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兴文治水辟新风,八月为官世代崇。
橡木参天撑日夜,韩江滚滚永流东。
——参观韩祠有感
第二首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旭日东升露如珠,
明月皎洁光如泻,
朝朝夕夕,轮轮回回,
照耀着我美丽的家乡,潮州!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天高云淡景如画,
地厚物博人祥和,
来来往往,笑语声声,
那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潮州!
潮州啊潮州,岭海名邦,
上溯二千六百年,
才俊辈出誉天下,
中原文化,千古留传,
留传灿烂的潮州文化,
留传永恒的潮州精神!
临水人家深宅院。阶下残花,门外夕阳岸。
策杖南山去,到南溪、谁家宅院。欺人先渡。
侬在西边郎在东,深堂庭院几重重。浮麦磨来难见面,厚纸糊窗不透风。
竭尽全力来歌颂表扬人表。
颂扬,读音是sòng yáng,汉语词语,意思是称颂褒扬。
出处:(1)清·王筠《菉友肊说》:“夫风雅好贤之篇,君之奖藉其臣,臣民之颂扬其君长者,姑置勿论。”(2)《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恭维人的本领,他却从作佐杂时候就学得滥熟……着实的颂扬了钦差一阵才打道回院。”
近义词:称誉、赞美、称赞、赞许、颂赞、夸奖、赞扬、赞誉、赞颂、讴歌、 歌唱、赞赏、歌颂。
读音不同,含义不同,用法不同。
颂扬:称颂褒扬:大加~。~功绩。
例句:那恭维人的本领,他却从作佐杂时候就学得滥熟……着实的颂扬了钦差一阵才打道回院。
赞扬:称赞表扬。[反]批评|谴责。
例句:她在亲戚朋友之前那么地赞扬 晓平 ,现在拿什么理由来说明自己的出走呢
不隐秘不能成为花。那么不仅是花,人的容貌、艺术、才能也是如此,堂而皇之表露在外面,强烈地表现自己,那就不能成为“花”了。——渡边淳一在《化身》中借文艺评论家秋叶大三郎之口,评点日本人这种万事自谦,谨慎典雅的性格。
小时候每次受到表扬,总被告诫「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此一直有一种似于自我否定的错觉。后来才渐渐觉得,谦虚,是在得到认可与嘉奖时,享受成功时,心怀感激:考虑一同付出努力的队友的感受,身边人的感受,因为他们同为集体中的一员也值得肯定。骄傲,是自持功高,是虚妄的自信。进一步说,谦虚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表现出来的是个人涵养与风度。自己因为爱好跑步,认识了学校里坚持跑步的张老师(博士生导师),王老师(经济学博士),吴叔叔(企业负责人)。他们经验、阅历长我很多,每天跑步时一起聊天,也都微笑着,从容听我把话说完,容忍我这一个学生青涩乃至幼稚的见解。和他们交流,我觉得轻松、愉快、平等。我觉得这种人际交流过程中,这种低姿态,心平气和的态度,也是谦虚。中国人为何看重谦虚大概可以这么看,欧美文化提倡个人表现自己,积极应对,强调个人财产个人权益。中国旧传统里的三纲五常,士农工商,约束每个人各司其位,安分守己。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为集体荣誉」「为国争光」……由是之故。20130531谦虚是什么
1、谦虚是一种状态,明了自己的局限性。获得嘉奖与胜利,也并不意味着自己局限性的无,所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是不明白局限性是永在的,所谓谦虚使人进步,就是自己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才有进步的可能。2、明了自己局限性的人,不会有「我一定是对的」「我不会错」等固执心理。因此就体现出了人际关系中的谦虚,尊重身边的人,尊重他们的观念。3、谦虚是一种稀有品质,表现出来的是个人涵养与风度。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是杨万里所写《小池》中的一句诗句,歌颂扬州的水乡美景,形容春水清澈如碧玉,画船在水上漂浮,伴随着细雨,别有一番情趣。同时也展现了扬州的闲适安静,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它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提拔。
表达感谢知遇之恩的相关诗句,有以下一首: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出自唐代杜甫的《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克己奉公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民。
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诗词有:
岳王坟
[宋] 赵肃远
来吊英雄骨尚香,一抔黄土当封疆。
自从驻跸来吴会,谁更提兵入洛阳。
殡阁有灯秋树暗,隧碑无字雨苔荒。
寒鸦不识当时事,犹恋栖霞噪晓霜。
谒岳王坟
[宋] 郑起
我来拜谒岳王坟,松柏苍苍上宿云。
臣子报君终一死,权寻卖国欲中分。
鹰扬当日谁能及,雁叫中原不可闻。
石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忆将军。
和岳王庙壁上韵
[宋] 吕午
当年唯说岳家军,纪律森严孰与邻。
师过村村皆按堵,功成处处可镌珉。
威名千古更无敌,词翰数行俱绝尘。
拟取中原报明主,亦劳余刃到黄巾。
吊岳飞诗
[宋] 胡铨
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百姓颦眉亦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