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每一篇文章的编号,如1000-1000(2010)01-0001-01,分别为期刊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起始页码-该篇文章的总页数,现在已经用DIO编码代替。
以下这份书单,都指向为人、处世、做自己,将使我们充实精神生活,滋养内心世界,引导我们更加热爱事业、热爱生命。希望从这些精品文学中我们窥探生活,顿悟生命,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好书有《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简单甚好》《如果有一颗心是自由的》《半局》《世故的尽头 天真的起点》《我懂你的欲言又止》《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万物有情》《细雨下点碎落花声》《肖复兴散文》《率真集》《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所见微尘,皆因有光》
《浮生自在》《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此生须尽兴》《徒步人海》《人间逍遥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精品文学之美。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
人生如戏,无论观众对这出戏有任何的意见,在戏里的我们永远都听不见,只能按照安排表演着我们的人生。
就算观众为我们叫好,我们也不会因此高兴;就算观众为我们喝倒彩,我们也不会因此沮丧。因为这出戏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戏,好与坏就应由我们自己来做评判。
《第一炉香》中,葛薇龙为爱抛弃底线,却始终换不来乔琪乔的一点爱,为钱放弃尊严,却只是一直在欲望里沉沦。是她告诉我们,爱一个人卑微到尘埃里,有多么无奈,女人若是被欲望裹挟,又有多么可怕。
如果说,《第一炉香》是女人被爱情和欲望冲昏头脑的典型的话,那么《倾城之恋》就是女人掌控二者的典范。
离过婚的白流苏,虽然被众人看不起,但她始终活得骄傲、独立。她从来不在爱情中失去自我,更不会卑微地去讨好对方,所以得到了对方的尊重和喜欢。她没有将爱情看作人生的唯一,而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最终取得了成功。
她和情场浪子范柳原展开爱情博弈,和生活对抗到底,最终打破世俗的枷锁,登上理想的高峰。
从某种程度上说,白流苏就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她让人看到女性思想独立的意义,那就是不被爱情裹挟,最终成就自我。
“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人,总是很难改正自己的缺点,人,也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有时,明知错了,却欲罢不能,一错再错,把握正确的方向,坚守自己的原则,世界上的诱惑很多,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发现错了,一定要止步。
“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现代的人好象特别脆弱,报纸上天天报道众多名人得抑郁症,这些人一定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别一个极端。正因为踌躇满志,才坚信自已是完美的,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受到一点挫折,就会变得极度自卑,甚至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为自己找一个准确的定位,享受生活乐趣。
“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死,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
“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现代社会的人变得越来越势利,爱情也越来越无足轻重,于是我不得不相信“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就对现代爱情的最确切的描述。
“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敌人”。有竞争才有发展,因为有了敌人的存在,因为有了不服输的决心,才会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有时候,敌人比朋友的力量更大,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却有永远的朋友,有些时候,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 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自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
朱自清写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又是一种艺术,从社交礼仪方面解读了沉默,鞭辟入里,让人叹服。
他也没写沉默一味的好,用到适当的地方,沉默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只是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诗人徐志摩的笔下,描绘过许多“飞”的意象和姿势。“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飞,几乎已经成为徐志摩创作心理的深刻“情结”和诗文 表现中反复出现,蕴含深致的原型性的意象。 这篇诗化色彩很浓的散文《想飞》,正是最集中地描绘“飞”、表达“想飞”之欲 望和理想的代表性佳作。文章本身就如“飞”般美丽动人:情感之奔涌如飞,联想之开 阔不羁如飞笔势之酣畅跌宕如飞…… 读着这篇文章,仿佛进入一次灵性之超尘脱俗的飞翔之中。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飞”,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诗人欲扬先抑,呈现给我 们一个不能不让我们“想飞”的现实: “胡同口一家屋檐下偎着一个戴黑兜帽的巡警,半拢着睡眼,”深夜,“这深就比 是一个山洞的深,一个往下钻螺旋形的山洞的深……那无底的阴森捻起我遍体的毫管……” 于是,“想飞”的欲望在那“深”和“静”中孕育着。就象“那在树萌浓密处躲着 的夜鹰,轻易不敢在天光还在亮时出来睁眼。思想:它也得等。” 渐渐地、飞、飞起来了,随着作者“白日梦”般的暝思幻想,我们看到了似真似幻 的“飞”的前奏: “青天里有一点子黑的。正冲着太阳耀眼,望不真,你把手遮着眼,对着那两株树 缝里瞧,黑的,有榧子来大,不,有桃子来大——嘿,又移着向西了!” 这“一点子黑的”所指何物,在一篇独特的徐志摩式的暝思型诗化散文,可真难求 甚解。或可理解为太阳下壮飞的苍鹰——因为接下去就将写到;或可理解为一架飞机 的飞翔——因为文章最后正是从日思幻想的状态中被一架“鸟形机器”的炸响而惊醒 过来。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甚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飞”的感觉渐渐地强化起来了: “勖丽丽的叫响从我们的脚底下匀匀的往上颤,齐着腰,到了肩高,过了头顶,高 入了云高出了云。”这应该是乘飞机的感觉吧!据说此文正是写于一次乘飞机的经历 之后。然而,细细把玩,我们却似乎能读出我们自己“飞行”的感觉来——仿佛我们自 己平生了翅膀——那应该是不假借外物的无所凭依的“无待”之飞吧 云雀、这“赞美青天”的“安琪儿”,“飞”就是“上帝给它的工作”,那飞动的 形态更其美妙:“小翅膀活动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地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 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活动的多快活……” 在徐志摩的丰富想象中,“飞翔”的姿态和风度无疑是多种多样的,庄子在《逍遥 游》中所夸张想象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的无所凭依恃待的 “飞”自然不容易见着;“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鹍鹏的壮飞也有些难得(“鹍鹏”终究 是庄子的想象虚构之“无何有”之物)。然而,徐志摩笔下“饿老鹰”的飞翔已足够令 人神往: “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 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 显然,“饿老鹰”般的壮飞是尤令徐志摩神往的,照徐志摩的意愿:“要飞,就得 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 的飞。”他有所不屑的,恰是那种“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 “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这种鲜明的选择不禁让我们 联想起《庄子·逍遥游》中目光短浅而自鸣得意的蜩、学鸠、斥鴳之辈。他们“腾跃而 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于蓬蒿之间,”怎能理解鹍鹏的“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的壮飞此真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从庄子到徐志摩——以其一以贯之的高洁人格 理想和“大美”的自由意志,可见之一斑。 如果说前此关于云雀之飞和苍鹰之飞的想象和描幕是浪漫主义情怀的“圆午曲”和 “进行曲”的话,文章接着又进入天趣童真的童话故事的明澈境界。仿佛是一个天真单 纯爱好幻想的大孩子,给我们这些小读者讲述着那么不容令人置疑的童话故事。“人们 原来都是会飞的,”这该多令人神往。 “大多数人忘了飞”,“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再长也飞不起来”,这又该多让人可 惜;更有甚者,“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 膀上当辅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这又更该使人们警醒了。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飞”、“翅膀”等象征性意象理解得更宽泛一些,我们将更 加震惊于人类“丢失翅膀,”“不会再飞”的状况。“飞”与“翅膀,”从某个角度说, 正象征着人类的诗意、想象、灵性等本真自然之“道”。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 损;”海德格尔认为:人只有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才能近临“存在”的身畔,只有在 诗性活动中,被遮蔽着的“存在”的亮光才敞亮开来。在这里,东方西方,古代现代, 都可谓殊途同归,批判的矛盾共同指向对自然之“道”和“存在”的亮光遮蔽掩埋的可 悲生存状况。 诗人是人类的良心和先知,徐志摩同样在文章中表达对近代物质文明发达的某种困 惑、反省和批判。 在暝想过云雀之飞、苍鹰之飞之后,在水到渠成地直抒胸臆:“飞出这圈子,飞出 这圈子”,“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的神思飞扬,纵情豪迈 之后,诗人流露和表达的是深深的,近乎“二律背反”般难以解决的困惑与矛盾: “人类的工作是制造翅膀,还是束缚翅膀这翅膀,承上了文明的重量,还能飞吗” 就在这种友人深省的深深困惑中,那“一点子黑”的“鸟形机器”,“砰的一声炸 响”——炸碎了诗人在飞行中的幻想,诗人又不能不回到“破碎的浮云”般的现世人生 中来。 浪漫诗哲海德格尔反复询问:在一个贫困的年代里,诗人何为 显然,徐志摩已经用他“如飞”的美文,以他一生对“飞翔”理想的执着追求,甚 至以他传奇般的,预言兑现式地死于“鸟形机器”的炸碎的人生结局,都为我们作出了 最好的回答。 飞。只要人类犹存,“想飞”的欲望永难泯灭。
牛顿没有像一个纯粹的机械论者那样基于纯机械论或仅凭力学原理思考宇宙论问题,而是以自然神学的方式,将其上帝信念、物理学研究与炼金术哲学洞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对宇宙论的总体看法。
尽管牛顿引力定律可以给出一幅无限宇宙图景,但他本人认为:人所在的世界起源于上帝的意志,这个世界是有限的、活的、始终受上帝意志支配的世界。
1.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朵云推动另- -朵云,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2.追求创意教育,诗化人生。
3.最好的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智慧引导下,用足够的细致、耐心与充分的教育意识,让孩子们获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
4.教育是耐心等待的艺术,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去聆听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