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等。这些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
作家贾平凹有一篇哲理散文:地平线
全文如下:
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了。
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形成个三角形,在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儿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头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
“天边”
“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有些不大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那一道地平线。
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头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个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辛、苦楚、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
——贾平凹《风雨》
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彤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
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贾平凹《喝酒》
贾平凹文章《酒》的主要内容:从父亲劝“我”不喝酒到让“我”喝酒解烦,借喝酒告诉“我”道理的过程。通过作者因为文艺纠纷心情郁闷,回家和父亲相见兵父子共同饮酒的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之情。
本文写了父亲为“我”做的三件事:
第①段写父亲为“我”照管小女儿,并叮咛“我”好好写作,不要喝酒。
第②③④段写父亲带小女儿进城,为“我”的状况暗自担忧。
第⑤⑥⑦段写父亲陪“我”喝酒,鼓励“我”。
句中的心理描写,把“我很苦恼,也更胆怯”比喻成“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既形象生动,又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使人忍俊不禁。
“先喝了一口”“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是动作描写,“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用这两种描写,具体细致地写出了父亲不能喝酒,但又勉强自己喝的情状,心里有话不吐不快的心思。
“酒”贯串起了全文,它是文章的线索;父亲劝“我”不喝酒,让“我”喝酒解烦,借喝酒告诉“我”道理,都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因此酒又是主题的触发点、催化剂,让儿子更深地理解了父爱。
父亲借喝酒才告诉“我”的道理,让“我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表明了父亲的做法也许是简单粗犷的,但父爱却是博大深沉的。
《秦腔》,在艺术上最大特点是气势磅礴,雄深壮阔,如他所描述的秦腔一样高亢激越,振聋发聩。文笔热烈豪放,有一种大江东去的气势,也表现了作者对故土人民的深厚情感。在结构上,以时空交错、经纬交织的方法,井然有序地驾驭纷繁复杂的事物。
作者运用现代鲜活的语言直抒胸臆,赋陈排比,汪洋恣肆。又以议论、抒情为主,其中也穿插了民间传闻、故事片断,如说到在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拜弟媳为师,子可将老父捆绑;又如一个演员因扮演匪兵而使原订的亲事告吹等等,新鲜生动,庄谐并重,既丰富了主题又增强了时代气息与文化风采。
世上的事,认真不对,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人生总是充满各种矛盾的,既害怕吵闹,更害怕孤独,所以真正内心强大并不是无欲无求,而是既敢去追求自己心中所想,也能任性地只凭自己的喜好为人处世,更难得的是过尽千帆看尽世间百态依然热爱生活。
【赏析】 《风雨》是贾平凹初期的作品,却显示了作家敏锐,精细入微,且充满想象的艺术感受能力和丰富、独到的艺术表现能力。
《风雨》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写“树林子像一块发面团”, “鼓”了“陷”,“陷”了“鼓”,实写风的时强时弱;而这样写,风又给了读者想象的“游刃有余”,即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与美感。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宝鸡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
现在市场上有贾平凹的散文集。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内容极为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其经典作品有《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这些都是其中的名篇。
《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美好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美好,也都应该去追求美好。
作品通过“我们”追寻月迹的过程,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和美好。
这篇散文体裁清新简洁,文字流畅自得,通篇展现出了对秦腔的深情仰慕和赞美之情。
在《秦腔》这篇散文中,贾平凹以豪放而善于抒情的笔调,唤起了读者对浓烈秦腔的恍惚感受。他从自己的遭遇,出发探讨了秦腔音韵之美、剧情之妙、文化内蕴之丰富,从而赞扬了秦腔文化之弘扬和普及。作者也在文中通过对秦腔表演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邃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感羡之情。此外,贾平凹还将秦腔融入到爱情故事中,赞美了秦腔对于传统文化和爱情的挚爱和厚重的感情。
总的来说,《秦腔》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情思考之上,以直观的描述和智慧的表达,展现了秦腔文化的美丽和价值。其文化意义超越了一个区域文化的范畴,代表了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