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漂流遇龙河优美散文(遇龙河竹筏漂流门票)

漂流遇龙河优美散文(遇龙河竹筏漂流门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9篇漂流遇龙河优美散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漂流遇龙河优美散文

漂流遇龙河优美散文

坐游船从桂林磨盘山码头到阳朔,漓江83公里的蜿蜒水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山傍着水,水绕着山,那碧水盈盈、奇峰倒影的隽秀曼妙,让人“不分江中山是影,难辨水上影为山”,真不愧为“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这趟漓江之航,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如梦如幻,充盈着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神醉情迷。唯有未能尽兴的一点遗憾是:在这样的炎炎夏日,虽能尽阅漓江之水的千般风情,却无缘与满江碧水有肌肤之亲。

到达阳朔上岸后,我提议去漂流玩水,即刻得到同伴们的一致赞同,无心留恋阳朔“洋人街”的购物,一行人直奔遇龙河竹排码头。

初闻遇龙河,我自作聪明地认为河名必是“玉龙”两字,其实不然。导游告诉我,遇龙河之名的出处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东海有一条龙,外出巡游,看到此处河水清澈,环境优雅,风光旖旎,觉得东海都黯然失色,便潜居河中,每天在夜深人静时才浮出水面观赏湖光山色。有一天,它忍不住美景的诱惑,白天也偷偷出来赏景,一不小心,被百姓遇见了,遇龙河便因此而得名。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人称“小漓江”。许多专家学者考察评估后认为:遇龙河是世界一流的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有人说,如果把漓江比作为众人倾慕的“大家闺秀”,遇龙河则是楚楚动人的“小家碧玉”。

遇龙河的河道并不通航,河中筑有不少拦水的堤坎,两岸群峰连绵,田畴广阔,阡陌纵横,山清水秀,好一派田园风光。在这里可以说找不到现代化的建筑,也少有人为的雕琢痕迹,没有一点都市的喧嚣,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纯净、原生态,不愧是阳朔山水的精华。

遇龙河的漂流河段约16公里,漂流工具亦是用七八根粗大毛竹捆扎成的竹排,但不像在武夷山、龙虎山漂流那样,每条竹排可坐八人十人,这里的竹排上面固定着两把竹椅子,只允许乘坐两名游客。开初我颇感不解,觉得这是资源的浪费,听了人家解释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遇龙河水流平缓,河道中还设有不少堤坎,只有轻舟才能飘然越过。

与一位女同仁自由组合,同舟共济。脱鞋、卷裤腿、穿救生衣,刚刚坐稳,竹排便离开码头。奇怪!船工竟然撑着竹排逆水向上游而去,这又如何漂流?还在纳闷间,二十来只竹排已经围拢在一处宽阔的河面上,原来是集合这里观赏捕鱼表演。

一只小小的竹排上,站着手执竹篙的渔夫,他的身旁蜷缩着几只黑不溜秋、看似无精打采的鹭鸶,只见渔夫竹篙往河面一点,鹭鸶仿佛战士听到号令,顿时精神振作,似离弦之箭,勇猛地钻入河水里,河面泛起阵阵涟漪。瞬时,鹭鸶跃出水面,飞上竹排,嘴里叼着一条小巴掌大的活鱼,默默地站在渔夫的脚边,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渔夫掐住鹭鸶的脖子,夺下它口中的鱼放进鱼篓。有人发问:鹭鸶为何不会吞食活鱼?原来主人早已在鹭鸶的脖子上系着一根细绳,勒住了它的食管。

鹭鸶捕鱼我儿时在家乡塘河上见过,如今早已销声匿迹,没想到几十年之后会在这千里之遥的异乡再见旧情景,不由令人感慨良多。人生漫漫,许多尘封的往事,只有经过钩沉,才能浮上心海,逐渐清晰如昨。

观罢捕鱼,河面上飘来了悠扬的歌声:“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滩险弯又多……”我环顾四周,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同伴的指点下,才知道这甜美婉转的嗓音来自旁侧竹排上其貌不扬的小阿妹,她是专门在这里与游客们对唱山歌的。也许游客的热情都在于玩水,阿妹的山歌并没有人应和,只闻得一片喧闹声,原来一场水上大战已经打响。码头上购来的近1米长的`水枪这时发挥了特有的威力,一道道猛烈的水柱把人浇得满身湿透,有人玩得性起,还跳下竹排,站在齐腰深的河中,掬水向对方拨去,河上响彻一阵又一阵的叫喊声和欢笑声。

竹排顺流而走,远处青山迤逦,峰峦峥嵘;沿岸树木繁荫,翠竹葱郁。较之游船之行观漓江,似乎另有一番韵味。一路景观可谓水映峰,峰戏水,山山水水在画中。看青山巍巍,竹排点点,几位女生触景生情,高声唱起那首“小小竹排江中走,巍巍青山两岸走……”

七月的阳光在微风吹拂的河面仿佛消失了原有的毒辣,我悠闲地坐在竹排的椅子上,俯看在绿树翠竹掩映下的碧澄河水,如绿绸,似翡翠,真不知用什么能形容这醉人的绿。当年朱自清先生惊诧于仙岩梅雨潭的潭水之绿,将其称为“女儿绿”,我想,若借用这“女儿绿”来形容遇龙河的碧水之色,也是恰如其分的。

两岸青山如黛,一河绿水长流,我深深地呼吸着湿润清凉的空气,赤脚拍打着清澈透亮的河水,河底一丛丛随流摇晃的墨绿色水草摩挲着脚底,别提有多么的惬意。仿佛流水在洗涤自己的心房,一切烦忧怅惘随流而去,填入心中的是超然物外、了无纤尘的豁达、清馨和幽远。

荡舟河上,正和同伴嘀咕遇龙河漂流舒适休闲有余、惊险刺激不足时,撑排船工提醒我们:“坐稳了,竹排就要过堤坎。”看前面堤坎上下两边有明显的落差,竹排进入约2米多宽的堤坎缺口处,先是竹排前头悬空,然后在我们欢快的惊叫声中,“啪”的一声一头栽入坎下的河水中,飞溅起雪白的水花,沾湿了一身的衣裳。

竹排刚刚平稳,河道中的摄影点就有人大声招呼:“来取冲坎的照片,不满意的不收钱。”出游在外,最怕他人忽悠,起先几次我都置之不理,后来还是经不住诱惑,涉水迈上河滩的摄影平台,看看照片拍得还算可以,要价15元1张,不能讨价还价,那就花30元钱,选购了两张照片留作此行的纪念。

遇龙河河道上除了有摄影平台,还有专门烧烤鲜鱼的,可随时品尝鱼鲜,你只要移舟而上,就可以一饱口福。看其他游客吃得满嘴黑乎乎的,仿佛戴上了黑口罩,不禁莞尔。我和同伴为了不去自损形象,咽旧口水,这点馋意能忍就先忍了。

邂逅遇龙河,蓝天白云飞,两岸风光秀,竹排碧水漂。在这青山绿水的仙境中,我记不清越过了多少道堤坎,也记不清多少次凉水湿身,这一路美景一路逍遥,让人心舒意畅,神迷情醉,流连之时,漂流已经到了终点。

同伴们湿漉漉地上了岸,人人心满意足,喜形于色。是的,旅行,无疑可让生活充满美的向往,快乐的感受人生。最后大家拍手相约:不能老是被囚禁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要给自己的心情放飞,多多走向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逍遥自在度人生,快乐人生一百年!这是我们的共同期待!

篇2:遇龙河导游词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

整个遇龙河景区是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山水园地。从遇龙桥到工农桥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坝,景点百余处,各景点没有人工雕琢痕迹、都市喧嚣,保持着原始、自然、古朴与纯净。国内外专家一致确认,“遇龙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

遇龙河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游览该景区可领略到可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地方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主要有广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桥——遇龙桥、仙桂桥、富里桥;遇龙河畔被誉为“将军府第”、“进士楼阁”的旧县村;使人顿生怀古忆旧之情的唐代归义县遗址、潘庄遗址、徐悲鸿画室、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宅民居等。

桂林山水是“大家闺秀”,遇龙河是“小家碧玉。这里更平静,更舒适。漓江,江宽山高让人赞叹,这里水小山小两岸尽是田间树影更轻柔些。

富里桥:位于遇龙河上游,石结构单拱,长30米,宽5米,高10米,筑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约500余年历史,造型美观,水中倒影恰似一满月。桥头各有古树一株,立桥头观田野,青山环抱,绿水绕庄,河坝浪花滚滚、溪水潺潺,田畴井然,阡陌如织,令人陶醉留连,是观赏田园风光的最佳处。

古城遗址:遇龙河畔,仙桂桥上游约100米,有一四方泥垒城墙为归义古城遗址。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阳朔县分置归义县设县址于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遗址占地39余亩,现存有城墙。遗址对岸有一川岩,登岩凭眺,水天一碧,达10余公里,岩内气候冬暖百夏凉,不燥不湿,是天然读书静养之地,清咸丰年间桂林进士唐墨香曾在此讲学;遗址东边山有一东晖岩,岩内一溪流出,水质清莹,经冬不涸。

八仙岩:隐藏在遇龙河畔遇龙村前的山峰中,明代有人题“怀安境”于石壁上,上有石洞坦平如室,宽约丈余,层岩重叠如楼。洞内有形如圆月的扁石门;下又有七个小洞,深不可测。可谓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篇3:遇龙河导游词

阳朔景点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是阳朔山水的精华。它以山青水碧竹翠桥奇村巧而闻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阳朔风光的最好体现。 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区的古里河,流域却大多在阳朔境内。它清澈妩媚,一路流经阳朔的金宝乡、葡萄镇、白沙镇、新阳朔镇、高田乡,最后与金宝河交汇于青飕渡(高田日出)处,再一同流入田家河,再由田家河注入漓江。 遇龙河古时叫“安乐水”,因后来在河上建有石拱桥名日“遇龙桥”,后来人们就干脆把这安乐水叫做遇龙河了。“遇龙”而“活”,人们对这条碧水用心之良苦,可见一般了。

遇龙河一般宽度为30一60米,其长度约44公里,水深处达七八米,浅处只能齐腿肚。徒步旅游遇龙河,欣赏美丽的阳朔风光是赏这条“小漓江”的最佳方式。

遇龙河两岸青山连绵,造型各异,百态千姿;一路翠竹夹道,绿树成行,芳草萋萋;而若遇晴日,则蓝天白云,碧水绿草,开朗而明快;若逢雨天,更是雾绕云遮,百媚千娇,将阳朔风光表现的淋漓尽致。假若把漓江比作风情万种的大家闺秀的话,那么,遇龙河就更应该是小家碧玉了。

走进遇龙河流域,你不但看得到“精缩”了的漓江山水,还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十分风趣的水车,造型各异的古桥。这是一条很有文化品位的河,有水、有山、有竹、有草、有桥梁、有水车、有建筑。其透视出来的历史氛围和岁月沧桑,明显要优于漓江好一派奇美的阳朔风光。

如果你从阳朔镇出发,遇龙河奉献上的第一道风景,便是富里桥。富里桥宽5米,全长30米,高约10米,青石砌成的桥拱成大半圆形,倒映在水中,是一个鸡蛋形的模样,宛如大姑娘那张明朗的脸,十分别致。

桥的两岸,是百顷良田,微风吹过稻浪翻,白云走处碧波滚,景色宜人。桥的两头,长着两株古树,仿佛如桥的两个卫士,风雨同舟,与富里桥一齐在这遇龙河畔成为一种不朽。由于富里桥呈大半拱状,从桥的一端孔下往另一端望去,那青山绿水、白墙黑瓦一概映在水面,框在桥中,仿佛如山水画在水月中重现,典雅素净,很是耐看。 富里桥建于何年,已经无法考证,估计与金龙桥、遇龙桥、仙桂桥等名桥所建年代相差不多,因为这九曲八拐的河流,只建一座桥显然是难以通行的。过了富里桥,顺着遇龙河往西北方向而去,没有多久,便可看到遇龙桥了。

遇龙桥建于明代,可见遇龙河的叫法,最早也是从明代开始的。这座桥,可以算得上阳朔县境内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了。它长约60米,宽5米,高9米,单孔跨度为18米,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加修了石栏,栏上花鸟鱼虫,龙凤呈祥,十分精美。远处看去,这遇龙桥桥身壮实高大,古藤缠绕,野花装点,巍峨而壮丽,很有男子之风范。

站在遇龙桥上看四周风景,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上游一河相串的金龙桥、富里桥,如孪生兄弟一般,历历在目。那山、那田、那水、那树,像沙盘上的作品,在两岸依次排列。太阳照在水中,拉成一条直线,仿佛为遇龙河开了一条金色的拉链,水中那闪闪的金光,很像一条金龙在潜游。我们不知道先人在建这座桥时,是否也看到了这种景象,或许,遇龙桥的来意,便是如此的吧。

转身向下游望去,群山奔腾,村落点点,稻田簇浪。桥下有一洄水潭,如镜的碧水映着东岸的村庄。那村前的古榕,那黄墙青瓦的农舍,那一条条纵横的街巷皆历历入目。更有趣的是这墙、舍、道全由半米见方的古铜色石块垒成。连伸入水中的砖头,也是如此。 那深潭,那古榕,还有那村落,加上遇龙桥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最好写照。只不过马致远先生没有看过遇龙河的景致,倘若看了,怕是那首诗会写得更好些。

篇4:遇龙河导游词

阳朔遇龙河风景区包括沿河两岸的带状景致。阳朔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区,全长42.5公里,其中以阳朔遇龙桥到青厄渡这一段风景最佳。主要景点有:犀牛塘、水厄风光、五指山、朝阳寨、仙桂桥、遇龙桥、归义古城遗址、汉墓群、东晕岩、八仙过海等近20处。

阳朔遇龙河,这条流着一江风情,一江灵气的“小漓江”,古称“安乐水”。传说很久以前,东海有条龙,巡游至此,见这如此胜境,觉得东海黯然失色,便潜藏下来不走了,这条龙晚上浮处水面贪婪地观赏美好地风光,后来忍不住有时白天也偷着出来,河边许多村民都曾见过。于是“安乐水”遂改名为“遇龙河”。

阳朔遇龙河是一卷画轴,两岸山峦百态千姿,河畔翠竹叠嶂,蕉临四季常青,沿岸地稻田一年四季颜色不断变化,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地绿,诗情画意尽显其中。遇龙河地水清得见底,蓝得透亮,伫立江边,你会觉得它是头顶上那万里无云的天。其中最令人流连的还是遇龙河上的两座古石桥——遇龙桥河富里桥。其中遇龙桥雄健壮美,它河旧县遗址附近的仙桂桥一样,都是无浆干砌的单拱石桥。遇龙河上大大小小的石桥、木桥,还有河中的二十八道滩,河畔的引水灌田的竹筒水车、岸边的古榕掩映的农庄,庄旁石阶层荡衣的村姑,垂钓的老翁,碧潭上嬉戏的鸭群和光腚的玩童,村舍间袅袅的炊烟,构成了一幅充满乡土风情的油画,好一幅“人间仙境”的绝妙图画!

篇5:遇龙河导游词

遇龙河上一石拱桥,位于白沙镇遇龙村旁,明代所建,桥长60米,宽5米,高9米,跨度18米,全用石头砌成,未用灰浆,历经数百年而无损,是阳朔县重点文物古迹。桥体巍峨壮丽,石桥两侧爬满青藤,古色古香;桥下水悠悠,村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担水、洗衣,月转星移,遇龙桥见证人世苍桑,却依然坚固如初。《刘三姐》中的第一组镜头就在这里拍摄。桥上立有《遇龙村抗战胜利纪念碑》,记述了当地群众在遇龙桥对岸朱家寨(又名天作寨)据守长达9个月,与日寇浴血奋战并取得胜利的英雄业绩。“_”期间,该碑被捣毁丢入河中,1987年政府派人捞得下半残碑.并设法补齐重新立于桥上原位,供人缅怀。由于该桥所处交通便利,名闻遐迩.每天都有不少中外游人到此游览。

广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桥――遇龙桥、仙桂桥、富里桥都在遇龙河景区;而被誉为“将军府第”、“进士楼阁”的旧县村就在遇龙河畔;唐代归义县遗址、潘庄遗址、徐悲鸿画室、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宅民居,使人顿生怀古忆旧之情。不过,最刺激、浪漫、潇洒的还是漂游遇龙河,竹排过坝,惊险刺激;荡舟平湖,轻松愉悦,被人们视为挡不住的诱惑,酷煞人的时尚。人们只用一个字来形容漫游遇龙河的感觉:那就是:“爽”!

篇6:精选广西遇龙河导游词

传说很久以前,东海有一条龙,巡游到此,看到如此胜景,觉得东海黯然失色,便潜藏下来不走了。这条龙晚上浮出水面贪婪的观赏美好的风光,后来忍不住有时白天也偷着出来,许多村民都曾见过,遇龙河因此得名。也有说是她古名安乐水,后因中游有著名的遇龙桥,改为遇龙河。

遇龙河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树工农桥段,长约16公里,宽38—61米,身0.5—2米,常年水质清澈,水流缓缓。 发源于临桂区白粘岭,流经阳朔的新村、利学、大利。桥、遇龙、旧县、穿岩等村,在工农桥与金宝河汇合,全长43.5公里。河中筑有拦河坝,引水灌田,不能通航。

遇龙河竹筏漂流是6月,遇龙村的打渔人应几位摄影师的请求,从遇龙桥乘坐竹筏至古榕公园,在秀丽的风景面前,摄影师陶醉了。过后,摄影师们寄回了几张照片,遇龙河竹筏漂流就在半推半就之中开始了。

阳朔龙之旅的buddy和白沙遇龙村的朱冬发决定合作把遇龙河漂流向游客推荐,一下子,遇龙村的村民们购置了100多条竹排、救生衣等设施,在20的“十一”期间,100多家竹排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预订一空,的“五一”期间,更是天天爆满,从早上6点开始漂流,排班到晚上8点才收工。

篇7:遇龙河三年级作文

遇龙河三年级作文

这个短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风光秀丽的阳朔。那里的山很特别,都是拔地而起的,形状也很怪异,有的像笔尖,有的像馒头,还有的像芋头。

今天,我们乘坐竹筏游览遇龙河。竹筏是用又粗又长的竹子编成的,上面有两把竹椅,坐在上面悠哉游哉。遇龙河的水清澈见底,河底的水草轻轻飘摇,还有几条小鱼在水里游。划竹筏的师傅告诉我遇龙河有九个坝子,有的平缓,有的落差较大,坐在筏子上感受漂流的乐趣。

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坝子,心里有点紧张,“哗”的一声竹筏像雪橇一样滑了下去,水只漫过了竹筏的头部,原来没有那么的惊险。不一会儿,我们划到了第二个坝子,这个坝子的落差比较大,筏子滑下去的时候我赶紧把腿抬高,可是水漫的.太高了,我的裤子全湿了,不过我还是很开心,我觉得这太刺激了,太酷了!漂流应该就是这个感觉。

划了一会儿到了河中心的休息站,在那儿我们吃了香喷喷的烤鱼,这些鱼是从遇龙河里打出来的,很新鲜。在那儿我们还尝了艾叶耙,艾叶耙绿绿的,里面包着豆沙,不是很甜,还有一股艾叶的清香。品尝了美味,我们继续前进。突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向两岸望去,山朦朦胧胧的,黑瓦白墙的村庄好像披上一层轻纱,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遇龙河山美水美,风景如画,我坐在筏子上感受着大自然无比的宁静。

篇8:漂流作文700字 遇龙河漂流

转眼间,我已经69岁了,唉,岁月不饶人啊!小时候,我总想长大,可现在,我终于长大了,但是我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了!

今天,是20xx年,再过3天,就是我70岁的生日了,按《生日法》,我将被安排在金色的沙滩上过生日。因为我为我们中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创造了“航天12号”,并且使它顺利地到达了“金星”。并且在金星上采集了地球没有的矿――“圣即矿”,使人们的生活更好了,所以,市长统一让我去沙滩过生日。

不一会儿,蔚蓝色的天空、洁白的云、油绿的嫩草便出现在我的眼前。风和日丽,微风吹在我的脸上,就像有一位美丽的天使在扶摸我的脸颊,我心情没有了努力工作时的沉重,此刻轻松起来。

突然,我看见了一个在海面飘荡着的长满苔鲜的玻璃瓶,只是瓶子上有一个不会被水泡掉颜色或者泡烂的纸紧紧得沾在上面。唉,海面上有一个瓶子有什么好奇的。我静静的眺望着海面。慢慢地,这个瓶子随着一阵温和的风飘了过来,我忽然觉得好眼熟,好象曾见过它,便弯下腰来拿起了这个瓶子。这是一个漂流瓶,我把瓶塞拔了出来,取出了一张已经发黄了的纸。虽然字迹已有些模糊,但是还能隐隐约约把上面的字辨认出来:“人的寿命太短了,才几十年,最多也只有一百多年,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科学医生,创造出不死丹药,这样人就不会死了。”“蹦”我的头上好象被重重地打了一棒:这……这……这是我写的呀!仔细一瞧,瓶子里果然还有一张照片,是我,就是我,一个头戴一顶鸭舌帽,爱幻想的小男孩。怪不得自己觉得小瓶子那么眼熟。

我慢慢坐下来,眼前浮现出了儿时的情景:那天,老师问我们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我便把自己的愿望流畅地说了出来。课后,老师让我们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一张纸条上,装进瓶子,塞好瓶盖,放进海里,希望能把这件事实现。但现在想实现愿望已经不可能了,我现在在xxx科学院工作研究太空,离做不死丹药已经很远了。

童年真好!有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如果能回到童年,那该多好啊!

我重新装好漂流瓶,奋力投入大海,我希望我的子孙能捡到它,来替我实现我儿时的梦想。

篇9:漂流心河-散文

漂流心河-散文

你说,所谓「乡」,不过是一个「某处」罢了。那么「家」,又是何处呢?

1966年,父亲费尽心血、耗尽他当时所能筹措得来的所有,寻找设计师,将原来普通的、一般的两层楼,魔术似地塑成这一栋在那个年代整个美拖旋转桥南区最好看、最别致,也最高的四层楼建筑:房子?房屋?住所?不,是父亲的爱,他无尽的爱凝成的「家」,给你们的「家」。

对, 「家」,在1966年刚建好时,多温馨、多温暖、多温柔、多温和、多温心的一个词儿,一个光让你看俊秀浅蓝的外貌即已喜欢、陶醉的窝。楼下第一层右边是一个可爱的院子,矮矮的篱笆旁立着几株亭亭的琼英,舒服亮眼的朵朵黄花在片片绿叶的陪伴下,于微风中摇曳生姿。二楼阳台的长长栏杆,是你在家时肯定会去倚立的地方;停电的夜晚,唯有倚栏呆看夜空中盏盏照明弹,倾听不时传来的枪炮声,不知能向谁问战火可能停歇的日子。四弟爱单独住在三楼。顶楼的小房间似乎不为什么地存在着,让二妹在另一大半的露天阳台上,种些她欣赏的西红柿、苦瓜和许多美丽的`花。

1968年戊申春节,最惨烈的战事摧残整个南越。年初二清晨起,大批的难民四面八方涌来挤满一楼,大大的厅只有他们的惊惶、哭泣、哀号,等着能回到已半毁或全毁的家。

长期在西贡飘流居无定所的你,实际上住在这个「家」里没有几天。1969年9月17日你以为的暂别成为永别。而父亲,艰辛营造一个1966年绝美的「家」,他自己和母亲,却一直都待在对面的万寿堂中药房里,孩子们每夜从药铺过来,与父母永远隔街相对。

也许不忍目睹1975年4月的沦陷,1974年,年纪轻轻就急着去世的母亲,没有住过一天这个「家」的任何一处。1979年初,父亲在你眼泪早已流干,痴痴盼等重聚的那一刻,临上飞机的前一晚,未及说任何话即已离世;妹妹们让他仓促地从这个「家」前往母亲长眠之处。

他走之后的第二天,他一生的全部全部心血,已成为「政府」的最大「胜利」;而他和母亲原本「安息」之地,亦于2001年初由「政府」挖去。被迫离「乡」的他们,飘流在陌生的堤岸。离「家」二十余年的四弟,才回去陪着他们自「家乡」往「异地」,也在数天后,永远孤单地睡在更遥远的另一个异乡,不提归期。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