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作文怎样写出语文味和哲理味(作文怎样弄成电子版)

作文怎样写出语文味和哲理味(作文怎样弄成电子版)


作文怎样写出语文味和哲理味

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概念: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但不限于狭义的艺术散文、“纯散文”.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的,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所以,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散文教学应该教出语文味,那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他们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 我认为要教出散文的语文味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鉴赏散文的语言美,突出朗读的训练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余映潮语).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散文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 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散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散文教学中教出语文味的重要一环. 二.品读欣赏语言,滋养学生情感丰富的情趣语言塑造形象,“言为心声”.在散文教学中抓住文章中的精典语言、精美语言和重点语言引导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中内蕴的情感情趣便会通过品读欣赏感染和陶冶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情趣. 比如,在教学散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引导学生品读“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让学生领会青海湖的梦幻是神奇、美丽的,但也是虚幻的.青海湖拥有醉人的美,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实实在在的美却又美得有如同梦境般奇妙.本文紧紧围绕“梦幻”二字展开,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梦幻”般的美、“梦幻”般的感觉总是和青海湖诱人的魅力紧紧结合在一起. 只有将散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原则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学会品读散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前面说过,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介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从三方面去尝试。

第一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事物的本质性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的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良好材料。比如小说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及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描写,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勤》等课文都是典范材料,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提示其深层含义。此外,一篇好的散文也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材料。曾听过《风景谈》一课的教学,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能力,采取图画教学的方式,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由文中的六幅风景所体现的主题已逐渐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因为正是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才显出其伟大,风景也显出其美好”这一主题思想。

第二是运用归纲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可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原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单元教学的实施,为语文教学中的迁移训练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它可以一篇带多篇,以一单元带多单元,以一能(阅读)带多能(写作与听说),甚至课内带课外等等。以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为例。两篇文章虽然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他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做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三峡各自不同奇特景致,教学 中还可以以前一二篇的讲读带动后两篇的自读。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全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从单元扩展到一册书再扩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知识网络。这样,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第三是迁移能力也不能忽视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概括,包括对生活的观察、仔细体会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生。所以概括能力的提高为知识的迁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培养学生一定的概括能力,这只是提高迁移能力的一个前提保障,要实现真正的知识迁移,还离不开联想这一重要环节。联想是由此及彼、由甲而乙的一种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即在已有的感性或理性形象之间,不断跳跃勾连的心理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

从教学中体会观察,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大致可从下面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从而准确审题,久而久之,学生可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从而进行知识的迁移。现代文、文言文均可如此。

第二是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从新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一些自己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常采用设疑激情的形式进行。《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如果就文学文,孤立地作学词学篇的解读、人物性格的分析,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教学时不妨联系抗日战争:东北沦亡,华北沦陷……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感觉如何三言两语,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再来学课文,小说悲愤的基调、强烈的感情,就能领悟了。还可运用矛盾法设置问题。例如学习《为了忘却的纪念》,问学生:要纪念就不能忘却,要忘却就不必纪念了,可鲁迅却偏要说“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是为什么这种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去辨真假、是非,在陈述理由、自圆其说中激发思维,解决问题。

第三是师生共同创造与新课题有关的适当情境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的联想,把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思维的迁移,进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这一点可借助朗读、音乐、绘画等形式进行。比如,学习初中课本中的《赤勒歌》《可爱的中国》《听潮》《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课文都可以朗读入境,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使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更好理解课文。

总之,只有让学生的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才能使学生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所以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是知识迁移的关键所在。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