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你是否感到生活的压力山大,想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你是否到了退休的年龄,想摆脱尘世的嘈杂,度一段闲适清静的岁月?那么我们一起来探讨唐朝诗人王维的晚年生活吧。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天宝三年(744年),已是不惑之年的王维买下了已故诗人宋之问的二手山庄——辋川别业。辋川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终南山中,这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王维依据辋川的山水形势,因地制宜,种花木,堆奇石,筑造亭台阁榭,把长约10公里的辋川山谷打造成综合性园林。在这里,他“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蓝田山石门精舍》),闲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有时他也邀请好友,“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这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辋川别业是他晚年的隐居之地,也是他最钟爱的住所。
王维,在盛唐诗坛上大名鼎鼎,在当时的影响不亚于李白。在官场,他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给事中、终为尚书右丞,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级。为什么他要辞掉官职,脱离红尘,隐居山林呢?这还要从他的宦海浮沉和人生的经历说起。
王维的青少年时期,可谓是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他自幼聪明好学,不仅精通诗文,还擅长绘画、音乐,可以说是全才。15岁他离家去长安,谋求仕途。17岁时在岐王聚会上,他以一曲琵琶新曲《郁轮袍》举座震惊,名动长安。同年他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20岁时,他进士及第,继而被封为太乐丞,掌管宫中音乐和礼仪。甚至,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都被他的俊美相貌和出众才华所打动,向他表示了自己的青睐。只是王维家中已有未婚妻,此事才算作罢。
本该光芒四射、青云直上的政坛新锐,却因伶人的黄狮子舞被贬谪。黄狮子舞是专供皇帝享用的,王维属下的伶人未经允许,私自作舞,被报告给了朝廷。结果连累了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当了仓库保管员。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维结束了五年的贬谪生涯。但他并没有急于谋求新职,而是选择了隐居。王维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受母亲的影响,他从几岁就开始吃斋念佛,他的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均出自梵语。在仕途受挫之后,他便选择了超脱尘世的田园净土。河南淇上是王维的第一个隐居地。“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纯朴幽静的田园风光,融进了王维摆脱官场暂居小村的喜悦心情。
离开淇上后,王维闲居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时值张九龄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他赏识王维的才情,果断地启用了王维,擢升他为右拾遗。王维受此重用,也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好景不长,两年后张九龄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李林甫执政。此时盛唐的繁华已开始衰败,政治由清明日趋黑暗。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政治热情随之大减。于是,他随波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特别是辋川别业建成之后,他把那里当成自己灵魂安放之所在。
倘若至此,王维的人生虽有小的波澜,但也算得上安然平淡。但是到了晚年,他却遭遇了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第二年叛军攻下了长安。唐玄宗匆匆逃往蜀地,王维没有来得及跟随,被叛军俘获。安禄山喜欢他的文才,把他押解到洛阳,他被迫接受伪职,任给事中。
至德二年(757年),大唐军队收复东都洛阳,王维等接受伪职的三百余人被押回长安受审。重则处死,轻则流放。而王维则是有惊无险,只是降级使用。当时王维的弟弟王缙平叛有功,时任刑部侍郎。他求情于唐肃宗,愿用自己的官职为兄赎命。
王维在洛阳被囚禁时曾作诗《凝碧池》,也证实了自己的不幸与无奈,表达了他对失去盛唐的感伤与眷念:“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忘不了那刚刚失去的盛唐,忘不了开创盛世的天子。王维以诗《凝碧池》维护了自己的道德形象,也使唐肃宗谅解了王维。
唐肃宗最终赦免了王维任伪官之罪,降其为太子中允。之后,王维的官职虽然得到提升,但是,安史之乱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而大唐官场并没有从祸乱中汲取教训,还是那样的黑暗、倾轧,所以,晚年的王维彻底放弃了官场,回归辋川,寄情山水。
自此,官场上少了一个名叫王维的官员,而诗坛上增加了一位诗佛,一个一枝独秀的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声。作为诗人王维,兼长绘画、音乐。他在写诗时,总是采用绘画、音乐的某些元素,使其诗具有画面美、声乐美。他的《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红色的桃花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带来淡淡的春烟。色彩艳丽,色泽柔和,犹如一幅美丽的早春图景。在欣赏美丽画面的同时,还仿佛听到雨后花瓣飘落的声音,晨莺婉转鸣啼的声音。
王维的另一首田园诗代表作《山居秋暝》更是把这一特色推向了峰巅。诗中有山有水,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生动的表现了幽静明丽的自然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竹林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是姑娘们洗罢衣服喜悦归来;荷叶翻动,披分两旁,渔舟划破荷塘月色的宁静,悠然荡出。纯洁美好的田园风光,正是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赞美与追求。
王维的诗,超脱尘世,清远空灵。他从小便受禅宗思想的影响,隐居期间更是一心向佛。他将禅意寄寓于诗中,创造了一个超脱一切、忘乎自我的空灵境界。《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一种空旷辽远、寂寥幽静的感觉油然而生。
王维的诗中经常出现“空”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这里的空,不仅是大自然的空旷,更是诗人陶然忘我、淡然安宁的心境体现。
王维的诗,还能提醒今人活在当下,享受人生。这大概是1400多年前的王维始料不及的。但是读他的诗,确实能感受到一种与今天相吻合的人生哲学。
请看王维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晚年安居终南山的王维,看淡了年轻时的好道之心,经常独来独往自由自在的游玩。兴致所至,间或走到水的尽头,探寻源流;间或坐看空中的云,赏其云卷云舒。偶然在林间遇见乡村老人,谈笑风生,忘了回家。
王维的好朋友裴迪也隐居终南山,生活中遇到烦恼,倾诉予王维。王维劝解:“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酌酒与裴迪》)。一切世事都是浮云,过眼烟云而已。与其纠缠其中,不如加餐好酒好菜,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保养好身体享受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王维劝慰朋友,同时也是劝慰自己。今天读来,何尝不是劝慰那些正在为身外之事而烦恼的世人呢?
有条件的话,真想到王维笔下幽静闲适的世外桃源过把瘾。没有条件,也不妨读一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暂时释放压力,净化心灵,让浮躁的灵魂得到片刻的安宁。
作者庞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