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家乡的年味美文(推介家乡的美文)

家乡的年味美文(推介家乡的美文)


篇1:家乡的年味美文

家乡的年味美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歌谣载着幼时的记忆盛开,却再无了往日的氛围。一切似乎很遥远了,带着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却再没有曾经的期盼与渴望,再没有了曾经的欣喜与欢乐,只留下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感怀与深深的眷恋。

犹记得,家乡的年味似是烧炉子的异样却温暖的味道;似是点香洒酒烧纸锞子的味道;似是鞭炮放完后火药掺杂着雪的味道。只是,这些味道去了哪里呢?

犹记得,家乡的年味似是炸鱼、炸里脊、炸蔬菜丸子、炸藕盒、炸春卷的味道;似是供桌前苹果、橘子的味道;似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时的烟味、酒味与饭香味。只是,这些味道去了哪里呢?

记不起是何时了,过年时总要一大帮人聚到一起,皆是我们一个家族的人。有的熟识,有的见过几面,有的却是见也没见过。一大家人一起吃饭,一张大圆桌总是不足的,还要再另设两小桌,其中一小桌总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地。我们总是最早吃完年夜饭的.,吃完后,便开始攀比着谁的花灯漂亮。遇到外面有放烟花的,总是要惊喜的叫出声来,然后一群小孩子,睁着明亮的眼睛,挤在一个窗户上,看着那短暂却绚丽的烟花。

香炉上燃着的香,散出袅袅上升的烟,然后盘旋,缠绵着消散。总是不甘地上前打乱那几缕烟,然后便闻到浓烈的香的味道。

犹记得,过年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有许多事要办,也有许多规矩要守:摆供要放些什么,每个地方都是不同的;每间屋里插几根香;拜神的顺序;几时放鞭炮;几时下水饺……虽是些繁琐的规矩,却也到底体现出过年的不同来。可是,到如今,儿时记忆里的规矩和习俗却早已不见了踪影。爷爷家算得上是较为传统,如今也精简了不少。

传统的习俗似乎早已成为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的活动似乎也只剩下了贴春联、放鞭炮、看春晚。只是如今,似乎连这些的年味也越来越淡。

家乡的年味呵,我徘徊于街头巷尾,却始终寻不到你;家乡的年味呵,我彳亍于这喧闹却冷清的街上,我该如何寻你?

邈远的回忆中传来一阵欢呼,此时却显得无比寂寥——“过年喽!”

篇2: 年味美文

年味美文

临近腊月,年关就算到了。

秋收完备的庄户人这时该赶年集了,卖点农产品顺带着往回捎些年货。每逢这个时候,集市上的人特别多,仿佛一年集聚在一起的东西赶在这档口一块儿买卖,大人孩子齐上阵,着实热闹。孩子最关心的是吃和玩,几颗糖,一块花布,一串鞭炮,足以让孩子乐呵一个年季。

记忆中,腊八过后,年味也慢慢地随着日子,飘进了农家。

过去老家流行一句俗语:八个月忙种田,三个月忙赌钱,一个月忙过年。

过了腊八,男人们忙活一年最轻松的就是年关这阵,他们可以悠闲的打牌,闲逛,女人们却要为过年准备,为家人准备,为辛苦了一年后的好心情准备。

农家过年最要紧的是首先准备好足够的大米白面,米面准备齐妥,巧手的女主人可以把白面变成孩子喜欢的面点、饺子、馒头,哪怕雪雨扑门,男人们只管去打发悠闲,主妇们也不用担心过年难为无米之炊。

从粮仓里一瓢一瓢的舀出囤积的粮食,淘洗晾干,细心捡去残留的砂粒,这个活,从清早起床就开始忙活,晚了晾不干,一直得忙到天将黑虽累得腰酸腿乏,可心里美美的,过年了,想着一年的年景还不错,寄好景于下一年,自是喜上眉梢,再忙再累也不觉得。第二天赶集的时候一块儿推着平板车去集市上的机面坊加工。年前这段时间磨坊的生意是一年里最好的,排着长长的队,常常是大清早来,天黑了还不见得排的上,工作人员轮班倒,通宵达旦。小时候,我们只要听到磨坊的机器白天黑夜不停机便知道要过年了,呵呵,年味原来也是有声响的呢。

说起有声音的年味,还有一样值得一提的是炸花子。临近年关的时候,炸花的老头推着小推车走村串户,每到一个村庄必得三两天方得离开。孩子用搪瓷缸盛着玉米、大米排队,捂着耳朵等那炸花老人脚轻轻一踩,“嘭”的一声巨响过后,把冲进袋子里的花子倒进塑料袋兴高采烈的拿回家去。余留下的白花花的花子从黑乎乎的爆锅里淌出来,一些孩子根本不理会是否烫手和炸花老人的提醒,哄着抢着去抓地垫上的花子往嘴里塞,那种场面,就是孩子口中初尝的年味。

再过几日,就是几家合伙漏粉丝了。

每家出十斤八斤的红薯淀粉,一个人工,几捆柴火,几只大缸,支一口大灶,热火朝天的漏粉丝开始了。一家子漏,淀粉太少,不够占锅,多了漏不起,人手也不够。不知是谁的建议,也不知从何时起,没有谁通知,每年到这个时候,家家就都拿着粉面,带着工具柴火,凑到一起。老远就能听见“哐、哐、哐..…”此起彼伏的砸瓢漏粉丝的声音。漏粉丝是技术活,没有人传授,全凭经验,漏出的粉丝却劲道,入锅不黏糊。而我记忆最深的,却是那碗娃娃鱼。漏粉丝临近尾声,所剩淀粉不多,占不着锅,干脆做成指甲大小的粉头,捞出放上葱姜等佐料,入口爽滑。为了那心悦已久的滋味,不惜锅前锅后等到深夜。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烫伤了舌头,逗得大人哄笑的'娃娃鱼,每年必是过年的一道风景,也是童年记忆颇深的年味。

杀猪,也是农家过年的重头戏,早不得晚不得。早了,等不到过年肉吃完了,晚了,赶不上年集旺势,猪肉不好卖的,谁家舍得一口猪都留着自家吃。一些送亲友,一些留着自己过年,大部分拿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杀猪那天中午的炖骨头是我记忆里又一种难忘的轻盼的年味。

说说讲讲,年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该蒸过年的馒(就是包子,不知我们老家为何管它叫馒)了。

老家过年蒸馒,也算是件头等大事。不像现在,平日里很少有人家有条件蒸馒的,酸菜粉丝馅,豆沙馅,山芋红糖馅,每家都蒸很多,可以吃到二月二也不会坏。所以,过年的馒是最持久的年味。

俗话说,蒸七蒸八,越蒸越发,整完了馒也就过了腊月二十八了。女人和孩子忙着准备吃的,男人们预备着春联,门吊和鞭炮。腊月二十九,开始贴春联和门吊,贴上充满喜庆的中国红春联,年味越发浓厚了。

年味最浓的当数年三十那天,到处门楣火红,鞭炮不绝于耳,家家户户鱼肉飘香,孩子们里外奔跑相互交流分享今天的喜悦和兴奋。母亲一声呼唤飞也似的奔回家中,大口咀嚼着梦寐以求的年味,一家人说着笑着,一定还会留一条鱼,叫年年有余。此时的年味在脸上,在口中,更在心里。

吃罢丰盛的年三十中午的大餐,又该包饺子了。老家的习俗除夕年夜饭是吃饺子,连大年初一的饺子一块儿包好,等到年初一再吃就算是吃隔年陈粮,寓意是生活富余,家有余粮。吃完除夕夜的饺子,照例守岁。说是守岁,就是等着盼着母亲在锅屋里做的各色糕点,和炒熟的花生瓜子,这在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这样的岁谁不爱守呀!一年没吃上的好东西,在除夕夜可以敞开了肚子吃,那个年味可真叫香。不过有一样,吃完了再晚也得清扫干净,预示着一年到头都干干净净的,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扫掉一年的好运的。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大年初一无论老少不许赖床都得早起,表示一年到头都勤快,吃完了饺子便出门去拜年。每家都拿出除夕晚准备的糕点和花生瓜子,拜完年就得到一捧香喷喷的祝福,装进衣服口袋,拜完一圈已经福气满满年味足足了。

过了大年初二,清早还没起床便可以听见锣鼓家伙的声音,这是各村的文艺宣传队串村演年会来了。场场人山人海,演的多是宣传国策或者邻里纠纷,婆媳关系,总之都是正能量的节目。那时没有电视看,乡下更没什么文化生活,年会就是新年里又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味了。

年会一直持续演到正月十五,随着年会的结束,人们渐渐地从年的氛围里回到了平常心,新年渐渐远去,对于孩子们来说,离新的一年却越来越近,年味在回忆里一直延伸。延伸着延伸着,许多孩子长大了,而儿时的年味却随着物质生活的好转越来越淡了,许多人都说年越来越没味。

我也深有同感,如今年的味道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品评,望着年越来越近的身影,不知是人们远离了这古老的文明,还是这古老的文明停滞在了哪个年末岁首,等待着现代文明的回应唤醒。

我想,撇开喧嚣,回归平淡,无论到哪里,无论走多远,其实年味就在心上。

年味是游子远方的轻叹,年味是家乡母亲望眼的期盼,年味是千里万里归来的团圆,年味是母亲忙里忙外的那桌年夜饭,年味是汤里起伏翻滚的饺子,年味是新年微信的声声祝愿……

年味有形,有色,有香,有声,有情,有韵……

篇3:家乡年味

一年下来爸爸妈妈都很忙,趁着过年,爸爸妈妈带我和哥哥一起回老家陪奶奶过大年。

大年三十那天,爸爸和奶奶给我们准备了好多家乡的美味!老家野生的鸡鸭鱼肉全齐。奶奶还烧了她最拿手的八宝菜,猪头肉,粽子,米粿,长寿面等等!

这天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用家乡的大土灶煮猪头。猪头煮熟,老爸帮忙把猪头摆在一个大木头盘里,插上柏枝,贴上红纸,对着高山上的祖宗,烧香祭拜!一柱香之后,才能端进屋,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就迫不及待的围着桌子,等待着老爸的发挥。只见老爸撸起袖子,拿起菜刀,熟练的把骨头和肉使劲的剔开,把里面的精肉一块块的切开。这时屋子里就迷漫着浓浓的猪头肉香,我们赶紧伸出筷子抢着吃,弄得爸爸都来不及切。

一个猪头,-下子就被我们扫得只剩面皮,连猪舌头,猪耳朵也不放过。猪头肉的美味真是让我很难忘。

猪头肉的美味刚尝好,妈妈和奶奶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听奶奶说年夜饭要吃得越早越好,于是妈妈就麻利地洗刷翻炒,有几个大菜,奶奶早就放在煤炉和煤气灶上炖了。然后土灶烧柴火,哥哥把灶火烧得旺旺的,于是我们一大桌的美味佳肴在下午三点半就好啦,爸爸和叔叔赶紧鸣炮关门,开饭咯!

大家围坐在一起,倒上美酒和饮料,慢慢的品尝,喝到兴起,奶奶尽然建议开始划拳,于是爸爸和叔叔,妈妈和婶边划拳边喝酒,他们说着一串串划拳口令,我虽听不懂,但感觉很喜气,莫名地感觉很开心激动,连还没会走路的小妹妹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了呢!

这样的年夜大餐,让我感到很难忘又留恋,我想这也是爸爸妈妈为何每年都坚持回老家过年的原因吧!

篇4:家乡年味

我的家乡在湖北。湖北不仅风光独特、山清水秀,而且过年时还保持着先人们留下的风俗民情。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除夕的大清早,爸爸妈妈就去买新鲜的食材,准备着晚上丰盛的年夜饭。几小时后,爸爸妈妈就满载而归了!一到家,爸爸妈妈就钻进厨房分工合作。

闻着一股股香味,看着一道道美味菜肴陆续登场。我时不时去厨房瞧上几眼过过眼福,一边光明正大的“顺手牵羊”,一边没大没小地打趣爸爸妈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加油加油,继续发扬咱家的好作风!”

中午,我们随便吃了一点饭,大家又各司其职了。夕阳西下,日落西山,秦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一盘盘琳琅满目的菜上桌了,腊肉炒青椒、火腿炒黄瓜、狮子头……看得我都“想入非非”了,唉!看这阵势我是又要长肉肉喽!一入座,大家先是纷纷举杯祝贺新年,接着伸筷尝尝精心准备的各种菜肴们。男人们一杯接一杯喝得尽兴,女人们交头接耳评价着菜肴说着家长里短,孩子们笑逐颜开地喝着平时大人禁止的饮料,放开肚皮吃个够!年夜饭渐入尾声,大人们围坐在饭桌旁谈兴正浓……

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全身穿着新衣寓意着新年新气象。家家户户的年轻人走街串巷,走亲访友,相互贺新春!老年人则在家中发烟发糖,为客人们准备早餐。大街小巷都洋溢着一股喜庆的年味儿,让人不自觉地沉醉其中!孩子们穿着新衣,嘴里塞满了糖果,正兴高采烈地玩花炮呢!

虽然时代在进步,但家乡过年时那浓浓的年味儿依旧那么浓厚,依旧那么喜庆,依旧那么温暖!

篇5:家乡年味

记忆里,家乡的年味是格外的浓郁。每到春节,尽管身居他乡,按照延续下来的习俗,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追溯印象中难以磨灭的思念和情结

临近春节,奶奶便开始准备起了食材,还有那各种各样的年货:碗筷、酒水、烟花、爆竹、以及小孩子的新衣服和新玩具了……

奶奶将鸡蛋与面粉和在一起,再加稍多的水不停的揉搓,渐渐的变成了稠滑的浆糊状。奶奶又跑去将柴火添置到灶膛,又跑到灶台前将浆糊倾倒进锅,均匀铺展开来,一层薄薄的烙膜渐渐成型,揭开提起并又开始做下一张并又开始做下一张。虽然这些工序十分复杂,奶奶忙前忙后但眼底那份满足和快乐却是显而易见的

奶奶还准备另一种食物,香味诱人,吃下去十分酥松,还带些甜味,还能闻到丝丝缕缕芝麻的香味,其间夹杂些许细碎的冰糖。

星临万户,万家灯火,乡间的原野上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把冬天夜晚的寒冷与寂静尽数驱散,村里道路上来来往往的尽是过年赶回家的人们。

马上就要吃年夜饭了,这时候奶奶会把一串非常长的鞭炮和一箱烟花摆到门前的一块空地上。我拿着打火机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拉出引火线,点燃,然后飞快地跑到一旁。迸出的烟花飞快地升到空中,绽出一朵朵盛放的花,绚烂多彩;鞭炮也同样被引燃,“噼里啪啦”,好似锣鼓喧天,四处飞散的鞭炮在空中爆炸,只一会儿就到处弥漫着烟花爆竹的火药味和浓厚的白色烟雾。然后按照既定的习俗关上门窗,摆好桌椅,再依次端上各式的菜肴。

年味在此刻终于有机会细细体会和慨叹,回顾着一年来所经历的事、所遇见的人。过了一年,我们对春节模糊的印象渐渐清晰,而积压在心底的烦恼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决口。

家,在这个人生旅途的港湾总会让我们暂时的躲避风雨,让疲惫的心灵得以休憩。

篇6:家乡年味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老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老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老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就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的我就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就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很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外婆——我老妈的老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外婆,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外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外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篇7:家乡年味

一碗不起眼、色泽暗沉的炒菜却是家家户户每年必备的饭桌上的热门菜——八宝菜。今年的年夜饭,它依旧是主角儿。奶奶手疾眼快,夹了一些给我。

我夹起碗中的一条腌白菜,放入口中,酸酸的,咸咸的,心想:奶奶真小气,大过年还吃这东西。我又不好意思吐出来,只好勉为其难的咽下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八宝菜才是年夜饭的主角,寓意着吉祥如意。这是我们过年家家户户的必备菜,这可比山珍海味来的实在。是最平凡,也是最美味的家常菜。静静啊吃了这菜,明年一定更加聪明。连财神爷的好这口呢……”

听了奶奶的一番介绍,我对这碗“身世”不简单的八宝菜起了浓厚的兴趣。我缠着奶奶要听财神爷吃八宝菜的故事。奶奶拗不过我,就给我一一道来:相传,绍兴有家做小生意的人家,有一年运气不佳,亏本负债。眼看快过年了,想请财神菩萨换换运气。无奈,只能从家中拿出冬天常备菜——腌白菜煮熟作供品,谁知被饱食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喝得酒醉眼迷的财神爷看中,供品与众不同,就大吃几口,谁知荤后吃素,味美异常,财神爷牢记心中。第二年,这户人家买生意兴隆,发了财,村民见状纷纷效仿。从此,绍兴人做“祝福”不论贫富贵贱,必有一碗清口腌白菜,以后几经改良提高,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八宝菜”。

我咽了咽口水,舔了舔嘴唇,刚刚那酸爽的口感,还真是回味无穷啊!最近吃了太多大鱼大肉,体味起来八宝菜的口感还真爽口,是该好好品尝品尝。我哀求奶奶第二天再帮我做一次,奶奶答应了。她备了一些菜让我帮忙切。腌白菜洗净去蒂。冬笋,香菇,香干,金针菇,千张都切成条状。黄豆板摘去根洗干净,黑木耳洗净。奶奶把“八宝”投入锅中翻炒,加入调味料就完成了。我夹了一口,热乎乎的,酸甜可口的滋味布满整个口腔。吃腻了荤菜,一盘平平常常的“八宝”甚是清甜爽口。

“八宝菜”是我吃过最幸福最甜蜜的年味,这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奶奶的味道。

篇8:家乡年味

今天就是除夕了,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贴福字。我们家也不例外,准备着过喜气洋洋的春节。

不一会儿,就到吃年夜饭的时间了。奶奶和家人们,烧饭的烧饭,炒菜的炒菜,忙得不可开交。过了一会儿,奶奶把香喷喷的菜端上来,有酸菜鱼,猪蹄,饺子,各种各样的菜,使我们迫不及待把它吃掉。接着,爸爸拿着手机,大声喊:“拍全家福了!”我们便都对着镜头,咧开嘴笑了笑,等爸爸拍好了,我们便开吃了。香喷喷的饭菜让人垂涎欲滴,禁不住就夹一口吞下去。美味佳肴让人闻着总感觉是特有的家乡的年味。

大年初一,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家家户户燃起了烟花,放起了鞭炮。这家放完那家放,真是热闹。爷爷也点燃了鞭炮和烟花,那铿锵有力的旋律开始演奏起来……

清晨,随着鞭炮声的平息,心里想得到压岁钱的愿望愈来愈高了。妹妹忍不住,起先跑到我房间,用她那天真可爱的腔调对我的妈妈和我的爸爸说:“祝婶婶、叔叔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吉祥如意。”随即,我爸爸妈妈对着她笑了笑,立刻把各自的红包塞到妹妹怀里。我们便都起来,小孩子给长辈说祝福语,长辈给小孩子红包,顿时,屋里沸腾起来。

给屋里的长辈拜完年,我们穿上新衣服,蹦蹦跳跳地到亲戚家去拜年了。我们去了舅公家,我对舅公说:“祝舅公新春吉祥,长生不老。”接着,对舅公笑了笑,只见舅公也朝我笑了笑,把红包塞到了我怀里。我又走过去对舅婆说:“祝舅婆狗年旺旺旺。”手里又被舅婆塞了一个红包,领完红包后,我们高兴得不得了,激动地回了家。

家乡的年味可真浓呀!

篇9:家乡年味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伴着美好的祝愿声,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今年,我们一家人回到老家——西安,准备在那里欢度春节。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比如说:贴春联、挂大红灯笼、祭祖、点篝火等。下面,我就来说一说今年是如何体验西安春节年味儿的。

首先,我来说一说贴春联吧。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此增添过年的气氛。每逢春节,古人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真应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由爸爸来完成这个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再来说说挂大红灯笼吧。中国的灯笼又称为彩灯。红灯笼通常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换上的。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大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我们家的这个工作由我和爸爸合作完成,爸爸爬上高高的梯子,我在下面指挥,“左边这个太高了,向下一点;右边那个灯穂没放好,要注意啊。”我在下面指挥得忘乎所以,爸爸在上面累的满头大汗。总算是过了把指挥大人的瘾。

最有意义的是大年三十晚上的祭祖活动。晚上7点左右,爸爸就带着我和妹妹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去本村其它成员家里祭拜先祖。每到一家,大人们总是忙着燃香、烧纸钱、祭拜先祖。而我们小孩们则忙着抓主人准备的好吃的东西,有花生、瓜子、糖果等。一圈走下来,我和妹妹足足赚了三大袋好吃的,实在是太开心啦!

祭祖回家后,在院子里点燃一堆篝火,一家人围着篝火谈笑风生,好不热闹。火红的篝火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

大年初一的早上收红包,是我们最爱的,只要我们给大人拜年,大人们就会给我们一个红包。接到红包后,我们就会躲在角落里偷偷数钱,个个都成了小财迷。

过年的喜悦,玩耍的快乐,都包含在浓浓的年味儿里呢!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