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脉——秦岭
文/飘忽轶男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磅礴恢宏大秦岭,一龙腾跃分南北,引领神州跨世前。
匍匐中华龙脉膝下,俯贴苍茫大地秦巴蜀,仰首叩问苍穹九天仙,我悠悠万岁大中华,龙脉泽祐亿年沧桑,天下秦岭谁能敌!
秦岭,位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央,横亘于中国中部,穿越甘、陕、豫三省,绵延长达1600多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号称“中华龙脉”。
一岭分南北,南北不同天
早在2500多年前,先秦典籍《周易》就将秦岭称作“龙脉”。秦岭山峦巍峨,长度约1600多公里,山域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它的主峰太白山为最高峰,海拔3771.2米。
地理学家将这座横亘在中国中部、标准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与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连成一线,作为中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同时也被赋予了多种地理意义。
秦岭不仅是地理分界线,更是气候分界线。秦岭北坡高峻陡峭,犹如一堵“大墙”,高度正好阻挡了冬季冷空气南下,同时也阻挡了暖湿气流北上。
在气候、降水和温度上南北迥异,导致南北两地在农业、饮食、生活习惯上存在强烈的差异,形成“南麦北稲、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涝北旱”的地理格局。
现如今,依旧有许多关于南北方差异的对比,小到菜市场买菜方式,大到地理人文,南北两地的人们互相“调侃”,不亦乐乎!
秦岭还是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降水,再加上丰富的植被能净化水源,被称为我国的“中央水塔”。
以北有黄河,以南有长江,北面孕育了的“八百里秦川”,也就是关中平原;南面滋养了“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一脉承华夏,孕育中华文明
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因坐落于长安城之南,在先秦时期秦岭又被称为“南山”或者“终南山”。
直到在司马迁《史记》中发现“秦岭,天下之大阻”的描述,“秦岭”这个称谓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位于华夏腹地的秦岭,被历史学家赞誉“一座山脉,半部中国史”,是华夏文明龙脉。
周王朝在秦岭脚下镐京建都,也就是现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创立了影响深远的西周之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在秦岭脚下的咸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来将秦始皇陵修建在秦岭骊山。
秦朝末年,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败项羽入主关中,建立西汉;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失败,都与秦岭有关。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都城选在了长安,秦岭在唐朝时期被称作是“圣地”,唐朝历代皇帝死后几乎都葬在了陕西一处,因此也有了历史上的“关中十八唐帝陵”,埋葬了18位皇帝,包括武则天的话,其实是19位。
“得关中者得天下”,在秦岭的庇护下,关中地区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秦岭先后见证了13个王朝的更迭和兴衰,秦岭脚下的长安,也就是现在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古代都城。
名山荟萃,孕育华夏文明
秦岭拥有多座著名的山峰,诸如险峻的华山、雄浑壮阔太白山、福地洞天终南山、秀美的紫柏山,峰峦叠嶂的翠华山、南五台等,孕育和积淀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矗立秦岭山脉西北部的太白山,高耸入云,峰峦叠嶂,地势高低悬殊,是秦岭山脉的最高点,拔仙台高耸入云,海拔达到3771.2米,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也是陕西省的海拔最高点。据史籍所载,太白山巅常年被白雪覆盖,云雾缭绕,相传山中有神秘的仙人居住,而拔仙台则是姜太公设立祭坛、封神点将之所在。在太白山顶,有三个高山湖泊,它们是冰川时期留下的,石头河、黑河、湑水河的源头便在这一带,高落差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高山奇景。
终南山坐落于秦岭深处,与古都西安遥相呼应,见证了秦汉的辉煌和大唐的繁荣。千百年来,她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传说和历史不断地被铭刻,帝王文化、道教文化以及武侠故事,让这里不断得到神化。中国人对人生的向往之情,如同东海之福、南山之寿,是南山文化最为卓越的体现。
位于秦岭山脉东北部的华山,被雅称为“太华山”,其主峰高耸入云,海拔达到2154.9米,是五岳之巅。华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根源。华山位于秦岭与洛河、渭河、黄河的交汇处,横跨在长安和洛阳之间。长安坐落于渭河流域,而洛阳则位于洛河流域,这里孕育了长安、洛阳两大千年帝都,同时也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繁荣。
……
秦岭不仅是一座蕴含着自然之美的山峰,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瑰宝。它以雄伟壮丽,雄浑博大着称于世。若以黄河为华夏儿女之母,秦岭则为炎黄子孙之父山,孕育着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因此,秦岭是当之无愧的“中华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