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话治愈所有的颓丧与矫情散文

话治愈所有的颓丧与矫情散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话治愈所有的颓丧与矫情散文,本文共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话治愈所有的颓丧与矫情散文

一句话治愈所有的颓丧与矫情散文

前段时间我心情很不好,工作压力很大,刚刚开始谈恋爱对这份感情并没有多少信心,公号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整个人都一副颓废致死的模样,每天感觉睡十个小时都不够。

于是我跑去跟我的鸡血能量来源星姐聊天:我觉得我心情不好。

星姐问:你咋了?

我开始巴拉巴拉把自己的烦恼都告诉她,总之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比如男朋友经常太忙啊比如换了新部门不大适应啊比如为什么我写不出来爆文啊……星姐没回我,过了会儿问我:你存款多少了?

我:哈?

星姐继续问:啥时候够买房?

我愣了愣,然后突然明白过来,告诉她:我知道了。

我认识星姐三年多了,从最开始在豆瓣关注她,看着她毕业三年就自己在北京买了房,在大公司拿到很高的薪水,出书畅销近百万册,嫁给喜欢的人,生儿育女,辞职创业。

她自称是爱钱的星姐,对她来说,赚钱是兴趣所在,更是最好的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

而我,在人生的头二十几年里,一直都是个又穷又矫情还自视甚高的文艺女青年,喜欢念宋词写小说,不食人间烟火到视赚钱为庸俗不堪的事,以为收入勉强维持温饱就已经足够,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

直到很久很久之后,才在一次次被生活折磨之后,顿悟到:在很多种情况下,如果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而我们在生活中面临的绝大多数困境,都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是因为缺钱。

1、钱能够保护家人,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缺钱是种怎样的体验,是22岁的那年,爸爸生病。

我带着他去合肥看病,反复会诊了好几次,医生说,我们治不了,你要不送到南京去试试看?过了一会儿又告诉我,如果经济条件不够宽裕,还是带着你爸回家吧,就算做了手术,也不过是延缓几年的寿命。

我和我弟坐在省立医院的走廊里哭了一次又一次,然后叫了一辆车,带着我爸去南京。

医生看过病历后直接问我:姑娘,你有二十万存款吗?

我战战兢兢地摇头。

医生说:那回去吧,你们不是江苏人,也走不了医疗保险,全靠自费,手术并不能保证成功,没有二十万下不来。而且就算手术成功,也不过是延缓几年的寿命,不划算。

我们从南京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家,我爸一路上都在絮叨:家里就只有一点点钱,你弟弟还要买房子的,好在你毕业了,不再需要了,以后老爸管不了你了,你自己要争气。

两个月之后,我爸去世。

我一直记得在从南京回去的'路上,我满脑子都是:如果能够延缓几年的寿命,哪怕只是几年,又怎么会不划算呢?

只是,我没有,没有那二十万存款。

今年八月份的时候,我在家待了整整一个多月,那时候开始有了一点点的积蓄。

可以支付得起奶奶丧葬的费用,也终于能够在我弟需要结婚的时候可以替他出一部分彩礼钱。

给我弟打钱的时候,我截了个图默默地保存在手机里了,那时候真的很开心,几年前那个无助的女孩,终于能够为家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钱能够让人更加自信,给自己安全感

我爸去世之后,我在家待了两年多,所有人都说,女孩子这样就够了,找个好人家嫁了就好了啊,可是我害怕,那种无边无际的惶恐,让我日日难以心安。

一个贫穷又骄傲的女孩,没有办法允许自己把人生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嫁给一个好人家身上”,我从一开始就明白,我想要的安全感,只有我自己能给。

我独自一人在北京,无亲无故,身无所长,唯一擅长的就是会写一点文章。

只能埋头拼命干活,看很多很多书,写很多很多字,把所有的不安和小情绪都释放在文字里。

第一年,我涨了三次薪水,又终于跳槽到行业内比较大的公司。

还是拼命地写稿子,最开始的时候,给人写书评,100块一篇也写,给很多高中生杂志写稿子,千字50的也写,还写过各种各样不署名的软文。

原本只是为了每个月多拿几百上千的稿费,可是居然这样积累了很多读者,有时候收到读者的私信,告诉我他们被我的某篇文章鼓励到了,很喜欢我,觉得我勇敢地活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我才突然发现,能够赋予人自信和安全感的,不只是简单地赚到一定数量的钱,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还因为自己的记录和分享,影响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在默默付出却又深感迷茫和无助的人。

有读者在微信上问我:

妖姐,怎样才能变得更自信呢?

我给她回复说:

等你可以做着自己擅长并且能够赚到钱的事情,有想爱的并且被人爱着,又有一定的存款的时候,就会自信很多了。

3、有钱才能越来越愿意去提高自己

两个月之前,我去戴了牙套。

医生问我,你都26岁了,怎么才想起来带牙套,早些年都干嘛去了?

我笑了笑说:早些年没钱呀,我可是到今年才攒够戴牙套的钱。

昨天也终于去医院,咨询了双眼皮手术。

跟医生谈完了方案之后,开玩笑地问医生:你看看,我还有哪里可以调一下,才会变得更好看呀?

医生详细地跟我分析了一番之后,我说:好的,我先回去好好赚钱。

说完那句话之后,是从未有过的舒坦和安心。

大家都熟知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我终于能够在26岁的这一年,从一无所有到如今解决了温饱之后,有更多的余地去好好关注自己。

前几天跟星姐说:最近太忙了,等空了点想去报个编剧班。

星姐说:你是打算做编剧吗?

我说:也不一定啊,只是想学习下怎么写故事,以后能够重新开始写小说。

想要赚到足够多的钱,让自己变得更好看的一点;

想要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想要在空闲的时候四处走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见见不同地方的人,他们都有着怎样的生活。

赚钱是个良性循环,赚到足够的钱之后,才更有资金和精力去投资自己,甚至会因为收入的增多而认识更多水平和层次更高的人,也会接触了比之前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然后会赚到更多的钱。

未来有很多计划,每一个都与追求更好的自我和更丰盛的体验有关。

我真的真的很骄傲,时隔多年之后,我终于有能力给自己更好的,去不断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去一步步实现那些写在计划表上的事业和梦想规划,去守护我内心的那头温柔猛兽。

有时候也会想,那么爱钱,是不是很俗气呀?

但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赚到钱,而是在赚钱的过程当中,不断发现自己的特长,然后尽全力打磨它,训练它,把它变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把自己赚钱的本事锻炼成自己的鲜明标签,才能够从众多庸碌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只有这样,你所谓的赚钱,不仅仅是数字的积累,而是个人能力和品牌的变现,是这个功利世界给予你应得的奖赏和回馈。

真的,别不信,这句话可以一秒治愈所有的丧和矫情:你存款多少了?你钱赚够了吗?

没有?不够?那还不赶紧赚钱去!瞎叨叨啥呢!

篇2:与所有复读生共勉经典散文

与所有复读生共勉经典散文

如果你愿意用最柔软的刺来轻轻地抚摸我,我便鼓起勇气把生命之中最疼痛的记忆交付给你。

我会日日夜夜陪着你。

我会在下雨的时候无条件为你撑起一把油纸伞。

我会在寒意逼人的时候将我仅有的温暖传递给你。

只盼你为我的决定藏起你那把匕首的锋利无比,不让它在我娇小的身体划下枫叶状的伤痕。

――“你”指复读的时光

我们都是高考的失意者,寒窗苦读数十载,至今仍未把花开。不忍拼搏东逝水,但求来年再重来。

可是我们怕,我们害怕亲人再一次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叹气,害怕同学功成名就后自己还在高考面前挣扎不已,害怕大家都在谈论大学是多么自由的天堂时,却因为自己是复读生而抬头不起。

曾几何时,我们是多么的开朗自信,可就因为一次很是寻常的考试让我们整天垂头丧气。父母粗糙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他们喜笑颜开的表情。多少人只好反锁房门躲在厚厚的被子里垂泪到天明,多少人看到别人手里捧着的录取快递,只能偷偷地躲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给他们发一条祝福的短信。

别说他们也明白我们的伤心欲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没失恋,又岂知失恋之痛?叶芝说,这世界的眼泪太多,你不会懂的。所有咽下的泪水,只有我们自己懂得,别人再冠冕堂皇的安慰,都无济于事。

而只有真正懂我们的人,才会鼓励我们东山再起。复读生怎么了?那些伟大的登山者,有的只爬过800多米名不见经传的云阳山,有的是爬过连年冰雪的阿尔卑斯山,但是当大家一起去登珠穆朗玛峰时,谁会知道最优秀的人曾经所谓的失败是站在了世界的第几高峰!600多得分的也有去复读的,上了中央美院的也有去复读的。再说,复读生也没比别人低上一等,一切只是心理作怪罢了,而后来的我们竟发现,我们比非复读生更多了份坚持下去的勇气与恒信。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林立的鲜血。所以,有的人在知道自己兵败之后便毅然决然的操刀再起,有的人在父母的劝说下,老师的开导下,朋友的鼓舞下,最终也选择了这条我们自认为破釜沉舟的不归路。

不管怎样,我们都下定了决心,狂风吹不倒,暴雨淋不湿。我们是一群不怕死的勇士,为了登上天底下自己最崇拜的高山而背水一战。

我们失败过,谁的人生不坎坷,我们有信心反败为胜。

我们逃避过,谁对失望不铭记,我们有挺胸抬头的勇气。

看,在别人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全世界旅行时,我们已经在家里期待能早点奔赴战场;在我们背着行囊背井离乡奔波在去复读学校的路上时,我们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并想象自己将昂首阔步踏进全新的`环境。

我们没有在佛前擦肩回眸500次,只因一场考试而让我们聚在一起,我们照样相互扶持、惺惺相惜。我们坚信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也坚信,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个困难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读错了词语的读音,我们一起纠正,没谁会嘲笑谁,有的只是鼓励性的相视一笑。

遇到不会解的数学题,我们互相请教,集众人之力攻克每一道压轴题。

知道我们英语是短板,老师会专门制定解决方案让我们达到各自最好的水平,现在的我们若看到曾经因单词没记住而被老师叫去办公室again的单词条,说不定会喜极而泣。

别人都以为我们复读了,压力会更大,时间会更紧,在我们还不敢坐在这个破旧不堪的教室里时,我们也曾这样以为。然而等我们真正给自己一次复活的机会时,蓦然回首,我们出奇地发现我们原来可以比高三学得更轻松、更有趣、更有劲。

物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谈笑风生。

化学老师不会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他还有时间在课堂上点上一根淡淡的香烟,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向他教的学生讲述着自己风华正茂时的故事。

就算是担任班主任的生物老师,都可以时而不时的说着“我讲的就是要考的,考的就是我讲的”的调侃之语。

篇3:诗与话名家散文

诗与话名家散文

脚底下的地要跳,像水煮开啦

鱼刚出水,毒龙刚醒来抖擞

活火的刀山上跳舞,我要创造

注解里引易卜生的话,“在美里死。”陆先生慨叹着“书香门第”的自己,慨叹着“乡下”的人,讥刺着“帮闲的”,怜惜着“孩子”,终于强调个人的“创造”,这是“明天”的“大路”。这条“路”也许就是将“大众”的和他“经验隔断”的罢?

《杂样的五拍诗》正是“创造”,“创造”了一种“真正的白话诗”。照陆先生自己声明的而论,他是成功了的。但是在一般的读者,这些诗恐怕是晦涩难懂的多;即使看了注解,恐怕还是不成罢。“难写”,不错,这比别的近代作风的诗更难,因为要巧妙的运用老百姓的腔调。但是麻烦的还在难懂。当然这些诗可以诉诸少数人,可是“跟老百姓学”而只诉诸少数人,似乎又是矛盾。这里“经验隔断”说明了一切。现在是有了不容忽视的“大众”,“大众”的经验跟个人的是两样。什么是“大众诗”,我们虽然还不知道,但是似乎已经在试验中,在创造中。大概还是得“做诗如说话”,就是明白如话。不过倒不必像一种方言,因为方言的词汇和调子实在不够用;明白如话的“话”该比嘴里说的丰富些,而且该不断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已经在“大众”里成长的“活的语言”;比起这种话来,方言就显得呆板了。至于陆先生在《用韵》那篇文里说的轻重音,韵的通押,押韵形式,句尾韵等,是还值得大家参考运用的。

北平《华北日报》文学副刊。

篇4:诗与话名家散文

诗与话名家散文

胡适之先生说过宋诗的好处在“做诗如说话”,他开创白话诗,就是要更进一步的做到“做诗如说话”。这“做诗如说话”大概就是说,诗要明白如话。这一步胡先生自己是做到了,初期的白话诗人也多多少少的做到了。

可是后来的白话诗越来越不像说话,到了受英美近代诗的影响的作品而达到极度。于是有朗诵诗运动,重新强调诗要明白如话,朗诵出来大家懂。不过胡先生说的“如说话”,只是看起来如此,朗诵诗也只是又进了一步做到朗诵起来像说话,都还不像日常嘴里说的话。陆志韦先生却要诗说出来像日常嘴里说的话。他的《再谈谈白话诗的用韵》(见燕京大学新诗社主编的《创世曲》)的末尾说:我最希望的,写白话诗的人先说白话,写白话,研究白话。写的是不是诗倒还在其次。

这篇文章开头就提到他的《杂样的五拍诗》,那发表在《文学杂志》二卷四期里,是用北平话写出的。要像日常嘴里说的话,自然非用一种方言不可。陆先生选了北平话,是因为赵元任先生说过“北平话的重音的配备最像英文不过”,而“五拍诗”也就是“无韵体”,陆先生是“要摹仿莎士比亚的神韵”。

陆先生是最早的系统的试验白话诗的音节的诗人,试验的结果有本诗叫做《渡河》,出版在民国十二年。记得那时他已经在试验无韵体了。以后有意的试验种种西洋诗体的,要数徐志摩和卞之琳两位先生。这里要特别提出徐先生,他用北平话写了好些无韵体的诗,大概真的在摹仿莎士比亚,在笔者看来是相当成功的,又用北平话写了好些别的诗,也够味儿。他的散文也在参用着北平话。他是浙江硖石人,集子里有硖石方言的诗,够道地的。他笔底下的北平话也许没有本乡话道地,不过活泼自然,而不难懂。他的北平话大概像陆先生在《用韵》那篇文里说的,“是跟老百姓学”的,可是学的只是说话的腔调,他说的多半还是知识分子自己的话。陆先生的五拍诗里的北平话,更看得出“是跟老百姓学”的,因为用的老百姓的词汇更多,更道地了。可是他说的更只是自己的话。他的五拍诗限定六行,与无韵体究竟不一样。这“是用国语写的”,“得用国语来念”,陆先生并且“把重音圈出来”,指示读者该怎样念。这一点也许算得是在“摹仿莎士比亚”的无韵体罢。可是这二十三首诗,每首像一个七巧图,明明是英美近代诗的作风,说是摹仿近代诗的神韵,也许更确切些。

近代诗的七巧图,在作者固然费心思,读者更得费心思,所以“晦涩”是免不了的。陆先生这些诗虽然用着老百姓的北平话的腔调,甚至有些词汇也是老百姓的,可并不能够明白如话,更不像日常嘴里说的话。他在《用韵》那篇文里说“罚咒以后不再写那样的诗”,“因为太难写”,在《杂样的五拍诗》的引言里又说“有几首意义晦涩”,于是他“加上一点注解”。这些都是老实话。但是注解究竟不是办法。他又说“经验隔断,那能引起共鸣”。这是晦涩的真正原因。他又在《用韵》里说:

中国的所谓新人物,依然是老脾气。那怕连《千家诗》,《唐诗三百首》都没有见过的人,一说起这东西是“诗”,就得哼哼。一哼就把真正的白话诗哼毁了。

“真正的白话诗”是要“念”或说的。我们知道陆先生是最早的系统的试验白话诗的音节的诗人,又是音乐鉴赏家,又是音韵学家,他特别强调那“念”的“真正的白话诗”,是可以了解的.;就因为这些条件,他的二十三首五拍诗,的确创造了一种“真正的白话诗”。可是他说“不会写大众诗”,“经验隔断,那能引起共鸣”,也是真的。

用老百姓说话的腔调来写作,要轻松不难,要活泼自然,也不太难,要沉着却难;加上老百姓的词汇,要沉着更难。陆先生的五拍诗能够达到沉着的地步,的确算得是奇作。笔者自己很爱念这些诗,已经念过好几遍,还乐意念下去,念起来真够味。笔者多多少少分有陆先生的经验,虽然不敢说完全懂得这些诗,却能够从那自然而沉着的腔调里感到亲切。这些诗所说的,在笔者看来,可以说是爱自由的知识分子的悲哀。我们且来念念这些诗。开宗明义是这一首:

是一件百家衣,矮窗上的纸

苇子杆上稀稀拉拉的雪

松香琥珀的灯光为什么凄凉?

几千年,几万年,隔这一层薄纸

天气温和点,还有人认识我

父母生我在没落的书香门第

有一条注解:

一辈子没有种过地,也没有收过租,只挨着人家碗边上吃这一口饭。我小的时候,乡下人吃白

米,豆腐,青菜,养几只猪,一大窝鸡。现在吃糠,享四大皆空自由。老觉得这口饭是赊来吃的。

诗里的“百家衣”,就是“这口饭是赊来吃的”。纸糊在“苇子杆子”上,矮矮的窗,雪落在窗上,屋里是黄黄的油灯光。读书人为什么这样“凄凉”呢?他老在屋里跟街上人和乡下人隔着;出来了,人家也还看待他是特殊的一类人。他孤单,他寂寞,他是在命定的“没落”了。这够多“凄凉”呢!

但是他并非忘怀那些比自己苦的人。请念第十九首:

在乡下,我们把肚子贴在地上

糊涂的天就压在我们的背上

老呱说:“天你怎么那么高呀?”

抬头一看,他果然比树还高

树上有山头,山头上还有树

老天爷,多给点儿好吃吃的吧。

这一首没有注解,确也比较好懂。“肚子贴在地上”是饿瘪了,“天高皇帝远”,谁来管你!但是还只有求告“老天爷”多给点儿吃的!―――北平话似乎不说“好吃吃的”,“好吃的”也跟“吃的”不同。读书人,知识分子,也想到改革上,这是第三首:

明天到那儿?大路的尽头在那儿?

这一排杨树,空心的,腆着肚子,

扬起破烂的衣袖,把路遮断啦

纸灯儿摇摆,小驴儿,咦,拐弯啦。

黑朦朦的踏着癞蛤蟆求婚的拍子

走到岔路上,大车呢,许是往西啦

注解是:

十年前,芦沟桥还没有听到枪声,我仿佛已经想到现在的局面。在民族求生存的途径上,我宁愿像老戆赶大车,不开坦克车。

诗里“明天”和“大路”自然就是“民族求生存的途径”,“把路遮断”的“一排杨树”大概是在阻碍着改革的那些家伙罢。“纸灯儿”,黑暗里一点光明;“小驴儿”拐弯抹角的慢慢的走着夜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知其不可而为之”,大概会跟着“大车”“往西”的,“往西”就是西化。“往西”是西化,得看注解才想得到,单靠诗里的那个“西”字的暗示是不够的。这首诗似乎只说到个人的自由的努力;但是诗里念不出那“宁愿”的味儿。个人的自由的努力的最高峰是“创造”。第六首的后三行是:

篇5:守望,在与你的所有风景里散文欣赏

守望,在与你的所有风景里散文欣赏

剪一段流年的时光,随一缕相惜的暧意,将你的身影镌刻在岁月深处!文/烟雨红尘

心无间,情相牵,只源于心底深处的那份懂得,文字里共同的.清喜。江南水乡之秀丽,花开花落之绝美,让我们流连,而墨染流年;文字相暖,一曲相知,便能奏出高山流水;看不着,摸不着,却浓浓牵挂,不言不语,却已心灵相通。

一场花开,一场遇见,穿过时空,幻化成一袖暗香,妖娆着所有的光阴,芬芳了似水流年,唯美了指尖的岁月。我,愿化作蚕烛守护这份情缘,照亮来生之约,在忘川河里,独徘徊!

或许,一念起的时候,你已住进我心里,阡陌红尘,叶落倾城,能看到,能听到,我的眼眸便已明媚一片,绕过媚心,不悔!

拣一段时光,与你折字煮酒;我纤指落琴,一曲赋相知,只为君奏,若水穿尘,涤荡你心中那一粒尘埃,再以万般柔情,安放在你的日子里,以文字的温婉,于浅笑嫣然中,与你对望,在流年里许一场暖阳,与你守望。

一念繁华,一念欢愉,一念成执!任时光荏苒,风月流转,依然一梦相随;纵然雨雾漫天,叶落倾城,我们的眼眸照样明媚;纵然天涯海角,依然信守我们的永不言弃,不离不弃!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