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春》原文:天气已经将近四月了,接连而来的晴天,中间隔着几次小雨,把园中各样树木皆重新装扮过了。各样花草都仿佛正努力从地下拔起,在温暖日头下,守着本分,静静地立着,尽那只谁也看不见的手来铺排,按照秩序发叶开花。
开过了花还有责任的,皆各在叶底花蒂处,缀着小小的一粒果子。这时傍近那一列长长的围墙,成排栽植的碧桃花,正同火焰那么热闹地开放。
还有连翘,黄得同金子一样,木笔皆把花尖向上矗着。 沿了一片草地,两行枝干儿瘦瘦的海棠,银色的枝子上,缀满了小小的花苞,娇怯怯得好像在那里候着天的吩咐。
天空的白云,在微风中缓缓地移动,推着,挤着,搬出的空处,显得深蓝如海,却从无一种海会那么深又那么平。
把云挪移的小风,同时,还轻轻地摇动到一切较高较柔弱的树枝。
这风吹到人身上时,便使人感到一种清快,一份微倦,一点惆怅,仿佛是一只祖母的手,或母亲的手,温柔地摩着脸庞,抚着头发,拉着衣角,还温柔地送来各样花朵的香味,草木叶子的香味,以及新鲜泥土的香味。
雨后
雨后,城南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个少年。他一身轻便的衣着,走得很慢,像是在踱步,但又像是在打量附近的景象。他走到树下,还在看着远处,两个女孩默默地望着他,笑了笑,又低下头去。
只听见一个颇有深意的声音从女孩嘴中传出:“今天这夜是何夜九月十六,哟,好个人日,满月宵!”
那少年听了,也笑了笑。他站住了步子,看着远处的山。那山上还有许多树,此时未曾变黑,枝干颤抖着,颜色已逐渐淡出。
这时候,他忽然看到了远处一群鸟飞来,黑色的一团,渐渐靠近。接近路时,他分明听到三个哨音,那舞动的群鸟,便弯了弯向城南飞来。他的眸子已经把悠远的山峰,留在了夜空之下。百感交集之中,他忘却了眼下城南的街景。他的思想随舞动的鸟群穿越夜色,追如远方在秋色中的山林。他的思想就像把石子抛向池塘一般,有圈有点,有反弹有纵深。
城南早已静悄悄的,时隔不远,前面好像有比闲散的沉默更浓厚的情感,让他和那街面之上的景象,走得后退。他突然听到,一阵小梦想的里奏进了他的耳边,“山川草地、萧萧禽鸣、会稽茶、云阳烈酒、千眼更、女恶霸、月光碧海、无边际深潭,都因为这时候看来,更是亲近无比,因为它们,在此时变得贴近而真实,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世界,服从于这时刻的安排,而不是主宰。”
一颗珠子滑拂过砂石,发出一种细微欣喜的声响:“晴天白日,怎么这样的好玩这样美好的事被毁了!”
少年听到这句话,心里有了诡异的感觉,这是谁说的话呢
于是,他快步地离开那幽静的小路,跑向城南的田野。但是那句话,却在转眼之间,停住了。少年觉得自己奔跑得飞快,而实际上,那句话很快就已经无影无踪。
他到了田野,见一只萤火虫走来。他很想弄个倩也,但怕惊动了它。
那个少年的心,很快又回到外面的街道上,回到了晴天白日之中去,他似乎能听到无聊、求索、效益、保全、装逼这样的话语,在耳边不间断地回响。
此时,他回头望去,却见萤火虫在默默燃烧,燃烧掉忧虑,绕着小草飞舞,不惧雨打风吹。他忽然明了,这些深夜的东西,是如此温柔,以为即使是暴风雨后,他们还是世间之中最柔和的一种。所以他透过逐秋夜的森林,追寻恒常不变的、简单的、真实的东西。
沈从文:一个母亲(我的母亲)赏析:
《一个母亲》是一篇挚情之作,文章语言朴素平实,流畅生动,又凝练含蓄隽永,抒发了对母亲敬仰的深情,它没有波澜壮阔和特殊事情的内容。只有对母亲一颗真切的心,表达出母爱无疆的思念情怀。
“瘦小、机警、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
母亲年纪极小时就随同一个舅父外出在军营中生活,所见事情很多,所读的书也似乎较父亲读的稍多。外祖黄河清是本地最早的贡生,守文庙作书院山长,也可说是当地唯一读书人。所以母亲极小就认字读书,懂医方,会照相。舅父是个有新头脑的人物,本县第一个照相馆是那舅父办的,第一个邮政局也是舅父办的。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这个瘦小、机警、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她告我认字,告我认识药名,告我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我的气度得于父亲影响的较少,得于妈妈的似较多。
原文: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玩去,白天或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力气,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地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向前。我们年纪小,还没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有时自告奋勇帮忙,许可拿个松明火炬或背背鼓,已算运气不坏,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筋疲力尽。
最后集中到各会馆前点验家伙家伙什儿散场时,街上江西人开的南货店、布店,福建人开的烟铺,已经放鞭炮迎财神了,家住对河的年轻苗族女人,也挑著豆豉萝卜丝上街叫卖了。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 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 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 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 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 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 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 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 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 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 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 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第一部分开篇介绍了小说的主人公:翠翠和爷爷,还有他们的一条黄狗。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一家的生活环境,过着平凡的日子。
2、第二部分介绍了故事的地点――茶峒,并以白河为导引,引出城内居民们的生活。同时也描写了驻扎在城里的军人们的生活。以及这个小镇的和谐和它所体现的商业气息。那里人们也是很淳朴、浑厚的,即使是那些娼妓。
《心底的朱砂》
沈从文先生写过这样一句话: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这段话)说的大抵是时光。时光中的你我,走过似水年华,走过鲜衣怒马,能够留存住(到dào)最后的,便是眉间的喜悦,指间的聪慧。
如果有一天,我忘记了你,你也要记得我,(我)经年写下的诗行,全是关于你,那是我来过的痕迹。
你要知道,那些曾经(我)陪你走过的长风古道,那些(我)陪你越过的沧海桑田,是你回眸时,我如海般蔚蓝的深情。
为了这一场遇见,我准备了很长时间。只是因为,怕你来时,我不在,错过了那一场亲手为你种下的十里桃花。最不喜欢听到关于擦肩而过的消息,这种痛是长在(我)心底的朱砂,轻轻触及,便会痛彻心扉。
沈从文原文如下:
云南因云而得名。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却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的来欣赏它的美丽了。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战争给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小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论色彩丰富,青岛海面的云应当首屈一指。有时五色相煊,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它物。看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情欲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图画,有青春的嘘息,煽起人狂想和梦想。海市蜃楼即在这种天空显现,海市蜃楼虽并不常在人眼底,却永远在人心中。秦皇汉武的事业,同样结束在一个长生不死青春常在的美梦里,不是毫无道理的。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挚厚而单纯。
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风,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在任何地方“乌云蔽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唯有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如玉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美秀。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可是我们若在黄昏前后,到城郊外一个小丘上去,或坐船在滇池中,看到这种云彩时,低下头来一定会轻轻的叹一口气。具体一点将发生“大好河山”感想,抽象一点将发生“逝者如斯”感想。心中一定觉得有些痛苦,为一片悬在天空中的沉静黑云痛苦。因为这东西给了我们一种无言之教,比目前政论家的文章,宣传家的讲演,杂感家的讽刺文,都高明得多,深刻得多,同时还美丽得多。觉得痛苦原因或许也就在此。那么好看的云,孕育了在这一片天底下讨生活的人,究竟是些什么?是一种精深博大的人生思想?还是一种单纯美丽的诗的感情?若把它与地面所见、所闻、所有两相对照,实在使人不能不痛苦!
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空洞的论文,不通的演讲,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这些人其所以习经济、习会计,都可说对于生命毫无高尚理想可言,目的只在毕业后入银行作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利之所在,群集若蛆。”社会研究所的专家,机会一来即向银行跑。习图书馆的,弄考古的,学外国文学的,因为亲戚、朋友、同乡……种种机会,又都挤进银行或相近金融机关作办事员。大部分优秀脑子,都给真正的法币和抽象的法币弄得昏昏的,失去了应有的灵敏与弹性,以及对于“生命”较高的认识。其余无知识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也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多数人还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
初八的月亮圆了一半,很早就悬到天空中。傍了省边境由南来的横断山脉长岭脚下,有一些为人类所疏忽历史所遗忘的残余种族聚集的山寨。他们用另一种言语,用另一种习惯,用另一种梦,生活到这个世界一隅, 已经有了许多年。当这松杉挺茂嘉树四合的山寨,以及寨前大地平原,整个为黄昏占领了以后,从山头那个青石碉堡向下望去,月光淡淡的洒满了各处,如一首富于光色和谐雅丽的诗歌。
山寨中,树林角上,平田的一隅,各处有新收的稻草积, 以及白木作成的谷仓,各处有火光,飘扬着快乐的火焰,且隐隐的听得着人语声,望得着火光附近有人影走动。官道上有马项铃清亮细碎的声音,有牛项下铜铎沉静庄严的声音。从田中回去的种田人,从乡场上回家的小商人,家中莫不有一个温和的脸儿,等候在大门外,厨房中莫不预备得有热腾腾的饭菜,与用瓦罐炖热的家酿烧酒。
凤凰古城之美 沈从文 凤凰古城绵亘逶迤于武陵山脉深处,倚山而筑,环以石墙,濒临沱江,群山环抱,河溪萦回,关隘雄奇。明清遗存的东门和北门城楼,连接着半壁城垣,砺山带河,气势犹存。汉代已在此建县,名辰阳县。隋时为辰溪,设五寨司。清代设凤凰直隶厅,民国元年改为凤凰县。 沱江镇作为县城所在地,已有1000多年建城历史,自古即为湘西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接川鄂,南连粤桂”,是湘黔来往的交通要道,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年间,这里商业兴起,集市林立,商旅云集,民国初年更为繁荣。 凤凰古城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族风情浓郁,有着“中国最美的小城”之称。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有文昌阁、天王庙、奇峰寺、大成殿、朝阳宫等100多处明清建筑,及沙湾古民居区、回龙阁吊脚楼群、沈从文故居等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风土建筑;沱江两岸多飞檐翘角的吊脚楼,与清澈秀丽的沱江交相辉映;古城西郊的唐“渭阳”县旧治黄丝桥石头城保存完好,始建于明代的“南方长城”———苗疆边墙蜿蜒起伏,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流传数百年的苗族蜡染等至今光彩照人。 凤凰古城的建筑拙朴中带有几分秀色。城内石板铺成的街道纵横交错,古朴典雅,两旁多是木板房,房檐伸出来,只见一线天。内中店铺,尽现民族特色。城中心有座建于清末的陈家祠堂,院落布局简洁,院内满铺石板,色调淡雅明快,戏台装修精致,古朴中见秀美。古城东门外沿着沱江,保留着一条狭长的古街,有古城墙、古城门、古钟楼、古码头和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古街两旁的店铺仍保留着当年的门面和旧时的旗幡。 这条古街上有座廊桥,叫虹桥。以旧桥墩为基础,上面新建了一个廊桥商场,中间可走行人。沱江水从虹桥的桥墩下流过,虹桥的倒影映在江水中,江中小敞篷船游弋。在斜阳的辉映下,充满诗情画意。沱江两岸飞檐翘角的吊脚楼连成一片,蔚为壮观。一江春水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在江心。山色青苍雨洗不去,鸟声宛转随风而来。江中渔舟点点,山间鸟声啾啾,岸边炊烟袅袅,桥畔笑声朗朗....凤凰古城,叫人如何不留恋。 凤凰古城是苗族聚居地。每逢苗家喜庆的日子,都能听到高亢激越、浑厚悠远的鼓声。在吊脚楼外的绿茵上,在哗哗的溪流旁,成群的苗族青年男女,围在一堆堆篝火旁,挥动着鼓槌,在一面面牛皮大鼓上敲击。高潮时,伴有木叶、唢呐的吹奏声和苗歌声,与鼓声交汇融合,像一首原始古朴的交响曲,将人带入一个神奇的音乐天地。这就是起源于唐代的凤凰苗族花鼓,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湘黔苗族都有花鼓,唯有凤凰花鼓独树一帜,它是一种慢鼓,鼓声雄壮威武。 凤凰之美,美在山清水秀,美在人杰地灵,美在天人合一。不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凤凰蕴育着一代代既勤劳、勇敢、朴实又富有灵气的凤凰人,不管是苗族人、土家族人或是汉族人,他们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崇文尚武、人才辈出,其中佼佼者有抗英名将郑国鸿,民国第一位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