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走访古村落散文,本文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走访古村落散文
乙未年5月2日,应文友相邀,余等5人乘车走访社城镇另一道沟之古村落,为龙门、泉滩、刘王后、王金庄、沟儿岭。余因母疾,心思沉重。而每次挤时争往,珍惜机会,却不能全然释怀。途中,因旧路水淹断阻,须绕道翻山越岭而过。只因昨夜大雨,山路陡峻,泥滑艰行,好不惊险,几乎难以成行。上次曾过之,疑为蜀道之险。今日过之,更是惶惶而恐惧。幸得通过,如蜗牛之步,丑态百出,非为侥幸,乃精神可嘉,毅力使然。当值得点赞,苍天不负有心人哉。之后,所到之处,不甚感慨而留碎记。
一、龙门
越过山岭,沿故道而行三、四里,至倚山傍水之龙门村。
何谓龙门?相传此道沟为后赵石世龙之故居。概因该村为出山之门户,故名。一入村,但见村口伫立三间小阁,十分孤寂,残败不堪,令人惋惜。阁顶已坍塌,梁椽裸露,杂物乱置,土墙久经风雨,摇摇欲倒。有四根前柱,两根后柱,尚在苦苦支撑而残喘。阁下有一高、宽约2米之石拱门道,甚是坚固,疑为当年出入村之口。而阁四周,皆已不存,唯有耕田与小径。寻其年迹,不可知矣。
距离阁几十米处,有一排5间土瓦房,为近代建筑。恰逢一羊倌居住,一问,其与余乃同乡,虽不识,却心喜,所谓他乡遇故音矣。闻其言,龙门村民已迁移山外。只有春季,归返而耕种,平常不可见。屋后小山,为古村遗迹。踏萋草、青苔、古石径而上,一片苍夷,但见石堰、石碾、断壁残垣、数个破窑洞等,隐有炊痕,似在诉说着苍凉。只有枣树、酸枣树、杂草等,在静静地陪伴着,直到久远,使人回忆当年。小山边,为山沟。择草丛斜坡而下,过小石桥,为羊圈。羊圈里,有数间窑洞,已成羊居所。顺田间小径,行数十米,见宽畅之处,有两间灰砖房,似有人居新迹。其旁,有数间红砖屋,三间无顶三间上锁。其前,有断壁残院,院落宽广,扇车、大瓮、酒缸等乱置;见土灶,隐有烟迹。此外,概无踪影。
余不厌赘述,深恐遗漏,非只悯惜,是思之不久,渐将不存,恐步后尘不得再见而增记忆哉。出龙门,见垦田中,一排排小绿杨,正随风摇摆而歌,笑着带着希望迎向蓝天白云,令人欣喜而暂时忘记了忧虑。但有诗云:
龙门址上断炊烟,羞拜荒丛老祖先。
一片苍夷催下泪,喟然长叹望晴天。
二、泉滩
离龙门,沿山沟往里行二、三里,至泉滩村。
泉滩村仍倚山傍水而筑居。不过,于宽数百米狭窄长廊间,尽是断壁残院、破窑或空屋,甚是萧条冷落而孤寂。偌大村中,仅有5人居住,皆多为光棍。处处是乱石、牛羊粪便,使人忧虑。又见闻两只白鹅嬉戏、雄鸡啼鸣、小巷犬吠,倍觉桃源之景,不禁欣喜。从六个石碾及石磨,不难揣测,当年之人丁兴旺而繁闹热喧。恰逢一光棍者,能言而滔滔不绝。言此乃风水宝地,曾出过博士、科学家、高官等不少人杰,且有佐证。有一南下干部,虽无文化,然官居显赫,落叶而不忘归根。其家族,投资百万,修筑盘山公路3公里至祖坟,此乃少见也。
又言,古老传说颇多。村之对面,隔溪而望乃金牛山。相传,有一仙徒,不听师言,不慎而触之西瓜钥匙,致使大山开启,金牛拉物奔出,师掐指而知,急归未得,复不得见。今观之,乃郁郁葱葱之绿山,不见踪影。离村后数十里,乃云梦山,方言为板山者,秀而奇伟,有仙洞,隐有仙迹。因时间仓促,不能前往,甚是遗憾。又闻离村数十里,乃小杏山,相传为鬼谷子修身之地,庞涓与孙膑当学徒之所。因之有孙膑沟,有僧洞,余曾探往。问之,马陵道何在?摇头不知。相传小杏山中之金厢寺,有牡丹花,皆可变为丽女,甚是奇绝。小杏山有老叟少年下棋而观者烂柯,过七世而不知,很是神奇。由此可见,古老之故事或传说,深入民间,令人神往。有诗曰:
多少传说解世缘,泉滩松下访僧仙。
重山辈有才人举,可叹今朝逊此前。
三、刘王后出泉滩,少焉,至刘王后村。
刘王后村仍然倚山傍水而筑居。相传,后赵石勒其妻为刘氏,乃该村人。传闻,石勒路过于此,遇一少女,一见钟情而娶之。初,不得势,迁送妻室而归养。登皇位后,更名敬之。一入村,初见一浣妇于溪中捣衣,甚喜。概因沿沟少见妇女者,更为刘后之传说,信此村当有美女矣。然,世事沧桑,不可同日而语。村口有两只白鹅,不时情逗,颇为有趣。半山腰处,有一山神庙,隐隐可见。沿山坡而上,见三棵古槐,三足鼎立之势,十分苍老。不禁令人想起《三国》之传奇。鹊巢静静栖于其上,高处而不甚悲寒。不时有麻雀喧闹,燕子飞梭,使人平添一点温欣。一些石碾、石盘闲乱置于草丛之中,令人回思过去。恰遇一妇人,言其耕牧于此,有牛40多头,羊不足20只。更惊奇者,其圈养着三头野猪,言为猎狗所狩,甚是少见。对面山上,苍松翠柏摇相呼应,一派生机。可叹,除此之外,便是沉寂。不知当年之少女,在何处沐浴,又在何处盈笑矣?遍相问,不知果,更无人烟。
幸遇妇女之公,携两幼孙,借假期,回乡间,谋玩乐。细询问,公常为向导。其言,不时有挖宝窥宝者前来而走遍大山,甚是猖獗,破坏厚重文化,实为可恨。且言小杏山顶,有藏洞。宽、深约1米。有人劝其开掘而未为,不久,有盗者挖之,得石像头数件,一件卖了7万元。余友精于佛教,对其言,塞翁失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焉知祸福兮?若掘之,安得有40多头牛哉?然信。公言,大山处处有宝藏,乃其药材哉。像何首乌,补益肝肾、益精血、壮筋骨。虽性微温,味苦、甘、涩,然几乎挖绝,岂不悲叹哉。留诗曰:
欲觅当年玉女园,溪边浣妇不回言。
孰知何处寻踪影?但见槐前已寂烟。
踏遍萋丛巡古迹,可怜石碾落幽闲。
忽闻野吠山崖下,喜看双鹅对语绵。
四、王金庄
离刘王后村不远,便是王金庄村。
相传,王金庄为刘王后藏宝之地,故名。有不少慕名而来者,欲挖其宝,翻遍村落,却始终无果。从大道隔溪而望,王金庄倚山腰而建,前有清溪。踏石坝,过溪丛,盘山择径而上,见皆是断壁残院,早已无人烟。但从许多破窑、散乱之石碾、石堰、古院落等遗迹,不难推测,这里曾经之昌盛,应是不少于百余口之乡村。有一处三间石拱窑,最引人注目,疑为财主之屋。但见石彻严整坚固,坚不可摧,有雕纹,有套间等,无不显示着有钱人之地位,很是少见。在一片荒夷中,在一片萋草丛生中,在一片酸枣树之荒凉中,在一片枯木乱置中,在一片乱石堆中,有一棵梨树正开花怒放,朵朵娇花,令人迷醉。有种“山寺桃花始盛开”之感觉,不禁竞相拍照。这或许就是与古人在对语吧。
于村不远处,有一香堂,约1米见方。堂上有一棵树,郁郁葱葱而茂盛,隐有香火新迹。沿山丛择径而行百余米,有两棵苍松,其粗大略逊于禅山寺之红松,估计近千年之龄。松下有一堂,耸立于悬崖之岩上,临下为溪,有约10米见方之小院,有土墙石墙石堰围着,苍松伫立于院中。夫虽残破不堪,摇摇欲坠,门樯上有雕纹,门框上有三字尚可辩认。疑为“经精绩”三字,余才疏学浅,不能确认,估且疑为族绩之供奉祠堂。
择径下山,踏溪丛,萋草过膝,见溪中蝌蚪自由游弋,飞蝶翩翩,不禁心情高涨。忽闻鹊鸣,环视之,却见鹤鹳飞旋,盘绕于古村落之上。余不禁拍手称快,乃世外桃源之景也。有诗云:
是否传闻宝藏埋?羊倌说道有无缘。
乱石堆下挖何处?只信实来莫信玄。
五、沟儿岭
过石桥,沿沟道前行约11里,至沟儿岭村。
一入村,有三间关帝庙,独处空旷之溪边,甚是孤寂荒夷,令人悲叹。但见破落不堪,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见石围堰高约2米,夹有石刻水槽。庙之灰砖前墙下,有一对四只蝙蝠围喜之浮雕基石,寓意“四福围喜”之意。拾阶而入,满屋乱物。令人惊喜而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墙上壁画,十分精美奇绝,甚是苍老,却不知为何年所画。一壁画,为三顾茅庐,显见四匹骏马,人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刘关张或骑或谦恭敬立。一壁画,四尊菩萨及仙院下,为水淹七军关公升帐周仓斩庞德之情节,线条分明,人物清楚。一壁画,有“泉山显圣”四字,下有“古成”二字,为张飞在城楼上擂鼓助威,形像传神。还有壁画,残损严重,不得而观。两根梁上皆有彩龙、彩花。而最引人扼腕悯惜,是屋顶坍漏,梁椽裸露,壁画久经风雨而损毁。惜诗云:
关帝祠前久叹息,最惜壁画毁经年。
安得庙宇新修缮,莫使尘间愧九天。
从关帝庙沿小山坡而上,空旷处早已无人烟,仅有数间残屋,其余皆已变为耕地或荒废。羊倌说道,这里曾是上百人口之村。过村后漫天垴大山,为两河口。沿溪沟而出数十里,为和顺县。
归时已至。途中,余不禁沉思,一路走来,佛庙稀缺。榆社乃佛教文化圣地,尤其兴盛于后赵时期。作为后赵开国帝王之故乡,何以如此?是早已湮没于尘土?还是另有因由?不得而知。余仍担忧,随着古村落迁移山外,残留旧址之命运将如何噫?值得商榷而期待,但渴望有未来。
返归中,车走原路,余等绕双峰水库而步行。爬山,跑铁路,立高崖,眺大桥,瞰澈水,俯垂钓,拍靓影,伴莺啼,穿行于翠松林荫小径间,十分欢悦。余下堤坝,洗污手,凉意袭,美心甜。不禁吟唱:
山川秀美好家园,感谢佛来感谢天。
只有众人皆爱护,才能颐养至天年。
古村落走访记散文
乙未年4月11日,余等19位文友乘车走访社城镇一道沟之古村落。所到之处,不甚感慨,遂留碎记。
一、山道之险
因双峰水库屯水,旧道断阻,遂绕道而行。却不识路途,一路询之。终于行上正道,却令人恐惧。但见小道倚山而劈,如巨龙盘踞于重山峻岭之间。道边,皆为乱石深谷。坠之,当为齑粉也。不禁吟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余等下车步行而爬坡,道之陡,道之“之”形回转,引得浓趣。少者情致高昂,老者气喘吁吁,皆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韩师言,“走访之意不在远,在乎行于山水之乐赏也”。宝银对余曰,山势之险,汝当大笔付词也。余笑而应允。至山巅,见翠松与蓝天白云相连,疑闻天宫仙语。而满山杏桃争艳,集红、白、蓝、绿、青于画间,偶有黄花,甚是“江山如此多娇”。有人舞起会旗相呼,争相拍照。远望似红绢挥舞。蓦然风起,处处伴随花雨。余不禁苦吟,得词一首。因恭疏浅才,不甚惶恐,幸承泽露,敢竭鄙怀,莫笑余愚也。词为[青玉案]盘山道感怀:
疑盘蜀道惊魂惧。路陡转、闻仙语。但见低云摘可取。忽传鸣翠,不知深处,松海钻天宇。
多情吟诵诗仙句,众欲临宫唤娥女。速下山间当对侣。蓦然风起,有人挥绢,舞动桃花雨。
二、石会
下高山,过溪水,沿山沟故道而行。未久,至石会村。
夫石会村距社城镇约15公里。曾闻,因“多石山名石汇,后改为石会。”实为谬也。其名之来历,相传与后赵皇石勒手下之大将石会关联。石会于村附近占山为王,后归属后赵皇,村民为感其恩念其功,故名,可见悠久而神秘哉。
夫倚山而筑,前临清溪,夹于山沟丛林之间。惜土屋残败不堪,衰落之景,令人扼腕兴嗟,很是凄惋,潸然感叹。寻其民,甚是稀少。概因多为外出打工尔。仅留数十老者或妇幼者看守,十分冷落孤寂。若石会再生,岂不悲哉。又见处处牛、羊、鸡粪,使人堪忧。偶有犬吠,似在诉说这里还有人烟,却不是桃源。相传,此为古榆社之驿道也。当年之繁华已然殆尽,岂不痛鸣。喜少数乡民,不忍背井离乡,坚守耕耘、放牧,得以繁衍生息,留下一点希望,当赞。少倾,余等离去。余不免吟道:
悲乎败景痛忧伤,古月焉何忘故乡。
若使当年石会在,不知是否恸凄凉?
三、水泽村
离开石会,沿山沟砼路向前,仍是崎岖难行而一路颠簸。少焉,行约三四里,至水泽村。
见村口有四个村民,余等甚是欢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村民更是喜上眉梢,可见少有外人光顾。余深挖记忆库,年少时恋人即为此村者,遂倍觉亲切。曾有一次路过,却未得驻足,留有遗憾。数十载后亲临,余温尚存,但不知芳龄少女,为何容貌,似乎淡忘。余对众友曰,此乃恋人之故乡也,众皆笑。笑中或羞或甜或隐,皆等不觉。
余细观之,该村与石会所筑风水无异。唯其村口,有一古老石阁门,最引人注目,却不知何年所建。从其斑阑花纹,磨褪之隐痕,或可见证苍老,或在诉说着久远之史。村民言,倭寇曾从门中走过,多亏山上消息树传递及时,才免遭生灵涂炭。门后,有数个体育器材,静静闲置在小广场上,显示着现代气息。更喜闻安有电话。然出门时,唯有步行至几十里外而坐火车,甚是艰难。经询,村中尚有二十余人口,算是不多见也。余等入村,见数十座空屋,荒芜不堪,残不忍睹。更有古老之屋,或言财主之屋,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倒是尽见牲畜之粪,何言清洁。余心悲鸣,不禁呻吟:
曾是梦中留恋处,忍堪破败目难容。
倚托古老传说事,日月何时复照中?
四、琵琶窑
带着心堵之纠结,离开水泽,续向前行。不久,至琵琶窑山口。
从山口沿山谷石径顺溪边步行而入。一路上,苍松翠柏夹着青丛或杏花桃花,弥漫在叠山之中。间有翠鸣,有黄鹂、小麻雀,更有野凤雀、鹤唳,令人惊喜而倍增情趣。山崖下青苔上,间隐冰凌,为归春少有。余不禁吟七绝以怜冰凌:
尘风吹尽雪花溶,堪奈残凌退谷苔。
长恨清冰无觅处,谁知隐入此中来。
途中,又见数处荒废之石院落,间有石碑,为光绪年立,字迹已残损不可读,甚是可惜。不觉行五、六里,到琵琶窑。
琵琶窑,乃榆社最北端偏僻山庄,距县城80华里,处太行西麓,横亘百里之八赋岭脚下。夫“环滁皆山也”,仅不足20米之狭口相通,内宽约百米,纵深约五百米,似头南尾北而置之琵琶。山民倚山择地而居,皆为石窑,故名琵琶窑。听闻,此曾为官驿商道之站,其兴盛时,居民近20户80余口。据言,琵琶窑一财东曾养有80余头骆驼,加之驴骡马共有百余“高脚”,专事转运生意。有数家客栈酒肆,很是红火。此地耕田稀缺而生意兴隆,可见当年之繁华,也似世外桃源,而今已无人居也。空遗一片乱石残屋残院。浊漳河正源溪流,婉蜒涓涓穿过,将村庄一分为二。清一色之残迹石砌建筑,或三合院或四合院,皆为石券窑,雕琢整齐精美,门、窗顶部为拱形,有花纹或浅浮雕。主体有分间纵券,有数间通贯横券,结实坚固。配房、仓库、茅房、围墙、畜圈皆为石垒石砌。同石碾、石磨、石铺街道,仿佛进入石雕世界,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人去窑空而渐尽毁。仅有牛粪,似在诉说踪迹。古老之驼铃、骡驴马之蹄,古老之气息,皆湮没在乱石荒草之下,甚是悲叹不绝。遂吟:
琵琶窑下尽空屯,但见一堆破古村。
孰道当年衰兴事?石中探索隐遗痕。
时已午,小憩以充饥,而后攀登八赋岭。
五、八赋岭
沿琵琶窑往北,踏小桥,从道光年间碑旁走过,盘山而行走在“州八道”之古道上。
官方及民间曾数次开拓穿山越岭之道,沿途每八里设一驿站,古称“州八道”。踏着约四米宽之古老圆石山径,隐隐似闻驼铃、骡驴马之声。辗转七、八里,至八赋岭。八赋岭属于三县垴山系,浊漳河源头,海拔1553米。三县垴,因位于县境榆社、榆次、太谷3县交界处而故名,海拔1740米。此外,有强盗圪塔(1687米)、人头山(1690米)、大圪塔(1712米)、百崖山(1566米)等诸峰。交通闭塞之古代,这是一条繁华之官商通道。南来北往之驼队,夜间于琵琶窑歇脚,白日行走,山谷里之铃声,经久不息。忽见一只斑蝶于绿松旁翩翩起舞,众皆笑也。
余等站立于八赋岭上,取出会旗挥舞,争相拍照,兴奋之情难表。余纵声高吼《黄河谣》曲,其声嘹亮,回音缭绕不绝,从而吐尽淤愁,快哉!诸友乘兴,或吟诗或高唱或朗诵,达到极点。惜有老者,未能登顶,岂不遗憾哉。尤其山巅中,一条可通车之穿山“之”路,如蛇形,盘踞于重山翠松之间,不知始也不知终处。只叹疲累而无力前往,留下遗憾。
返归时,杨师提议,另择道而返。于是,余与之二人,行走于山梁,隐有小径,却钻入林中。索萋草而下,荆棘丛生,甚是难行。经数转,终至琵琶窑。从琵琶窑而出,忽闻羊叫,只闻其声,不见其踪。路陡转,恰逢牧人高坐于山上,而羊群鲜见,似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先出山口者,小憩而等待后者。余独自到溪边清洗污足,虽寒意袭人,却清爽而便于轻身上路矣。然未知,后者以为还有后者也。往来疲惫寻找,甚是焦急,深怕出事。以此当鉴,行前须约制哉。余等欠下一杯酒,以谢疲惫寻找者。上车时苦得一诗:
众友登临八赋岭,红旗舞在最高峰。
吟诗唱曲观山下,谁晓林间尽古踪?
六、焦红寺
从琵琶窑山口向前,行二、三里,至焦红寺。
焦红寺乃“州八道”之另一驿站也。其出口方向为和顺县。村里有山神庙、龙王庙、奶奶庙、爷爷庙等,惜已残损。道之正中有一古戏台,甚是苍老而摇摇欲倒,令人惋惜。曾闻,每逢佳节,必唱戏。加之通衢要道,往来行人,人山人海而络绎不绝。
夫仍倚山而筑,概为狭窄之长廊所限,而两山夹村之间宽不足百米,且多为石彻,败落不堪。长廊数百米间,尽是乱石破屋。村前有小河,河边便是大山。
有一牧羊女言,曾有两百多人口,今仅有五人居住。伊言滔滔不绝,恐怕胜过一年之语,可见孤寂。妇言,其有两百多只羊,三个儿女已婚,尽在外地生存。余等问之,因何而不出外谋生?答曰,一为还债,二为子女赚钱,二老无所求也。夫为,何其伟哉。余问之,深夜可惧?然。曾有花豹出没,噬之羊,却未见踪影。余等又试问,可为客者备食呼?然。纯朴之心,尽显。
沿铺满畜粪之石街而观赏。忽惊喜,余见一临溪之院,似曾相识。经询,乃挚友之所。故人之老者西去时,余曾前来悼念,遂感亲切。而对面山上,一条冰瀑静默,引人注目。余甚是兴奋,登石堰而留影。满山羊儿与苍松为证,不甚欢喜。
离时已至而村民不舍。从焦红寺再往前约五里,为大牛村,且翻过山便是和顺县,惜未去。留诗一吟以抒感慨:
踏遍山沟觅古踪,焦红寺里尽遗痕。
长叹人间多变换,兴衰只看有无人。
须臾,余等乘车离去,留下车后一片尘埃。
走访古村落下赤峪散文
上周六,文友齐聚下赤峪踏青赏梨花。余因侍母疾不能往,很是惋惜。昨日偷闲,余携妻儿带3友补课而作记。
下赤峪离榆社县城25公里,因公路通达,驱车半小时便至。一入村口,首现宏阔粼水,乃海金山水库,夺目而倍感清爽。立湖边,凉风习习,空气氤氲,燕子点水,绿柳飞扬而心情舒畅,不见忧愁。恰逢一棵粉桃一棵梨树,如仙娥,亭亭玉立,临水争艳,撩人心弦。且村口伫立着六角烈士亭,最引人注目,引人沉思,引人感怀。观其亭,虽斑驳渐褪,仍不失厚重。拾阶而上,读碑记,刻十多名八路烈士之功绩,心凝重,吊悲鸣,恨倭烈,敬国魂。闻即将移于它处,虽新筑,余尚有异议。此处当不可缺失旧亭噫!移于它处,并不鲜眼,少有人迹,淡而渐忘。不如此立,时时有人过,纵然想忘而不能也。
夫环视全村,背倚高山,前临湖水。水边筑砼路,为长长街道。适逢悉者,邀当向导。过长街,穿石巷,至一古宅。见“芝m室”大门,甚是宽阔而夹于屋间。有隔板,门柱,圆柱雕石,彻条石,灯笼钩等,显得十分苍老。与贴着之春联,形成反衬。因门上锁,绕旁测,摘网而入院。门后,有雕头,不知何物;门樯上有木格,字迹不见;也有立柱、柱石,存有扇车、古箱、木梯等。且看三合院迹,偏房一存一毁,存者以立栏、卧栏等其建筑风格,为近代。毁者,已成耕地。往里,为又一三合院,从门缝而瞧,古迹已不存,皆惜哉。离其不远,是另一古院。夫残院败落,有四间二楼损毁,外露着梁椽,风雨飘摇。其旁又有三间土楼,较为完整,却无人居住。山墙旁,静静地躺着两个石碾,似在诉说着古老之往事。
从两宅古院出来,在巷里恰遇81岁老人刘金全。余等与其寒喧之后,为其点燃香烟,便问及该村之历史。老者言,过去该村有400多人口,有一条大道直通风水岭,往来商贸繁荣。近代因建水库,古道被淹,把村一隔为二,分为上下赤峪。良田渐少,划小船而渡耕。曾有铁路,因之改道。夫记得,倭寇曾入侵三次,杀村民四人,杀八路二十余人,烧毁76间土楼。掠夺家畜无数,抓壮丁、骡马而役运。尚存一人,为云南某市市长,已离职。老者曾被抓二次,皆侥幸得脱,而心有余悸。有一聋者,夜避棺材而免遭屠戮,乃万幸,是不得不为之也。听到此,不免为残留之古宅而庆幸,为残杀国士而扼腕悲愤。用老者言,倭寇何其恨也!今何再狰狞叫嚣也?夫又曰,晋中战役时,此为粱台,乃屯粱之所。八路、民兵,络绎不绝。余等不禁感佩国之勇士而更憎恨倭寇。
余等离开老人,沿石坡径而行,至资福寺。资福寺位于下赤峪村西土岗上,背靠山梁,前临湖水,土崖如削,高约15米。寺庙据险而建,巍为壮观。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式,正面为3间大雄宝殿,单檐庑殿顶,进深3间,建于元至正十年,为典型之元代木结构建筑。正墙有水陆画,线条流畅,刚劲有力,着色淡雅,有一定艺术价值。再下有坐北朝南3间白龙庙。南面有3间菩萨殿,两侧有钟鼓楼和山门,为明代建筑。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小巧玲珑。恰逢大举修缮,杂乱而堆置,碑等不能读,唯有屋顶之数十块砖雕双龙,搁在石台上,引人注目而深思。寺中,有一楸树,苍老而静静伫立,似在诉说见证着历史变迁。
从资福寺出来,听闻还有三处古宅,甚是独特,余等欣然前往。少倾,至一处古宅。但见十分荒夷,残败不堪。有一窗拱上,浮雕精美,或方或菱或花,引人注目,令人叹为观止。见三间土木楼,前墙皆为木制,石木雕纹、木窗图案等,皆十分精巧,可惜损毁。其旁还有三间土楼,无人而居,唯有开艳之桃花与数个遗弃之石碾、石盘相伴,甚是苍凉而叹息。
余等又来到一处古宅院。有石窑。见一古门,有木隔板、门柱、柱雕石等。门内又有门,为砖彻,有精美浮雕花纹,字迹不见,显得十分荒芜,可惜哉。院中有人居住,却悲叹四间楼房底层已彻新砖红墙,古老容颜尽毁,唯见二层木制前墙式古老容貌。余笑着对主人讲,恢复而保护古迹,其价值当不可限量。主人言,凭其个人无能为力,但愿早日开发,其可发财,乃实言。与其邻,是另一古宅,有人居住。为五间古楼,保存较为完整。两边为砖彻窗,上方为圆式,下方为拱式,皆有精美嵌雕。一楼木雕,甚是绝妙。有喜鹊登枝、双鸟莺啼等,惜已残损。旁有木阶梯,直上二楼,惜未能入。二楼前墙,皆为木制,为古代独特之风格。测屋三间,残败不堪,堆满秸秆,遮挡而不得观之。其大门,书有“毡咎谩比个大字,为砖式结构,有精美神斗、插飞等图式。门柱下有一对花式浮雕纹。余等不免感叹,多么美好之古迹哉。余思,安得有一天,使这修缮而重见天日,让后人鉴赏,当不遗憾,也无愧于先人与后人哉。
离开古宅,至砼筑之广场。见新式九间二楼伫立在场边,旧式戏台与之相对。有六个现代体育器材,静静地安置在广场上。蓦然回首,向全村望去,有一处古老楼房,独立于群屋之上,似在诉说久远之沧桑,又似在呼唤着希望。余心绪凝重,不知该如何表达。这时,小儿呼唤,方觉饥肠辘辘,恋恋不舍地离去。但我不知,留在儿子心中之印象是何样。看见儿子专注于手机游戏,余有点木然,甚而悲鸣,该怨谁呢?久久思之,却仰天长叹而无果。但愿不久之将来,一切会有所改变。
感谢友人二军之盛情款待,让余等带着笑颜,去岩良观赏梨花斗艳。
古村落优美散文
听说去一个古村落时,我并没多大兴趣,在我印象中,我们这一带真正意义上的古村落已经不多了,头天晚上我去了西街感觉就是这样。龙泉几位朋友吃过晚饭就热情地拉我们去西街走一走,胡晓君写过一篇《西街》的小说,到龙泉我才知道这里确有条这样的西街,而她就是西街人,我想她小说中的西街就是以此为背景了。小说《西街》中弥漫着一股远古的文化气息,但我们一路走去,任朋友怎么解说,那充满历史潮湿气息的感觉已经找不到了。听说政府也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想保留一段小城的历史,但效果并不明显,一些现代的水泥砖房已经间或其中,这种上世纪后期的房子是在住房局促而经济不足条件下建的',自然比较粗糙,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就破坏了原有的风格。历史的东西一旦破坏掉是很难恢复的了。
车子在一山峡转弯处停下来,我以为是前面遇到什么麻烦,一问才知道就在这下车。这里周围并没有什么村庄,前面下车的人已经离开公路穿过路边一个亭子向峡谷中走去,看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们沿着小溪来回环绕着上去。路上照例建了些亭子这类东西,还有一条斜拉索桥,这在其它的一些景区里经常出现,也不觉新奇,在最大的瀑布下面,还因为我的相机广角不够,那个亭子影响了画面,找不到好的角度,很遗憾没有拍出广告片中那种纯净的效果。倒是那在路边恣意成长的植物,在溪边伴着流水随意开放的花朵,为旅途增添了许多山野情趣。这种很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东西,显得自然真切。
越过最高的瀑布,有一段很陡的山路,正走得有点乏力时,转过一个山坳,下樟就到了。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与刚才风格迥然不同,变化得恰是时候,挺让人提精神的。一棵巨大的樟树长在村前,十多幢房子就以樟树为圆心依山而建,整个村落就像一把扇子一样摆在那里。
村前有一小片田野,一丘田中央还燃着堆草木灰,有村里人在那里做农活。同行修萍,见了兴奋地大呼小叫起来,想当一回农民。她拿了一把锄,后来又去借来篮子采茶,但锄地也好,采茶也罢,无论她姿势怎么做,怎么投入,就是做不像。看来有的东西做是做不出来的。
村子进去的第一座房子是个爬满青藤的小院,地下铺着小石子,看上去很舒服。要不是房间里那些奖牌,还有爬满蚂蚁一样的照片影响了我,我还会长时间地呆在那里舍不得离去。我正想出来时,有人介绍说,这房子是一老者在县城旧城改造时专门买下来,搬到这里依原样修建的。我不禁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这样百名什么、十大什么称号的名人每个县都有好几箩筐,但能用自己的钱去保留一点文化,做一点实事的人,实在不多。在向老者道别时,一向不善客套的我,向他表达了我由衷的敬意。
村子几乎看不到现代的东西。村落的经营者在这里也想表现出那种世外桃源的意境。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这里可能是一个相对富足而宁静的地方。我从那些老人的眼神里,看到那种自足平和的神态。他们对我们这些外人并不排斥,也没表现多少的热情,做着手中的活,想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事。要进行这种坚守是需要境界与毅力的,这里的年轻人和别的农村人一样耐不住寂寞,大多外出务工去了,我不知道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有条小巷的两边是那种金黄色的泥墙,石子路上长满青苔,墙角处还有小草的绿色。天下着点小雨,雨点落在小巷石头上斑斑驳驳。我忽然产生一种想朗诵一节戴望舒的“雨巷”的强烈欲望。可我只想到两句,接下来就想不起了,只好用心默默地穿过那段长长的小巷。
沂蒙山区古村落利山涧散文
沂蒙山区费县,城西南五公里,温凉河东岸,有一处遗弃的古村落。古村落是山区人生存延续的记忆,浓缩了近千年沂蒙山乡村的历史。
利山涧古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进村只有一条石块铺成的石桥相通。石桥宽二米左右,可供来往行人相错而过,石桥高度不足一米,中间桥下几块大石头支撑,河水石隙流过,潺潺的流水声,仿佛聆听到音乐、歌谣和舞蹈混合着的古韵。河上游有一位渔民水中撒网铺鱼,下游远处有一只小船扯挂鱼网;河面时而几只野鸭游荡纷飞。
对面连接石桥即是山坡,山坡即是山路了。这时还看不到山村的影子。顺着山坡左弯右弯登山,两边可见层层薄石板垒起开垦的田地。山路上是碎石块、碎石片和碎石渣,野草一团团一簇簇地生长着。再向前,可看到高高的石墙,这里就是古村落了。村落路边处处可见香椿芽树、樱桃树、杏树、枣树,还有槐树、臭椿、杨树等,尤其在山墙生长的树木,初夏那旺盛的生命力,凝视令人肃然起敬。
山村屋房三十几座,现大多空空荡荡,缺少了屋顶,有的已经坍塌,房内坍塌部分可辨屋梁是山木的,屋顶是山草的。村巷石头阶梯相连,村中间还有一座遗弃的石碾,它静静地诉说着往事,只是没有了那缕缕炊烟的伙伴。高处观看四周,山村在半山腰,地貌呈u型,东高西低,微有坡度,北面房屋居住,南边农田耕种,面积一百多亩。
山村一隅,仍有一户朱姓两个老人居住,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讲述着所知道的一切。古村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祖先因避难,夜间挑着担子过河隐居于此,因村于利尖崮北侧的山湾里,故名利山涧。前些年山村最多居住三十户人家,一百三十一人,现在都搬到河西岸的南坡村和县城居住了,他俩年纪大了,这里还有几亩地种,住得习惯了,就没有搬走。
夕阳西下,恰遇羊群在古村往返,问那黝黑的牧羊人,这里放羊的人还多么,他说已经很少了,山那边村只有他自己了,他那带着浓厚方言的话和融入羊群的背影,令人若有所思。但那山石路上留下的一串串羊粪,倒是没有一点异味,却有着一股股浓浓的`清香,混合着山石的味,真的,这石头有它自己的味道……
古村落之行,细心留意观察,石是青色的,是碳酸盐岩,该属于喀斯特地貌了。那么,五亿年很久以前,这里该是一片海洋,海洋很平静,沉淀形成的石层,有一天长出了这山,山石见证了海洋植物生长演变的过程,见证了这山里人们生存、繁衍和奋斗的足迹。麻姑真的若在,她一定会告诉来过这里的人们,以后这里是最美的景区,再以后这里是最美的居住地,许多人搬进这曾经有故事的古山村里。
本次同游者,妻子,女儿。叹沧海桑田,惜原始之美,故记之以念。
今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和父亲,受石总编的邀请,和县电视台同期声栏目的记者一行七人,走访了官寺。
官寺位于西华镇以西,隶属阳关社管辖,全村有53户人家,在关山脚下,算是一个大村。据记载,官寺是秦始皇祭天路过歇息的地方。对于这里的传说,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探访。9点钟,坐上电视台的车向县城以西驰去。一路上,新城区被林立的高楼、田园的翠绿、连绵的山脉点缀的分外壮观。进入西华镇,色彩更加丰富。只见田野里一块黄、一块绿,就像一块块宝石镶嵌在黄橙橙的土地上。那些洋芋花儿开着紫色的小花,虽然朴素,但也美丽。熟透的麦子,颗粒饱满的笑开了花,在灼热中发出了金灿灿的光。收割的季节,也是农家人最忙的季节,只见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在热浪的麦田里收割,让我感叹农民的艰辛和不易,真正感受到唐代诗人王绅的诗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思想内涵。远离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笼子,进入翡翠般的世界,让我胸臆豁然开朗,感受到了少有的爽快。汽车进入乡村,虽然道路渐渐狭窄,但水泥马路很平坦,转弯绕梁,一路过西源、涧迟、阳关,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官寺。
进入村庄,一幅田园生活气息映在我们眼帘。一座座青砖红瓦的屋舍,朱红铁大门在绿色中生机盎然,庭院花团锦簇,鸟语花香,让我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但也有不少土坯房,孤独、残破地静立村落,给人以古朴、沧桑之感。村头巷尾,牛儿哞、哞,狗儿汪、汪欢迎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在一庭院前下车,被乡村淳朴的气氛包围着。路遇一老者,见到父亲便热情地说:“你是老毕吧!这么多年了,你还那么罡气”。父亲幽默地说:“呵呵!都八十多了,那敢和你七十的比……”听说父亲此行的来意,那位憨厚的老者说:“可惜今天心跳的厉害,要挂针,不然我就带你们去遗址看看。”在一位妇女的推荐下,由她的儿媳带我们去找另外一位老者,可惜紧闭的大门挂着铁锁。那位年轻的小媳妇又带着我们来到了另外一户人家,听到我们的来意,老人非常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手。经自我介绍才知这位老者姓李名忠富,七十有三。高高的个儿,看起来很利落。老者很热情,非拉我们去他家歇息,但被大家婉言谢绝,最后在一颗槐树下的石头上坐下,老人便和大家攀谈了起来。二位漂亮的女记者忙的拍摄,留下了采访中的点点滴滴。父亲问他:“你的老根是这儿的吗?”老乡说:“不是,前四五辈是张家川人,由于家庭贫寒一路逃荒在此,便安家落户一直到我这辈”。当父亲问他知道官寺的传说吗?他憨憨地说:“过去搞土改的时候,在这里挖到过一些瓶瓶罐罐,残砖残瓦,感觉没啥用,就没有在意,后来才知道是祖先留下来的文物,感觉很可惜。“他又接着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在六十年代末修梯田的时候,一个农民挖出了一口大钟,这人不知咋处理,便跑到村里叫人,当大家跑的地里一看,那口大钟却不翼而飞了。从那时起,大家就认为这地方有神灵,一些神话也就被活灵活现地传开了。父亲说:“你知道挖钟的地方叫什么地方吗?”他说:“听祖辈们说好像叫鸿濛寺,听说当时那里的房子很多,朱门碧瓦,很气派。”随行电视台台长石编问:“你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吗?”憨厚淳朴的老李欣然同意。此时队长也从地里赶回来,带着我们去看古遗址。
古遗址在村以北,汽车穿越村庄,向北车驰去。路是土路,而且道路很狭窄。队长在前面开着三轮车带路,我们的车紧跟其后,时不时被路边的蒿草拍打着车身。透过过车窗,老李指着一块东北方向的一个土包包说:“你们看,那个地方就是过去放哨的地方。那时候土匪多,放哨的一看土匪远远而来,便把早已准备好的木棍用石块支好,待土匪靠近,抽出石头,那些木棍就横七竖八的砸向土匪,这些做法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的,虽然古老,但也保护了咱的家园”。看着老李说的津津有味,我们也被感染了,是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老的传说已经开始失传,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在曲里拐弯的山路上行程大约十几分钟,来到了一个很宽阔的山洼下车。老李指着南边的一块平坦的空地说:”就那个地方。“我们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前面啥也没有,只有一望无垠的田野。老李便在前面带路,我们紧随其后,向遗址走去。
行走的这块地是麦田,刚收割完麦子,麦杈不时扎的脚很痛。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了鸿濛寺的遗址。如今的鸿濛寺已经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是一块块长满庄稼的地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地里时不时出现几块灰色的瓦砾,眼观这些瓦砾,比一般瓦砾厚很多,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听队长介绍说,这里的瓦砾砖块很奇怪,只要谁家搬回去铺路砌墙。谁家就灾难不断。所以,这里的砖瓦石块一般没人去捡,都怕引来灾祸。我们走向一堆瓦砾石块,静观眼前的残砖碎瓦,依稀还能看见用石块砌筑的墙基。已经在研究“回中宫”的父亲捡起一块罐的边缘残片,颜色依稀可见,纹理清晰。父亲说这块残片应该是东汉后期,因为,西汉时期,佛教才由印度引进中国,建寺修庙应该是是进入东汉才开始的,而且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父亲继续说:“据史记和华亭县志记载,明毁淫祠……四条镇什字路之鸿蒙寺,皆因憎道不法,轮诱民间妇女,嘉靖间事发,赦旨火花,今其遗迹尤存者。”他顿了顿继续说:“又在《华亭县志、民建》中记载;洪(既鸿)濛寺,在青林西什字路。清同治年间,又遭兵焚,大火焚烧数日,变成废墟,仅存遗址。解放后至七十年代尚存,砖瓦石块乱堆,残瓦瓷片遍地,至七十年代中期改土平田时埋入地下,仅留遗址。“那么这里到底是不是鸿濛寺?回中宫到底在哪里?这还是一个谜,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挖掘、考证,才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父亲面朝关山说:“上寺为最高处邓家源,中寺为官寺、下寺在王家沟。”“为什么叫上寺、中寺、下寺?”我迷惑地问父亲。父亲道:“所谓寺,就是过去官方外出时歇脚整修的地方,因为那时候皇帝出门都是大部队浩浩荡荡相随,而且是徒步,走一段路,必然要休整一下,所以把皇帝休息过的地方就叫寺,后演变为寺庙。”听到父亲的一番解释,我才恍然大悟,感觉历史文化的深邃和飘渺。
眺望浩瀚无比的天宇,层层叠叠的山峦,四面环山的青山被绿色装点的分外妖娆、俊美,宛若走进了人间仙境一般。一缕白云挂在纯净的蓝天上,那么悠然,深邃。官寺在历史的烟尘中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如今还有多少故事沉寂在荒尘古道,云烟之中,何时才能让历史还原天空……
青山深处有人家
为了搞清楚上寺的具体位置,父亲建议去邓家源看看。于时,汽车掉头载着我们向最高处的关山深处走去。
去邓家源的路是土路,坑坑洼洼、爬坡拐弯,一路颠簸到了邓家源。听父亲说这里有一位他认识的老乡,去歇歇脚,喝口水,问问情况。于时大家便随着父亲走进了这个青山深处的农家院落。
踏进这个院落,刹那间被富有情调的田园气息吸引。只见褐色的篱笆围栏整齐的围住了一块菜园,缝隙中透出了几片绿叶探头张望,一深一浅,一柔一刚,充满诗意。围栏里面,葱绿的玉米就像一个个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在菜园之中、紧贴土地的洋芋苗儿开满了紫色的小花。两个漂亮的记者被这少有的景致吸引,高兴的欢呼:“啊!这篱笆多漂亮啊!”院落很干净,但长满了浅浅的青草,鲜苔,绿莹莹的,显然易见,这里已经好久不住人了。院内一座土坯房座北朝南,看来多年失修,墙皮开始脱皮。靠院落以东,是砖混结构的三间房屋。走进这户人家,我们的突然造访,让男主人忙乱了一阵,高兴之余忙的端茶倒水,好不热情。女主人不在,听说下地割麦。细看这户人家,一个土炕占去了半个房间,一个钢管床和土炕平排布置,几个木箱、一个柜子,虽然家具古朴陈旧,但也干净利索。
男主人一米八的个头,给人的第一影响很精神,一点都不像大山深处的农民。女主人不在,男主人只好热情地给我们端茶倒水。我们看到一个相框里的小伙便问是何人?男主人眉飞色舞地说:“是我的儿子,当了五年兵,复原落在了四川绵阳,找了个四川女孩已经结婚生子,这不我们刚从四川回来不久,家里还没有安顿好”。我恍然大悟,怪不得进来感觉他的话已经不是地道的华亭话了。说完他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大堆非常精致的影集。翻开一本,精致浪漫、风情万种的婚纱让我们惊叹,男孩帅的让我们不敢相信,这是咱关山土生土长的人吗?两位女记者惊奇地说:“你看他长的多像我县的男主播啊!“我细细看来,面部棱角分明,浓眉大眼,还真有点像我县的某位主播,只是感觉他比那位主播胖点”翻开另外一本影集,这对夫妻的靓照很浪漫,富有情调。让我们难以相信这就是大山深处的一对农民夫妻:男的高大帅气,神气十足。女的美丽大方,雍容华贵。女记者小刘指着其中一张说:”你看她长得多像蒋雯丽。”细细端详照片,瓜子脸型,眉毛眼眸、鼻子嘴型还真有点像蒋雯丽。正当我们交流的间隙,这家的女主人戴一顶时尚的遮阳帽,披一身热浪进屋,随手脱去帽子,一个典型的农家妇女出现在我们面前,和那披红穿纱中的美女简直是判若两人。细细打量,虽然脸被太阳晒的皮肤泛红,衣着朴素,但也掩盖不了女主人的美丽:只见她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一头乌黑的头发高高的梳在脑后,黑色的`蝴蝶蝶别在上面,显的很精神。看的我暗暗惊叹:“真看不出,这大山深处还有这般标致的美女,真是深山出凤凰啊!”看到我们,她高兴的说:“好久不见毕叔叔了,怎么今天突然来了。”父亲笑呵呵地说:“随电视台考察,顺便看看你们。”她高兴地说:“能来就好,能来就是福”。能来就是福,多么朴实的语言,这就是咱关山人待客的诚意,陌生之感顿然消失,感觉一下亲切了许多。一听父亲介绍我,她便拉住我的手笑盈盈地说:“早听毕叔叔说过你,咱俩一个属相,就是没有见过你,今天你能来咱这土窝窝,真是三生有幸。”说完拉住我的手寒暄了起来,她的手很粗,依稀感觉到凸出的老茧,凭直觉,她就是那种勤劳朴实、善良贤惠,里里外外一把刷子的女当家。听她说话文绉绉的,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农家女。
早都听父亲说过大山深处,有一对曾经帮助过他的夫妻。那还是五六年前的事儿,父亲突然心血来潮,研究起了华亭县的历史——回中宫。某天告知家人要去关山寻古。我被父亲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略带嘲笑地说:“爸爸,考古是国家的事儿,你一个身单力薄的古稀老人,一没交通工具,二没人陪伴,怎么去考古,你就在家安安稳稳的安享晚年吧!”父亲则不以为然地说:“老有所为怎么讲,难道让我在家虚度光阴吗?”我和母亲坚决不同意他外出,一是见于父亲年龄偏大,一人外出不安全。二是出去餐风露宿的,无人照顾,生病了咋办。任凭我和母亲磨破了嘴皮,他还是不罢休。父亲的性格我了解,他认准的事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无奈只好让他去了。父亲背着简单的行李,徒步沿着史记中的路线,一路过西华、西原、涧池、阳关,下午6点到达官寺,此时又累、又渴、又饿的父亲在一家小卖部买了一包方便面准备充饥,无奈无水可泡,被正在小卖部买东西的中年男人碰见,他看到到父亲谈吐不凡,便招呼到他家歇息。起初父亲不愿意打扰别人,但已进入午后,再说已筋疲力尽,也想休息一下。父亲只好跟着这位好心人前往他家。夫妻二人待父亲非常热情,男主人陪父亲喝茶聊天,谈古论今,说寺道庙。女主人麻利的给父亲做饭。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酸汤面递到父亲的手里,吃的父亲心里热乎乎的。饭后,当父亲要告别时,他们诚心挽留,让父亲歇息一下,第二天再去考察。并给父亲烧好了炕,拿出了崭新的被褥,父亲舒舒坦坦的在关山脚下的农家度过了一个夜晚,至今父亲谈起那件事儿,内心就流溢出万般的感动。是啊!如果没有这对夫妻的鼎力相助,父亲的关山之行不知会是怎么样啊!几年过去,父亲始终念念不忘那对淳朴善良的夫妻。作为女儿的我,一直很感激他们对父亲的滴水之恩,无私帮助。只是一直忙于工作,始终没有当面致谢,成为我内心的遗憾和不安。今天终于有缘见到了曾经帮助过父亲的恩人,怎么能不叫我激动呢。
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时分,我们准备告辞回城,但怎低这关山人家的诚心挽留,于时,我们便决定留下来吃顿便饭。此时,麻利的女主人前往厨房烧火做饭。看到这么多人吃饭,让她一人忙活我于心不忍,便随着她来到厨房,卷起袖子,一边聊天,一边帮助切菜,那种默契,融洽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两位记者也赶来帮忙,可被主人婉言谢绝。听她说昨天刚给老母过完大寿,所以好多食品都是现成的。
她家烧的是柴火,在一缕缕炊烟中,熏得我直流眼泪,切身感受着大山深处的艰苦。不一会儿,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不知是饿了,还是女主人炸的油饼、炒的肉丝、煲的鸡汤手艺高超,在美味飘香中,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我们吃的津津有味,感觉好久都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饭菜。此时,我心里默默想,假如他们从深山里来到城里,我们能这样热情的对待他们吗?
茶足饭饱,起身告辞,一声声淳朴的乡音一直把我们送到了车上。挥手告别,汽笛远去,回头望,关山下,大门前,他们的身影还立在哪里,让人心里暖烘烘。小刘突然说:“看到这对夫妻的真诚,好感动啊!”
青山深处的人家渐渐消失,心里默许,别了,淳朴、善良、厚道的关山人,也许某月、某天,我们还会出现在你们的面前……
走遍榆州古村落采风活动散文
【圪麻洼村的昨天】
3月28日,作家协会一行7人从县城出发驱车北上,走进了社城镇圪麻洼村。一下车,我们就被村前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吸引,河流在鹅卵石上急湍而下,发出了哗哗的声音。文友们有的拍照,有的玩水在释放着快乐……
在村口遇到一村民。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去大路西面的山坡上寻找旧村庄的遗址。爬上了山坡寻找着,这里杂草丛生,在高高的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土窑洞坐北朝南。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面目全非,断垣残壁,早已人去屋空。只是一棵棵杏树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绽放着笑脸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文友们在土窑洞、杏花间穿梭着,大家感慨万分沉浸在一片幻想之中,一边低吟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杏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杏花依旧笑春风……
走进这里,就好像是穿越了历史时空。土窑洞、煤油灯、土炕,黑泥皮的墙。吃水要到山下面的河里去挑,挑着水再一步步艰难地爬上坡,点燃柴禾。他们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女人更是由于受封建社会的束缚,从小就把脚裹成三寸小金莲,每天还要围着锅台转;还要碾米磨面围着磨子、碾子转和生儿育女,这一切只能成为我们的想象。祖祖辈辈的人曾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在今天的人们是无法体会那段艰辛的岁月……
这一切早已过去成为人们尘封的历史,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今天,人们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吃着山珍海味;手机、电脑、电视,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有时候还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足常乐。
【西河村的人和事】
离开圪麻洼村又走进了距它很近的西河村。西河村背靠傲的垴,东靠龙池垴。原太平庄、爬西坡、小银坡子、柳树沟4个自然村都归属西河村。村名由河流在西面而得名。
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一进村让人眼前一亮,两边一排排松树郁郁葱葱,健身器材排在村子的路边。村西面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潺潺而过,一眼望去太长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好一派新农村的景象。
随后,我们在村民的引领下,走进了张秀清家的院子去了解他父亲当年的故事。一进家门,我们说明来意时,她满脸遗憾地对我们说:“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你们早来几年就好了!父亲张二小。在抗日战争时期,18岁积极参军,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了排长,参军五年。参加了寿阳、平地、阳泉等战役,在一次战斗中腿部和耳朵都受了伤,在山西野战旅28团退伍。之后,他是由一个村一个村转送到更修村,最后由村民接回来的。父亲退伍后,回到了家乡,当过队长,林业主任等职。他虽然腿部有伤,但他在劳动中拉石头,拖着腿拄着拐杖浇地。在农业学大寨的日子里,他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他从不在乎自己,总是吃苦在先……她还告诉我们说:“父亲去世时,把他一辈子保存的一块军功章给带走了。她动情地说:“这是我父亲一辈子的功劳呀!”
我父亲在世时经常给我们讲过去的事情:“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十团在俺村住过。郭富子家的院子里是伙房。在百团战斗中,双峰战斗,就在我们村口支着枪,昏天黑地打了三天三夜。村里人都藏起来,小孩子们饿得哭喊着……在日军的一次扫荡中,日军在尖疙瘩(地名)把村里人带到傲的垴一次就杀死12人,有的被烧死。真是惨不忍睹……随后,她还高兴地告诉我们,还有一次日军在村口的店里住着被烧死100多人。
当我问起山西省劳动模范张月仙,她说:“在俺村是妇联主任,那可是一个好人。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的日子里,她能挑能担,非常吃苦,不会说就是实干……好人呀!是一个好人……”
简朴的语言让我思绪万千。虽然她给我们讲的人和事只是只言片语,但是在这片土地上,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八路军与村民的鱼水之情;有好儿郎积极参军保家乡;还有省劳动模范张月仙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值得后人传承和发扬光大……
【名将故里彰修村】
从西河村出来,我们怀着敬重的心情向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乡彰修村出发……一路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上,汽车颠簸,尘土飞扬。满目的大山,山峦起伏,河流像一条玉带延伸着,给大山深处带来了无限生机。一路上,司机师傅给我们介绍着这里的一切:“这条沟最大的村就是彰修村,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挣钱,这里的孩子们学习勤奋大部分在外地工作。村里就是些老人和养殖户……我一边听着,一边透过车窗看着一路的风景……
经过了西崖底、石沟、走进了大山深处的彰修村。已经是中午11点40分。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晰,村口一群黑、白羊在河边喝水;石桥、古庙、高山、还有从山上归来的牛、羊、“挂”在高山上的房子;还有羊儿跑、牛儿叫,狗叫、鸡鸣;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嘈杂,但就像是挂在大山深处的一幅风景画。
我们顺着一条小路爬上去进了村口。一个中年妇女,手持牛鞭,正赶着牛群从大山上归来。看见我们的到来她一脸憨厚地微笑着。爱香的相机里留下了她的身影。她告诉我们村里大部分孩子在外上学,还有外出打工的人。现在村里只剩下40余人……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东面的山上:“这是村里人修建的古庙—菩萨庙。在她的指点下我们走进古庙。它象征着村民对幸福、平安的向往。
从古庙走出后,我们向村里走去。由于正是中午时分,没有见到一个村民。这里地形高势,房子参差不齐。我们顺着一条小路,走在了村子的`中间,虽然大部分是旧房子,但是还有断垣残壁的三庭院落,石头砌成台阶。我们走进这里,见一老人在用柴禾做饭。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兴奋地告诉我们:“这里是千年古村。村民口口相传下来,明朝时期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是彰修村人。村东的菩萨庙就是他家的“家福堂”他给我们讲述着。文友们一边听着一边高兴地帮他烧起火来……
当我们准备坐车离开这里时,在村口的河边又遇到了正准备回家的吴荣富老人,他今年74岁。我们又向他打听起村里的故事。他一下子坐在河边的一快大石头上,向我们娓娓道来:“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十团在彰修村带领人民群众开荒种地,军民相处亲如一家……当我们问起戚继光的故事时,他忘记了饥饿带着我们到了村子东面,二里处的牌楼坪(地名)。他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建有牌楼而得名,现在有古墓坟滩。曾经的牌楼、石柱在40年代土地改革时期全部被人们毁掉了。”他站在墓地前面,手指着这里的大山给我们介绍着戚继光的墓地:“头枕凤凰山,眼观箭子岭,身铺老鱼湾,脚蹬黄龙凹,手搬支架山。”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这一处青山绿水的好风光。老人激动得脸上写满了对这位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军事家的敬佩和爱戴。还给我们讲述了传说故事:“当时大臣们在拜见皇帝时,都要下跪,当戚继光拜见皇帝时,皇帝一见他的到来就身不由己地站起来了……今天戚继光的故事还在这社城一带流传着。
离开这里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感慨万分!在榆社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值得我们大力挖掘,大力弘扬。
我向往的古村落大三学生散文
一个村庄可以有多种形容方式,整洁、清爽、古老、广袤、浪漫、靓丽、古朴。但是,有一个词语是绝对没有的,那就是深邃。融入这个词并与之匹配的地方就是李坑。
江西婺源的李坑古村落距今近千年历史。村中明清古建筑遍布,民居宅院沿涧依山而建,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村内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这两岸。整个李坑的面貌构筑了一幅“远树平林村落。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相传北宋大中年间,南唐后主李煜的儿子们为了避免抄家灭族之祸,纷纷以封地的名字立为自己的姓氏。唯独李煜第七子李从链率族人不改姓氏并从封地出逃,逃到江西婺源,看中了这片山水逶迤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李坑。中国的古村大都风水独特。
步行向村里走去,沿一道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进入。走不远,眼前就出现了一座盖着像屋子似的桥。上边是屋子,下边是桥。这桥叫中书桥建筑艺术的内涵深邃。过了中书桥,就是李坑村的牌坊。牌坊上边写着苍劲有力的“李坑”二字。牌坊处前面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阁楼,弯檐翘角,古色古香,犹如一座江南名亭。进了院子才知道,原来这是由十一世祖李侃始建于北宋末年的的文昌阁。文昌阁主要是文人汇集、吟诗作对之场所,也是书香人家为求子求孙“金榜题名”而供奉文昌星君的庙宇。
据资料介绍:李侃是宋徽宗大观进士,历任多职,卓有成绩。后由翰林司书,升为中书舍人,在京城为官多年。后见宋室奸佞当道,逐上疏求归退,隐居家乡。回乡后,李侃在村外河道上建一桥,让百姓行走方便。后人称为中书桥。中书桥建成后。又在桥的不远处建一文昌阁。(如今看到的文昌阁是李坑人在原址上重建的)。看到了这些,就会联想到古代的徽商。婺源也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早先被称为无徽不商。徽商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拉动是巨大的。每每看到徽商的文字,一种敬仰会油然而生。
过了文昌阁,踏上了靠山脚下一条弯曲的水泥板小路。走在李坑途中的小路中央,有一房舍式凉亭,扁扁长长,里边有木凳可供人坐。过了房舍式凉亭,便是狮傩庙。那狮傩庙建在路边,大肚弥勒正满面笑容。相传狮傩庙会保佑村人的安全,能驱除瘟疫。村边。河两边植满了绿树,有小有大,有古老和年轻。小河最宽的地方约三米左右宽,穿梭在村子中间。河的两侧是民房,河面距地面约一米多。河的左侧河沿居民房约两米,河的右侧河沿居民房不到一米。河上有数十座小桥沟通着两岸。间距不远,相隔几米就是一座小桥。小桥多数没有江南拱桥那样的.古色古香,有的只是石板相交,而两边的民房确是年代已久,看了心中会有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
李坑的深邃在于它的经历和渊源。宋抗金名将李知诚和抗元名将李芾就是李坑人,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出了两个民族英雄,于是李坑因此而名声大振。在徽州这些地方,凡是有山有水就被称为坑,前面再加上一个姓氏,就成了地名。李坑除了李名诚和李芾这两个南征北战的武将之外,从南宋到清代,还出了十八个进士。再加上别具一格的木雕工艺以及小桥流水的江南风貌,这个古老的村庄自然而然就拥有了深邃的内涵。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俗称“鱼塘屋”,建于明代。最奇特的是院内有棵古老而奇特的紫薇树,树龄五百年开外。看似衰老不堪,树干和树枝几乎枯萎,似乎是只靠树皮吸收养分,但至今仍然开花,且花期长达九十天。对于这棵紫薇树有诗赞叹:“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三月久”。走进武状元的故居,中间屋中有一长条桌,一供桌。长条桌上边挂着一条幅,写着一个大大的“武”字,上边悬挂着“尚武堂”匾一块。旁边有几盏灯笼。一盏写着状元府,一盏写着李氏。整个武状元故居除了上述几件物品外,还有一简单的说明,别无他物。
当历史的时空到了明代末年这个极为特殊的时代的那一刻,在万历十五年,从明王朝自动告老还乡的吏部尚书李申,为了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最后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李坑……
李坑的古建筑群毫无疑问是当时最为华丽的建筑。白墙上镶嵌着古色古香的雕花和书法。以及灰色的屋瓦,黑色的房檐。远处的高大但又不失细腻的牌坊,近处看似有些陈旧,但又有着独特气质的乌篷船貌,眼前的朱门似乎在回响着历史所赐予的声音,而脚下的青石板路却是刻满了岁月流逝的伤痕。
李坑的建筑大多是明清风格,集赣中民居之精华,融木雕、石雕、砖雕、彩绘于一体,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映于青山绿水之中。到了李坑的高处。这里可以俯瞰李坑的全景。瞧:一道弯曲的小河顺村中弯曲而下。河上三五步一桥,河两侧全是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的四周,群山松竹连绵。绿色的山,怀抱着那些飞檐翘角的古民居。在这青山绿水之间,这南国小村风光的秀美会让人畅想无比,李坑真的是一幅色彩浓烈的山水画妆扮。
李坑不但风光好,而且民俗文化风情也奇特。据文友介绍:著名的李坑傩舞和中秋节舞龙颇为流行。傩舞是在李坑村十分盛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面具起舞。傩舞的面具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让人一眼就能识破。傩舞动作粗犷而朴实。舞剧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也充分表现了李坑人的豪放。另一特色是李坑的中秋舞龙。中秋舞龙是从村头开始,每到一家门前舞,主人就会燃放鞭炮。舞龙要走遍全村,一般会通宵达旦。
深邃是一种文化的风度,也是一种坚实的底蕴。从白色的灰墙到黑色的屋瓦,从雕花的窗台到残破的河边码头。昔日的繁华和兴盛在静观和细抚中都能看得无比明了。灰墙黑瓦,窗台码头,在江浙一带比比可见。然而能够被称为深邃的,只有李坑而已。李坑美丽自然的田园风光,和古朴厚重的文化遗存相融,透着浓郁的乡村气息。悠远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绚丽的水乡风光,淳朴的乡间风情,令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离开李坑,仍然想着李坑那建筑、那小桥流水人家、那独特的民俗,那幽静的环境。李坑真是一处宁静的休身养心之地。没有喧嚣、没有污染、四周静谧气氛,是“天人合一”的典范。
李坑,永远是深邃的!
走访阳明山上中山楼写景散文
趁着母亲节假期,我和先生一同走访阳明山上的中山楼,众所周知,中山楼是过去国民大会开会的会场,国家元首接待外宾或举办国宴的重要场所,在全民直选总统之前,国大代表们就是在这儿选出历届的中华民国总统,也是在这儿进行修宪的重大使命。中山楼是在国民大会走入历史后才逐步对外开放的,在此之前一向是只有政府高官政要,或是受国家高层邀请的贵宾才可以来到这个华美得彷如宫殿一般的地方,虽然它的影像图片早已出现在新台币百元钞票上,但是在未对外开放参观前,这座白墙青瓦气势雄伟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中山楼是在民国54年(1965)10月兴建的,55年(1966)年11月竣工,至今已将近有48年,当年先总统蒋公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决定在阳明山上远眺有青山环绕、四周蓊郁林木、居高临下、风景幽美、一片碧绿苍翠的环境中,由名建筑师修泽兰女士规划,兴建这座以中国明清年代宫殿形式为蓝本的传统古雅建筑,占地约18,000平方公尺,外观气势十分宏伟,布局对称且错落有致,结构层层迭迭饶富诗意,楼高三层,楼后的背景有七星山作为倚靠,右前方可看到著名的纱帽山,又巧妙地将阳明山的地形和景貎结合一起,依山而起、依势而建,如群山环抱中一座闪亮耀目的宝冠。楼的正前方矗立一座挺拔伟岸的牌楼,上面镌刻着国父墨迹「天下为公」,牌楼后方是一斜坡绿地,由红砖砌成古寿字型之阶梯,自底层拾级而上,一共有100阶,栏杆上的装饰也是100个,甚至中山楼的长、宽度也掌握在100公尺内设计而成,隐喻着纪念国父的百岁诞辰,其用心可见。
走进镶着古铜雀纹金花边的红色古雅大门,立即被大厅内富丽堂皇的陈设惊艳,无论梁柱、墙壁和天花板上的图案设计皆十分精致美丽,且色彩鲜艳,到处都有「福」「寿」字样及图腾,配着大红色的地毯,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还有最吸睛的是匠心独具、式样繁多且极为别致的宫灯,使参观来宾赞赏不已,其螺钿家具更是大方典雅,深获文化艺术界人士高度评价,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塑像端坐在大厅的中央,国父的背后有一个镶着金铂非常耀目的「欢迎光临」屏风,内堂是原来国民大会会场的`「中华文化堂」,面积约600坪,可容纳约1,800人,有1,100个座位呈拋物线状整齐排开,文化堂内无梁柱,完全没有遮挡的角落,空间十分宽阔也无回音的情形,挑高约三层楼的高度,更是呈现出恢宏的气势,这真是个使人走入时光隧道的地方,历史的镜头彷佛一幕幕跃然于眼前,让人不禁坠入陈年的回忆中。
导览人员告诉我们,中山楼是全球唯一盖在一个硫磺坑上的大型建筑,文化堂主席台前面的地下正是硫磺坑口的所在,故文化堂是整栋建筑硫磺气味最为浓烈的地方,当年老国代们整天在这儿开会个个精神都非常好,有人说这是受到硫磺气熏氛所致。中山楼的兴建工程相当艰巨,由于基地前后的土质迥异,软硬混杂,曾使到负责兴建的名建筑师修泽兰女士伤透了脑筋,但她的智慧终于克服了万难,她只花了一年一个月不眠不休地完成了这栋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建筑,事实证明它虽长年受到严重的硫磺腐蚀,但经历了几次大地震后仍然毫发未伤,由于一般金属容易受硫磺侵蚀而生锈,故建筑物没有使用一根铁钉,都是运用组合的做法来施工,而且建材的选用特别用心,以耐腐蚀性如桧木、大理石、金铂、玉石、贝壳等,全栋建筑都采用抗硫油漆,楼内柱子、门环、匾额等大都贴上金箔来装饰,不但看来金碧辉煌,主要是因为真金不怕硫磺。
来到阳明山上参观己列入市级古迹的中山楼,不是因为它所属的年代是否够久远,而是它确是曾见证了中华民国的近、现代历史事迹,我们在此不仅是欣赏建筑装饰艺术之雅致,而更是体验它蕴含历史文化意义的内涵,过去的繁华盛况虽已褪尽,仍不减它永不磨灭的风采和那份傲然于世的美感。
目前中山楼不但对外开放参观,并欢迎政府各级单位、民间企业、艺文及学术等团体申请租借会场作为开会场所、团体活动、教育训练、及宴客派对等,除了偌大的文化堂可供使用外,还有小型的会议厅亦可租借,相问之下租金还比星级饭店低廉,同时可容纳2,000人的大餐厅还可配合餐饮服务,具有相当多可利用的价值,我们此趟阳明山中山楼之行着实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