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pK新融媒体
凌纪元
现在询问年轻人:“什么是两报一刊”,说出正确答案的人可不多。上世纪七十年代,获得国内外大事小情新闻的途径,首选是广播,大街小巷喇叭传出播音员娓娓动听,声情并茂的普通话:“现在播报新闻”。当时,重要的新闻报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记,我喜欢收听新闻广播的习惯保持至今。七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政治学习读《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月刊》两报一刊。五十多年白驹过隙,我字正腔圆给大家读报的情景历历在目。于今,我依然对报纸情有独钟兴许是那时打下的基础。电视新闻是传统媒体的重要载体,电视机普及到寻常百姓家是八十年代后期。“金星,凯歌,飞跃”黑白电视机,风靡一时,独占鳌头。七十年代后期频频传来庆祝某报复刊的新闻,和今天什么报停刊启事形成鲜明对比,“长江后浪推前浪”诚不欺我。
刊登纯文学作品的《十月》,《收获》,《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人民文学》等书刊似雨后春笋般呈现在读者眼前。那些年,我读过新锐作家路遥、张贤亮、刘心武、陈忠实、韩少功、池莉、张玄、肖复兴、孙春平、汪曾祺,李存葆、高晓声等名家的作品,受益匪浅。校园浪漫汪国真,诗坛横空出世“朦胧诗”舒婷,新流派北岛等诗人大行其道。当年,年轻人在一起聊天,不说自己是“文学爱好者”就不好意思聊下去。目前还有几本期刊呢?
八十年代到新千年是传统媒体高速发展的时期。不仅报刊空前繁荣昌盛,百花齐放,而且电视新闻家喻户晓,有线电视也进入快车道,央视,省,市,县电视台丰富多彩的栏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百姓手中遥控器有了多元化选择。纸媒名声在外的专版栏目“南风窗,冰点,星期刊,茶坊版”等风起云涌,纷至沓来,读者目不暇接。是探索文学宝库,茶余饭后,见多识广“百事通”炫耀谈资。央视“新闻联播,春节联欢晚会,综艺频道”等栏目。是观众知悉政策法规,国内外新闻,休闲娱乐,雅俗共赏的权威窗口。
新千年后都市报,文学刊物,有线电视进入瓶颈期。今年年初看到许多停报停刊的启事,只能长叹一声。主要是有了新融媒体,手机报,自媒体,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小作文等载体的兴起。掌握智能手机,皆是“无冕之王”。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将新闻在网络发布传播!纸媒新闻的时效性毕竟慢一步。无疑,在新闻传播时效性上,传统媒体PK新融媒体赛场上无招架之力。
历史发展进步,“雏风清于老凤声”。目前在百家号,公众号上发的小视频,小作文,随手拍等新媒体上。低级趣味,淫词秽语,搔首弄姿,床帏之事,浅薄调侃,故弄玄虚,言不及义,错字连篇,反智内容有点多。更有甚者对历史常识前因后果不太明白,春秋笔法“聊天记录”更是恣行无忌,为所欲为,肆意妄言,捏造事实,生拉硬拽,煞有其事,嘲讽解读历史事件。这些胡言乱语不整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宣传阵地就失守了。今天刷屏视频,小作文,“让子弹飞一会”,一天后反转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热点乱象反转再反转。无良大v,公知赚流量带节奏,歪理邪说,贻笑大方,恬不知耻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中美,两岸,口罩时期,俄乌冲突,无低线噱头谣言尤其猖獗。标题惊悚戾气重,无聊的职场缠斗,无趣的家长里短,养老金双轨制等社会热点。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推波助澜,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公序良俗弃如敝履。键盘侠肆无忌惮,信口开河,不分清红皂白,泄私愤网暴,煽阴风点鬼火,唯恐天下不乱。愚认为新融媒体应遵循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做有新闻职业道德操守的新闻。凡事有度,言行有戒。行高于众,棋路别异,微言大义,鞭辟入里。方能行稳致远,长盛不衰,健康发展,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融媒体。
文章创作者:凌纪元
欣赏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状态。向往从容、简单、平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生境界。
退休后闲暇之余,写写随笔感悟、游历扎记。拙文散见于报纸副刊、期刊、网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