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艺术欣赏”课程是高职院校实施美育工作、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目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欣赏”课程立项了“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改革试点课程,在深入研究与具体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同时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运用美育功能,实现艺术欣赏课程思政改革,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课程思政;艺术欣赏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举措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艺术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但部分高职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仍有不足,一是课程体系不落地,很多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并不切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计虽然很丰富,但可实施性不强;二是课程内容单一,公共艺术课程在与专业性结合方面、课程思政方面和地方文艺素材融人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得不够;三是多元施教路径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在公共艺术实践方面,学校公共艺术教研中心或宣传部门、团委部门和学工部门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在具体路径和具体对策方面研究不够深入,虽然有除课堂之外的其他教育路径的思路被提出,但要么仅停留在呼吁层面上,要么还处于偶发性的层面上,缺少常态化的机制、具体路径以及具体实施对策。本文试图在以上四个方面对多元化的路径和对策做进一步的深人研究,以期解决在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部分实际问题。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一)课程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111。确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只有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深人展开分析,才能够科学优化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真正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下面,本文以“艺术欣赏一歌声唱响一百年”的课程目标为例,说明如何准确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让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人课程目标。一是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以赏析音乐艺术作品为导向,采用赏、演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强化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在了解艺术作品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确立思政育人目标,本课程通过对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中国革命文化作品、社会主义文化作品的赏析,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总的来说,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是关键,增强学生的赏析能力是核心。通过对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配合第二课堂艺术实践的广泛实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艺术修养,激发他们良好的艺术创造热情,全面实现美育功能。
(二)建设思路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6年就在学校的基础课部成立了艺术教研室,开始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工作。近些年,教研室的专兼职教师也多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培训,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教学实战经验。因此,本教研室团队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了一条适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优化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创新,需要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课程目标。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满足课程对象的需求和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的要求。因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a。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化实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科学性首先要做到分类引导,分层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全面性、时代性、传承性和思想性的课程建设要求。分类设计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艺术理论课程;二是名作赏析课程;三是艺术技能实践课程。设计的标准可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为依据,它是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文件,是建设的基本标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分析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特点,并使之符合高职院校艺术教学师资力量的现实情况,重构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确保课程内容设计的科学性。3.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多元化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需要多元化的方式,才能更加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学生审美技能的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从艺术教育出发,从髙职学生整体素养出发,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真正运用开放式的手段,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欣赏能力,提升学生审美共情的效果,增强学生艺术创作水平。
二、“艺术欣赏一歌声唱响一百年”课程思政建设
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如何寻求课程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容契合点,精神吻合和故事融合点,挖掘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构建“艺术欣赏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下面以“艺术欣赏^歌声唱响一百年”为例,分析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中。
(一)课程思路
“艺术欣赏一歌声唱响一百年”课程共六个章节26个教学任务。该课程以开天辟地、救亡图存、改天换地、伟大转折、世纪春雨、强国时代六个章节组成,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在完成艺术教育的同时,融人党史背景内容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使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家国情怀人脑人心。
(二)课程特色
以课程思政为导向,重构了“艺术欣赏+党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高职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将“开天辟地?创作歌曲欣赏”“救亡图存?音乐体裁赏析”“改天换地?创新技法赏析”“伟大转折?音乐体裁改革”“世纪春雨?国风音乐赏析”“强国时代?音乐基本要素”的艺术欣赏课程的六个模块融人了?“百年党史”六个时期的26个艺术作品赏析中,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以“三全育人”为引领,构建了?“教演创”公湖南教育2022年第3期共艺术育人模式。课程着力将思政元素通过“艺术欣赏+党史”的创新手段,融人课堂教学、实践演绎、舞台创作“三步教育环节”,通过艺术教师、党团干部、艺术专家“三类教育主体”分工施教,达到第一课堂线上线下教学引导、第二课堂实践熏陶、第三课堂舞台实践“三度教育空间”共同施力的课程思政良好效果。以实用性为基础,教学内容全方位满足学习者的艺术赏析需求。从2020年8月开始,课程拍摄团队走进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国家体育场,走访浙江嘉兴南湖,踏人湘西十八洞村,开启为期八个月的课程拍摄制作历程,使线上课程直观、有趣。这样的课程内容既能提高学习者艺术赏析的能力,又能满足学习者日常生活中参与艺术活动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提升效果为目标,实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智慧教学。对校内学习者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通过线上课堂进行“学习、测试、拓展”,教师对学生进行“服务、指导、评价”。线下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完成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平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构想与体系创新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5):?137-139.
[2]王玉.高职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及导入思政元素研究——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鉴赏》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0?(2):114-115.
作者:张景 贤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