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欣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今日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诗《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我们耳熟能详,也感同身受。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再局限于“重阳节”,凡是期盼团圆的节日,都适合我们对亲情、友情的低回品味。
数次提及“重阳节”的诗人,是唐代山水诗人孟浩然,他在《秋登兰山寄张五》的结尾对好朋友发问:“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意思是“什么时候你带着好酒来访,我们在重阳佳节畅饮共醉呢”?文人雅士们酒逢知己千杯少,不失仪态,不胡言乱语,醉得有才气,有风度。
孟浩然的人格魅力,从李白的“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的才华横溢,他的人脉宽广。《过故人庄》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妥妥的体验“农家乐”生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个名震京师的大诗人,与农民开怀畅饮,谈论农事,有这样的情怀,不是为了作秀,为了上“头条”,因为他强调“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我还会来这里赏菊花,喝菊花酒。看来,菊花酒是重阳节的标配。
我读高中的时候,吟诵毛主席的诗词:“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我肤浅的认知,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有遍地的菊花摇曳着,是一种很浪漫的情境。后来我观看所有战争的影视节目,才领悟了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每年都有重阳节,今天又是重阳日了,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时候,英勇奋战,前赴后继,才会有胜利的明天。
如今,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保留登高、赏菊的习俗,还冠以“中国老人节”了。因为有了“敬老”的节日,各大茶楼食肆,银发满座,谈笑风生的好不热闹;沿着山路拾级而上的老人也不“老”了,他们到达山上的草坪空地,跟打了鸡血似的,或长枪短炮咔嚓咔嚓,或系着红丝巾拍视频,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冒充“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自得其乐。
由此可见,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每个节日都是老少皆宜,幸福感满满的。
欣然,原名何敏玲。重阳佳节,重温古诗词佳句,笑看凡尘俗世的众生相,觉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