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要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有序的社会治理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微观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改进小区党建工作,以小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居民小区作为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城市社区的细胞、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只有建设好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统筹社会资源,鼓励多方参与,才能群策群力、化解顽疾,提升小区生活品质和社区治理效能。
基层党建引领,围绕群众聚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基层党建小组的组织与引领下,业主自治模式能够为群众着想,以群众为中心,实心实意为业主服务。比如小区因特大暴雨出现部分业主因室内漏水无法居住,小区公共区域排水不畅,小区党支部一班人,组织小区党员、老同志、物管人员紧急行动、防洪抢险,把小区损失降到最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管委在节假日积极开展邻里活动,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年人和困难党员,营造和谐温暖的邻里氛围。
基层党建引领,以党建为核心
以党建为核心引领社区治理,可以对各种治理力量进行整合和安排,聚力各类治理主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建设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三级党建责任体系,形成社区联小区、小区联楼栋、楼栋联群众的三级联动机制,让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社会其他各类组织,覆盖重点领域和人群,使基层党组织成为领导社区发展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治理的核心,要发挥有效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向社会化组织结构转变。同时要创新社区治理的组织形式,促进社区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治理和优化方向发展。要坚持以党建为核心,把基层党建引领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通过对社区治理组织结构的优化,创造具有凝聚力、亲和力的社区治理模式,形成治理合力,从而推动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基层党组织要与群众有所互动,有所作为,要把社区居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社区治理各项工作成效的标准。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础,必然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小区治理的工作不仅需要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行服务群众的职责,也需要带动社区各类组织,发挥专业特长,形成合力满足多层次的生活需求,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小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基本细胞,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最基础部分。只有在强引领、补短板、兴文化上久久为功,才能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组织强引领塑小区依法自治之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区治理成为一大难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党的组织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健全完善小区党组织,是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核心环节,也是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障。
推进党组织进小区,能破解小区治理难题。一方面,以延伸党组织触角为抓手,积极鼓励非户籍常住居民党员、企事业退休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小区,通过单建、联建等方式,全面推进党组织进小区、入院落、上楼栋,从而解决党组织向小区延伸不够、覆盖不广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党内政治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便民志愿服务等制度,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和“双报到”党员与小区业主面对面、手牵手、心贴心,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倾听群众声音、回应群众诉求等方式,让党员服务在群众身边、让党组织成为群众真正依靠的主心骨。
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选优配强班子是关键。大力支持社区“两委”成员、小区党组织书记或委员依法担任业委会主任或成员,选拔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信任的党员业主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小区业委会班子,能不断强化小区党组织在小区各方治理力量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完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机制,有利于小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和路径化。健全完善小区业主管理规约、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小区治理制度,依法将党组织参与小区治理写入相关制度章程,不仅能推动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明确规范,运行顺畅高效,还能确保小区治理方向不偏、路径不乱、行动不散。
建机制补短板强小区多元共治之体
健全的工作机制是推动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小区共建共治,实现小区治理“大家管”的重要举措。
小区治理要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机构作用。探索成立城市居民小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涉及小区治理的房管和城乡建设、公安、市场监管、消防、应急、园林绿化等相关区级部门的职能职责,能推动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下沉小区,有效解决小区治理投诉无门、小区内市政设施无人维护的状况。
物业服务要构建闭环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针对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准入退出、议事沟通反馈、服务收费协商、动态监督检查等重点环节,出台物业行业党建工作暂行办法,将考核结果与物业企业评先评优和收费标准挂钩,能推动物业企业回归服务主业、提升服务水平。
小区治理要构建共建共治机制,以有序引导各类群体参与小区治理为目标,创新工作载体,健全协商机制。特别是在老旧小区、还房小区、商品房小区和单位职工小区,分类探索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重点健全小区党组织、业委会(自管委)、物业企业等组织提事、议事、决事、执事、监事机制,才能确保各类群体诉求有渠道、参与有平台,使小区各方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在参与中共建美好。
建平台兴文化谱小区和谐善治之曲
文化浸润心灵,精神凝聚力量。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小区文化,对改善小区人文环境、提升居民精神境界和促进小区长治久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拓展小区文化阵地为基础,推动优秀文化走进人心。将小区文化、党建文化与环境功能相结合,并纳入城市基层治理重要内容,这样一来,小区文化场所就能成为维系情感、凝聚人心的空间和宣传小区文化、党建文化的主阵地。
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睦邻文化节、中秋文化节、时代大讲堂等活动,开展小区好人、励志青年、最美公婆等评选,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能不断增强小区居民道德荣誉感,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以提高居民自助互助能力为导向,培育小区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发挥着独特又明显的作用,因地制宜地设立矛盾调处、治安防范、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队伍,引导有特长、有闲暇、有爱心的党员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小区志愿服务,能增进居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互助沟通,进一步提升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当前,党建引领城市老旧小区治理面临基础设施、人员结构、重难点问题居多等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强化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需要落地务实予以解决。
一要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对老旧片区坑洼路面,破损地段进行维护,楼道照明灯安装、健身器材安装、休闲椅安装、旱厕改建、规划指定晾晒集中区等;二要健全小区治理组织体系。以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重点,实行“街党工委一社区大党委一小区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四级党组织体系,将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覆盖,以居民楼栋、院坝为单位,设立居民“小管家”,把建设社区楼栋长队伍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抓手;三要加大引导居民自治。
突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加大社区协商内容和方式方法创新力度,通过居民协商,运用居民提事、楼栋(院坝)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等形式,引导居民参与共同管理、实现自我管理,形成“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社区管理与居民自治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四要摸清底情扭住重点。将各类建制小区、非建制片区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矛盾隐患、群众意见等进行认真梳理,建立台账,特别是把矛盾问题多发小区列为摸排重点,广泛开展入户走访,多方征求群众意愿,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小区的不同特点及群众要求,从社区居民最急需、社区管理最薄弱的问题入手,制定详细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