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童年时代培养出来的味觉,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无法忘掉。这不,我这个地道的陕北延川人,竟然让延安城里的一家小小的“延川泼汤面馆”勾引得神魂颠倒,老想隔三岔五地跑过去,吃一碗热乎乎的“泼汤面”才算心甘。

陕西的地域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理板块,这三大地域板块的百姓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习性与文化特点。

陕北高原纬度较高,介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宜于种植五谷杂粮,因此在吃食上主要体现“杂粮细做”的特点,如油糕、油馍、黄米馍馍、黄米饭、荞面饸饹等就体现出这一特点。陕北北部宜于放牧,没有退耕还林之前,几乎村村都养羊放牧。这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也是陕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陕北人爱唱信天游。陕北民歌中就有:“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荞面圪坨与羊肉汤,那可是陕北面食文化中的绝配。

关中地区那平展展的八百里秦川,可是中国的大粮仓。八百里秦川上优质的小麦面,激发了关中人无穷的面食文化创造力。因此,关中地区的面食种类很多,有biángbiang面、箸头面、乾县清汤面、岐山臊子面、武功旗花面、杨凌蘸水面、户县软面等上百种面食。许多外地人以为西安的名优小吃只是“羊肉泡馍”一种,其实关中的面条那才叫个好吃。关中农村人每天能咥着大碗的biángbiang面,呷一口西凤酒,吼两嗓子秦腔,那日子才叫舒坦!

秦岭以南的陕西地域,就是陕南了,即当今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地域。这里多山、多水,主产水稻,因此类似“汉中大米皮”之类的小吃,就是当地有名的小吃了。

说来有趣,“延川泼汤面”既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珍馐美馔,仅仅是一碗普普通通、热热乎乎的面条而已。它在陕北的面食中就排不上名号,更遑论在陕西的面食种类中寻个座次了。它严格意义上就是当地寻常百姓的家常饭,恐怕只有延川人才晓得“泼汤面”的真正含义。

一提起这“延川泼汤面”,我的思绪马上飞回到童年时代。那是盛夏的麦收时节,母亲在柴灶上做出的一碗泼汤面,自然能让我们兄妹几人兴奋好几天。做这泼汤面的工序很简单,面就是一般的手擀面。如果要说秘诀,就在这个“泼汤”里。其实,“泼汤”的工艺也挺简单的,无外乎给做汤的铁锅里倒点清油,油热后炝点类似韭菜花的“泽蒙花”,再浇水,再倒进陕北人自己晒制的面酱;锅开了,再刷点蛋花,放点生葱丁。这样,漂几朵蛋花的酱汤浇在面条上,就是所谓的“泼汤面”了。当然,条件好的人家再给汤锅里打进几个荷包蛋,那可就是最高配置了。“泼汤面”之所以好吃,关键是炝那丁点的“泽蒙花”。“泽蒙”是陕北山地里的一种宿根小草,有点像韭菜的菜薹,但比韭菜的菜薹要细很多,顶多像缝衣服的细针,头顶着的一撮小花,就是“泽蒙花”了。这种“泽蒙花”看似平常,其貌不扬,但晒干后在铁锅中一炝,那可是香味扑鼻啊。我少年时代经常带着弟弟妹妹们上山刨“泽蒙”,刨来之后整整齐齐地移栽到窑畔上,等开花后将其捋下晒干,就能交给母亲炝锅炒菜了。事实上,在那个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艰苦年代,这朵小小的“泽蒙花”在我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是扮演了一个“提味者”的角色。

延安向东是延川。延川在陕北古代虽说是靠近黄河的三等小县,但交通条件却相对方便,连接长安城和塞外的古驿道纵贯延川县的南北;而秦晋峡谷的延川清水关、延水关渡口,在古代是陕北高原与三晋大地联系的重要渡口。这较为便利的道路,使得延川人有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驿路上马蹄声碎,驼铃不断;渡口上旗幌招展,橹声欸乃。这一切,对于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也就使延川人形成了相对宽广的文化视野。陕北人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性格急躁、暴烈,做事果敢、勇猛。相对这些特点而言,延川人的性格中又多了一些心平气和、做事稳重的特点。我记得《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的房东刘金莲老人一个劲地夸青年习近平“气平(心平气和、做事稳妥之意)”,编辑注释时搞成“慈平”了。延川方言把“气”念“慈”,可惜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图书编辑们听不懂。当然,这也是个小小的花絮吧。事实上,延川人做事平和而不急躁的性格,也体现在这碗热乎乎的“泼汤面”中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文化。这平淡无奇、清汤寡味的“延川泼汤面”,某种意义上成为延川百姓文化性格的饮食佐证。延川虽是延安市一个不到二十万人口的普通小县,但却是陕北的文化大县。陕北有句口耳相传的谚语:“武看三边,文出两川。”“文”指文人,“武”指武将,意思是陕北的武将多出自长城沿线的定边、安边、靖边一带,陕北的文人多出自延川、宜川一带。史料记载,唐代大和元年延川籍士子李邰考中朝廷的“文状元”;明清时期,延川籍的举人进士屡见不鲜;特别是“秦西闺中不多见”的“陕北才女”——清代女诗人李娓娓,更是古代延川文人的典型代表。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川县涌现出杨醉乡等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后,延川的县级文艺小报《山花》,先后培养了以路遥、谷溪、史铁生、陶正、海波、远村等为代表的三代“山花作家群”,这使延川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罕见的“作家县”了。

再说延安的这家“延川泼汤面馆”吧。它虽在延安双拥大道旁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门脸很小,房间不大,但生意却一直很好。因为经常来,我与老板也相熟起来。来这里吃一碗“泼汤面”,既是过个嘴瘾,更是在寻找童年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朋友,你说呢?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