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信息化是企业核心信息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预算管理在企业活动和资金流动的财务支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建立智能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探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企业应努力提高核心市场竞争力,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探究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
关键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预算;智能化管理
现有财务预算管理方式下,业务流程自动化程度较低,多数企业依赖于人工,导致财务运行管理效率低、成本控制困难、交互财务收集困难等。通过应用数字技术重组财务职能,为国有企业深化企业整合提供解决方案,促进财务预算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据现有研究可知,相关学者主要基于成本标准化和业务规划,深入调查了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一些学者还探讨了预算信息数据的组织和处理,然而,很少有学者系统地研究预算管理智能系统。为此,文章以数字化转型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创新和研究意义的智能预算管理系统。
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职能
1.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企业内部管理改进和优化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全面预算与未来销售预测相结合,通过实时控制业务流程,能最大限度降低与公司运营流程相关的成本,全面控制企业运营的所有方面。例如,预测和评估公司的生产成本、现金收入和支出等多个环节,可以判断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作为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整体预算管理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通过整体预算管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公司业务流程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二是及时掌握市场变动,识别并合理评估市场变化。三是通过积极的市场分析,调整最合适的材料价格范围,预测发展趋势。四是跨部门、多环节协调,实现业务的全面发展。
1.2全面预算管理职能
全面预算管理反映了企业特定时期的发展目标、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率。预算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将企业发展战略转化为业务计划,并根据定量模型将企业发展目标分配给各个部门。预算编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前实施控制,允许企业积极整合和有效配置发展资源,确保日常经济活动的有效实施。财务部门分析财政赤字,可清楚界定部门责任,监测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综合预算采用量化分配模式,明确公司各部门的职责,按相关指标对各岗位进行检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结合公司发展目标和员工目标,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通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估和激励,可以提高总体预算水平,完善企业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从而保证企业的现代化控制模式。此外,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预算可以预测公司的业绩,有效结合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助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2国有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2.1有助于国有企业战略匹配的实现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通过资源配置将预算管理调整为资源管理,协调各种分布式管理系统和方法推广预算管理。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是综合发展目标。预算管理从公司的战略目标出发,将战略目标细分给不同的部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使之服务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继而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2.2有助于加强对国有资本的控制和绩效管理
预算管理目标是管理业务活动的实施,而不是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制订计划。公司的预算计划取决于当前的形势和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应按照既定的目标开展活动。一方面,公司应长期预测业务风险并冷静应对;另一方面,应确保公司总资源的有效利用,以降低支出成本,解决以往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业务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详细的预算指标能为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提供估值数据,管理层可以根据预算评估报告分析运营过程中结果的变化,并纠正预算评估报告结果与实际数据和预期的偏差,确保公司预期利润的实现。
3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3.1缺乏对费用预算的正确认识
许多国有企业对预算和成本控制的认识仅限于少数管理人员,大多数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企业的预算任务并不全面。此外,大多数企业对预算管理采取被动态度,对支出预算的理解存在偏差,单方面将预算数字等同于财务数据,认为预算只是粗略的,而不是准确的。
3.2预算管理结构不完整,缺乏指导性
由于国有企业对成本预算的认识不够充分,许多职能部门和责任中心忽视了成本预算制度的重要性,将成本预算管理与成本预算编制混为一谈,并由财务人员来负责。如果人力资源与费用预算管理分析报告仅以零散数据为分析报告的主要数据,仅依赖于单方面收集的数据,则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最终影响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因此,各部门只有上报上一年度本部门预算管理的真实数据,预算编制人员才能依据这些数据编制真实、有效的预算报告。
3.3全面预算的考核和奖罚制度不完善
由于目前国有企业的预算考核主要以财务预算为中心,对财务相关指标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企业管理层只关注收入、成本、利润等相关指标,对其他与经营相关的预算不够重视,以致于预算指标的设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此外,国有企业的预算考核往往缺乏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工的积极性。
3.4企业内部权责划分模糊
国有企业并非由一个人控制,加上我国相关法律也没有对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做出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同,国有企业的权利基本集中在公司内部,分公司的权利也受到政府的限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公司的整体效率和利润率。此外,国有企业总体预算往往局限于销售和企业生产,没有对无形资产、运输线路、办公设备、货物加工等相关指标进行总体预算分析,不利于公司的正常发展。
3.5缺失预算控制执行力
企业要想实现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完善预算评价体系,还要改进预算管理的实施。传统的预算管理虽然能反映公司当前的环境和财务状况,但是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目前,国有企业缺乏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不利于各种预算管理活动的开展,再加上国有企业无法根据项目活动的实际成本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这也将降低企业的管理水平,甚至会降低国有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例如,主管部门没有将支出详情通知财务部门,公司无法合理控制各项活动产生的成本,加上成本存在很大的随机性,阻碍了企业各项决策的有效开展。
4构建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
随着数字技术、RPA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财务管理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化财务整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财务分析决策机制,提高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智能化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智能预算编制、资源动态调节、智能辅助预算资源分配决策、自动分析和评估预算执行情况,能为满足预算编制需求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并建立共同的数据库。
4.1智能化预算编制与资源的动态调整
4.1.1预算编制流程信息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预算管理过程的自动化。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对现有预算过程进行了分类和可视化,并将整个预算编制过程纳入信息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算流程模板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预算编制效率。4.1.2成本定额嵌入信息化平台实施支出配额并每年更新,以明确关键主题的支出参数。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国有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预算编制标准纳入预算编制系统,在预算编制中自动应用。
4.2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的应用场景
通过开发智能预算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管理国有企业的整个预算过程,包括前期预算、中期流程管理、最终结果应用。初期管理包括两个部分,即持续管理预算需求和管理年度预算编制。过程管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动态预算资源配置、动态均衡的资源配置分析、分析和控制预算执行情况、评估预算执行情况。结果应用包括经营诊断和长期投资决策。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通过底层的控制机制和数据构成统一的整体,为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奠定了基础。资源平衡分析支持资源动态调整和长期投资决策、预算执行分析与控制、预算评估,可以有效地完成预算任务。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实现了预算需求初始管理、预算编制分解等关键要素的信息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分配,优化余额,统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自动编制预算报表,预警并评估预算执行情况等。
4.3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的应用成效
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预算的智能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预算标准化。智能化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成本分担和预算过程的信息化,提高了公司预算编制、数据分析、预算评估等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水平。(2)人员操作自动化。在预算数据收集、预算编制等领域引入RPA技术,将不再依赖出口和人工数据处理,节省大量的重复时间,实现预算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3)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利用数据分析信息平台,根据视觉需求设计视觉套餐,提供预算执行分析、业务分析等领域的视觉数据分析,实现了趋势预测、余额优化等。(4)资源动态分配。通过平衡优化计算、预测投资趋势和管理预算储备,提高业务预算的可预测性,及时发现预算需求的变化,并结合这些变化,将年度预算编制与滚动预算相结合,增强了动态调整能力。(5)合理决策。分析预算数据,及时监测外部环境变化,更新系统参数,平衡优化总资源预算,预测未来投资趋势,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的业务决策,提高预算智能化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5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
5.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全面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离不开外部监督,企业需建立全面的预算执行监控系统,由财务部负责监控业务运营流程,及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考核制度,将企业全面预算的执行与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挂钩,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其次,绩效考核监督机构应采用外部监督的方法,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在对人员进行内部评估时,可以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国有企业的每个员工都面临着独特的业务挑战,实行晋升模式,可以使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的实施。最后,公司财务人员应结合本年度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施情况,制订下一年度的预算指标,并逐步确定公司每位员工的任务和目标,以不断推进预算指标的合理化。由于企业的运营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取决于团队的合作,因此企业预算指标的实现必须将个人任务的数量和绩效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
5.2重视预算执行管控,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预算指标发布后,公司应逐步划分预算指标,将公司总体目标分为行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将年度目标分为季度目标和月度目标。企业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以预算管理为重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完善审批制度,严格落实不相融岗位分离原则,明确职权的范围和方向,优化审批,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国有企业的预算部门需做好预算审核工作,分析预算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各部门应定期向预算管理层报告,并由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形成综合执行情况报告,以动态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
5.3建立预算考核和奖罚机制
企业应建立合理的预算审核和奖惩机制,明确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利益,以反映企业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评估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指标。国有企业应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重点根据每个预算执行单位的特点对指标进行评价,同时应根据预算审核结果对企业各部门进行奖惩,实现预算目标与员工激励的有效结合,以充分体现预算权限,增强员工参与预算过程的动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继而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6展望
随着数字、人工智能、RPA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逐渐深入,财务预算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向数字技术的转变是必然趋势。目前,数字技术正逐渐成熟,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有企业积极探索RPA、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并进行合理的应用,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的关键。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系统化、综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并通过系统管理过程进行实施,但是缺乏不同工作模块间的交互机制,以及缺乏智力支持、决策能力等。建立国有企业智能化预算管理系统,将提高预算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有助于分析业务和作出决策,实现业务预算的标准化、劳动力操作的自动化、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等,动态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管理决策的智能化。7结束语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逐步得到提升,智能业务分析和决策系统逐步实现自动化。目前,智能系统主要处于理论研究水平。未来如何真正建设“标准化业务预算、自动化人力操作、可视化数据分析、动态资源配置、智能化业务解决方案”的智能平台,还需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刘宝红.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135-136+143.
[2]张莹,徐魏敏.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对经营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2017(35):95.
[3]姜红德.智能机器人(RPA)改变财务管控模式[J].中国信息化,2017(12):44-45.
[4]王敏,彭敏娇.大数据时代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J].经济纵横,2019(5):58-66+4.
[5]吴艳婷.基于全面预算管理视角的国企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6):12+14.
作者:贺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