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采白蕨的散文

采白蕨的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白蕨的散文,本文共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采白蕨的散文

采白蕨的散文

踏上狍鹿行走的羊肠小路,用竹竿敲落草尖上的露珠,背着硕大的尖底背篼,臂挎椭圆形的竹篮,身着花花绿绿筒裙的藏家姑娘飘向高高的雪山——这是藏家姑娘,进山采白蕨的一幕幕场景;也是农历四月温暖的阳光下,大山深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雪山叫擂鼓山。据说,山顶上一有暴风雪,就会发出擂鼓般的响声,故而得名。海拔四千米以上是周年不化的积雪;雪线以下,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里,向阳的山坡上,生长着大量的蕨类植物,其中就有名贵的白蕨。白蕨杆叶色泽嫩绿,却为何要在其名称里冠以“白”字?因为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下的普通蕨菜,焯煮了阴干后,是暗红色的;而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雪线以下的白蕨,焯煮了阴干后,就成白色的了。

宕昌县新城子藏族自治乡新坪村,就坐落在擂鼓山前三十多公里的平坝上,青砖红瓦、两层楼的新寨子,与屋顶铺着青石板、土木结构小平房的老寨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家家户户都搬进了新寨子里居住,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老寨子没有拆毁,而是完好地保存下来,以其独特的藏家建筑风格,吸引着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观赏。

四月的暖风微微吹起,四月的擂鼓山一片新绿,瀑布哗哗,山泉叮咚;冬眠初醒的狗熊从树洞里爬出来,伸一个长长的懒腰,钻进了密密匝匝的灌木林;画眉在枝头上领唱,引来百鸟此起彼伏的声声应和。一片片蕨菜,摇曳在草莓花开的山坡上,与四月的阳光握手言欢,向绿树红花们频频点头致意。牦牛在草坪上悠闲地摆动尾巴,不时抬起头来,瞭望雪山之巅;羊群自由自在地吃着嫩草,咩咩的叫声传向远方。湛蓝的天空上,白云飘飘;一群蓝灰色的野鸽子,忽高忽低地盘旋着。嘤嘤嗡嗡的山籁,隐隐约约,时断时续,辽远而神秘。

硕大的尖底背篼,插在松软的山地上,椭圆形的竹篮挎在左边的臂弯,藏家姑娘们在草坡上散开,右手麻利地采摘着白蕨。采满竹篮,整整齐齐地装进背篼,挎上竹篮,又去匆忙采摘,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直到晌午时分,背篼满了,竹篮满了,背起来,挎起来,热汗淋淋,一路小跑,来到树荫森森的乔木林里,一溜儿排起背篼竹篮,一溜儿坐在松柏树下,吃起随身携带的青稞面馍馍,喝起从岩石下打来的山泉水,笑语阵阵,欢声呵呵。

白蕨在市面上身价很高,是普通蕨菜的`十倍以上。但藏家姑娘们采摘回家,并不上市去卖,而是焯煮了阴干后,在自家开办的农家乐里,或与腊肉同炒,或煮熟了凉拌,或与排骨一块烧烫,都是不可多见的美味佳肴。它们是农家乐餐桌上的吸铁石,吸引得四方游客、八方来宾,必欲吃到而后快。白蕨与青稞酒、蹶麻猪肉,是藏乡待客的三大宝,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上好饮食。白蕨野生野长,青稞不使用化肥农药,蹶麻猪遍地乱跑,自己觅食,不需要圈栏喂养。藏家的小伙壮如山,藏家的姑娘美如水,藏家的老人多长寿,皆因居住在大山老林,呼吸着天然氧吧里的新鲜空气,喝着富含抗氧化的多种矿物质、尤其是宝贵的微量元素硒的山泉水,吃的是既富含营养又绝对安全,自产自用的肉禽蛋、五谷杂粮和时鲜果蔬。

进山容易出山难。进来时是空背篼、空竹篮,出去时是五十斤以上的重负,藏家姑娘们却不犯愁。全体出动,横拦在山林简易公路上,挡住前来观赏擂鼓山自然景观的一辆辆大轿车,不带上几个姑娘就不放行,交涉不成,就唱歌,一人起头,众人响应,突然爆发起嘹亮的歌声,用不大流利的汉语唱道:“拥抱一下你呀,亲一下你,我们都是姐妹兄弟。请你到藏家来做客,把洁白的哈达献给你。敬上一杯青稞酒呀,让你醉倒在月光里……”不拉就再唱,没完没了地唱。大多数司机会慷慨地打开车门,能拉多少就捎上多少;个别倔强的,游客们便七嘴八舌地劝道:“你看,多漂亮的藏族女孩呀!多甜美的歌声呀!你就拉上她们吧。”司机经不住反复劝说,还怕耽搁时间,就一脸不情愿地打开车门,让她们上车。

藏家姑娘纯朴心直,懂得感恩,到了寨子,下车前,你一把,她一把,将竹篮里的白蕨捧起来送给司机,大多数司机不知道是名贵山珍,拒绝接收,可姑娘们非给不可,一时就僵住了。有懂行的游客就说:“这是白蕨,可值钱了,可好吃了,你快收下吧。”司机眼睛一亮,问一声:“真的吗?”姑娘们就哈哈大笑了,都说:“你们不是都最爱吃吗?这是新鲜的,不用阴干也很好吃的。”司机就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嘴里还咕噜:“早知道,就多拉上些姑娘们!”

除了采白蕨,藏家的姑娘们,还在其他的季节里,采摘各种各样的山货,譬如五爪菜、野香椿、山蘑菇、羊肚子菌、山核桃、野草莓、山梅子,以及灵芝草、山大黄、野党参、独根苗(黄芪)等等。只要是野生野长的,能够食用、药用、能卖钱的,样样都不放过。勤劳的藏家姑娘,自小就生活在大山深处,成长在老林草坡,深深懂得靠山吃山,是一条谋生的路子;懂得只有依靠辛勤劳动,才会有美好的生活。

在自家开办的农家乐里,藏家姑娘给客人们端上自己采摘的、烹制精美的白蕨菜肴,给客人们斟上自家酿制的、清香扑鼻的青稞酒,然后,敞开歌喉,用母语唱一曲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祝酒歌,咿咿呀呀,时而高亢嘹亮,时而缠绵婉转,围坐在餐桌上的游客,还没有饮酒,就已经深深地醉了,醉倒在情真意深、流连忘返的藏家寨子里……

篇2:采蕨作文700字

采蕨作文700字

冬爷爷走了,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她唤醒了世界上所有的动、植物。星期六上午,我和妈妈、爸爸、外婆和弟弟去乡下老家采蕨。

一路上,妈妈就开始指导我们起来,蕨是野菜的一种,仅在春季万物复苏时才有,长大了就变成了灌木,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颜色是紫色、灰色或绿色,大部分的颜色和生长在那儿的植物的颜色差不多,让人很难辨别,所以要蹲着仔细看才能发现它。

一到老家,我们一行人立刻向山上出发了。一路上,我们不停地朝道路两旁张望,四处搜寻着蕨。我左看看,右瞧瞧,一会儿跑到这儿搜索,一会儿奔到那边寻找,有的蕨刚刚破土而出,只有拇指般大小,就像在向我们鞠躬一样;有的蕨刚刚长到了20—30厘米高,就像一个小男孩在向我们张望似的;还有的已经长成了灌木,顶端长了许许多多的小花,就像一把为小草们遮风挡雨的伞。

我们开始了采蕨比赛。我知道蕨的模样,一分钟后,我就采了数十根;但妈妈经常回老家,对蕨十分熟悉,一会儿就采了一大把;外婆的知识丰富,见识宽广,她走过的地方蕨都被一扫而光;年龄最小的弟弟虽然不认识蕨;但是经过一番勤奋的学习后也采了许多。

突然,弟弟发现了一根又高又粗又没有开花的在峭壁上的蕨。为了让弟弟开心,我便小心翼翼地朝那根蕨爬去。突然,我踩到了一块十分滑的泥土,立刻摔了个“狗嘴泥”,但我依然没有放弃,仍向那个方向爬去。不一会儿,我终于采到了弟弟梦寐以求的蕨。我递给了弟弟,他的山前山后大声宣传,恨不很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这点小消息似的。我感到十分快乐。

快到中午了,我们提着满满一袋蕨满载而归。午饭时,奶奶煮了一大碗蕨,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比原来有味多了。吃过饭后,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爷爷奶奶!

篇3: 蕨尖散文

蕨尖散文

蕨儿耐不住冬的寂寞,在微暖的春潮中纷纷破土而出。春雨之后,更加蓬勃。

刚出土的蕨尖还蜷曲着小小的手脚,酷似母腹中正在生长发育的胎儿。

光鲜的小生命无比稚嫩。壮实的小脚长长的,仿佛手一碰就会溢出粘稠的汁液。鲜润的暗红色,一直延伸进芳香的泥土中,延伸到妈妈的怀里,是一根美丽的脐带。鲜嫩的绿色只在蜷伏于怀中的小脑袋和小手臂上隐隐展现。

蕨尖的小脑袋和双臂上布满了金黄色的绒毛,稍长,很浓密。鲜亮的长脚也遍布细而稍短的暗红褐色绒毛。小脸羞答答地藏了起来。

蕨尖的小脑袋不会藏的太久。此时的她,好象见风长似的,一天一个样。俊秀的,妩媚的,揪心的。要不了几天,她就伸开了小手,和春风,和春花,打招呼。昂起满是金黄色绒毛的小脑袋,稚气地自豪,天真地展示自己的英姿。

春风叫唤的山野,漫山的蕨尖招来了嘴馋的人们。

蕨尖遍山遍野都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就生。”既属于山珍,味道鲜美爽口,又不受法律保护,当然犯不着怜惜。何况蕨尖可采摘食用的时段并不长。

农人们在劳动间歇上山找寻蕨尖,或专门抽时间去采摘蕨尖。只要轻轻一伸手,“咔嚓”一下,脆嫩的蕨尖就断了,流着粘稠而透明的血液躺在农人的手里,和一样受伤的小伙伴一起挤在农人的提篮里;只要一伸手,不仅来了自家伴餐的美味,还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农人提供货源,蕨尖很快上市。这时节,大大小小的餐馆都可以点到这个菜系。

蕨尖的烹饪方法有多种。可以用水稍微煮一下,然后切成小段,凉拌来吃,也可以与火腿或其他爆炒。做法不同,味道自然迥异。凉拌的蕨尖有清淡的香脆,清爽的口感,爆炒的蕨尖却香味浓郁,十分独特。

蕨尖散发着独特的芳香。

于我内心而言,我是不愿意吃蕨尖的。

每看到蕨尖,我常会想起当地的一个传说。

说不清是什么年代,这个地方来了一户姓申的人家,后来富甲一方。

申家老爷,世代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到他这一代,因他为人诚实,仗义积财,家产很快超过了前代几倍。哪想却遭人嫉妒,屡次为奸人暗算。为躲避争斗,在此地置下大量田产,带着一大群女儿和晚年方得的幼子在山乡过隐逸生活。安静隐逸的生活没有过了多少年,就离开了人间,把家交给即将成年的申映溪。

申映溪在姐姐们的帮助下,娶了一个精明小商人家的精明女儿为妻。一年以后,生下一子,起名承富,希望申家的财富能够世代承袭下去。申映溪继承父志,外出经商,妻子在家管理田产,教子,护家。小承富是申映溪的宝,是他妈妈的宝,更是申家上下的宝。奶娘使尽浑身解数伺候孩子,仍不免常被责骂。小承富的妈妈为他添了一个妹妹,但依然以他为中心,把妹妹完全交给奶娘,估摸他的心思,什么都依顺着他。

申承富聪明伶俐,继承了父母的精明,但父母及家人的溺爱造就了他倔强而乖戾的性格。一次,父亲要出远门,已经知事的他硬是不让,怎么哄都不行,讲理更没有用。后来,他困了竟然让佣人找来绳子要将父亲绑起来,自己安心睡觉。如此偏执,如此无知,不管怎样软磨还是硬说,最终还是绑起来去睡。人越来越大,生性也越来越残酷,做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祖父知书达理积下的德,父亲不过分与人为难的的阴功,全毁在了他的手里。他的几个妹妹也经常遭到他的欺辱,只好早早嫁做人妇。他娶妻生子后,没有几年,父亲就暴病归西。他不再像父亲外出经商,在家管理田产,指挥包括他的奶娘在内的仆人佣人,陆陆续续再娶了三房小妾。

奶娘七岁的孙女蕨儿因爹妈出远门,跟着奶奶到申家玩。蕨儿天生丽质,惹人喜爱。哪知已经步入中年的申承富一眼看见蕨儿就着了迷,以后日思夜想欲占为己有。他提出纳蕨儿为小妾。奶娘看着他长大,了解他的为人,当然不愿意孙女落入虎口,再说,蕨儿那么小,找理由拒绝了,并让儿子把孙女托在远房的亲戚家抚养。他哪里肯放手,明察暗访,最终还是带人将蕨儿捉了回来,欲洞房花烛。

奶娘得知后,拼死撞入救孙女,被申承富一耳光打得口角流血。他接着派人毒打奶娘,之后,再吊起来,直到奶娘昏死过去。蕨儿吓蒙了,死不服从。申承富带人将蕨儿拖到后山,埋在山半坡,逼迫蕨儿同意。申承富坐在一旁,等待泥土盖到嘴边的蕨儿同意。人怨天怒,忽然雷声轰隆,惊心地炸雷响在他的头顶,一声紧过一声,一声响过一声。他吓得屁滚尿流地在仆从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回家去了。只剩下蕨儿,响蕾的声音伴着凄冷的悲哭。

天空那么大,找不到一丝蕨儿的眼泪,她的眼泪早就没有了,干了。苍天哗哗地流下了混浊的泪水。

第二天,雨过天晴。蕨儿的爹妈闻讯赶来山坡上寻找女儿。埋蕨儿的那片泥土上没有女儿的影子,只有一棵娇嫩的蕨尖,嫩得惨淡,挂着两颗晶莹的泪珠。蕨秆幽暗的红褐色正是他们常给蕨儿穿的颜色。夫妇哭晕在蕨尖旁,哭晕在山坡上。申承富后来暴病身亡,只留下一个女儿,承受没落,承受艰难岁月的洗礼。

我怎么忍心吃可怜的蕨儿,怎么忍心吃嫩得惨淡的蕨尖。

蕨尖的汁液粘稠而透明。

妈妈对我的感情一如粘稠而透明的蕨尖汁液。妈妈的感情里有蕨尖,妈妈的生活菜谱里也有蕨尖,浓香的蕨尖。

仲春时节,农田里的活计不太多。勤劳的妈妈抽空采摘了很多蕨尖,水煮过后,再用一个盆或桶泡着,逐餐凉拌着吃或爆炒,也会送到集市卖出再换买食盐。

一晚,我做完自己的事情,很迟才回到家,妈妈也刚刚喂完猪回来。我还没吃饭,妈妈们早吃了。我准备自己烧点汤菜,就着冷饭胡乱吃下。妈妈阻止了我。她拿出一块肉(我前一星期买的,她们吃了三分之一,妈妈将剩下的.用盐腌着),细细用温水洗净,快刀切成肉丝,装在一只碗中。接着捞出泡着的蕨尖,用清水搓洗干净,切成小段。我在一旁插不上手,最多递一下需要的刀具。就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冷饭在炉火上蒸热乎了。妈妈给我爆炒了肉丝蕨尖,再烧了一个汤。

浓郁的肉丝蕨尖的香,溢满整个屋子。我沉浸在浓香中,沉浸在温馨中,说不出一句话,默默地细嚼着妈妈炒的肉丝蕨尖,吃着热腾腾的饭。

虽然我工作很忙,自己的事情很多,要读的书很多,可以闲下来的时间极少,但我喜欢回家。回家的感觉真好。家里有妈妈备好的蕨尖,有妈妈爆炒的菜香,有妈妈细细密密的暖语,有妈妈默默的倾听,有妈妈那无尽的关爱。

春风遍野,蕨尖挥舞着小手,昂首四望。

蕨尖一定很好奇,观望着四野,它一定也有自己的梦想。它的梦想是亭亭玉立,还是渴望像松柏一样参天呢?我不是蕨妈妈,更不是生机勃勃的蕨尖,当然揣摩不了它的梦想,更不知道它的梦想是精彩纷呈还是单调淡泊。

我不是蕨尖,不知道蕨尖的梦想;但我常思考着:生命为什么而存在?人的梦想应该是什么?实现梦想就是成功了吗?成功是什么呢?

生命因生活而存在,我不敢苟同;生命因爱而存在,我觉得不完善;生命因经历而存在,因过程而存在,我觉得尚欠妥当。人的梦想应该是过上最快乐幸福的生活?拥有最多的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说不清,道不明。如何定义成功?是成为杰出的企业家,还是成为耀眼的明星?我无法给成功一个定义,却记得自己看过的成功:成功就是在你生活的环境中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或发挥了自己最大才能并起了重要作用,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正如每个人的个性梦想一样,每个人的成功也是独一无二的。

蕨尖没有思想,是快乐的,顺自然而生长,不会迷惘。

人因思想而苦恼,因思想而煎熬,因梦想而迷失。摆正生活,摆正梦想,接受自己的环境,坚持应该有的信念,尽力去奋斗,迷惘失落的浓度应该会下降。

回首细看,漫山的蕨尖依然蓬勃生长,对你微笑。

蕨尖摇曳,摇落春华,摇来夏暑。

漫山遍野的蕨尖告别了童稚,成长,成熟,准备做妈妈。蕨尖的羽状分布的复叶下藏着繁殖器官――孢子,她的孩子就从那儿降生。

蕨是奉献的植物,利人类就是她的价值取向。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野草地里,生在森林里,横生地下。浑身是宝,嫩叶可供食用,根茎可以制淀粉。萁、根味甘,性寒、滑,无毒。全株可以入药,去暴热,利水道。根烧灰油调,可治蛇虫咬伤。

由蕨思人,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如何定位自己呢?我觉得,人性的实质应该是爱,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展现博爱,也是一种出色的价值取向。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我说起:真诚地为他人着想是一种美德。试着鼓起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

蕨全身无毒,利于人;人满脑思想,该造福同类,哪怕力量微弱。

蕨尖经历了春夏,长成蕨扇,张开所有的羽翼,展示夏的葱郁。

蕨扇轻轻摆动,遮住了诱人的蘑菇,唤来了金色的秋叶。秋风秋雨煞黄蕨扇,渐渐风干蕨扇,蕨扇成了蕨秆。

蕨尖,蕨扇,蕨秆,蕨的生命四季。

蕨尖走过了生命四季,走过了生命的整个历程。它的生命可以轮回,蕨尖又在轮回中重生,漫山遍野,装点大地,装点春天。

篇4:《白采》朱自清

盛暑中写《白采的诗》一文,刚满一页,便因病搁下。这时候薰宇来了一封信,说白采死了,死在香港到上海的船中。他只有一个人;他的遗物暂存在立达学园里。有文稿,旧体诗词稿,笔记稿,有朋友和女人的通信,还有四包女人的头发!我将薰宇的信念了好几遍,茫然若失了一会;觉得白采虽于生死无所容心,但这样的死在将到吴淞口了的船中,也未免太惨酷了些——这是我们后死者所难堪的。

白采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人。他的历史,他的性*格,现在虽从遗物中略知梗概,但在他生前,是绝少人知道的;他也绝口不向人说,你问他他只支吾而已。他赋性*既这样遗世绝俗,自然是落落寡合了;但我们却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好朋友,他是一个有真心的人。

“不打不成相识,”我是这样的知道了白采的。这是为学生李芳诗集的事。李芳将他的诗集交我删改,并嘱我作序。那时我在温州,他在上海。我因事忙,一搁就是半年;而李芳已因不知名的急病死在上海。我很懊悔我的需缓,赶紧抽了空给他工作。正在这时,平伯转来白采的信,短短的两行,催我设法将李芳的诗出版;又附了登在《觉悟》上的小说《作诗的儿子》,让我看看——里面颇有讥讽我的话。我当时觉得不应得这种讥讽,便写了一封近两千字的长信,详述事件首尾,向他辩解。信去了便等回信;但是杳无消息。等到我已不希望了,他才来了一张明信片;在我看来,只是几句半冷半热的话而已。我只能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自解,听之而已。

但平伯因转信的关系,却和他常通函札。平伯来信,屡屡说起他,说是一个有趣的人。有一回平伯到白马湖看我。我和他同往宁波的时候,他在火车中将白采的诗稿《羸疾者的爱》给我看。我在车身不住的动摇中,读了一遍。觉得大有意思。我于是承认平伯的话,他是一个有趣的人。我又和平伯说,他这篇诗似乎是受了尼采的影响。后来平伯来信,说已将此语函告白采,他颇以为然。我当时还和平伯说,关于这篇诗,我想写一篇评论;平伯大约也告诉了他。有一回他突然来信说起此事;他盼望早些见着我的文字,让他知道在我眼中的他的诗究竟是怎样的。我回信答应他,就要做的。以后我们常常通信,他常常提及此事。但现在是三年以后了,我才算将此文完篇;他却已经死了,看不见了!他暑假前最后给我的信还说起他的盼望。天啊!我怎样对得起这样一个朋友,我怎样挽回我的`过错呢?

平伯和我都不曾见过白采,大家觉得是一件缺憾。有一回我到上海,和平伯到西门林荫路新正兴里五号去访他:这是按着他给我们的通信地址去的。但不幸得很,他已经搬到附近什么地方去了;我们只好嗒然而归。新正兴里五号是朋友延陵君住过的:有一次谈起白采,他说他姓童,在美术专门学校念书;他的夫人和延陵夫人是朋友,延陵夫妇曾借住他们所赁的一间亭子间。那是我看延陵时去过的,床和桌椅都是白漆的;是一间虽小而极洁净的房子,几乎使我忘记了是在上海的西门地方。现在他存着的摄影里,据我看,有好几张是在那间房里照的。又从他的遗札里,推想他那时还未离婚;他离开新正兴里五号,或是正为离婚的缘故,也未可知。这却使我们事后追想,多少感着些悲剧味了。但平伯终于未见着白采,我竟得和他见了一面。那是在立达学园我预备上火车去上海前的五分钟。这一天,学园的朋友说白采要搬来了;我从早上等了好久,还没有音信。正预备上车站,白采从门口进来了。他说着江西话,似乎很老成了,是饱经世变的样子。我因上海还有约会,只匆匆一谈,便握手作别。他后来有信给平伯说我“短小精悍”,却是一句有趣的话。这是我们最初的一面,但谁知也就是最后的一面呢!

去年年底,我在北京时,他要去集美作教;他听说我有南归之意,因不能等我一面,便寄了一张小影给我。这是他立在露台上远望的背影,他说是聊寄仁盼之意。我得此小影,反复把玩而不忍释,觉得他真是一个好朋友。这回来到立达学园,偶然翻阅《白采的小说》,《作诗的儿子》一篇中讥讽我的话,已经删改;而薰宇告我,我最初给他的那封长信,他还留在箱子里。这使我惭愧从前的猜想,我真是小器的人哪!但是他现在死了,我又能怎样呢?我只相信,如爱墨生的话,他在许多朋友的心里是不死的!

上海,江湾,立达学园。

篇5:采蕨苔周记200字

采蕨苔周记200字

今天,我和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火炉山采蕨苔。

我们爬了很久的山,终于找到了蕨菜生长的地方,它们生长在山路两边和山坡上。刚开始,我不认识蕨苔。我看见奶奶、爸爸、妈妈摘的是像棒棒糖一样的嫩芽,它生长在一丛带有平行叶子的植物的根部。我认识它了,我也开始找蕨菜,摘蕨苔了。我发现了一株蕨菜长在路边陡峭的'山坡上。于是我叫来妈妈。我努力往上爬,妈妈在下面推我。我终于爬上了山坡。我发现这株蕨菜有三根蕨苔。我摘了两根,留下一根。因为爸爸说,应该留下一根让它长大,长成这株蕨菜的叶子,这样这株蕨菜才能健康成长。

我们今天采了很多蕨苔。奶奶说,可以做成一大盘菜了。我期待过两天就能吃到美味的“炒蕨苔”。

篇6:再走蕨坝散文

再走蕨坝散文

12月4日,在乡上吃过早饭后,我和茶书记、农村服务中心杨国贤、秧银锦和阿勇四人,一起去木场蕨坝看冬桃管护情况。

屈指算来,我去蕨坝已经是第三次了。最近的一次,是和县摄影俱乐部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的。当时蕨坝水库边上,正值冬桃花盛开,小蜜蜂正来。蜜蜂采花蜜的专注姿态,被我拍成照片,到现在还一张张定格在我的空间里,刻在我的心里,甜甜蜜蜜不能忘记。

在我看来,蕨坝的冬桃和水库,是木场最绝妙的两景。水库边上的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倒影在水中,如梦如幻,让人流连忘返;美丽的桃花,清一色的粉红向天怒放。微风轻拂,花枝乱颤,花瓣飘飞,让人随之心花盛开。桃园和水库合二为一相映成趣,特别在花开和果熟时节,一直是众多游人游览蕨坝风光的首选地。

春华秋实,桃园果农的收益直接来自于科学管护。现在,正好是冬桃无花无果的休眠期。这个时候,园主需要在各自的园地里给桃树除草、施肥、修剪,期待来年春暖花开之后结出累累硕果,增加经济收入。

上午十二点左右,我们的车在桃园外的小路上停了下来。此时,冬日的暖阳早已将七色光洒向桃园里劳作的农民。在新修的水泥小道两旁,在新翻的泥土地上,一片片桃园一点点白,一颗颗冬桃树整整齐齐地穿上了白色的新装。我知道,这是蕨坝果农为了更好地给果树防虫、防寒穿上的新裙装。

走在冬桃园里,看似光秃秃的枝头,其实蕴含着无限生机活力。偶尔会看见树稍上,挂着几枚晒干瘪了的'冬桃,果熟蒂不落,依然恋恋不舍地依偎在桃树妈妈的怀里不忍离去。随手摘下来放在嘴里一嚼,竟也像蜜一样甘甜。

一条蜿蜒的果园小道,是今年村民一事一议新修的。由乡政府出材料,村民自己投工投劳,既方便果农和游客,又有无限美感。顺着小道走去,我看到了正在给果树涂白的果园主,于是笑眯眯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

“不知该咋称呼您,在给桃树刷漆噶?”我先开口问。

“叫老郑就好,我是从木场村搬过来蕨坝,到这来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管理桃树的。”

“哦,郑大哥真孝顺,好心一定有好报,看你这样用心管护,今年的收益一定很好。”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呵呵,收入一般。妹子是哪里人?来做什么?”大哥倒也爽快。

“我工作在南伞,老家在忙丙乡马鞍山村,是从农村出来工作的,但我们那边不种冬桃,这回是来跟你们学习呢。”

“嗯,早就听说马鞍山茶叶好,价格好,我们这里只能卖十多元一斤。”

“因地制宜嘛,我们那里可能土壤、气候、阳光更适宜种茶,你们这里种冬桃就不错!这片果树是你家的吧?你这样用心管护,今年一定发财了。”我笑着问,内心确实也想知道他们家的收入状况。

郑大哥于是告诉我,他叫郑光有,是木场乡木场村二组的村民,家里有八口人,是个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从大哥口中得知,他家有核桃十亩,已经挂果;有冬桃二十亩。今年就冬桃一项收入,少说也有四万多元。

谈到冬桃管护,郑大哥说,给冬桃除草和施肥一定要做到位,去年单独牛粪他就投入了480袋。由于肥料充足,他的冬桃个大、汁多、口感好,价格最高的时候能卖十元一斤,最少也能卖十元三斤,多数时候五元一斤,很多客人直接到他的地里买冬桃。郑大哥说经常接到客人订购电话后,有时候夜深了,自己还得戴上头灯,到果园里为客人摘桃装箱。

“很多城里人慕名而来,都说要买郑家桃。”郑大哥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始终挂着甜蜜的微笑。

篇7:白采读后感600字

是谁的背影?总穿梭于危2113急的地方,把我从苦5261恼中救出4102?是谁的背影?总守候在病床1653的旁边,熬红了双眼却不在乎?是谁?是父亲!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的眼泪如花从那一刻绽开了……祖母的辞世,父亲的下岗使他家风雪交加!在他的眼中,他父亲有点哆嗦,儿子那么大了,还不放心.家,是一个一直想摆脱的网,但风雨来了却成了避风港! 父亲辛劳攀过石栏为儿子买下朱红的橘子,提着的只是橘子吗?还有沉甸甸的父爱!离开的时候,走几步,回头看……

舍不得.担心,期盼和关心,仿佛书写在他的背影上,清楚而又深刻,不能忘却!两年后,他的思念随着信向朱自清寄来.家境一日不如一日,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在这个贪病交加,凄惨冷落的季节.“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朱自清叹息着!悔恨,歉意与思念交织在晶莹的泪光中化开了…… 爱,就是朴素中出高尚;爱,就是无声中响出歌曲;爱,就是透明中折出光彩.为儿子攀栏买橘是一件平常又非凡的事情.在千千万万爱的付出中显得平常,在千万的平常背后显得非凡!“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在生命的人海里,相信会一下子认出那个步履蹒跚的背影,那个正是当天为“自己”买橘子的父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又要如何报答父母的深恩呢?父亲,在失败时鼓励,在成功时严厉,需要时帮助.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形容默默奉献的父亲,用上所有的语言也不够.

篇8:白采读后感600字

盛暑中写《白采的诗》一文,刚满一页,便因病搁下。这时候薰宇来了一封信,说白采死了,死在香港到上海的船中。他只有一个人;他的遗物暂存在立达学园里。有文稿,旧体稿,笔记稿,有朋友和女人的通信,还有四包女人的头发!我将薰宇的信念了好几遍,茫然若失了一会;觉得白采虽于生死无所容心,但这样的死在将到吴淞口了的船中,也未免太惨酷了些这是我们后死者所难堪的。

白采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人。他的历史,他的性格,现在虽从遗物中略知梗,但在他生前,是绝少人知道的;他也绝口不向人说,你问他他只支吾而已。他赋性既这样遗世绝俗,自然是落落寡合了;但我们却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好朋友,他是一个有真心的人。

不打不成相识,我是这样的知道了白采的。这是为学生李芳诗集的事。李芳将他的诗集交我删改,并嘱我作序。那时我在温州,他在上海。我因事忙,一搁就是半年;而李芳已因不知名的急病死在上海。我很懊悔我的需缓,赶紧抽了空给他工作。正在这时,平伯转来白采的信,短短的两行,催我设法将李芳的诗出版;又附了登在《觉悟》上的《作诗的儿子》,让我看看里面颇有讥讽我的话。我当时觉得不应得这种讥讽,便写了一封近两千字的长信,详述事件首尾,向他辩解。信去了便等回信;但是杳无消息。等到我已不希望了,他才来了一张明信片;在我看来,只是几句半冷半热的话而已。我只能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篇9:白采读后感600字

平伯和我都不曾见过白采,大家觉得是一件缺憾。有一回我到上海,和平伯到西门林荫路新正兴里五号去访他:这是按着他给我们的通信地址去的。但不幸得很,他已经搬到附近什么地方去了;我们只好嗒然而归。新正兴里五号是朋友延陵君住过的:有一次谈起白采,他说他姓童,在美术专门学校念书;他的夫人和延陵夫人是朋友,延陵夫妇曾借住他们所赁的一间亭子间。那是我看延陵时去过的,床和桌椅都是白漆的;是一间虽小而极洁净的房子,几乎使我忘记了是在上海的西门地方。现在他存着的摄影里,据我看,有好几张是在那间房里照的。又从他的遗札里,推想他那时还未离婚;他离开新正兴里五号,或是正为离婚的缘故,也未可知。这却使我们事后追想,多少感着些悲剧味了。但平伯终于未见着白采,我竟得和他见了一面。那是在立达学园我预备上火车去上海前的五分钟。这一天,学园的朋友说白采要搬来了;我从早上等了好久,还没有音信。正预备上车站,白采从门口进来了。他说着江西话,似乎很老成了,是饱经世变的样子。我因上海还有约会,只匆匆一谈,便握手作别。他后来有信给平伯说我短小精悍,却是一句有趣的话。这是我们最初的一面,但谁知也就是最后的一面呢!

去年年底,我在北京时,他要去集美作教;他听说我有南归之意,因不能等我一面,便寄了一张小影给我。这是他立在露台上远望的,他说是聊寄仁盼之意。我得此小影,反复把玩而不忍释,觉得他真是一个好朋友。这回来到立达学园,偶然阅《白采的小说》,《作诗的儿子》一篇中讥讽我的话,已经删改;而薰宇告我,我最初给他的那封长信,他还留在箱子里。这使我惭愧从前的猜想,我真是小器的人哪!但是他现在死了,我又能怎样呢?我只相信,如爱墨生的话,他在许多朋友的心里是不死的!

篇10:爬花山采蕨记作文800字

爬花山采蕨记作文800字

四月,是春风拂面、绿满大地的日子,蕨菜像一群群胆怯的小女孩,顶着满头卷发,悄悄从土里钻出来,低垂着脑袋,很羞涩很温柔的样子,窥视着外面神奇的世界。

这不,4月4日这天,借着明媚的阳光,我和爸爸、姑姑就一起去爬花山了。

趁着今天天气好,我们本打算出来活动活动,锻炼筋骨,不料在途中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我们走在山间小路上,许多风景尽收眼底。由于我是一个酷爱攀爬、冒险的小女孩,所以我一看见山坡就往上爬。这不,就有一个山坡等着我爬呢!我以飞一般的速度爬上山坡,我抬头一望,一幅奇景出现在我面前:在这陡峭的.山坡上,数不胜数的蕨菜正成长着。我憋不住心中的欢喜和愉快,大喊:“爸爸、姑姑你们快来!这里有非常多的蕨菜啊!”“哦!”他们回答到。他们抬头一看,也被当时的情景所惊呆了。他们放下手中的活,像只小兔子似的爬上来了!惊险又刺激的采蕨记就此开始。

因为这个山坡太陡峭了,中间没有任何的树木可以依靠,于是爸爸叫我和姑姑从山坡的两边攀爬,顺便一人采一边的蕨菜,于是我们便照办了。一开始,我不敢爬,但后来爸爸和姑姑说了一些鼓舞我的话,我就敢爬了。我沿着脚印,一步一步的爬向顶峰。我们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那岂不粉身碎骨?”我既害怕又紧张。但望着那些碧绿的蕨菜,加上爸爸给我安全方面的指导和客服困难的鼓舞,这便给予了我勇气和力量。这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越是陡峭的地方,蕨菜就越多,长得也就越粗壮。这使我想到了: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迎难而上,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向它屈服。这再一次鼓舞了我,使我更有信心了。在生活中,越是困难的地方,就越是精彩,我记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我每爬一步之前,都在心里喊着:“一二三”这样我就能爬过去了。我利用这些树木和我矫健的身手,一步又一步的爬上山顶。我也不时往山下看看,这自己的成果。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我们终于来到了顶峰。这时,我在心里说:“戴伊贝,你成功了!”喜悦的表情在我的脸上浮出来。

我们爬完山之后,回到家对妈妈绘声绘色的描述了这次冒险的采蕨经过,听的妈妈羡慕不已。妈妈说:“哎呦,我真的好遗憾哦!我竟然错过了这么精彩的片段,哎!”

经过这次采蕨的经历,使我真正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