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史铁生我与地坛十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精彩摘抄)

史铁生我与地坛十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精彩摘抄)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1

郑创兴

第一次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时候是在我的高中时代,一次书籍里的邂逅,让我跟这位素未谋面的伟人产生了一次触碰心弦的碰撞,感觉就是那么陌生而又熟悉,感觉文章里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就是为了我而生的,在人生最艰难的这几年里,我那颗几乎将近干枯的心在这里找到了知音,重获生机。

时隔多年,再一次碰到它的时候,如遇挚友,而如今我已经是个步入工作岗位一年多的青年了,突破重围,更加担当,很是感谢他曾经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了我信念的力量!

《我与地坛》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文章精简,却犹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字眼都能触碰人的心灵,引发每一个在生活贫境的人重新燃起对生的渴望,对梦的追寻!《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与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至尽为止我仍然喜欢史铁生的作品,是因为在史铁生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朴实,朴实最后面闪耀着的是最强烈的人生之光,没有那追逐功名利禄的贪心也没那娇柔造作的虚伪,完全出自内心与自然,完全是真诚的袒露,他给我呈现出的是一种在这逐渐崇尚物质名利的社会中该有的人生观,并不是因为穷,因为不幸,就可以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切都是这个社会亏欠自己的,自己可以无所愧疚感的加倍像这个社会索取,不管生活带给了我们,我们都应该按照自己该有的步调继续前进。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小到大,身边至亲的相继离去,让我一次次对死亡与生命产生无尽的不解与恐惧感,年幼的曾经曾经以为死亡只是一个人暂时离开,所以曾经不曾害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了,我才发现生活里再也没了依靠没了守护自己的臂膀,于是开始后怕,慢慢对让你即将挑起重担的生活产生怯退感,直到有一天,《我与地坛》告诉我那句话,我才明白,有些人虽然已经离去,可是去又不曾离去,甚至成为了更加顽强活下去的理由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变得成熟,稳重。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的确,那些原先他可以也应该获得的都无情将他抛弃了,残疾人往往都要承受好多常人所无法忍受的肉体上的折磨与痛苦,在这里唯一生的欲望那就是当健全的精神力量足以对抗肉体的残疾的时候。生活里,往往肉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不够强大,比如有些癌症病人无意知道了自己患上绝症之后,尽管医生告诉他你还有几年的生命,但是多数人可能连一年都活不到就离开了,因为精神的残疾死亡速度已经远超了肉体的萎缩。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谈到:"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可我不怕死,有时候我真的不怕死。有时候,——说对了。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倒是伯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这不对吗?" 说实话的,父亲离开人世之后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直到现在,我都不敢想象那段不堪的过去。一个仅有10岁的小孩,一个重度残疾无法自理的母亲,然后就仅此而已,生活没有了任何依靠,这里,生活就像史铁生失去了前进的双腿一样,那一段已经成为过不去的过去,我依稀只记得我经常会抱着母亲痛打痛哭,我曾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生活可以如此活生生夺取我所有的挚爱,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可以拥有这么完整阳光的童年,而仅有10岁的我就只能接受生活的一次次残酷的挑战,饱受命运的折磨?"那个时候,母亲也只能无助的含泪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发,忍着被我捶打的疼痛,那种曾经的无力感,我至今想起心依旧绞痛着。如今的我只是庆幸着,那个时候不知被什么信念支撑过着,让我一步一步艰难的从不幸的命运深潭中抽身而出,求学,兼职,照顾残疾母亲,过去的十年我已经尝遍生活带来的百态——冷嘲热讽。可那又怎么样,生活的形态虽然是畸形的,可是保持灵魂的活力岂非更加重要。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2

1.文章偏向于地坛因史铁生而著名,忽视了史铁生因地坛而重生,这方面稍显不足;2.文章结尾将地坛格物化,弱化了地坛的精神气质;3.文章全篇在结构上略显松散,怎样写才能够更契合主题?值得作者思考。4.文章题目也不是很贴切。二审意见:此稿应退作者修改后再送审。稿件来自浙江乐清,投稿信字迹端正,言词恳切,反映了一个写作者的投稿心理,如果与投稿信一起编发在“雨催花发”栏目,对投稿者也是一种鼓励。三审意见:作者很善于推介自己,投稿信写得颇下功夫,是个有想法的人,杂志社从来都不缺乏稿件,就是缺少有想法的同道来参与。编辑最怕看到空洞无内涵的来稿,当然,也可以从来稿中窥测到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哪怕杂乱无章,沉下心来读一遍,也是会有心得的。投稿人是位老作者,是不是每一封投稿信都这样文采斐然?如果攒多了,出个集子一定很好看。另外,作者也不要过于谦虚,文章无大小,作者也无所谓著名不著名。既然也想大叫一声,那就叫吧。

肖和平的投稿信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雨花》的读者,是一个靠写作挣一点银子养家糊口的作家。我虽然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小说、散文之类的作品,但很少写出有影响的文章。契诃夫说,大狗叫,小狗也叫。我清楚自己做不了文坛大狗,就心甘情愿做一只文坛小狗,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狗。小狗虽然

没有大狗叫声响亮,没有大狗有作为,但也有它的乐趣。看书有乐趣,逛集市有乐趣,请朋友饮酒闲聊有乐趣,满街东游西荡有乐趣,田野村庄东张西望有乐趣,爬格子有乐趣,手稿变铅字有乐趣,研讨会上畅所欲言有乐趣。乐趣多多,何乐而不为?

编辑老师,我不善于想象为文,不惯于以虚构为翼的自由翱翔。没有龙飞凤舞似的天赋与才情,没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与灵气。我书写不了灵感,成就不了非凡。我是一个属牛的汉子,仅凭牛一般的执着与勤奋在文学的园地里不改初衷,持之以恒,默默无闻地耕耘。只管耕耘,只管把一些感动过我的苦乐人生及生活细节大多用人物之口客观地呈现出来,乐此不疲,永不放弃。

我用我平静的心安宁地生活,我用我渴望的心虔诚地阅读,我用我笨拙的笔不停地写作。“我生活,我阅读,我写作,虽然

生活清贫,但心情还算快乐。

”我常常以此自我安慰。我一如既往地以一颗至真至诚的心写下了至真至诚的文字,记下了至真至诚的人物与故事。现在,我把拙作奉寄给您,不知是否符合贵杂志的要求,请编辑老师雅正。

谢谢!

此致

敬礼

地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封建帝王,满脸威严,脚著王靴,拾级而上。祭天祭地祭神祭鬼,祈求占有更多的土地,统治更多的生灵。那时的地坛当然不能称“神圣”。芸芸众生,双双泪眼,看到的是王靴在地坛上盘旋几圈,下了地坛,疾步向前,践踏苍生如蒲草。地坛无疑是一个象征,它为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而建,为实现占有者的梦想而设。然而,帝王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地坛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象征,一个永久不朽的灵魂,一种谁也践踏不了的精神。

史铁生来了,他是坐着轮椅来的。他的轮椅穿过红尘,碾过风尘,缓缓地驶进了地坛,如有神力在驱使。那时只有极少的人看到,看到的只是肃穆的样子,庄严的形象。

史铁生的最初出现,使地坛有了一种神秘的感觉。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的园子,很少被人记起,怎么会悄无声息地进来了一个坐着轮椅的年轻人呢?

原来史铁生的家离地坛很近,从祖辈到父辈再到史铁生,历时半个多世纪,搬过了几次家,用史铁生的话说,“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这让史铁生感觉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史铁生生于斯长于斯,显然,他的身世,他的命运,他的残疾,以及他和地坛的缘分,随着日子的流逝,他心中的宿命感越来越强。然而,他的宿命意识决不同于一般人的宿命思想。一般人的宿命思想,是悲观厌世的,是消极颓废的,在苦难面前不敢抬头。史铁生的宿命意识,是对生活的新感悟,是对生命的新审定,是对绝望的新超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养料。

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残酷的命运却给了他

浙江乐清:肖和平敬上2014年10月29日

最沉重的打击,忽地残废了他的双腿。那时的史铁生确实绝望过,他痛苦地想了好几年,甚至想到死,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人间的节日。”多么豁达,多么通达,多么通透的心境啊!

是的,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他想起,“清平湾的牛儿们走起路来步履生风,斗起架来毫不胆怯,给人一种力量的感受,一种拼搏的激励”。他又想起“地坛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古柏镇静地站在那儿;暴雨激起灼烈而清纯的木草和泥土的气味”,“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史铁生想到了这些,更加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增强了生活的勇气。接下来就想关于怎么活的问题,再也不是死的事情了。

于是他在地坛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看书学习,想他想不尽的心事,爬他爬不完的格子。史铁生写下的文章,每句每字无一不是沉静的,而沉静的东西又是最有内涵的。这样沉静的文字,我们只有扣问生命的本质意义,沉静地思考,才能感悟。无论是读他的《病隙碎笔》《命若琴弦》,还是读他的《我与地坛》《我那遥远的清平湾》,你都能感觉到佛一般的沉静给你心灵带来的强烈的震撼。

史铁生虽然遭受过病魔沉重的打击,经受过种种不如意,忍受过人间最难忍受的磨难,但他几乎没有纠结过自己的身世,没有控诉过自己的命运,没有怨天尤人。

母亲对他的深爱,生活对他的磨难,让他更为理性地看待自己残疾的身躯。于是,博爱与受难就像一对双胞胎兄弟在他生命中亲密无间地存在着,令每一个善良的文字在他的心中跳动。

在《我那遥远的清平湾》里,正因为有了博爱,有了受难,才有像清平湾河水般甜美纯净的文字感动我们。在陕北的那个小村清平湾,残酷的冬天,风沙漫卷,寒风冷冻,天都是黄的,太阳白蒙蒙的,窑洞的窗纸被风沙打得“唰啦啦”响。就在那时那地,史铁生落下了腿残的病根。他一个人躺在土炕上,队长给他端来了一碗白馍。但他没有追问遭受痛苦的根源,在他的心里只记下了队长端给他的一碗白馍,队长对他的关爱。那天,队长始终默默无言,伤心难过,只吧达吧达地抽烟。临走时,吹吹烟锅,爱怜地说:“唉!孩子家不容易,离家远。

”队长端来白馍时的神情话语一直感动着他。

就是那个冬天,史铁生的腿疼得越来越厉害,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就开始萎缩,住在医院的时候,一个从陕北回京探亲的同学去看他,带来了陕北乡亲们捎给他的东西:小米、绿豆、芝麻……史铁生见了这些农产品一如见到了亲人,他想起了白老汉,想起了他那悠悠的山歌;想起了队长,想起了队长端给他的那碗白馍;想起了留小儿,想起了她那装着玉米花的小手绢包儿;想起了清平湾人盼望好光景的样子;想起了清平河流淌的河水;还有那河边自由自在的红犍牛。就这样,他对遥远的清平湾的思念与日俱增,他对遥远的清平湾的爱也日益深厚。他虽然离开了清平湾,但清平湾那清澈的河水一直在他心里流淌。

史铁生始终是把自己的处境与不幸看得很淡薄,在断断续续的住院期间,有人去慰问他,说及自己的病情,他永远只是淡淡一笑。看他的文章,写到自己的痛苦,也只是轻描淡写。他对自己的种种忧愁烦恼,苦闷情绪,就像清除蛛丝一般只轻轻一抹。

史铁生始终是想别人之所想,爱别人之所爱。他非常善良,善良得如佛一般。他的腿已经残疾,对别人还念念不忘。曾经有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经常到荒园去唱歌,史铁生也经常在祭坛东侧的小路上遇到他,他一到东南角的高墙下就引吭高歌。史铁生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专心听他唱歌。有一天,史铁生和他相遇时都说了

“再见”,便互相友好地笑了笑。史铁生说,“但是我们没有再见,那以后,园中再没了他的歌声,我才想到,那天他或许是有意与我道别的,也许他考上了哪家专业文工团或歌舞团了吧?真希望他如他歌里所唱的那样,交了好运气。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总之,史铁生博大的心灵世界一直装着别人,几乎没有他自己。

史铁生始终是沉静的。我想,作家大多喜欢沉静。我往往从自身的沉静想到史铁生的沉静,想着想着,忽然觉得他在沉静中站了起来,他仿佛是站着写作的巨人。他不屈的精神是站着的。我一想到站着写作,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海明威。海明威在战斗中膝盖受过伤,为了减轻伤痛之苦,他一如金鸡独立,单腿站立写作。相比之下,我认为史铁生的站立,更庄严、更庄重、更肃穆、更神圣。史铁生的精神完全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这种崇高精神没有爱与忍是达不到的。这种精神不是别的,这种精神就是残废了手的人顽强地画出了最美的图画,残废了腿的人坚毅地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成功后的史铁生仍然是那样沉静,仍然是那样庄严肃穆。他摇着轮椅驶向地坛,穿过滚滚红尘,却一尘不染,令人肃然起敬。

史铁生走进文学殿堂深处之后,告别了地坛,去迎接“人生最后一个节日”,继而走向了遥远。

史铁生走了,地坛犹存。

地坛再也不是冷落的荒园,它已修葺一新,充满了世俗的喧闹,少了从前的安静。尽管如此,地坛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不失神圣与庄严。

如果地下有知,九泉有灵,史铁生肯定要寻找他的地坛,肯定以一颗受洗的心又在地坛看他看不完的好书,想他想不完的问题,爬他爬不完的格子。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3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劫难七印 深渊 拯救

深渊与拯救乃是个体和社会的生存意义的恒长主题,“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然后便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 (梭伦语)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史铁生不能走路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种并非普遍性的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幸运的是他寻找到了叙事,叙事重新使他找回了生命感觉。刘小枫在《拯救和逍遥》中说,“当人感到处身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聚合分离了的世界。一条是审美之路,他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在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历史的欠然在一个超世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欠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承欠然的生命。”(p33)而史铁生却在这两条路中寻找到第三条路,在对自我“沉重肉身”的承担中,建构自我的生命诗学。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评论说,“史铁生以肉身为道场,成就了文学与生命的奇观。”

九十年代散文随笔的写作“繁荣昌盛”,但迄今为止能够给人心灵震颤和生命感染的只有少数几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其中之一。多年以后,当史铁生创作了那篇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的时候,他才真正的意识到残疾对于他不幸的命运到底意味着什么。于是他“是以个体的生命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净和辉煌”(韩少功语,见《当代文学100篇》,学林出版社,陈思和主编2000年9月1301页),这篇作品几乎包含了史铁生创作中的全部精神因子,浸透了他一己生命的至深思考和至深情感。韩少功把它称为“灵魂的声音”,于是乎,对它的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经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我与地坛》整篇作品内容共分七节,而从一个更加高的层面上去审视这篇文章,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视点上,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无间隔解析,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于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高昂的是人的生命意识。

解读《我与地坛》的一个重要点,是对于“地坛”的理解。在作者笔下,“地坛”显然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是被他视之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曾有西方学者认为:“疾病主题的重心过去侧重于与自然的冲突,如今转到了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是精神的,它直接渗入到残疾者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他在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的紧张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残疾者所感受到的最深刻的痛苦是一种被弃感――一种被所属群体和文化无情抛弃的精神体验,作为残疾者,他本该理解并接受别人或社会给予他的同情和照顾,但史铁生却不愿这样,“平等”才是对话的无限性,“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的时间有些人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地坛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穿过园子的人和留在园中的“我”。于是荒芜和冷清的地坛能成为我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中宁静的月光,地坛冥冥中的等待,让史铁生获得了一种解脱,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最后获得了对“生”的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对于这样的解读,仅仅是地坛作为物质意义上建筑,经过时间的浸润而对史铁生生命欠缺的召唤意义层面上进行的,虽然“我”在对地坛建筑的存在的意义的思考中获得了“生”的意义,但我总觉的还是仅仅停留在对物质意义上的建筑,对“我”的启示,人是会思想的动物,诗人何为,正是用语言文字建筑人类的精神家园,于是在我看来,对于“地坛”的存在,史铁生是种精神上的建筑,是种作为“动词”意义上的“建筑”,他用思考、幂想建筑的是一种超越肉体的“思想的地坛”,它是绝对的自我之所,是“我”的生命方向。这种思想的地坛的建筑(动词),才能使得史铁生把痛苦从肉体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生命的通达。

刘再复先生在答颜纯钩、舒非问时,曾精辟的谈到文学的四个维度,他说中国的现代文学只有“国家・社会・历史”的维度,但缺乏另外三种维度,一个是叩问存在意义的的维度,第二个是缺乏对超验的维度,就是和神对话的维度,和“无限”对话的维度。第三个是自然的维度。一种是外向自然,一种是内向自然,即是生命自然。这四个维度都健全的作家,在当代除了贾平凹、莫言、格非、余华、于坚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史铁生也是为数不多人中的一个。

参考书目: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4

师:听音乐,说出曲名和作曲者。

生:《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师(满怀激情地):《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不公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师:请看图,这就是史铁生。(出示幻灯片)

师:看史铁生坐在轮椅上面带笑容的图片,浏览图片旁边有关史铁生人生经历及作品简介的文字。

师:如果说轮椅代表着苦难,那么他的笑容昭示着生命的灿烂。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于苦难中涅槃的生命吧。

二、品味独特语言,把握地坛特点

师:《我与地坛》共有7个章节,课本选的是其中的两个章节。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节。作者说,15年了,他总是到地坛去,那么,他为什么总是要去地坛呢?请大家用原文回答。

生1:“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生2:“想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师: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21岁就双腿残废,所有的豪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楼,这打击该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继续活着还是一死了之?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长时间纠缠着他。因此,他自己说,15年来他去地坛的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师:那么,在史铁生的眼里,地坛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第1节里主要有3个地方做了具体描写,请一一找出来。

生1:“四百多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生2:“蜂儿如一朵小雾……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生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师:这几段描写中,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含义需要注意。(幻灯片展示)宿 ( sù )命 剥蚀(bō shí) 坍圮(tān pǐ ) 亘(gèn)古不变 捋(lǚ) 肆 (sì) 意 猝(cù)然 玉砌(qì)雕栏 恪(kè)守 焦灼(zhuó) 熨(yù)帖——以上词语的意义本文略去以节省篇幅。

师:我们把这几段景物描写诵读一下。请语文科代表朗读第一处,老师范读第二处,最后一处,请大家齐读。

生(语文科代表朗读):“四百多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师(朗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生(齐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师:做朗读点评——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情诵读。

师:(幻灯片展示)这几段景象描写,有些语言非常具有独创性,而且富有深义。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好?它们好在哪里?

生思考讨论。左两列学生思考讨论“四百多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中间四列学生思考讨论“蜂儿如一朵小雾……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右两列学生思考讨论“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师:先独立思考4分钟,再交流2分钟。(也可以继续独立思考)

生自由发言,进行探讨。

生1:我觉得,“剥蚀”“淡褪”和“坍圮”这三个动词用得不错,极富概括性地表现了地坛由盛到衰的历史沧桑变化。

师:原本应该说“琉璃……剥蚀了”“ 朱红……淡褪了”和“雕栏……坍圮了”,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剥蚀了……琉璃”“淡褪了……朱红”“坍圮了……雕栏”?

生2:跟前一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句式相呼应。

生3:变被动句为主动句,这是作者语言运用的创新,使得行文错落有致,句式富于变化。

生4:“浮夸“和”炫耀“这两个形容词也用得不错,一是让我们联想到它当年的鲜艳和气派,二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色彩。

生5:“蜂儿像一朵小雾”最有创造性。把蜂儿比作“小雾”,反映了蜂儿轻盈的特点;用“朵”字来描写“蜂儿”,不能不使人联想到花儿,从而凸显了蜂儿娇美的特点。

生6:“六个譬如”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

……

师:(一句话总结升华) 地坛里的生命是卑微的,但它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并不在意栖息地的荒芜和人们的无视!这个特点,文中第二处景物描写处有一个短句概括,请把它找出来。

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板书):荒芜、不衰败。

三、感受作者启示,领悟人生哲理

师:地坛已经“荒芜”了,“我”呢,双腿残疾了。史铁生与地坛的命运是何等的相似啊!可是,地坛并没有因此而衰败,依旧富有生机,充满生命的活力。作者从地坛的这一特点中想透了一件困扰他许久的事,那么,是什么事呢?

生:他想透了“关于死的事”。

师:“关于死的事”,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找出原文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一个人,出生了,……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师(板书):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师:史铁生说这样想过之后安心(板书)多了,觉得要好好活着(板书)。他从地坛里不引人注意的现象中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生不由己,死也不该由己,而应该由自然法则去决定!地坛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更应该勇敢顽强!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残废(板书)但不颓废(板书)的史铁生,一个在地坛里重生的史铁生!

四、拓展总结

师(点击课前暂停的《命运交响曲》):除贝多芬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物也是像史铁生那样勇敢面对不幸,积极对待人生的?

生:保尔、海伦·凯勒、霍金、张海迪……

师:生命是一条滔滔不息的河,当生命的河流遭遇岩石的碰撞时,激荡出的是生命的绝唱!

五、作业

(今晚完成1和2,周末完成3)

1.诵读摘录自己喜爱的句段。

2.阅读《我与地坛》的其他部分(印发给学生)并做点读书笔记。

3.搜集整理身残志坚的名人事例。

板书:

我 与 地 坛(节选)

残废 荒芜

不颓废 不衰败

安心活着 死是一件不必急

于求成的事!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5

一、关注和发现的纠正首先我们得纠正

关注和发现上传统的中心主旨确定指认的偏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的传统语文提问,是由来已久现在仍未绝迹的语文课堂现象。一读《我与地坛》,似乎就条件反射似地关注起作者奋力抗争残疾人生的主旨,关注起母亲对我渡过艰难人生的帮助,发现了荒芜的地坛对我的残疾人生的启迪。其实这样的关注和发现,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缺失过程,缺失由语言品味到思想主旨发现的过程。因为缺失这样的过程,所谓思想主旨的发现,就只能呈现为静态的贴标签式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常常是单一干枯而非繁富丰盈的,这样的结论也是令学习者感到语文学习面目可憎的原因。其次我们还得纠正关注和发现上电、光、声、色的现代传媒渲染的时尚偏颇。这样的偏颇仍是关注作品内涵的偏颇,常常是采用电、光、声、色的现代煽情法,煽起学习者廉价的感动后就迅速贴上思想主旨的标签。较之前一种贴标签,这种贴标签更能迷惑语文学习者。长此以往,学习者就以为语文学习就是电、光、声、色的传媒煽情。笔者多次听到这样的《我与地坛》的展示课,上课伊始,电、光、声、色就全上场。各种造型的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轮番闪现,命运交响曲作为课堂背景音乐几乎轻轻地响彻整堂课,在声、色渲染下,师生情感饱满地诵读史铁生有关生死思考的哲理文字,诵读有关物我交融、感悟生命的文字。

最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所谓的思想主旨。再次我们还得纠正静态指认语言妙处、写作艺术的偏颇。前述两种偏颇,都是脱离语言学习的对思想主旨的所谓关注和发现。只不过,第一种是板着面孔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第二种是传媒忽悠中贴思想主旨的标签。与这两种偏颇不同的,是另外两种偏颇。关注语言了,似乎也发现语言了,但要么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要么脱离文本进行语言训练。静态指认文本语言妙处,就是一度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的所谓写作艺术的静态小结。作为语文教学根本任务的语言教学的着力点,不能停留在是什么的静态指认上,它应该向前发展,把着力点落实在怎么样的言语运用上,体悟品评文本是怎么样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如此的表达效果的。在体悟品评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情达意,形成语文能力。这里,我们尤其要警惕的是新近很是流行的一种课堂语言训练。这种训练常常脱离文本内涵,仅仅把文本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由头。有老师讲授《我与地坛》公开课,有个课堂环节是为每个阶段的史铁生写一个生命颁奖词,从暴躁迷惘到安静沉思到忏悔自诉,每个阶段写一段。这个环节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颁奖词的写作没有建立在相关文本语言的体悟品味上。老师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匆匆浏览一下相关文本,就布置这样的语言训练。脱离文本语言的为人物写作颁奖词的流行语言训练样式,使这节课显得游离和轻飘。

二、品味和掌握的方法

对精妙语言关注和发现之后,能够深入品味和学习掌握的环节,才是语文学习最要紧处,才是语文老师最应着力处。可以说《我与地坛》的文本,是极佳的以语言教学带动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的文本,繁富丰盈的语言形式高度契合了繁富丰盈的思想。下面即以此文本具体解说语言学习中品味和掌握的方法。卑之无甚高论,其实所谓方法也就是应该常用的语文的方法,即诵读品评仿写等。具体板块如下:第一板块:引文本

1.诵读中,激发知人论世、进入文本的兴趣。课堂导入环节,笔者投影两段情感充盈、准确凝练概括史铁生的颁奖词,激发学生在流行语言形式的诵读中,知人论世,跃跃欲试进入文本的阅读兴趣。第二板块:读文脉

2.诵读中,把握文脉,体悟情感和思想。请同学们找出并诵读下述文字:史铁生以我的视角思考死的事,思考生的意义,思考怎样活以母亲的视角思考我的生活之路;以我的视角反思我的写作之路。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脉,整体把握作者核心的情感思想。史铁生沉思型的表述,也适宜反复诵读。荒芜的地坛一度是我常去的地方,诵读贯穿第一部分表明我常去地坛的句子。这一环节的集中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我与地坛的文脉,体悟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感悟的意义。

3.诵读互文文本,加深对我与地坛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史铁生的理解。诵读《秋天的怀念》和《北京青年报》有关史铁生遭遇残疾初期暴躁绝望、屡次自杀的互文文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史铁生感悟生死的心路历程。诵读《天涯》杂志社 2010 年 1 月 6 日关于在北京地坛公园塑造史铁生铜像的倡议书,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坛之于史铁生生命的意义。第三板块:品文句

4.品评第一部分 3、5、7 节。采用意象描述法、关键词嵌入法、互文对读法和改词比较法等方法,品评文本的语言形式,体悟其中的情感思想。比如第3 节的自然景物描写的品评体悟、园中小动物描写的品评体悟。比如第 7 节,去掉 6 个譬如也通,加上6 个譬如的好处何在。

5.还可以用固定的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比如,写一段排比句:先用既然句总结第5 节的描写文字,再从由此得到的生活感悟角度小结。再比如,请同学从我对母亲感悟的角度,以一个的母亲句式,提炼我对母亲的感悟,并读出文本中体现这种感悟的词句。固定句式写作品评文字,既可品评文本,又可锻炼表达。只是这样的形式在品评文字写作中不宜太多,否则会有以文害义的弊端。

6.反复式言语的品评。比如第 7 节出现了 4 个又是、3 个在和 3 处母亲,试从形式或内容的角度加以点评。再比如第 8 节,连续用了大量的母亲、她、我,老师一连删去了 12 个,也通顺。能说说原文的好处吗?第四板块:练文句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6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一切景象,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得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①刘巧芳著《〈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第4期

②刘小华著《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第1期

③韩晓武著《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第11期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7

【关键词】命若琴弦 生活 人生 心如莲花

一、 在死亡的边缘线上冥思苦想

想到史铁生就会想到《我与地坛》。在荒草淹没的地坛里,哪些年月,一颗绝望的心,我想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随同这些荒草渐渐枯萎,要么在次年的春天随风重生。而如何选择,这是一个没法选择的问题。

我想象不出史老摇着轮椅艰难地在地坛里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寻觅会是多么的不知所措,在那些痛苦的日子里,他是怎样和地坛的荒芜对话,怎样和地坛的寂寞对话,怎样和身边的死神对话,然后,又怎样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又是如何的豁然开朗。但是,我明白,在那些岁月里,要选择活下去对于一个绝望到想死的人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未来靠脚是走不出来了的”,在那座废弃的故园里,史老长时间的静坐呆默,经常执着的思考关于生和死的问题,最终才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想在那座废弃的故园中,史老经历了痛不欲生的思想斗争才涅??重生,而地坛在这场与死神抗衡的战争中也功不可没。就像他自己说的:“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在这里,地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座古老宅院而已,而是史老与心灵对话的一片静土,而是生存与死亡斗争的一块场地,而是重生向死神默哀的一个坟场。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需要这样的地坛。那些被生活苦苦压迫而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朋友们,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没有很安静的很跟自己的心灵对过话,哪怕只有一次。”但是,我这里说的地坛不再单单指那些高墙垒筑的宅院,而是人的心灵静土,它照样可以是喧嚣尘世中一个安静的角落,它还可以是你和我内心深处的一种坦然的姿态,它也可以是《命若琴弦》里老瞎子琴中那张名不副实的药单。只要,它能让你安静地跟自己的心灵对一次话,它便可以是你“心中的地坛”。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如果在绝望的时候还有一个支点,活下去便有希望可言。史老在最困苦的时候,地坛出现了,安静的氛围让他敞开心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要是没有琴中那张药单,他肯定不会活到第1000根弦断的那一天,小瞎子要是没有1200根断弦的期待,他也不会有自己的未来。所以,“心中的地坛”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让你在绝望的时候还可以说服自己的“支点”。

让我们再回到《我与地坛》: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二、在活着的时间流里追寻真谛

决定不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这么多年,史老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为什么活着?怎么活?活着的真谛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仅史老曾经为之困惑,而是芸芸众生一直都苦苦追寻解答的难题。即便在双腿残废的早年,史老也未能明白,直到后来,他才恍然,当年在地坛里有过他车辙的每一个地方,同样也有过他母亲的脚印;他曾经承受的困难,在他母亲那里都加倍的在承担。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一个人而活,因为,活着还有一种责任。我们对我们的家人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关心爱护自己的所有朋友的责任。为了这些义不容辞的责任,活下去便是唯一的选择。

活着,还要懂得感恩。因为感恩的心能让我们活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加有价值。当史老翻开往事的时候,看到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才发现,每走一步都是在走回去的路。那些日子默默陪他承受不幸的母亲,那对他亲眼看着从中年步入老年的情侣,那个很爱唱歌的小伙子,那个走几步就偷偷喝酒的老饮者,那个朴素优雅的女工程师,还有他那个总是困闷的长跑朋友,还有那个弱智的女孩儿和他的哥哥。当然,还有这个他永远也忘记不了的地坛。要是没有地坛,要是没有母亲,要是没有那些曾经陪伴他在地坛的朋友,他不会有今天。同样的,活在当下的所有朋友,不管生活多么的艰难,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些曾经陪伴你走过风风雨雨的家人还有朋友,他们都需要你勇敢地活着、好好地活着,这是他们对你的期待,也是你应该对他们负起的责任,也只有这样,你活着才会更加幸福更加有价值。这就是我们活着的真谛,这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三、在思想的彻悟国度心如莲花

当你明白你活着的意义的时候,你是否肯定能活的如愿以偿呢?未必,因为人类有一种似乎永远都摆脱不了的恐惧--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寻!

就像史老所说的:“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当你在追名逐利的人际圈深陷,当你在尔虞我诈的名利场沦落,你是否想过回头,是否想过停止,是否问过自己是否真的值得,是否真的幸福?史老也曾经为之惶恐,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名,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像个人质,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不走哪天被处决,不定哪天就完蛋。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这里的“人质”两个字非常贴切,人其实就是被欲望抓起来的“人质”。人要是被欲望抓起来当了奴隶,就会失去理智,就会分不清楚是非黑白。其实,大多数的人一开始都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而在外奔波忙碌。可是,当有点小成就得时候,往往就开始迷失自己,就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也就成了欲望的“人质”。所以,这个社会上有了犯罪,有了监狱,同时也有了丑陋。但是,有几个能在欲望萌生的这个时候醒悟?后来,史老明白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这个世界上所有正被欲望奴役的“人质”们,你们是否明白了呢?“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欲望是为了活着”。当你这样去想,并且去深思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被欲望所奴役,那个时候是你在奴役欲望,那个时候你就不会再走火入魔。做到心如莲花,拿得起放的下,只有如此,你才会真正的幸福。

四、 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千千情节展开探索之路。理顺了史老文章里的一些 哲学 道理,关于生与死,关于痛苦和孤独,关于责任和感恩,关于欲望。用史老的话来说:“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去选择。当你真正做到心如莲花的时候,你会变得轻松,你不会再被欲望所奴役,你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参考 文献 :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8

关键词 史铁生哲思 残疾命运 生活歧视 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1 “残疾命运”所决

周国平说史铁生是“天生的哲人”,道出了残疾的命运是史铁生哲思形成的重要成因。史铁生因双腿瘫痪而被剥夺行动的自由,枯燥烦闷寂寞的生活使其限制与社会直面交流,在这种有限的空间中,史铁生体验着残疾的困境,把时间延长坚持不懈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索,根本性地发问和持久性地探询人的存在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活?怎样活?爱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为了谋生史铁生把“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写作的方式展示给他人,以提供生命经验和人生思考。“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是史铁生的真实写照。充满憧憬的激情四射的最狂妄的美好时光双腿瘫痪,祸不单行败血症、尿毒症、肾功能障碍紧随其后,多种病魔缠身的残酷地直逼生命的现实,这种巨大反差不仅在生理的,更多地在心理折磨着摧残着史铁生。在日常交往中,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刺痛冥想玄思的神经。刺痛创伤后,触发自我意识并潜入心魂深层,在与灵魂独语中重新审视自我的存在。这种创伤性体验是主体意识对自我灵魂的体认,自我经验的一次游历。同时,“自我”和“超我”在自我意识中痛苦挣扎,因此在自我对彼岸的渴求中伸向形而上的思考。

2 “生活歧视”所定

史铁生对人类的悲剧处境有着强烈的个人体验。活到21岁的年龄就由于双腿残废永远被种在了轮椅上,再加上多种病魔缠身,他不能过多地参与形形的外部世界的活动,不能“深入生活”。 史铁生非常敏感地担心别人发难:一个残疾人,成天囚在家中,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写?这实际上涉及到有没有资格写作,有没有权利写作的问题。史铁生于是在《扶轮问路》(访谈录)中讲“深入生活”这个理论应该彻底,因为它自身就不合逻辑,并在《没有生活》等文章中向那种将残疾人排除在生活之外的观点提出质疑,表明了维护自己写作权的文学观。这恐怕不仅是由于他遭遇宿命不公而敏感于“生活歧视”,问题还在于“生活歧视”创造论的影响根深蒂固。多数人依然认为,拥有亲身经历的现实斗争生活才有东西可写,内容才丰富。任何一个作家的早期创作都是以生活为基础,史铁生也不例外。因为他有过知青“插队生活”写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并从此走上文坛,成为知青文学的代表。而从生活的范畴来看,精神生活也是生活并且高于物质生活,更值得写作。史铁生也在《扶轮问路》(访谈录)中讲到“写作就是模仿和解决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其实就是精神生活。他在《务虚笔记》中写道:“我不认为只有我身临其境的事情才是我的经历,我相信想象、希望、思考和迷惑也都是我的经历。梦也是一种经历。”

3 宗教文化所浸

阅读史铁生的散文和小说,读者可以发现文本中大量基督教色彩的词汇:上帝、地狱、天堂、乐园、拯救、赎罪多处浮现。从一些小说的名字里也可以看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反复书写里渴望企及深邃的精神之域:《森林里的上帝》、《礼拜日》、《原罪・宿命》皆以题目显神义。其中上帝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史铁生作品之中,如《我与地坛》中的“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同时,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诸请多苦难给这人间。”如“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有这一处冷清的地方,看来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是天无绝人之路的那种”(《我之舞》)“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合欢树》)”,“上帝把一个东起来了,成千上万的人在那找。”(《礼拜日》) “地狱和人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病隙碎笔》) “上帝说世上要有这一声闷响,就有了这一声闷响,上帝看是好的,事情就这样成了。”

4 “哲思著作”所润

认真考察史铁生的人文精神,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屈原的《天问》尊重规律,张衡的《思玄赋》思索人生,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解读孤独、苏轼的《赤壁赋》人生苦短等对他的创作和哲思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西方文学中,但丁的《神曲》充满辩论,意志最深刻彻底,宗教最具革命性;具有哲学家的探索精神卢梭的《忏悔录》提出“恶是善的缺乏”论断,歌德的《浮士德》不断否定过去,不断追求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书写人性的堕落与救赎,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融哲学、宗教、历史于一炉的深刻探讨生与死、苦与乐、现在与永恒,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始终在具体经验的描述中寻求“人的命运是什么”,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对“轻与重、灵与肉等”进行了辩证的论说,……这些尽管形式各异但富含哲学内涵的杰作对他的影响巨大。如:读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除非得到炼火的匡救,因为象一个舞蹈家/你必然要随着节拍向那儿跳去”;如福柯《疯癫与文明》说疯癫是一种社会病态,即:“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没有疯癫的历史”可用为人类社会的每一群体,包括残疾人群;经常引用古希腊哲学家塞涅卡曾说过的话:“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经常引用大物理学家玻尔的话“物理学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而只能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怎样说”,该话在《人间智慧必在某处汇合》、《文明:人类集体记忆》、《门外有问》中均有引用;俄罗斯思想家弗兰克在《生命的意义》中的名言:“生命的意义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被提出的。”这促使史铁生更多地思索:生命的意义本不在于向外的争取,而在于向内的建立。为史铁生的哲思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 史铁生,周国平.和歌.扶轮问路的哲人[J].黄河文学,2010.5:6.

[3] 史铁生.务虚笔记.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 史铁生.病隙碎笔.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 史铁生.命若琴弦.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6]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作品系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9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是有点无法相信,那个一直生病着却一直生活着的史铁生,就这么走了。

我不习惯。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描述史铁生,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温暖。

是的,温暖。

我看过一张史铁生的照片,照片上他在笑。我很少看到有人能笑得那么温煦,那么满足,那么从容,又那么坦荡。这是一个自称“职业是生病”的人,他活着的时光,有一半是在各种各样的病中渡过的。但是,你从他的眼中,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自怜或自伤。

读史铁生的文章,如同造访一个宽厚的兄长。你贸贸然敲门,他微笑着出迎,一点儿也没怪你的唐突。他请你坐下,围炉温酒,邀你共饮。那酒,是经他多年酿造并多年珍藏的老酒,绵柔醇厚,回味悠长。

三杯下肚,你俩开始无话不谈。

他是有大智慧的人,但并不教训人。他只是娓娓而谈,谈自己的经历,谈他对人生的思考。他坦然地剖析自己,并不回避曾有过的无奈、愤懑和绝望。他用自己的苦难,来观照宇宙的荒诞,因自身的残缺,理解世界的不圆满,进而去领悟个体人生的有限和生命宇宙的无涯。

他的话,能在不知不觉中熨平你心灵的皱褶,驱散你灵魂的忧伤。那种温暖,让你欢喜,也让你落泪。就像每一次我读《我与地坛》中写母亲的那一大段,总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想到的第二个词是“深邃”。

很少有人能像史铁生这样,对生死参详得如此透彻。他以自己刻骨的体验,全面地,深切地追问人生、社会、宇宙和苍生。他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他的灵魂却在畅游八荒。

所以我常想,上帝毕竟还是仁慈的。他虽然收走了史铁生的双腿,但是却给了他一座地坛。

就是在地坛感应下,他苦苦思考着人与神,善与恶,爱与性,命运与希望,苦难与信仰……他的思索如此深沉又如此睿智,让人不能不为之着迷。我读他的《病隙碎笔》,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本来似懂非懂,百思不解的问题,在他的点拨下大彻大悟。

我想到的第三个词,是“超然”。

他一生疾病缠身苦难不断,可是他的思考决不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他关注的不是肉体的痛苦,而是灵魂在对抗世界的荒诞时的孤苦无告。他的身体是残缺的,可他的思想却无比健康。

也许正是这种残缺,使他放弃了世俗的功利,转而思索全人类的苦难?我有时甚至会残忍地想:也许,正是为了让他能在这滚滚浊世中保持高贵,以便为人类静静地思考,上帝才在给他智慧的同时夺走了他的双腿?

可现在他走了。

他的人已如木柴燃完,可他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却如火种般保留了下来。人类的文明,正是在这样不断的薪火相传中,一步步走向辉煌!

史铁生我与地坛篇10

但是,他----史铁生,留下的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却从未停止,即便是现在他已经悄然长逝,即便是现在他已回归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现在他已经摆脱了肉体的束缚,成为了精神世界的永恒……这些都不能妨碍我们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让我们继续思考下去,继续冥想下去,继续去剖析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奈。

世人对于死亡的思考是不会停止的,只要生命存在这个世界上一天,便会有很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去思索去探求,希望能够将生命的本质和内核一点不剩地挖掘出来,只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金钱遮蔽了人们广袤的视野,使人们的思想变得过于狭隘和片面乃至于偏激,很少有人能够像史铁生那样专注地思考生命的得失,季节的轮换,草木的荣枯,宇宙的发展和消亡,也许因为他双腿瘫痪,他才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一连15年天天造访地坛,也便是在地坛,他得出了“死是一件不必过于着急的事情,它是一个必然会来临的节日”这样富有理性思维的结论,也是在地坛,他完美地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从一个自暴自弃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富于盛名的作家,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有多么不易,他有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善良是母亲让他明白到“人道这个世界上一遭,绝对不能白死,至少我还有我母亲和妹妹”,是的,他还有他的母亲和妹妹,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现代人动不动就要死要活,这是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史铁生是求生,是艰难地求生,这是生之不易;而有些人是求死,是虚假地求死,这是死之虚伪。

史铁生曾经梦想过自己有托马斯。刘易斯那样矫健的身躯,可以进行那样挥汗如雨的长跑,他认为那是生命的奔走,是超越肉体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奔跑,是燃尽生命也要获得胜利的一次豪赌,但奇怪的是,史铁生在奥运会上看到了偶像刘易斯惨败,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反而认为“人都是不健全的,生命也是这样,赢要赢得干脆,输要输得磊落。”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俯仰之间无愧于天地”吧!

我认为史铁生不仅是一位作家,它更像是一位哲人,是超越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中国哲学家,尽管他研究的哲学领域只限于生与死的对立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包含了宇宙万物存在与发展,消亡与重生的终极关系,体现了任何哲学体系的思想精髓,然而又推陈出新,尽管不能自成一个体系,但是我还是想将他对于生死的哲思命名为铁生主义,因为有了铁生主义,我明白了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唯物和唯心这两面旗帜来区分,因为生死问题早已超脱了物质与思想的界限,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