我的思路

稍见头绪.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

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

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

当工匠们正在这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陶渊

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

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

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

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

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

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

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

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

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

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

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

.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

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

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

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

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

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

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哪些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

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仍然不

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洞窟外面,辛弃疾、陆

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

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

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据说把

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六十华里.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

举,哪有这般劳累?

夜已深了,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看它睡着了

,也没有什么奇特,低低的,静静的,荒秃秃的,与别处的小山一样.

3

第三天一早,我又一次投入人流,去探寻莫高窟的底蕴,尽管毫无自信.

游客各种各样.有的排着队,在静听讲解员讲述佛教故事;有的捧着画具,在

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学术课题.他

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让不同的

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

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都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

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

,也在观看自己.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

;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

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

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

奇得多.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

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

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

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

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

它的洗礼和熏陶.

这个仪式如此宏大,如此广.甚至,没有沙漠,也没有莫高窟,没有敦煌.仪

式从海港的起点已经开始,在沙窝中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间,在一个个夜风中的账篷

里,在一具具洁白的遗骨中,在长毛飘飘的骆驼背上.流过太多眼泪的眼睛,已被

风沙磨钝,但是不要紧,迎面走来从那里回来的朝拜者,双眼是如此晶亮.我相信

,一切为宗教而来的人,一定能带走超越宗教的感受,在一生的潜意识中蕴藏.蕴

藏又变作遗传,下一代的苦旅者又浩浩荡荡.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

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会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

就能风靡世界画坛?只是仪式,只是人性,只是深层的蕴藏.过多地捉摸他们的技

法没有多大用处,全心全意的成功只在于全身心地朝拜过敦煌.蔡元培在本世纪初

提出过以美育代宗教,我在这里分明看见,最高的美育也有宗教的风貌.或许,人

类的将来,就是要在这颗星球上建立一种有关美的宗教?

4

离开敦煌后,我又到别处旅行.

我到过另一个佛教艺术胜地,那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思维机敏的讲解员把

佛教故事与今天的新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讲了一门古怪的道德课程.听讲者会

心微笑,时露愧色.我还到过一个山水胜处,奇峰竞秀,美不胜收.一个导游指着

几座略似人体的山峰,讲着一个个贞节故事,如画的山水立时成了一座座道德造型

.听讲者满怀兴趣,扑于船头,细细指认.

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 为此,我更加思念莫高窟.

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秘?日本井上靖

的《敦煌》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也许应该有中国的赫尔曼.黑塞,写一部《纳尔齐

斯与歌德蒙》(Narziss und Goldmund),把宗教艺术的产生

,刻划得如此激动人心,富有现代精神.

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会聚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莫高窟余秋雨原文

莫高窟

  一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像,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三六六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枝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三危金光之迹,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时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幕色压着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一挖出来了,上自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这个山峦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

  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二

  从哪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到这里,都非常遥远。在可以想像的将来,还只能是这样。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叠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我在莫高窟一连呆了好几天。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试着想把白天观看的感受在心头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余秋雨莫高窟主旨

反映的主题: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作者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情。

全篇通过叙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开凿时间,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地介绍了乐樽和尚在三危山对面筑窟造像,发誓使之成为圣地的宏愿,以及这个宏愿实施的过程。喻示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历代学者、艺人、工匠、僧人的吸收、融合、改造中,产生和形成了伟大的中国佛教艺术。描述了莫高窟艺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作者用艺术史家的眼光和诗人的语言在我们面前展现出莫高窟艺术傲视异邦、吐纳百代的独特魅力。

随后,点出莫高窟艺术的伟大而独特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余秋雨最经典名作

中国文脉》

《山河之书》

《千年一叹》

《行者无疆》

《何谓文化》

《君子之道》

《吾家小史》

《冰河》

《泥步修行》

《空岛》

《门孔》

《雨夜短文》

余秋雨散文结语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

我们可以在《文化苦旅》中很容易的发现其散文与我国历史文化古迹相结合的明证。比如《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等都是余秋雨先生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名胜古迹所写下了华丽篇章。

余秋雨散文代表

1、《霜冷长河》是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该书是散文集,也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余秋雨从历史的大话题转向了历史的小话题,在《霜冷长河》中历史已不再是文章的主体。在经历种种尝试之后,探讨生命成为了文章的主题。

2、《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3、《余秋雨散文》早有“文化散文”之代表的定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追求理想人格、美的情怀包括自然美、精神美、艺术美,在批判关怀知识阶层文化人格中心意为出来”。龙去八人中惟有其文集为自选,也许这更能反映作为“八大家”之作品的特质。

以上信息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余秋雨十大经典散文

1、《霜冷长河》是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该书是散文集,也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

2、《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3、《余秋雨散文》早有“文化散文”之代表的定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追求理想人格、美的情怀包括自然美、精神美、艺术美,在批判关怀知识阶层文化人格中心意为出来”。龙去八人中惟有其文集为自选,也许这更能反映作为“八大家”之作品的特质。

4、《千年一叹》是2002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属于日记体散文,记录了余秋雨在2000年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5、《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

余秋雨莫高窟诗句启示

大漠茫茫,驼铃声声,千年风沙,却未曾将其埋没。余秋雨的这篇《莫高窟》我已经读过许多遍了。可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翻开那有些泛黄的书本,去千年莫高,寻找一种心中的安宁。

余秋雨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他去参观莫高窟的所见所闻。但这仅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写了莫高窟厚重的历史背景与其不朽的精神。

他的落笔点就极为巧妙,没有直接描写莫高窟,而是先写了它的“映壁”三危山。未曾看到石窟,却先看到了这样一座雄厚的大山,确实给我一种心理上的震撼,也越发让我对神秘的莫高窟产生了几分期待。

我曾久闻在莫高窟边会有“佛光”,但却没有亲眼见过。但余秋雨,却用最简单的文字,描绘了最美的景色:“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我也仿佛回到了一千六百五十四年前的那个傍晚,与乐樽和尚一起,欣赏这造化的安排。

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中国很少能有这种纯粹的艺术遗址保存下来。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端庄的佛像,灵动的飞天,全都安放在历史的角落里,只为在某一刻向世人展现他无限的美。读到它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我也深深地为它感到自豪。它不仅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发展,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壁画上飞天衣袂飘飘、裙带飞扬。那些线条,似从灵魂的深处缓缓作文https://www.zuowen8.com/流出,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那种美,与黑眼睛黄皮肤一起,流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生生不息。

余秋雨说:“莫高窟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仪式。”千百年巨大的风沙,吹净了它美丽的外壳,只留下它最宝贵的东西,精神与灵魂。它,携着千万张美丽的壁画,是对美的追求;它,刻着千万个动人的佛教故事,是来自精神的自由;它,经历了数十个王朝,是中国的脊梁。

莫高窟,很美。但你可曾细细阅读近代关于它的历史愚昧的王道士,将石窟内的部分塑像和壁画损毁,就连那些飞天,也都被掩埋在惨白的涂料之下。它向无数前来抢夺珍宝的“洋唐僧”亮起了绿灯。我,太恨了,太恨了!但,全是他的错吗似乎也不。“大清王朝”的子民们,全都被困在破旧的铁笼里,必定会眼界狭隘,轻信他人的谗言。错,错在国家。而国家,正风雨飘摇!这段悲痛的历史,如同一个不愿提及的伤疤,永远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莫高,这个奇妙的名字,穿过风沙,穿越千年,传承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也送来了刻骨铭心的警醒。无论何时,都不该忘记,我们的骨子里永远都有莫高窟的端庄华彩,我们的血液里,永远流着莫高窟的谦虚谨慎。

文化不朽,精神不灭。我们,都是飞天的后人。

余秋雨最出名的散文描写战争

余秋雨描写战争的名散文是《废墟》。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