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的散文很不错 笔锋犀利 言辞恳切 去看吧
四季不停地轮转,流光带走了谁的容颜凝视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脚印,这个清秋,不想远行,只想以一种安静优雅的姿态,面对一个人的世界,与心灵独白。
喜欢那句:惟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就这样,寻一隅独坐便好。
上海的弄堂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这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流言是上海弄堂的又一景观,它几乎是可视可见的,也是从后窗和后门里流露出来。前门和前阳台所流露的则要稍微严正一些,但也是流言。这些流言虽然算不上是历史,却也有着时间的形态,是循序渐进有因有果的。这些流言是贴肤贴肉的,不是故纸堆那样冷淡刻板的,虽然谬误百出,但谬误也是可感可知的谬误。在这城市的街道灯光辉煌的时候,弄堂里通常只在拐角上有一盏灯,带着最寻常的铁罩,罩上生着锈,蒙着灰尘,灯光是昏昏黄黄,下面有一些烟雾般的东西滋生和蔓延,这就是酝酿流言的时候。这是一个晦涩的时刻,有些不清不白的,却是伤人肺腑。鸽群在笼中叽叽哝哝的,好像也在说着私语。街上的光是名正言顺①的,可惜刚要流进弄口,便被那暗吃掉了。上海的弄堂真是见不得的情景,它那背阴处的绿苔,其实全是伤口上结的疤一类的,是靠时间抚平的痛处。因它不是名正言顺②,便都长在了阴处,长年见不到阳光。爬墙虎倒是正面的,却是时间的帷幕,遮着盖着什么。鸽群飞翔时,望着波涛连天的弄堂的屋瓦,心是一刺刺的疼痛。太阳是从屋顶上喷薄而出,坎坎坷坷的,光是打折的光,这是由无数细碎集合而成的壮观,是由无数耐心集合而成的巨大的力。
作者简介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其中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二度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时期小说名家名篇”之一。男女主人公各有各的家庭和人生故事,在时空的某一点上他们相遇了,这缘份的一点使他们俩的命运从此大为改观。王安忆似乎强调这个交点对于改变相关人物的命运而言是必然的,而发生的时空因素却有一定的偶然性。他们无法相遇而不爱,又无法使相遇发生在两人婚前,因此只能以悲剧形式的消亡来解除两难选择的困境。这里的“死亡”与“缘份”都带有一种生命难以抗拒的宿命意味。预兆、缘份、死亡这些字眼述说着一种偶然中的必然,一种客观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