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茅盾经典散文(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茅盾)

茅盾经典散文(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茅盾)


茅盾具体散文好句摘抄

茅盾的美文佳句:

只有不幸而生于富贵之家被捧在学里,含在嘴做活宝见烘软了骨头的现代青年,才是很不幸地只配在历史的大轮子下被碾成肉呢!

青年!你们背上的担子是一天重似一天,你们的生命之火应向改造社会那条路上燃烧,决不可向虚幻的享乐道上燃烧。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大地山河茅盾散文赏析

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书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抒写祖国西北山河大地的壮美,主要给我们展现了三幅画面;河流、高原和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呢主要就是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这些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的。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不能想像江南水乡的真实面貌,没有到过西北的人也不能想像西北河流的真实面貌;而作者则是生在江南水乡,又实地考察、访问过西北,所以不论是写江南水乡还是写西北风光,他都游刃有余,既有真实的观感,又有合理的想像,能把一幅幅画很自然地组织到一起。这些画面中的情景,有的是作者所见,如在乌鲁木齐河看到马车涉河而过;有的是作者所闻,如延河涨水把一块几万千重的在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有的是作者所思,如怎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有的是作者所感,如面对西北雪景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当然,很多情况下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正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了行文的线索。

茅盾的散文代表作

茅盾(1 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蚀》三部曲、《虹》、《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以及散文《风景谈》、《雾中偶记》、《白杨礼赞》等。

茅盾l896年7月生于水乡乌镇,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1909年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1911年秋季转入嘉兴中学堂。l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毕业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l920年,茅盾接编并全面革新了老牌的《小说月报》,并于1921年1月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茅盾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8年7月,茅盾赴日,1930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行政书记。

抗日战争期间,茅盾肩负文艺革命者的重任,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曾主编《呐喊》、《文艺阵地》等刊物,并完成了《风景谈》、《白杨礼赞》等优秀散文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茅盾散文家的来历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

他的作品时代性较强,现在的中学生很难深刻的理解、品味。不过可以学习他散文(文笔)中的反语、暗指、反衬、辛辣的讽刺......他的《见闻杂记》中的《白杨礼赞》和《时间的纪录》中的《风景谈》最为脍炙人口。

茅盾散文由六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是沙漠驼队。由影片《塞上风云》引出对一望无际的猩猩峡外的沙漠驼队的回忆。先用全景式的描写:在茫茫苍苍、寂静无声、纯然一色的沙漠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慢慢地由许多点连成线,由远至近,由静到动,由无声到有声,渐闻柔声的驼铃丁当;然后推至近景,突现那整齐伟岸“昂首高步的骆驼”,以及领队驼的“猩红大旗”。整个画面辽阔、粗犷。并由此顺笔点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可见,作家谈“风景”、描绘自然景象,主旨在于抒写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受,把镜头的焦点移到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黄土高原”上生活和斗争着的人。

紧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幅在同一背景下显现不同色彩的画面。一幅是描写边区普通劳动者生活片断的 “田园剪影”:月明之夜、蓝蓝的天、黑魆魆的山,几位晚归的种地人,用愉快的旋律唱着粗犷朴素的“信天游”。人影由隐而显,渐远渐没,歌声缭绕不散。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另一个时间下的另一个生产晚归的画面,气氛更显得欢快、热烈: 夹杂着“七八种方音”的“兴奋的谈话”、“爽朗的笑声”,唱着同一音调的雄壮的歌曲。他们之中,有的是“惯拿调色板的”、有的是“拉提琴的”,有的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如今,他们的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迎接他们晚归的是正燃起的“熊熊的野火”,由“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做成的“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在彩霞的余辉映衬下,“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画面”。作家虽不着一字,读者还是可以从这绘声绘色的画面中感受到延安鲁艺战士的风姿。也正是在这里,作家又有点睛的一笔:“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第四幅是用对比的手法,拿旧中国阔绰的城市男女谈情说爱作为反衬,采用远景、近景、特写等不同镜头组成一组雨中一对男女干部踞于石洞凝神学习的画面。着重点明,后者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使大自然顿时生色”,强调“人依然是‘风景’ 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第五幅画面——桃林茶社,用的是散点透视笔法,若论自然景物,似乎并不起色: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碣,余下来便是一片荞麦、大麻和玉米等庄稼作陪衬了。然而,这里有着内心生活极为充实、生气勃勃的人,他们男女混合、热热闹闹地“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就因为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这两幅画面由个体到群体,相互补充,突出了人主宰自然这一主题。

最后一幅画面,以明朗的笔调,浓烈的感情,正面描绘了在早霞中如雕像般耸立于山峰上的小号兵和荷枪警戒的哨兵。作家禁不住发出赞叹:“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华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全文描绘的六幅画面,第一幅是引子,其余五幅描绘的都是作家延安之行的见闻感受。但由于文章写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只能“大题小做”,在“谈风景”中突现“伟大中之最伟大者”。有贯穿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读者也就不难领会。

茅盾的话匣子是散文吗

是。

《话匣子》是茅盾先生的一部散文集著作,全书收录44篇文章,包括:《我的学化学的朋友》、《乡村杂景》、《上海大年夜》、《灰色人生》、《“蚂蚁爬石像”》、《 批评家的神通》、《我们有什么遗产》、《“媒婆”与“处女”》等。

茅盾社会阅历丰富,思想修养深厚,革命责任感强烈,大量散文反映城乡生活,思想深刻。他的散文多篇幅短小,善于截取社会生活的片断,理清线索,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揭示重大的社会意义,形成一篇篇内容饱满、形式完整的作品。

他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来反映社会,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朴素流畅,生动形象。

散文经典概括

要短的较少,要人生哲理和抒情的,选择林清玄的散文。推荐你读《感性的蝴蝶》《思想的天鹅》。人生哲理的:1,河的感觉,2,佛鼓,3,养着水母的秋天。等等。抒情的:1,迷路的云, 2,发芽的心情(也包含很多人生的哲思)等等。我先找一篇给你看一下:

《迷路的云》--林清玄

茅盾40年代最著名的散文

茅盾的代表作散文是(《幻灭》)茅盾是发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因此《幻灭》是矛盾的小说代表作。

《子夜》是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它的出现使得1933年成为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

茅盾的天窗是说明文还是散文

散文

《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全文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话匣子茅盾属于散文集吗

茅盾一生创作的散文先后结集的有《宿莽》(1931年)、《茅盾散文集》(1933年)、《话匣子》(1934年)、《速写与随笔》(1935年)、《印象·感想·回忆》(1944年)、《白杨礼赞》(1946年)、《生活之一页》(1946年)、《脱险杂记》(1948年)、《苏联见闻录》(1948年)、《跃进中的东北》(1958年)《茅盾散文速写集》(1980年)等,所以《话匣子》是散文。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