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遗产。下面是一篇关于威海红色历史的散文:
威海的红色历史
威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曾经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威海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传奇。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威海卫地区已经成为了革命的重要前线。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军和义勇军在威海卫地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和战斗,揭开了推翻清朝皇帝的序幕。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威海卫地区,共产党员王树增和刘子龙等人积极组织工人和农民,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会、合作社等组织,为革命事业积蓄力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威海成为了沦陷区的一部分,但是仍有许多人民和革命者坚持斗争。在威海,有一支由共产党员组成的地下党组织,他们秘密传递抗日宣传品和组织抗日力量,为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威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威海人民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为建设祖国和改革开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天,走在威海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许多红色的标志和纪念碑,这些都是威海红色历史的见证。威海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原文
为了装点这凄清的除夕,友人从市集上买来一对红烛。
划一根火柴,便点燃了,它的光亮立刻就劈开了黑暗,还抓破了沉在角落上阴暗的网。
在跳跃的火焰中,我们互望着那照映得红红的脸,只是由于这光亮呵,心也感到温暖了。
可是户外赤裸着的大野,忍受着近日来的寒冷,忍受那无情的冻雨,也忍受那在地上滚着的风,还忍受着黑夜的重压……它沉默着,没有一点音响,像那个神话中受难的巨人。
红烛仍在燃着,它的光愈来愈大了,它独自忍着那煎熬的苦痛,使自身遇到灭亡的劫数,却把光亮照着人间。我们用幸福的眼互望着,虽然我们不像孩子那样在光亮中自由地跳跃,可是我们的心是那么欢愉。它使我们忘记了寒冷,也忘记了风雨,还忘记了黑夜;它只把我们领到和平的境界中,想着孩子的时代,那天真无邪的日子,用朴质的心来爱别人,也用那纯真的心来憎恨。用孩子的心想来织造理想的世界,为什么有虎狼一般的爪牙呢?为什么有那一双血红的眼睛呢?为什么有鲜血和死亡呢?大人们难道不能相爱着活下去吗?
可是突然,不知道是哪里的一阵风,吹熄了那一对燃着的红烛。被这不幸的意外所袭击,记忆中的孩子的梦消失了,我和朋友都噤然无声,只是紧紧地握着手。黑暗又填满了这间屋子,那风还不断地吹进来,斜吹的寒雨仿佛也有一点两点落在我的脸上和手上。凄惶的心情盖住我,我还是凝视着那余烬的微光,终于它也无声地沉在黑暗中了。
赏析
这是一篇哲理很强的散文小品。它通过一对红烛的燃烧,热情地歌颂了光明,诅咒了黑暗。
光明是人们所向往、所追求的。然而,世界并不处处、时时都是光明,总有黑暗的一面。于是,光明与黑暗的争斗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对重要的矛盾。作者正是通过红烛的亮光,把光明战胜黑暗这一并不深奥的道理,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出来。
你看,除夕夜燃亮了一对红烛,“它的光亮立刻就劈开了黑暗”。与此同时,光亮也带来了温暖,这温暖又驱散了除夕夜的寒冷。然而在户外,“赤裸着的大野”却仍然在忍受着“近日来的寒冷”,“无情的冻雨”,“地上滚着的风”。不仅室内室外有光与暗、暖与寒的矛盾,就连红烛本身,也有一个自身“忍着那煎熬的苦痛”,“却把光亮照着人间”的矛盾争斗过程。作者由此又派生出一对矛盾——爱和恨,提出“用朴质的心来爱别人,也用那纯真的心来憎恨”的美好愿望。不难看出,作者无论讲光与暗、暖与冷,还是爱与憎,都鞭辟入里,富有哲理,并使人从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末段,文章还点出了一个“第三者”——“风”。风吹熄了燃烧的红烛,于是光明又不得不让位于黑暗。风是扼杀光明的黑手,风是助纣为虐的帮凶。人们要留住光明,就要与风斗争。由“风”这个恶势力,人们不是很容易联想到人类社会中那些专门扼杀正义制造阴暗的恶势力么?
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而作者在写它时,把它放在冬天的寒夜,这就极易使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联想;而这个寒夜,又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新旧更替的除夕,这就使文章的哲理味更足、更深化。
引导语: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
夹 竹 桃
季羡林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是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风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海、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红高粱是小说家莫言先生所著。因为莫言先生曾经发表过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而《红高粱》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因此莫言先生的名字被广泛地与这部小说联系起来。另外,需要补充的是,《红高粱》这部小说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批判,所以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有着强烈社会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化典籍。
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象征,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荷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散文名篇。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荷花散文名篇:
1.《荷塘月色》 — 朱自清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景色,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紧密交织。
2.《荷塘小景》 — 柳宗元
《荷塘小景》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优美的荷花散文,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展现了荷塘中荷花与水鸟的和谐共处,给人以美的享受。
3.《莲藕歌》 — 周敦颐
《莲藕歌》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一篇咏莲诗,通过对莲藕与荷花的描绘,赞美了荷花的高洁品质和顽强生命力。
4.《爱莲说》 — 周敦颐
《爱莲说》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一篇著名散文,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5.《荷花赋》 — 欧阳修
《荷花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优美的荷花赋,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高洁品质,同时也寓意着作者对人性的深深思考。
以上是关于荷花的一些著名散文名篇,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象征意义。欣赏这些散文,不仅可以领略到荷花的美丽,还可以感受到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思考。
莫言文集
1994年莫言所著的散文集
这是莫言的唯一的一本散文随笔集,书中收集了莫言几十年来大部分散文随笔及在世界各个国家的演讲发言。包括长篇小说11种,短篇小说2种,散文、剧作、访谈录及演讲录各1种。
作者简介
莫言(1955—)山东高密人,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七日生。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期间曾经到棉花加工厂做过临时工。一九七六年二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土、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一九九七年十月转业到报社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一九八〇年开始创作。着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