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经典书籍读书笔记600字(经典书籍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经典书籍读书笔记600字(经典书籍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美学经典书籍

美学最基础的书目:

《美学散步》宗白华

《美学三书》李泽厚(包括《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美学原理》叶朗(《美在意象》)

《美学》朱立元

《西方美学史教程》李醒尘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

《美学十五讲》凌继尧

《美学大辞典》朱立元主编

《人间词话》王国维

入门级书籍

《美学》黑格尔

《西方美学史》(共七卷、修订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于民 (原北大美学教研室汇编)

《中国古典美学史》陈望衡

《中国美学全史》祁志祥

《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

《中国美学史》张法

《现代西方美学史》牛宏宝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进阶级书籍

直接看原著,而且范围要宽泛,至少得包括西方美学、中国美学、哲学美学、艺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文化等等。

看经典原著、看经典原著、看经典原著,重要的话说三遍。

例如中国美学范围的 “孔孟荀老庄骚” 、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刘熙载《艺概》、王国维《人间词话》等等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诗学·诗艺》

《芬奇论绘画》

莱辛《拉奥孔》

《歌德谈话录》

康德《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美学》第一至三卷

尼采《悲剧的诞生》

丹纳《艺术哲学》

克罗齐《美学原理》

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克莱夫·贝尔《艺术》

卡西尔《人论》

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

艾勃拉姆斯《镜与灯》

本杰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卡冈《艺术形态学》

竹内敏雄《艺术理论》

今道友信《美的相位与艺术》、《关于爱 · 关于美》

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

韦勒克《批评的概念》

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批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 文学理论》、《论解构》

《毛诗序·诗大序》

《礼记·乐记》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严羽《沧浪诗话》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

普列汉诺夫《艺术与社会生活 没有地址的信》

王国维《人间词话》

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美育书简》

别林斯基:《艺术的观念》、《1842年俄国文学一瞥》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生活与美学》)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

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

古代经典书籍

古人的智慧让人叹为观止,经典书籍浩如烟海,像《易经》,《诗经》,《论语》,《道德经》,《左传》,《孙子兵法》,《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不胜枚举,博大精深。

禅宗经典书籍

《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论书,法性宗的提纲挈领之作,相传为马鸣菩萨依据《楞伽经》所造,依据真谛三藏之弟子曹毘为其所作传记,此论为真谛于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译。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对汉传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经典书籍语录

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4、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5、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6、读书之法,在顺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8、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惊骇。——《清诗铎·读书》

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12、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4、书痴者文

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5、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6、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资料共享平台

17、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18、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

1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4、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25、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26、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27、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28、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9、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曼·罗兰(法)

2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31、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32、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33、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3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6、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佚名

37、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38、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3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英文经典书籍

入门级经典:

(英国)

1. Shakespeare: 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廉·莎士比亚

2.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出版于1813年,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

3. Orwell: Animal Farm

《动物庄园》,也译《动物农场》、《动物农庄》、《一脸猪相》,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反乌托邦寓言小说。

4.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s

《远大前程》,又译《孤星血泪》,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

5.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

《蝇王》是威廉·高丁发表于1954年的寓言体小说。

数学经典书籍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

1、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

《周髀算经》的采用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囊括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包涵南北有极,昼夜相推的道理。给后来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后历代数学家无不以《周髀算经》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2、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stk经典书籍

stk好专业哦。掌握与精通st.k专业篇。它是2021年4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书籍。这本书既可以供从事航天任务,是仿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航天导弹系统建模和仿真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佛教经典书籍

经:《大般若经》、《心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维摩诘经》、《胜鬘经》、《大方等大集经》、《大般涅经》、《楞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律:《四分律》、《梵网经》,《菩萨戒本》。

论:《大智度论》、《中论》、《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瑜伽师地论》。

拓展: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

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学经典书籍

《佛经全集》,是弘化社应上海等地众居士所发广大心,及此之不可思议印赠因缘,为再现佛教经典之全貌,选定以《大正藏》为底本,辑录其中之“经藏”所有经典内容影印出版,合编成书,命名为《佛经全集》。全书共11册,3053卷、20384页,是海内外通行的佛学研究原典。

国学经典书籍

《古文观止》、《世说新语》、《史记》、《资治通鉴》、《论语》、《道德经》、《大学》、《三字经》、《周易》等等

国学又称“汉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一种文化起源,是一种文明的传承。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