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依次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我认为这些活动虽然是以整风为口号,但归根结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证我党能够更好地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取向。这种态度取向也集中反映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因为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了党的根本宗旨,所以,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义无反顾、无声地把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行动选择。
我认为,为民服务其实就是在指引我如何做人做事的问题。人的一生,肯定都在做事,只是人不同,做事的目的就会不同,做事的方法就会不同,做事的结果就会不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牛玉儒,党的好干部郑培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他们就是为民服务的典型代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的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漠了,偏面追求个人政绩,不顾客观实际,大搞政绩工程、表面文章;有的干部习惯喊口号,讲究轰轰烈烈,结果是不下深水,只打雷不下雨……像这样的为民服务,做得越多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就越大,给党带来的损害就越大,给老百姓带来的伤害也会越深,最终落得害人害己的结果。
由此看来,不同的人,为民服务的方式不一样,当然效果也就不相同。所以,为民服务的确是一门学问,既包括世界观的问题,也包括方法论的问题。由此,在我们工作中生活中,要始终牢记着为民服务的三信条:第一,把为民服务作为一种责任。有了责任,做事才有方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的双肩承载着奉献自己、服务群众的光荣职责。我始终带着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去工作,坚持做到解决人民群众的事情不在我这里受到阻碍,部门的形象不在我这里受到损害。第二,要满怀为民服务的激情。有了激情,做事才有动力。我十分珍惜工作机会,心里总是觉得自己工作着就是实实在在地为民做事情,也是对自己的职业尽职尽责,正因为有了这种思想,在工作中我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做事的时候就能激情澎湃,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总是力求精益求精。第三,要讲究为民服务的方法。有了方法,做事才有效率。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我觉得要为民服务,就必须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以及最现实、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要更多地学习运用各地先进治理经验,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还要结合自己岗位,创造条件去为民服务,更要影响和引导更多的人、更多部门的力量去为民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群众需要做起,那么,为民服务的事情多做一件,人民群众的困难就会少一些,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就会多一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牢固一些。而且,为民服务的过程,其实也是提升自己的过程,也是爱自己的过程。只要我们选择了为民服务,我们的生命就会放射出灿烂的异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用“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48个字,高度而全面地概括了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习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把新闻舆论工作提到如此高度,让我们感到媒体工作使命之光荣,肩上责任之重大。赣州晚报全体新闻工作者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了晚报“姓党亦姓晚”的认识。赣州晚报将充分发挥贴近群众、亲民服务的特性,坚守民生情怀,体现责任担当,积极服务大局,为赣州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不变的承诺:“本报姓党亦姓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这不仅是对党报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晚报、都市报的要求,它在根本上是要解决好贯彻落实政治家办报的核心问题,也是探索和遵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规律的根本命题。
创刊于1994年7月1日的《赣州晚报》,创刊词标题就是“本报姓党亦姓晚”。二十多年来,《赣州晚报》栉风沐雨,始终如一地坚守了这一承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在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舆论推动作用。即便在传媒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都没有改变晚报当初的信奉与理想。
晚报姓党亦姓晚,这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既是由意识形态的共性,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个性决定的。当今时代的新闻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党的喉舌,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不可否认,在现实中,少数都市类媒体和一些新媒体出现了对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不到位、对国家发展大势关注不够等现象,有的媒体甚至在满足群众的低级趣味、猎奇心理上花心思,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赣州晚报作为党报的子媒,一直以来都有执著的职业操守,能够自觉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消除各种困惑,努力去实现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这一最高的理想境界。
晚报姓党亦姓晚,要求我们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握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传播党的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而不懈努力;必须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和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坚持新闻的党性和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各类新闻报道、专副刊选稿用稿、广告宣传等方面坚持正确导向,切实承担起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唱响主旋律、把握主基调、打好主动仗,对党的大政方针、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准确解读,真正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中心工作不偏离,重大事件不失声,重要场合不缺位,每逢大事必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人民的需要就是新闻宣传报道的价值所在。
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用“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准绳和基线来把握方向、明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赣州晚报多年来一直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传达民意、弘扬民德的办报理念,在围绕中心释疑解惑,服务民生贴近务实,在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弘扬主流价值、引领社会风尚、反映群众心声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赣州晚报将继续秉承“关注民生、与你同行”的办报宗旨,“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帮百姓之所需,解百姓之所难”,多关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动态,多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多报道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意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新闻工作,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履行都市类报纸的职责和使命,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位、入脑入心。
追逐的目标:本土、原创与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无可置疑,当今时代新技术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波谲云诡,文化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等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都市类媒体而言,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都市报要在网络、手机的围堵中坚守阵地,突出重围,获得生机,就必须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进一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从4月1日起,赣州晚报将进行新一轮的改版。改版后的赣州晚报将彰显“本土、原创、深度”的报道路径,突出亲民、活泼、精致的报道风格,不断拓展本地新闻的报道面和资讯量,呈现地域性,把本地新闻内容优势最大化,加强深度解读,为我市实践“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路径、打好六大攻坚战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实现本土、原创、深度的目标,要树立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以敏锐的观察力感悟到时代的气息。要“先知先觉”、勇于超越自我,独辟蹊径,坚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原则,不盲目跟风,不一味模仿,深耕本土,成就一张不可替代的赣州晚报。要不断地在内容、途径、方式、手段等方面创新,突破以消息、图片为主的报道模式,多样化、多视角、多题材呈现新闻作品,增加直击现场的鲜活新闻、探讨事件前因后果的深度新闻、揭示事件内幕的调查新闻、记者主动参与的体验式新闻等报道形式,满足读者慢阅读、深阅读、精阅读的需求。
实现本土、原创、深度的目标,要树立精品意识。要根据受众需求,有的放矢,压缩浅价值、伪服务、碎片化新闻的生存空间,把深度新闻作为报纸安身立命之本,以深刻的思考、独到的见解、启迪的思辨提供阅读张力;加强新闻策划工作,按照小策划与大策划、阶段性策划与长远策划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月有月策划,每周有周策划,每天有小策划。对好的素材要着力打造,不惜版面大幅推出。
实现本土、原创、深度的目标,要树立品牌意识。要以实力与情怀做好报纸品牌,倾力打造“身边的感动”“好人365”“爱心呼叫”“榕下时评”“小记者”等品牌栏目和品牌活动。同时,着力培育品牌记者、品牌编辑、品牌评论员,尽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通过品牌栏目的打造和品牌报人的培育,为报纸增彩,为读者添料。
固始县交警大队城市中队指导员胡钢锋就来到位于县城中山大街与红苏路的流动警务点,通过视频监控观察城区主干道的交通状况。身为一名老交警,胡钢锋深知,这个时候是城区交通拥堵现象的高发时段。几分钟短暂的工作安排,胡钢锋立刻和同事们分布到城区各路段开始指挥交通。
今年41岁的胡钢锋有着18年的警龄,不管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交通民警,还是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始终牢记“保安全、保畅通”的工作理念,全身心地奋战在交通管理工作的最前线。面对城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胡钢锋始终以“眼勤、口勤、手勤、腿勤”和“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工作模式“说理执法”,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处理轻微交通事故,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警察职业的忠诚全部转化成了平凡工作中的那份坚持,得到了同事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县交警大队辅警涂俊伟说,胡指导经常教育我们,只有转变我们本身的执法理念,改变我们的工作作风,规范我们交警的执法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警民关系。敬一个礼可以缩短警民距离,问一声你好可以缓解群众的心理压力。这都是胡指导在平常的工作中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经验,他确确实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蓼北路与红苏路交叉口,以及中山大街与红苏路交叉口是城区中心最繁忙的交通枢纽,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胡钢锋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几天的摸索实践,逐步掌握了“公交优先、四口联动,兼顾非行”的疏导技巧,车流人流变得通畅有序。
站好每一班“交警护学岗”是胡钢锋对自己和同事们的又一硬性要求。为了筑牢广大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保障线,胡钢锋和同事们分别在实验小学、固始一小、慈济附中等学校门口路段设立了“交警护学岗”,全力维护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出行,缓解了主干道交通压力。
汗水与辛勤在平凡的岗位上铸造出了辉煌,也为胡钢锋换来了多项荣誉,他曾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县交警大队教导员李刚说,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公安工作服务人民的宗旨,立足工作岗位,坚持严格执法,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我县交警队伍的良好形象。特别是他调任城市中队指导员以来,大力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通过不懈努力,带领城区一帮人把城区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县交警大队城市中队指导员胡钢锋说,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我经历了从普通民警到指导员的角色转换,但是不管组织把我放在任何岗位上,不论岗位如何变化,我觉得我的事业都是崇高的,人民警察是行政执法者,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警察个人,而且还代表着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所以,我就像爱护我的眼睛一样,爱护我的职业,决不辜负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