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四大骈文?(四大骈文大家)

四大骈文?(四大骈文大家)


四大骈文

《滕王阁序》王勃、《哀江南赋序》庾信、《洛神赋》曹植、《吊古战场文》李华。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

严父赋全文

《严父赋》是唐代李华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如下:乾为父,坤为母,二气合而形生矣。赋曰:乾坤之象,阴阳之候,天地为父母,父母为天地。人以天地之气生,父母以乾坤之象立,亦何以拟诸亦何以比诸得乾坤之象者,曰山高,曰水深,山非高而不隆,水非深而不测,父母之爱子也亦然。仰观乎乾坤之间,府万物之群类,莫高乎山,莫深乎水,爱子之喻也。俯察乎品类之际,别嫌疑之殊别,有同乎山者,有异乎水者。同乎山者,父之爱也;异乎水者,母之仁也。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