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当仁不让的故事

当仁不让


[成语拼音]
dāng rén bù ràng
[成语解释]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典故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施行仁政,为人要有仁义,孔子回答学生子张说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五点就做到了仁。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为人应该当仁不让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