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散文景物描写作用?(汪曾祺散文景物描写)

散文景物描写作用?(汪曾祺散文景物描写)


散文景物描写作用

有卧槽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叶圣陶的《夜》开头写道:

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

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 模糊”、“ 惨淡”、“ 阴暗”四个形容词,来烘托小说的典型环境.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通过景物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他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而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等描写又显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三、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例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学运动的战士,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给他心灵上投下了落寞的阴影,他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愿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脱现实.他借荷塘月色抒发的正是这种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

描写景物的散文

作者: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扩展资料: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冯骥才散文摘抄景物描写

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邦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颤;雀儿们晒太陽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一起,彼此借着体温。你呢,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那样的疼痛……然而,你那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却忽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

  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这是一种什么气味?它令你一阵惊喜,一阵激动,一下子找到了明天也找到了昨天——那充满诱惑的明天和同样季节、同样感觉却流逝难返的昨天。可是,当你用力再去吸吮这空气时,这气味竟又没了!你放眼这死气沉沉冻结的世界,准会怀疑它不过是瞬间的错觉罢了。春天还被远远隔绝在地平线之外吧。

  但最先来到人间的春意,总是被雄踞大地的严冬所拒绝、所稀释、所泯灭。正因为这样,每逢这春之将至的日子,人们会格外的兴奋、敏感和好奇。

汪曾祺的散文的景物描写特点

汪曾祺受的散文优美、淡雅、朴实、精炼。

第一个特点,汪曾祺的语言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话。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语言说是“把白话白到了家”。然而,读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带有的那种文人雅气。二者得到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之后,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二个特点,则是汪曾祺的散文中,善于从小处写起,以小见大。他似乎特别擅长于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取材,寓巧于拙,表达真挚的感情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编者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时光五载已过,编者又在此基础上精编出这套“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十六种。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描写北京的散文经典

老舍先生的《北平的秋天》不愧经典之作。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蜿蜒曲折的马路两旁金灿灿的片片海洋,风起,洋洋洒洒的飘落而来,行人走在金色的故事里,我站在画面外,呆呆的看着,浪漫达到了极致秋天,四季,大自然的馈赠,对生活的热爱又多了一些。

描写夜色的经典散文

北方的早晨

北方的生活节奏能让你如此的接近晨曦,以至于我越来越了解晨曦了解朝霞。

工作的环境和特定的需要,常常会早早的就走出家门。所以总能感受到晨曦的清新,面对着朝霞的灿烂,

寒冷的北方,春天来得晚。

当大江南北已经桃红柳绿的时候,这里的春天却姗姗来迟。然而,走出家门就会看到,昨晚霏霏的寒雨已被春的气息溶尽,绚丽的朝霞已是那么的靓丽温馨。春天的晨曦,像少女的青春气息一般透过黎明的蝉翼薄纱,直铺心底。

北方的夏天,黎明清冷而幽静,没有了白天的桀骜不安和狂躁不已的热流。

空气格外清新而又舒爽,原野一片宁静而又神秘。天际开始泛白的时候,晨曦慢慢升起。那微微的泛白越来越亮,渐渐的透出了一抹霞光。转眼之间变得红红的,像火一样红色,倾泻在茫茫空旷的天宇。那红色虽然耀眼,却没有躁热的感觉。在她面前,仿佛全身心都融入缤纷灿烂的朝霞之中。

秋天的早晨,如果来到一片暗影朦胧的草地,就会不由自主地向东方望去。暗夜虽然还未退去,依然能充分地感受到天地如此辽阔。遥远的天际,黎明悄悄地来临。压抑的黑夜在晨曦无声的爱抚中,慢慢的透出积蓄了一晚的活力。视野能够看到地方,黑色的树影转为暗绿又转为深绿。

短短的时间,天边亮起来。那正是北方干躁秋天最心旷神怡的一刻。

最令人难忘的,是冬季的早晨。一年四季,冬晨给人最刻骨铭心的感受。北方冬季的大自然瞬息万变,让人难以预料。它有时寒风凌冽,有时漫天雪舞。清早起床,会看到的是窗上结满冰花,那是北方独有的冰窗花。

那冰窗花形状精美无比,巧夺天工。犹如透明美玉雕琢而成,形状各异,翩翩起舞,枝繁叶茂,银装玉塑,淡然脱俗,飘逸洒脱,真是千姿百态。

总是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的晨曦。每当全神贯注地凝视东方那清纯少女般的晨曦到来时,那东方少女却在那短短的瞬间骚动起来。

一霎那,娇艳绯红飞出了天边。一片羞涩,一片热烈,一片浪漫,一片多情。朝霞就像充满了青春成熟的少妇,在你沉浸在对少女纯洁的瞩目心爱的时候,蓦地出现在你的身旁。许多聪慧,许多遐想,许多柔情,许多依恋。所有这些都在你还没有完全的做好准备的时候,突如其来。

在她面前,你无法抗拒,无法回避,无法镇静,无法退却。你所能做的就是不由自主地张开你的怀抱,尽情地去拥抱那片朝霞。你会深深地迷上那抹霞光,那红色基调的温柔多情又是如此五彩缤纷的浪漫

北方雪   文 / 随缘堂

北方雪,又一次以想象的姿态入梦,进入思绪中是在这样一个南方温暖的下午,太阳暖洋洋地从窗户照过来,穿着薄薄的毛衣,桌面上一杯咖啡正散发出香味。

朋友打电话来说,北方的这个时候已经下雪了,说想起了以前下雪的时候一起出去玩的情景,特意打电话告诉我。

北方雪,在南方是看不到的,看不到雪,看不到我思念的痕迹,我知道,在心里又一次地想起北方,想起雪,想起家乡,而现在,却只能在想象中来慰藉我心中的思念和牵挂。

北方的风,北方的雪,还有我北方的朋友及爱人啊,远在千里之外,却不只一次地映入我记忆的画墙。

北方是我呆过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痕迹,有我走过的足迹,有我笑过、哭过的空间,想起北方,那里是我的精神家园,教我如何不想她那里有我曾经的恋人,那里有我不会轻易忘记的朋友,那里有我太多的牵挂和思念。

而我现在所在的南方,秋意仍然未尽,树木尚未凋零,到处还可以看得见郁郁葱葱的绿色在枝头张扬,我情愿回到现在的北方,虽然很冷,虽然会冷得喊起来,说受不了了,可是,我还是想念北方,尤其在那些下雪的日子。

最美的是在万籁俱寂的夜里,雪花轻轻地飞舞着,推门出去罢,踏着松软的雪,掬一片雪花入手,看着她轻灵的模样,却挽留不住她。

喜欢一个人呆在雪地里,和雪伴舞,和雪一起飞。这个时候,什么尘世间的纷争,什么污浊可恶的事情,早已不再挂怀,心灵已经和这晶莹剔透、冰清玉洁的雪融为一体。我已不再是我,雪也不再是雪,只觉得天地人合而为一,宇宙苍穹,人生沉浮,渐渐融入这飞舞的雪花,在这寂静的无人喧嚣的夜里,心灵如洗过一样,干净透明。

若是在白日和三五好友一起去踏雪寻梅也是一件人生乐事。走在旷野里,一望无际的一片令人心醉的白色啊,白得是那么纯净,那么干净,那么纯粹,在这样的日子和友人踏雪归来,然后走入屋里,就着火炉,和友人小饮两杯,谈天说地,诗词歌赋,话天下文章,或是时事趣闻,不亦乐乎这样的意境又怎可少了雪

而雪化的时日还是会来,在这个时候,我便不想去看雪了,野外的雪,已为污泥所染,变得不忍去看了,这是雪的祭礼,这是雪的哭泣。

我会呆在屋里,听雪,是的,雪是有声音的,这个时候,她会哭啊,你听,那屋檐下滴落的雪化,那不是雪的哭声么这个时候,我早已随之伤神。

每年的冬天,都是和雪的约会,盼望着,盼望着,思念着,思念着,不舍分离的惋惜中,雪还是会走,这更教人珍惜。

北方的雪啊,这是我们不能相见,这是我在遥远的南方为你写的一篇思念的小文,在这个见你而不得的日子,深深地又把你想起,你还好么你想我

中国散文的景物描写,具有什么的美学特征

中国散文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真纪实,袒露个性

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这是散文的最重要特征。这不同于在小说中作家往往戴上假面具,穿上隐身衣,换用叙述人的口吻说话。因此,我们不妨对散文的真实性作较宽泛的理解,凡是忠实于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艺术感觉的散文,都不算逾越真实性的规矩。

二、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

散文的选材自由,小说和戏剧的选材仍有一定要求,而这些标准都不是散文的必要条件。因此,散文家选择和处理素材不像小说家那样看它的完满性,也不像剧作家那样看它的戏剧性,而是首先看情绪的真切和感受的独到。

三、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

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笔法和章法两方面。在章法上,散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法则。其结构中心多种多样,既可以人物为结构中心,也可以典型细节为中心。优美的语言是散文美感的重要因素。散文的语言美首先表现为自然质朴,不事雕琢,话语方式里透露出作家的人格特征。

景物描写评语

关于写景作文的评语

1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文章虽短,但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3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4标题好。“空盒子”给人一种神秘感,具有很强的悬念效果。同时,从题目即可看出,此文取材也很新颖。构思也巧。运用倒叙手法,由眼前的盒子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着懊悔之意,同时也体现了妈妈在教育“我”的问题上用心良苦。

不用景物描写的景物作文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我到过峰峦叠嶂的嵩山,到过险峻陡峭的华山,但令我念念不忘的却是山峦秀美的衡山。著名的南岳衡山可不是徒有虚名。自古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被称为南岳四绝。祝融峰是最高的一峰,因为气候原因,衡山烟云缠绕,日出、云海、雪景就成了独特的自然奇观。

  而我只想与大家一起来欣赏南岳云海。南岳一年大多数时间是被云雾笼罩着的。也许是空气湿润、海拔高的原因吧,云海茫茫就成了祝融峰一大特色。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忽然一丝云来,一片云起,你立刻感到脚下山峦、巨石,远处山峰,都在悄然移动。而使它“动”的便是轻柔的云。不久,烟云忽然扩散开来,让我想起一首诗。改编一下:

  祝融高千尺,云海若仙境,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第一次感受云海。是坐上跨越山涧的缆车,眼前,从脚下到天边,展现出一片茫茫云海,只感觉自己漂浮在云里,呼吸着乳白色的雾气。好像它们是仙气,我伸手一捧,仙气便从指间溜走。那种惊喜就不用说了。不由得感动起来。什么烦恼忧愁全被一眼望不到边的云海淹没了,留下的只是惊诧与啧啧的赞叹。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吧。平时,云在天上,你只能仰望而不可触及,而南岳山的云,却让我走进了云的真实,真正领略到云的温柔、飘逸、洒脱。

  在山顶,云来得快也消失得快。一丝微风,一线阳光,都能让云海里掀起乱石穿空、惊涛拍浪的画面,但不久云又把山谷笼罩得一片寂静。于是,青山,绿树,飞鸟,流泉,人声,钟声,都回来了。世界,原来还是一个喧闹的世界,我,依然是原来的我,只不过飘飘然了一会儿,但已让我流连忘返了。

中国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哪三美学特征

中国散文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真纪实,袒露个性

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这是散文的最重要特征。这不同于在小说中作家往往戴上假面具,穿上隐身衣,换用叙述人的口吻说话。因此,我们不妨对散文的真实性作较宽泛的理解,凡是忠实于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艺术感觉的散文,都不算逾越真实性的规矩。

二、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

散文的选材自由,小说和戏剧的选材仍有一定要求,而这些标准都不是散文的必要条件。因此,散文家选择和处理素材不像小说家那样看它的完满性,也不像剧作家那样看它的戏剧性,而是首先看情绪的真切和感受的独到。

三、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

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笔法和章法两方面。在章法上,散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法则。其结构中心多种多样,既可以人物为结构中心,也可以典型细节为中心。优美的语言是散文美感的重要因素。散文的语言美首先表现为自然质朴,不事雕琢,话语方式里透露出作家的人格特征。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