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巅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担负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容丰赡,思想成熟,系统完整,总系统和子系统有机联系,体现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集成统一,形成了“一块整钢”,彰显科学体系,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归纳和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突出、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是科学理论体系的“纲”和“魂”,能将科学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效统摄起来、有力凝聚起来,发挥提纲挈领、凝神聚气的关键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重要思想。比如,用“中国梦”形象生动地表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描绘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坚守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认识成果、最根本的规律总结;强调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系统的内容体系,即“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其主体内容体系可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涵盖此前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有力撑起了整个体系的宏伟大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了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即“八个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又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坚持”,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这“八个坚持”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既有观大势、揽全局的战略视野,又有强化问题意识的现实导向;既强调统筹协调、谋定后动,又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既是世界观、历史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严整的思维逻辑体系,即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六大思维”。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创新思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常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法治思维,就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六大思维”把握事物普遍联系、矛盾运动、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理性思维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指导我们党治国理政、执政兴国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创立并不断发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蓝图,又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既从宏观上擘画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又从中观、微观层面对实现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进行周密部署,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和人民领袖的强大人格魅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博大精深,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内容严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鲜明话语风格,形成了一整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解渴管用、入耳入脑入心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既包含众多文辞典雅、含义深邃的中外典故、格言、警句,又包含诸多形象生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既贯穿条分缕析、丝丝入扣的理论阐释,又适时插入扣人心弦、使人喜闻乐见的故事、场景;既高屋建瓴地总结成功经验、高瞻远瞩地指明前进方向,又入木三分地为突出问题和消极现象“画像”、一针见血地“问诊”、“开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彻底”、“掌握群众”的优良文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反映了十九大以来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系统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创新理念、思想观点、战略主张,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中国、引领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围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个历史任务,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先后就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等重大理论课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会议上作出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时代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今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原则观点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的创新,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以一系列独创性观点阐明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精髓要义、科学体系、历史贡献、时代意义、现实价值、实践作用和发展途径等,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整体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也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推动引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在理论上以一系列创新性思想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胸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两个革命”,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在理论观点创新上,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提出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拓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途径和目标的理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建新布局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等等。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些创新理论指引下,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引领旗帜,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
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最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人的求索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近百年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四大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深邃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明确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于“四个伟大”的新时代实践中,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要居安思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重点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勇立潮头、奋勇搏击,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阐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历史方位、科学内涵、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现实路径和战略步骤,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围绕治国理政这条主线,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治理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为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之治”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专门研究审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从坚定制度自信和推进制度创新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第一次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机联系、相辅相成、汇聚整体的显著优势,系统阐述了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层次清晰、全面系统的科学制度体系,明确提出了推进我国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战略途径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党领导治国理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为成功实现“中国之治”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制度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具有丰富的实践成果,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严格遵守和执行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治理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自我革命、怎样进行自我革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已经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这条成功道路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自我革命。从延安时期的“民主新路”,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持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孜孜求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深化自我革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关键是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要不断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才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自我超越,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两个伟大革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创造性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什么是自我革命、怎样进行自我革命”的重大课题,全面深入阐述了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指导原则、时代内涵、基本方略、主要问题、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懈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的根本遵循。
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从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多、世界进入动荡期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加快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科学认识和把握,系统回答了当今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和“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一理念得到检验,并获得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国际社会日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世界谋大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环顾当今世界,全球化遭遇逆流,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愈加显现,财富分配严重失衡,全球不平等加剧。与此同时,地区冲突战火不断,恐怖主义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问题和严峻挑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应对无术、力不从心。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一再“失态”“失义”“失信”于全球,不断强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甚至民族、民粹主义,迫使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各国更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时代潮流、基本理念、世界变局、演变趋势、未来方向,第一次比较系统回答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许多重大理念、重要思想、重要主张,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引领时代发展、解决世界难题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问答》)以问答体的形式,全面系统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把《问答》作为重要辅助读物,进一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
伟大历史时代召唤思想理论创新,丰厚实践沃土孕育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以崭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问答》用纲和目的形式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通过深入透彻的解读,集中阐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又具有巨大指导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这一思想不仅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个指导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阔步前进的战略体系,在指引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程中,这一思想展现出强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伟力,指引我们经受住了一次次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交出了一份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足以载入史册的答卷。《问答》精心筛选出党员干部普遍关心的100个热点问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在何处?”、“如何理解‘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反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等,用问和答的形式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力求问的鲜明、答的精准,进而阐明正是这一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大跨越。
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新时代理论武装,就是要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编写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对于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这一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起到重要作用。这次编写出版的《问答》,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注重图文结合,多以“小切口”展现“大道理”,努力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生动展现了时代气息和理论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要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党史和悟思想贯通起来,学好用好《问答》,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切实筑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近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仔细捧读,这本书的阐述解读既有历史回顾,又突出时代特色,既有理论的提炼概括,又强调实践基础、实践检验,既着力于原创性理论观点的深入阐发,又着眼于理论体系的科学完整,既有宏大叙事,又不避民生琐细,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对于我们从时代性、实践性、系统性、原创性、人民性和世界性等多个维度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时代是这一思想的鲜明标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目标、新变局、新难题、新考验: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更需要我们时刻警醒面对。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作出新的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中应运而生,在不断破解难题、应对风险和挑战,朝着梦想不断奋进的新实践中顺势而成,彰显了辉煌的时代风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实践是理论之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制约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彰显了这一思想的实践特色和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伟力。通过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把握,我们更加能深切地感到,在当代中国,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贡献就在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分析“8个明确”“14个坚持”及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用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从而进一步把握这一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忘老祖宗又讲新话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写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创造、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深入领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文化自信、脱贫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而进一步充分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出的巨大原创性贡献和丰富内涵。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思想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领会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出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等重大思想观点,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这一思想体现的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凝结着当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是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是如何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合作共赢结合起来的,从而深刻理解把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理解把握这一思想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十讲》通过深入的讲解、鲜活的阐释,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我们要结合学习《三十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凸显,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的教育只有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
党的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志存高远,更要有国家责任感。立大志者成中志,立中志者成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大学生担负着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任务,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身处大学校园的我们,更要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目标和人生理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现远大的志向,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大学,就是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知识,大学阶段的学习与高中阶段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不能再被动地等待老师灌输知识,而应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索,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之奋斗。今年暑期,我跟随红色筑梦廊桥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了寿宁下党。曾经,习近平同志披荆斩棘步行两个多小时深入寿宁县深山,三进下党,在鸾峰桥上办公,现场解决发展难题,为下党乡注入致富的动力。如今,我们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重温总书记在福建的一段工作历程,结合实践思考如何践行党的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做到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今年是五四运动99周年,也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红色是青春的主打色,因为青年一代不仅应该有激情、有梦想,更应该以拥有红色的基因而自豪和骄傲,做红色的追梦者,做红色的圆梦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自党的胜利召开以来,我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近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书,收获颇丰。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十二讲: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试想,如果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就没有了蔚蓝色的天空,没有了清澈的湖水,没有了鸟语蝉鸣,艺术家还能找到“美”的创作灵感吗? 还会有像《寂静的春天》这样岁月静好的田园梦的经典自然文学作品吗?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而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树立和践行这一理念,今年8月份,我加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行动队伍,到位于九龙江上游的漳平市开展实践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九龙江支流新安溪,溪流两岸树木茂密,溪流清澈,绿茵草地,看到这些,我不禁被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魅力所震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经济逐步提升,很多地区建造了高楼大厦,大自然遭到严重破坏,像这样拥有“世外桃源”般的大自然环境已是不多见,那一刻,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我们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更应该牢牢把握新时代,踏实肯干,积极上进,努力作为,拼搏奋进。我们应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从自身做起。
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冉冉升起。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宝藏。璀璨的历史里,诸子百家争鸣,诗词歌赋齐绽,甚至是饮食,也拥有千万种模样。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藏有文化底蕴,或是一个地名,或是一处古迹,历史的长河里,它的身影若隐若现。
而在这个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发扬它们,也要源源不断地创造新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不忘本来”。
在电视上,我们看到“国家宝藏”,我们听到“经典咏流传”,耳边响起一声“如果国宝会说话”,眼里有“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那些散落在历史星河中的记忆。故宫推出的软件里,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赏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你会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我时常为身为一名中国人而幸运。幸运我可以领会汉字的奥秘,幸运我可以感受唐诗宋词的韵律,幸运我好像拥有一座宝库,里面满是五千年的宝藏。文化自信,由此而生。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面向未来”。
由此而生,但绝不绝于此。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但也是由一个个曾经的“现在”创造出来的,所以你看,现在,我们也在创造着文化。
我们创造天眼,我们搭起港珠澳大桥,我们迎风而上。
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吸收外来”。
我们热情欢迎外来优秀文化,我们也积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我们促进自身文化发展,也促进世界文明进步。我们既认同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我们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我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坚持文化平等。我们坚定着文化自信。
党的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用文化的力量滋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在这新世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
我们要将这份自信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