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笔。
汪老的文章干净直白,简洁明了平铺直叙,没有许多的形容词副词、状语来累赘,也不故弄玄虚,乍一看几乎无甚文采。行文极其流畅,没有卡顿、磕绊或者拗口的地方,就这样朴实地进行下去。
布局非常精巧。开篇王二的发迹,讲他的生意,他的家庭,店铺和爱好,从这里又抻开去,讲到保全堂,讲到保全堂里的人,讲到了陶先生和陈相公。平行地详细描述每个人物,活灵活现。这种看似平行的写作手法,实际上到处暗含着对比。越是这样不动声色的铺垫,最后的对比达到的效果越是强烈,甚至震动人心。
第二,内容。
市井烟火气。画面感强烈,描写详略得当,突出的几个场面写尽小人物的生活:做卤味一家人的琐碎,橱柜里摆着的满满熟食,人们络绎来买卤味的小生意场面;药店里等级分明,每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和脾气都清清楚楚;保全堂里聊天,众人聚精会神的群像。这接地气的普通人的片段挑出来,隐约可见人间百态,各自悲欢。
第三,主题。
如果这篇故事就这样淡淡地结束了,那么这文章也不过就是个描写独到的散文罢了。但是,最后一段,张汉讲过历史传奇后,说到但凡先有了好运的人,必有其独特之处,也就是异禀。王二作为这个首先交了好运的发迹者,坦然地说他的独特之处就是大便与小便分开解决。这世俗的异禀令读者忍俊不禁。待众人散去,陈相公与陶先生先后如厕,这本不是他们解大便的时间。因为他们作为这一群人中最不走运的人,由衷期待着这种奇妙的异禀也能为自己带来一点幸运。
对比王二的顺畅,因为多病时时要有解雇风险的陶先生和脑子不怎么灵便、常常挨打的陈相公,他们的人生时多么艰辛啊。在群像中,我们不太能发现这种对比,但是这最后一句,体现出两个可怜人对幸福的向往。
作者用着一个幽默的异禀,用最后这一句淡然的叙述,说出了对于人生、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于众生的悲悯。
文笔、内容和主题三者联系起来,就产生了奇妙的效果:通篇白话,读起来废话连篇,要么细节太多,要么枝杈繁乱,又或者不正经地来一堆评论,就像一个爱说话的老头儿在讲市井杂谈,有意思,但没什么意义。一直听着乐趣读下去,直至最后一段,甚至最后一句。那一句突然正色,用淡漠、或许忧伤,又或许坚定的语气说句话,一下子就将满篇不正经的废话结合在一起,使它们有了意义,有了主题,甚至有了生命。让人觉得那些废话竟一字不可少,熠熠生辉起来。这样的安排就是文字的魅力,产生了灵魂。
异禀汪曾祺小说是一部通过采用追溯经验、叙述事实等呈现男女关系的作品,小说以诗意化、语言自然、叙述巧妙的方式展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纷争和人性沉沦。
作者曾祺巧妙地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和情感描写,让人读后有种莫名的心碎感,感受到了小说所表达的社会观察与人性挣扎。
同时,作者在作品中也清晰地表达出对于现代人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要谨防婚姻的陷阱和人性的扭曲。
因此,读者需要仔细品味小说中的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好地领悟其思想内涵。
汪曾祺受的散文优美、淡雅、朴实、精炼。
第一个特点,汪曾祺的语言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话。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语言说是“把白话白到了家”。然而,读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雅气。二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个特点,则是汪曾祺的散文中,善于从小处写起,以小见大。他似乎特别擅长于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取材,寓巧于拙,表达真挚的感情
汪曾琪的文字,有一-种十分强烈的生活气.息,故此在封面上的小标题是"人间草木”。这四个字实实在在让人有一-种亲近感,人间与草木,短短四个字,但让我们感受到汪老的文字,是这样的接近我们身边的一切。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2.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3.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
原文:
雨过闲田地,
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
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
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
而不与君同。
赏析:
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火车》火车开过来了.鲜洁,明亮,刷洗得清清爽爽,好像闻得到车厢里甘凉的空气.这是餐车,窗纱整齐地挽着,每个窗口放着一盆鲜花.火车是空的.火车正在调进车站,去接纳去往各地的旅客.火车开过去了,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火车喷出来的气是灰蓝色的,蓝得那样深,简直走不过一个人去;但是,很快,在它经过你的面前的时候,它映出早已是眼睛看不出来的夕阳的余光,变成极其柔和的浅红色;终于撕成一片白色的碎片,像正常的蒸汽的颜色,翻卷着,疾速地消灭在高空.于是,天色暗下来了.
汪先生的散文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为写作背景
《人间草木》: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曾经知已再无悔,已共春风何必哀。 虔诚地呼唤风。那一刻,人与天有种神秘又真诚的交流。 光才是现实世界,而树木不过是用来反映和折射光线的间隔物.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汪曾祺《人间草木》
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汪曾祺 《人间草木》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汪曾祺《人间草木》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汪曾祺《人间草木》
汪曾祺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是很大的。他把文学从虚假的、先验的观念为主的文学回到自身。他有烟火气,他能够把民间的疾苦、百姓的冷暖以诗意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他的散文(对他来说,任何事物都可以入其散文),又很有韵致,传统词章的那种优长都有,我们有时候能够感受到他跟柳宗元、苏轼的一些文字相通的片断,有时候能读到他跟张岱、袁宏道、袁宗道这些人内心相通的句子,汪先生对传统把握得确确实实很有味道。
但是他又有现代性,他并不是回到古老的士大夫文化的秩序里,他有现代精神。他还受到左翼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很深的,但是他把左翼里面的那种泛道德化的东西剔除出去,关心底层这一点保留下来,这是很不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