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暮雨倍思卿
清漓
最懂苏轼的人当然朝云了。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请求外任,被贬杭州通判。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在西湖边邂逅他人生中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当即为其作诗一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朝云因家境贫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身处尘世却冰清玉洁,“金钗之年”已是西湖名妓。朝云非常仰慕苏轼文采与为人,下决心追随其终生,从此成为苏轼身边的常侍。
苏轼曾写诗赞美她的美貌:“素面翻嫌粉浣,洗妆不褪唇红”,“雪白的肤色,鲜红的嘴唇,天生丽质不需装扮”。苏轼曾评价她是“敏而好义”,机敏好学,悟性极高,潜心研究,琢磨大义。
在苏轼短暂的升迁后随即又被贬惠州,家中姬妾纷纷散去,仓皇逃离,只有朝云苦苦相随,沉静如常。10年之后,也就是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名为苏遁。苏轼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在满月时作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事与愿违,苏遁半岁便夭折。朝云与苏轼悲恸欲绝,苏轼写诗道:“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章惇为相,大肆构陷元佑重臣,苏东坡首当其冲,被贬岭南,是贬到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人。当时岭南是瘴疠之地,疟疾横行。苏东坡临行前遣散侍妾,唯朝云坚决随同苏东坡前往惠州。在先生最艰难之时,陪伴左右,照顾先生的饮食起居、慰藉内心。朝云抚琴为先生唱蝶恋花,歌喉将啭,泪满衣襟。“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朝云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苏东坡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为其建六如塔。“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每当暮色四合,回忆潮水般从八方涌来,先生倚窗,黯然神伤。“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一生苦短,知音难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苏轼得朝云—是一生的红颜知己;朝云遇苏轼,成为他一生抹不去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