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结构巧妙的是《哭》一文的第一个特点。
《哭小弟》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悼念性散文。
作者通过对小弟的一生事迹和病逝经过的回忆,边叙事边抒情,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悼念的目的。
这是文章结构巧妙的表现之一。
另外,作者在行文中,把小弟的一生事迹和病逝经过切割成许多点和块,然后以“哭”字为焦点,以忆念为引线,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个各种材料交叉迭积,抒情与叙事交互为用的有机整体。
如文章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由“我”见到的小弟的出国名片回想到小弟的逝世,进而抒发心中悲痛之情,再由失去这份骨肉亲情的刻骨铭心之痛,进一步加深了对小弟生平和病逝的回忆……如此般现实与追忆交相往复,这就不仅避免了叙事的刻板、抒情的空洞,增强了文章内涵的丰富性、立体感,而且充分体现出作者伏案写作此文时那种思绪万千、难以控制的痛切激情。
这便是文章结构巧妙的表现之二。
文章结构巧妙的第三个表现在于文眼“哭”。
我们可以看到,《哭小弟》这篇文章虽在题目中突出了一个“哭”字,但全文正文中“哭”字并不多,全都加起来也超不过十个。
而仅在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一段中,就出现了七个“哭”,所占比重如此大,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该段的注意。
该段中先由“我哭小弟”,到“我也哭蒋筑英”,再到“我也哭罗健夫”,进而到“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最后到“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这一连几个“哭”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把文章全面铺开,从而深化了主题。
让读者深刻体会到那一代“迟开而早谢”、壮志未酬的知识分子,绝不只小弟一个!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是千万“迟开而早谢的花朵”中的一个代表。
可见作者如此巧妙的安排是不无道理的。
其次,感情深厚、催人泪下是第二个特点。
我们都知道,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形散指结构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神聚则指感情凝炼,主题集中。
一般来说,读者通过阅读既能对散文的形散一目了然,而鉴赏散文神聚则不那么容易,主要方法是找到“文眼”(“文眼”指的是片言只语显豁地提示文章内容情感和谋篇布局的语句),把握线索。
因此,我们把握《哭》这篇悼念性散文的凝炼的感情,就可以从文眼“哭”字入手。
标题中一个“哭”字简单而直接地告诉读者,小弟的病逝给家人、朋友带来的痛苦已到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程度。
另外,文中所用的“哭”字虽寥寥无几,字对往事的点滴回忆,却事事透露出“我”的丧弟之痛。
例如,文章真切诉说了小弟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冬天用冷水洗脸,志愿到西南工作,癌症不治仍面带笑容,工作中常痛得大汗淋漓,事虽平凡细小,却跳动着一颗美好的心灵;朋友的相助,同事的内疚,父亲的挽联,姐姐的泪水,虽都是侧面点染,却昭示着小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记事真实,抒情真挚,真事与真情交融,字字句句浸透泪水,这里行间无处不“哭”。
正所谓平凡出真情,姐姐对小弟的生平回忆如此真切,如此细腻,如此清晰,犹如往事历历在目,可见姐弟情深似海。
如此般骨肉情深,而今分离,阴阳相隔,怎教人不为之所动想必文章尚未读完,你亦禁不住潸然泪下了! 最后,语言细腻是第三个特点。
例如,文中第二、三、四节开头第一句都表示同一个意思——小弟病逝了。
但仔细分析“去了”“过早地去”与“过早地永远地去了”这三个短语的差别,便能体会到感情上是逐层深入的。
又如,第七节中,当“我”回忆小弟在事业上的进展时,并没有用一些俗套的诸如“过了几年”“没过多久”等词汇来修饰,而是用两个“不知不觉间”,让读者亲身感觉时间的流逝虽快,但小弟在工作上的进展更快。
由此,姐姐对小弟的敬佩之情不言而喻。
像这样细腻的语言文中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例举了。
总之,细腻的语言有助于准确地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