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10篇(读白洋淀纪事有感800字)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10篇(读白洋淀纪事有感800字)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10篇)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所写,它主要分为两篇,一篇是芦花荡,一篇是荷花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1】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取得胜利。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2】

第一次见到这样与众不同的著作,一下子就知道那些名流作家为何把孙犁捧得如此之高了,确实,这本书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作者的笔墨都用在刻画人物和记录琐事上了,很少有过描写残酷战乱的场面,在那样的年代,孙犁果真非常乐观。

翻开书,好像走进了一个个细微励志的故事里,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但真的看不见杀生抢掠的画面,抗日精神就是从作者笔下那一个个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中体现出来的。走进《老胡的事》,你会被梅的秀丽所吸引,走进《荷花淀》,水生嫂对丈夫的支持和妇女们勇敢值得钦佩,走进《芦花荡》,老头子的好强能干,机智自信令人震惊;走进《藏》,你会了解浅花有多能干,走进《光荣》,你会认识到秀梅的体贴、细心,走进《村歌》,双眉的正义、志气,好胜蛮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吧,从这些农村妇女的身上就流露出许可多贵的品质,而作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些来写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整部书中,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冀中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为了让在外边抗日的丈夫安心抗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和蒋介石军队,一力承担了繁重的劳动,并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实则不易。那些处在战争背景下的人们,虽然深受战争的威胁,但是他们的心灵世界却充满了美的存在,这些美好的人物,和白洋淀美丽的景象一起为我们造就了一幅幅白洋淀画图。他们看起来貌不惊人,普普通通,可最后却成为了一个个了不起的英雄,给人以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本著作让我震惊,也十分感动,受益匪浅。妇女们都能拿起枪来战斗,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同样成为祖国的光荣!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3】

在遥远的白洋淀,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就在这个小村庄里,却涌出一大群英勇的、勤劳的、爱国的、顽强的老百姓和人民子弟兵。他们一边兢兢业业地劳动,一边期待着抗战胜利……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成名之作。它讲述了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故事,描写了战争年代老百姓们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和追求。孙犁先生收录了从1939年到1950年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组成了这篇闻名中外的《白洋淀纪事》。

我最喜欢《白洋淀纪事》中的《家庭》这一篇。《家庭》主要讲了作者搬进赵家后,描绘出赵家的家庭风气:一家人和谐美满,辛勤劳动。他们一家七口人全是党员,既是革命家庭,又是志愿军家属,真是令人打心眼里尊敬他们。

赵家人每天都学习知识,准时开会,关心国家大事,而这只是白洋淀许多家庭的代表。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老百姓,有无数个这样的家庭,有无数个这样的乡村!有这样的后盾支撑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中国有什么不战胜日本的理由呢?演员们之所以在荧幕上如此光彩照人,是因为有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等在背后工作,而中国解放军和八路军正是应为有了在背后默默付出,期盼胜利的老百姓们的支持和牺牲,才会势如破竹般的进军,最终取得全中国的解放。电影制片人、编剧和后台人员需要被记住,以前的中国老百姓们更要被铭记,更要留名千古、流芳百世!

看完了《白洋淀纪事》,我深深地为中国老百姓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勤劳、聪明、善良、淳朴,他们是中国老百姓的典型代表,是军队信念的根源,他们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4】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为背景,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难和军民之间的友爱;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书中讲到了日军和汉奸对百姓的迫害;讲到了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游击队;讲到了人民对八路军的帮助和依赖;讲到了百姓们对改革工作的支持……

此书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叫《村歌》,其中有一个人物,名叫双眉。双眉多才多艺,会干农活,能当领导,而且还参加了剧团,唱得一嗓子好戏,还能编写剧本。至于她的性格呢,有缺点——好胜。

领导人时总爱给人下死命令,不服从她就生气,弄得大家都很怕她,怨声四起。再加上她好说笑,好打闹,好打扮,闲话就来了。她又没有民心,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流氓”“破鞋”,村里整组时就决定把她撤了,不让她参加生产组了。幸好老邴来了,他帮助双眉回到了生产组。

双眉被编到了一个“落后组”里,领导一群落后点的妇女。大家都觉得这个组弄不了多久,双眉却不服气,还要挑战全村认为最棒的李三互助组。很快,双眉的组组织起来了,刚开始发生了不愉快,但双眉记着老邴对她说的,要改掉强迫命令的习惯,积极地去开导、动员大家。渐渐地,这个小组团结起来,厉害起来,人们对双眉也大有改观了。文章结尾,伤员们想看戏,有人问:“谁来演啊?”立刻就有人说:“双眉呗!”可见双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了,我也很为她感到开心。

我之所以喜欢双眉,是因为她不服输的心态感动到了我,面对人们的谣言,她选择用事实来证明自己,也会改正身上的错误。试问这样一个聪慧能干又知错能改的姑娘,谁不喜爱呢?

其实不只是双眉,书中许多妇女都是这样的。她们聪明能干,丈夫参军后担起了家中的重任,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还要做地里的农活;她们识得大体,家里人参军不反对,只是在心底默默挂念,支持共产党的改革政策,斗地主,上冬学;她们善良朴素,八路军来了总是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着,即使自己在啃硬馍馍,伤员来了也是细致入微地照护着,让人感到心底一暖。

这些农村的妇女们是十分平凡的,也许过了三代,人们就会忘记了她们的名字。但平凡并不能阻止她们为抗日事业,为国家的未来做出奉献。政治书上说:“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学习她们朴素的作风;学习她们逆境中求生的坚韧意志;学习她们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5】

恍惚间,读完了最后一章,才惊醒,这么快就读完了吗?全书那么多的故事,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有连续性。从开始抗日,人民积极反抗,青壮年上战场,老弱病残幼在家拼尽全力保护战士们,再到土改等等,人民开始识字,有了文化,精神层次也提高了。

那么多故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小胜儿》。小金子是杨主任的警卫员,时年19岁。那次,他出发去打仗,走之前,面上带笑,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队伍前面,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而几天后,一切都变了。上战场的同志们都死的死,伤的'伤,连热情的杨主任都战死沙场!小金子负了伤,在家休养。多可怜的孩子啊,青春年少,本该是享乐,社交,与朋友一起浪,自由勇敢追梦的年纪,却目睹了无情的战争。明明前几天还一起骑着高头大马,明明前一刻还并肩作战,“轰”的一声,那么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只剩下破碎的血肉在空中飞射,漫天泥土飘下,被血染红。

一个孩子,为什么要面对这么残酷的事实?

这就是战争,无比残酷,无比血腥,冷漠无情得令人胆寒。为了不让更多年轻的生命遭受摧残;不用为国负伤却只能躺在暗无天日的泥洞里;不必每晚担惊受怕睡不着觉,被噩梦侵袭;英勇的战士们拼命御敌,倒下也咬掉敌人一块肉,杀出一条血路,一条血腥却拯救所有人的路。

年轻的孩子啊,振作起来,撑过这一次,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了。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6】

白洋淀,一个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小地方,小到在读这本书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同样的,白洋淀里的人们也是不为人知的,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各地都有,但也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这种人,才使中国多年的取得胜利。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里面的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军队的折磨,但是就是在如此低落的年代,白洋淀里面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无限希望,这份希望甚至是连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法比拟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也同样令我震惊,他们有些人主动参军,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上前线作战,但是他们却各自又各自的,努力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像董存瑞,邱少云一样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的男女老少一样,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努力在的人有很多,没有他们,也许抗日战争就不会,也许就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和平生活,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

在最后,我想说:我们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在背后默默无闻得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的贡献。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7】

在之前,谈起战争,我的眼前只会浮现杀敌的战士,壮烈的牺牲和凄凄惨惨的哀鸿遍野。但现在,我会联想到洁白的芦苇,坚韧的八路军战士和乐观勤劳的人民。这,许就是《白洋演纪事》的魅力所在。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不居功自傲的、年少就扛抢上战场的原生;认真负责、体贴人民的刘庄;自立自强、壮烈牺牲的吴召儿;好说好笑、斗争地主的双眉;谨慎小心的新卯;热爱劳动,谨记生产的小梅;英勇战斗的妹妹……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皆从作者不谈不重,行云流水的文笔中缓缓绽放。

在《采蒲台的苇》中,有一个句子,我一直印象深刻。“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的确,人民的仇恨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日本鬼子的刻骨的'仇恨;爱也只有一个,白洋淀老百姓对八路军战士深沉的爱;智慧同样只有一个,人们都想到了掩护八路军战士的好办法。就是这样一句看似一笔带过的话,却为抗日最终胜利的结局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白洋淀纪事》中,无论是构思精巧的故事,还是令人着迷的文笔,都把这段惨痛的中国历史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无珍藏!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8】

恍惚间,读完了最后一章,才惊醒,这么快就读完了吗?全书那么多的故事,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有连续性。从开始抗日,人民积极反抗,青壮年上战场,老弱病残幼在家拼尽全力保护战士们,再到土改等等,人民开始识字,有了文化,精神层次也提高了。

那么多故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小胜儿》。小金子是杨主任的警卫员,时年19岁。那次,他出发去打仗,走之前,面上带笑,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队伍前面,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而几天后,一切都变了。上战场的同志们都死的死,伤的伤,连热情的杨主任都战死沙场!小金子负了伤,在家休养。多可怜的孩子啊,青春年少,本该是享乐,社交,与朋友一起浪,自由勇敢追梦的年纪,却目睹了无情的战争。明明前几天还一起骑着高头大马,明明前一刻还并肩作战,“轰”的一声,那么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只剩下破碎的血肉在空中飞射,漫天泥土飘下,被血染红。

一个孩子,为什么要面对这么残酷的事实?

这就是战争,无比残酷,无比血腥,冷漠无情得令人胆寒。为了不让更多年轻的生命遭受摧残;不用为国负伤却只能躺在暗无天日的泥洞里;不必每晚担惊受怕睡不着觉,被噩梦侵袭;英勇的战士们拼命御敌,倒下也咬掉敌人一块肉,杀出一条血路,一条血腥却拯救所有人的路。

年轻的孩子啊,振作起来,撑过这一次,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了。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9】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为背景,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生活的艰难和军民之间的友爱;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书中讲到了日军和汉奸对百姓的迫害;讲到了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游击队;讲到了人民对八路军的帮助和依赖;讲到了百姓们对改革工作的支持……

此书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叫《村歌》,其中有一个人物,名叫双眉。双眉多才多艺,会干农活,能当领导,而且还参加了剧团,唱得一嗓子好戏,还能编写剧本。至于她的性格呢,有缺点——好胜。

领导人时总爱给人下死命令,不服从她就生气,弄得大家都很怕她,怨声四起。再加上她好说笑,好打闹,好打扮,闲话就来了。她又没有民心,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流氓”“破鞋”,村里整组时就决定把她撤了,不让她参加生产组了。幸好老邴来了,他帮助双眉回到了生产组。

双眉被编到了一个“落后组”里,领导一群落后点的妇女。大家都觉得这个组弄不了多久,双眉却不服气,还要挑战全村认为最棒的李三互助组。很快,双眉的组组织起来了,刚开始发生了不愉快,但双眉记着老邴对她说的,要改掉强迫命令的习惯,积极地去开导、动员大家。渐渐地,这个小组团结起来,厉害起来,人们对双眉也大有改观了。文章结尾,伤员们想看戏,有人问:“谁来演啊?”立刻就有人说:“双眉呗!”可见双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了,我也很为她感到开心。

我之所以喜欢双眉,是因为她不服输的`心态感动到了我,面对人们的谣言,她选择用事实来证明自己,也会改正身上的错误。试问这样一个聪慧能干又知错能改的姑娘,谁不喜爱呢?

其实不只是双眉,书中许多妇女都是这样的。她们聪明能干,丈夫参军后担起了家中的重任,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还要做地里的农活;她们识得大体,家里人参军不反对,只是在心底默默挂念,支持共产党的改革政策,斗地主,上冬学;她们善良朴素,八路军来了总是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着,即使自己在啃硬馍馍,伤员来了也是细致入微地照护着,让人感到心底一暖。

这些农村的妇女们是十分平凡的,也许过了三代,人们就会忘记了她们的名字。但平凡并不能阻止她们为抗日事业,为国家的未来做出奉献。政治书上说:“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学习她们朴素的作风;学习她们逆境中求生的坚韧意志;学习她们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学生白洋淀纪事读后感【篇10】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白洋淀,那里的芦花做席子格外的好。就在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抗日的烽火正悄悄蔓延。

读完《白洋淀纪事》,发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英雄人物与事迹,只有平凡的农民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以及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恋……平静的日子却掩盖不住人民解放前生活的苦难与凄凉,以及解放后艰辛与欢乐。

董存瑞炸碉堡固然可歌可泣,黄继光堵枪眼也的确让人感动;狼牙山五壮士的奉献自我更让人深受震撼。可是,革命的胜利,绝不是单单建立在这些英雄身上的,而是建立在数百万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是建立在艰苦奋斗,对革命有着不灭的热忱的游击队员身上的,更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因帮助解放军而受苦受难却依旧热爱共产党的人民身上的。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驱散了四周的阴霾;那么觉悟了的人民群众就是缓缓升起的朝阳,更是让黑暗无所循形。他们固然微不足道,思想也未必那么进步,但千千万万的群众,就能对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共产党就是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国民党就是忽视了这一点,最后才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而《白洋淀纪事》,就是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事迹的一本书。这里,有人民热切招待负伤的八路军时的嘘寒问暖,也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嘹亮的军号;有人民被地主土豪欺压时的哀号,也有胜利时快乐的欢呼;也有面对落后分子的认真开导。没有人描述他们,也没有人想到要去记载他们,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怡然自乐。但是,一到山河破碎,硝烟四起的时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战士。就是这些英勇抗战的前辈,还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祖国。

革命也走过弯路,根据地也被扫平过,但是在幕后的人民却从不会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台上演员的表演如此精彩,是因为幕后众多的群众支撑这帷幕;我们记住了演员的名字,难道就该忘记群众的艰辛吗?

如今,百岁老人们都挡不住时间的流逝。但是,请不要让他们平凡又伟大的事迹,胆怯又英勇的精神,随着时间一同逝去!请记住他们,这些给了我们新生活的伟大的老前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