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经典:徐志摩散文精选》收录了徐志摩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包括:《“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我过的端阳节》、《“迎上前去”》、《想飞》、《“话”》、《自剖》、《再剖》、《秋》、《泰戈尔来华》、《杂记》、《唱死木死》、《诗刊弁言》、《诗刊放假》、《新月的态度》、《我的彼得》、《伤双栝老人》、《吊刘叔和》等。
《沙扬挪拉一首①》
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写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仅留这一首。沙扬娜拉,日语“再见”
《半夜深巷琵琵》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在这夜深深时,在这睡昏昏时,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和着这深夜,荒街,柳梢头有残月挂,阿,半轮的残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他 头戴一顶开花帽,身上带着铁链条,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
《我等候你》
我等候你。我望着户外的昏黄如同望着将来,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你怎还不来希望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我守候着你的步履,你的笑语,你的脸,你的柔软的发丝,守候着你的一切;希望在每一秒钟上枯死──你在哪里
《月下待杜鹃不来》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钿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听远村寺塔的钟声,象梦里的轻涛吐复收,省心海念潮的涨歇,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我不知道风》
---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偶然
现代 ·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方向;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答:1) 也许。这只是一个梦。一个破碎了的梦。花凋花谢。最后还是一片凄楚。相识相爱。最后还是不和而散。
2) 毕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碰到你。
3) 小人知进不知退,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不合作主义,为保持人格起见,生平仅知是非公到,从不以人为单位。
4)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和你寒暄,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1、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2、徐志摩: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争取,非特求免凶残之痛苦,实求良善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3、徐志摩: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4、徐志摩: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5、徐志摩: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6、徐志摩: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你的性灵完全化入我的,我要的是你绝对的全部,因为我献给你的也是绝对的全部,那才当得……
7、徐志摩:我不敢说,我有办法救你,救你就是救我自己,力量是在爱里;再不容迟疑,爱,动手吧!
8、徐志摩: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9、徐志摩:即使命运叫您在得到最后胜利之前碰着了不可躲避的死,我的爱!那时您就死。因为死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爱在。
10、徐志摩: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11、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闭上眼,死在你面前,多美!——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12、所以重要的在于养成和保持一个活泼无碍的心灵境地,利用天赋的身与心的能力,自觉地尽量发展生活的可能性。——徐志摩《灵魂的自由》
13、你爱我,究竟是怎样的爱法——徐志摩
14、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徐志摩《想飞》
15、你真的不知道我曾经怎样渴望和你两人并肩散一次步,或同出去吃一餐饭,或同看一次电影,也叫别人看了羡慕。——徐志摩《爱眉小札》
徐志摩著名散文一: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徐志摩著名散文二: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抒情散文:
1,廊前的马樱丶紫荆`藤萝青翠与鲜红的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幻出幽媚的情态无数;我的臂上与胸前,亦满缀了绿荫的斜纹
2,我的心灵,比如海滨,生平初度的怒潮,己经渐次的消翳,只剩疏松的海砂中偶尔的回响,更有残缺的贝壳,反映星月的辉芒
才子徐志摩的爱情悲剧:被爱的人离家出走,被抛弃的人却操办葬礼。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故事就为人所津津乐道。从先秦的范蠡和西施,到北宋的秦观与苏小妹:从李唐的鱼玄机与李亿,到南唐的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在近代,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爱情之一。
《落叶》的风格好似信马缰,听凭驰骋。
开篇下笔沉重,却又透出一丝平淡,接着娓娓道来。一接触到生活中的苦闷问题,小河般平稳流淌的文章旋然泛起波澜。
作者完全是以朋友的口气说话,接下去笔锋轻转,开始自我剖析,把无用的落叶比做自己的思想,任凭大家“取舍”,又给人以亲切之感。
文章或起或落,似不受任何约束,东淡西扯,跌宕有致,不觉间将读者顺着苦闷一真情一命运这一无形的轨迹,突然引到要紧处:我们周围事实的真相。
这里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而且“你即使忘得了外面的世界,你还是躲不了你自身的烦闷与痛苦。”原来人人灵魂里都躲不了罪恶的“大谎”。
行云流水的文字猛地激起冲天的浪涛。可惜的是,在作品达到高潮之时,作者苍白的思想显露无遗,至使全篇大为减色。读罢掩卷,能留在脑海里的,只有作者的坦率与真诚,以及他那颗向往光明漂泊无荡的心。
他文采卓然,性格放荡,有人说他是“渣男”,也有人赞他多情浪漫,他用诗表达了他对爱的所有追求和浪漫。
他一生很短暂,逝时年仅34岁,在他短暂的年华中,却遇到了三个才情卓越的女人,她们用青春点亮了他短暂且辉煌的一生。
他就是中国诗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徐志摩。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曾遇到过三个女人,一个满足了他对爱情所有美好的幻想,最终却为爱逃离;一个给了他所有激情和浪漫,让他从渣男变成了重情重义的痴男;还有一个黯然了前半生来爱他,却仍被他冷漠抛弃。
这三个女人也曾是民国最有才情的风云人物,他们就是林徽因、陆小曼和张幼仪。
林徽因和陆小曼在当代都是富有才情的女神级人物,林徽因才情过人,陆小曼风情万种,比起前两位,张幼仪应该是最黯淡无光的了,离开徐志摩之后,她用她的下半生进行了凤凰涅槃,开启了她开挂的人生。
卑微的爱换不来永久的婚姻
张幼仪15岁那一年,嫁给18岁素末谋面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看到她的照片第一眼,便充满了不屑和鄙视,说她是“乡下土包子”。
其实张幼仪出生并不比徐家差,徐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张幼仪祖父是高官,父亲是名医,她也算是名门世家,当时二人的结合,可算是门当户对。
只是张幼仪从小学习三从四德,骨子里是个典型的“贤良淑德”型,这是那个时代女子的“标配”,但对于接受过新潮教育浪漫的徐志摩来说,却远达不到他对理想伴侣的标准。
张幼仪曾经也上过一些学,为了婚姻她不得不终止读书,虽然她沉默少言,但是为人聪慧,并不是个木钠愚钝之人。
她知道丈夫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洗礼的人,为了迎合丈夫的喜好,在婚礼当天,她还特地选了一件西式风格的礼服,但是徐志摩对她的刻板印象太过深刻,甚至嘲讽她小脚跟西服不搭。
后来张幼仪还和她的侄孙女张邦梅说起这些事,哈佛大学毕业的张邦梅以此写了本书,叫《小脚与西服》,出自徐志摩的一句话,也是他执意要跟张幼仪离婚的理由:小脚和西服,怎么相配
不过,婚后的张幼仪在徐家甚受喜爱,她像所有的后宅妇人一样,晨昏定省,勤作针线,生儿育女,面对丈夫的冷漠和疏离,她除了隐忍,便是独自消磨黯然落寞。
完婚后,徐志摩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达成早日延续徐家香火的愿望,他对张幼仪例行公事般地履行了夫妻职责,便离家求学去了。
这一别便是五年,这五年里,他们真正相处在一起的时间才只有四个月,虽然明知两人的婚姻充满了不确定性,张幼仪还是一如即往地侍候公婆,对徐志摩也是言听计从,恭顺有礼。甚至于明知徐知摩爱上了别的女人,她也从来没想到要挣脱这让人窒息的牢笼,只不断地麻痹自己:“我在徐家的地位不会改变,我替他生了个儿子,又服侍过他父母,我永远是他的元配夫人......”
张幼仪怀着这种惶恐不安的心,想要跟徐志摩能近距离的相处,能让彼此有多一些了解的空间,于是她远渡重洋,坐着轮渡来到了欧洲看望丈夫。
在面对抉择时,她是果敢的,发现婚姻的症结所在时,她想尽一切办法去化解。面对爱人对她的刻板误解,她曾极力讨好,想要扭转他的看法;面对爱人的拒绝,她懂得主动出击。
可是,她到底还是错了,错就错在,她不该爱上一个从来没有试图去爱过她的人。
她不远万里,压抑着多年的思念和急切,看到的却是丈夫的不耐。
晚年时她回忆起这段记忆,话语里仍充满了悲伤:“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也没有思妻情切的炙热,甚至连假装一下的热情都没有。
如果这算伤人的话,那当徐志摩为了跟林徽因在一起,毫不留情的向她提出离婚时的决绝,则让张幼仪彻底寒了心。
那时,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徐志摩非但没有怜惜,反倒冷漠无情地说:“把孩子打掉!”
张幼仪听后,心内万般悲凉,却仍带着一丝希冀无助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轻描淡写的回答道:“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说完,便撇下独在异乡的张幼仪独自远游去了,张幼仪再次见到他,是在自己生下孩子一个月后,徐志摩带着绝决的离婚信,来找她签字离婚。信中写道“无爱之婚姻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痛苦,始兆幸福。”
那一刻,张幼仪终于明白,这份委曲求全的婚姻,除了伤痛与羞辱,再无其它。
甚至在离婚后,徐志摩还欢天喜地地写了一首《笑解烦恼结》送给她,言语间竟无半点夫妻情分。
在这段她付之一切的婚姻里,她是卑微的,从一开始,她就把他当成生命里唯一的爱人,所以她甘愿委屈求全,默默忍受他的冷漠和刻薄,即使他从来都不曾给过她一丝好脸色。
她曾是他眼中的寄生虫,附属品,想用卑微的爱,来换取他的重视,却一次次被他所伤。
离婚后,她才终懂得,原来女人并不是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对对方好就能拥有幸福的婚姻,真正好的婚姻,是做更好的自己,彼此欣赏和独立。
没有了徐志摩的张幼仪,仿如重生般开启了她开挂的人生。
她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又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创下金融界奇迹,与此同时,还担任了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一职。
1934年,二哥张君劢主持成立了国家社会党,她应邀管理该党财务,抗战爆发后她屯积军用染料,用她超群的智慧赚了个盆满钵。
在爱情里,她把自己跟徐志摩的感情比喻成一把扇子,炎热堪用,秋天见弃!
就像张爱玲所说: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离开他后,她才知,卑微的爱,开不出幸福的花,也换不来婚姻的长久,女人即使在婚姻里,也别忘了闪光,只有你身上的光足够温热,才能温暖婚姻。
爱情可以一时情迷,婚姻却需要理智
林徽因出生于有江南水乡之称的杭州,是书香门第的后代,她自幼习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但才情了得,又有江南女子的温婉柔媚,可谓是当代完美女性的典范。
1921年秋天,林徽因认识了浪漫诗人徐志摩,他完全被她聪颖的才气和清雅的气质吸引,于是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他为她写下无数浪漫的情诗,他们一起坐在康桥柳树下看夕阳,一起看夕阳下闪着金波的潺潺流水,任那细雨笼罩的绵绵情丝围绕飘散。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在徐志摩心里,她满足了他对完美爱情的所有幻想,成了他心中无可替代的缪斯女神。
为此,他甘愿冒天下骂名,不顾有孕在身的张幼仪,也要决然离婚。
这份爱,太过浓烈痴缠,也太过炙热,当得知徐志摩有妻室后,沉醉在爱情中的林徽因有了一丝惊慌和清醒。
她不想因为这份爱,让另一个无辜的女人去承担失去丈夫的痛苦。
她说:“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她也确实做到了如此,她深知林志摩的为人,所以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一生去实践这未知的爱情,及时从这段危险的爱情旋涡中抽身而出。
我想,这应该是她一生做的最正确的抉择了,正因为她的理智,让她遇到了跟她一生携手并进的人,并且成就了民国婚姻中,少数几个从一而终的幸福婚姻。
爱情可以一时意乱情迷,但婚姻,却需要慎重考虑。她深知:“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她爱的热烈,也爱的清醒,不在浮华中迷失,也不彷徨于痛苦的过往,而是用智慧追寻自己的婚姻和幸福。
男人对你不好,只是因为那个人不是你
如果说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难忘的人,那陆小曼可说是徐志摩爱到骨子里的人。
尽管陆小曼也才情过人,但是放到现在,她可说是一个只懂享受的渣女。
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郁达夫说:小曼是一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陆小曼从小家境优渥,父亲陆定是北洋的财神,又只有她一个女儿,可谓是在金山银海中长大的,也正因为此,养成了她大手大脚的习惯。
她曾经有过一段好姻缘,丈夫王赓是政府高官,收入颇丰,对于从小锦衣玉食的陆小曼来说,这样的婚姻无疑于天作之合。
但是陆小曼嫌王赓不够浪漫,坚决放弃了锦衣玉食的阔太生活。
诗人徐志摩的出现完美地满足了陆小曼对婚姻爱情的所有臆想,他们在经历了重重阻碍和磨难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一起了。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徐志摩想像的完美,也没有陆小曼想象的那么浪漫。
因为陆小曼从小花钱如流水,过惯了奢侈高端的生活,跟徐志摩在一起之后,他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她的高消费。
为了让陆小曼继续过着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他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后又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以挣家用。
她随性自由散漫,不迎合侍候公婆,所以公婆至死也没接受过她。
她日日流连夜场,吸食鸦片,对徐志摩的生活疏于打理,而徐志摩却甘之如饴,为了使妻子心喜,他用极大的耐心包容她迁就她。
徐志摩排斥张幼仪那样贤妻良母式的付出型旧式女子,却甘之如饴地包容了陆小曼这样自私前卫的新式女子。
在他心里,并不是张幼仪不够好,只是因为她不是他爱的人而已。
不爱时,他是所有人眼中的渣男,是她付之一切也暖不热的心;爱上了,即使刀里火里,他也心甘情愿且专情如一。
长期的堕落和消沉,让陆小曼失去了原来的灵气,再也不复当年的钟灵毓秀,徐志摩也终是忍耐极限,跟她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他负气出门,赶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演讲,这对于他是一剂解其愁闷的良药,所以他义无反顾。也是这一出走,便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三十四岁这一年。
林徽因和陆小曼
女人的幸福永远握在自己手中
徐志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生命中的这三个女人却个个爱他至深,她们用不同方式的爱,让他富有诗意的人生多了一丝色彩和光辉。
在婚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她遇到了爱情,然后把他当成后半生的命运,为之放弃自我,放弃大放异彩的人生,而最终结局,却终是如张幼仪般,即使如何卑微,终换来对方的嫌弃和抛弃。
我们也会在爱情里,因为一时情迷,而下错了赌注,把自己的一生赌成了人生无法收拾的惨局,
女人一生实短,你拥有的幸福永远握在自己手中,不依附,不攀援,不放弃一切地付出所有,在爱别人的同时,也别忘了爱自己,永远不要为了家庭放弃让自己大放异彩的机会,只有活出自我,才能收获你所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