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十四篇】(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

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十四篇】(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究)


【篇1】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是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下,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对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极大,师德建设工作确实面临新的问题。结合上级“学规范、强素质、树形象”主题教育,对我校师德问题进行细致检查。客观地讲,我校教师队伍素质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有的老师还带病坚持工作,任劳任怨,安贫乐教,情系学生,默默耕耘,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红烛之歌,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但是,如果对照高标准、严要求,目前我校师德师风的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敬业精神差。个别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把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抛诸脑后,他们不用心去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上课马虎,教学效果差;备课简单化、公式化,无创新意识和精神。教研教改能力差。批改作业不细致,个别教师还存在错批现象。个别班主任工作方法不恰当,尤其是在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中,对学生缺乏耐心。

  二是课程改革进展速度慢。我校少部分教师,在新课改面前,无所适从,无能为力,他们既不能推进新课改,也不敢推进新课改,沿袭应试教育时代的陈旧教法,教育观念落后,教学靠吃“老本”,“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方法陈旧。面对新课程改革,无所适从。

  三是拜金主义严重。个别教师干工作,以经济为杠杆,有钱就做事,无钱不做事,全然没有主人翁姿态和奉献精神,一切向钱看,领导安排工作则斤斤计较。有些教师攀比心态严重,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拿福利作比较,却从不拿教学水平、教学业绩、奉献精神作对比。还有些教师不考虑大局,只考虑个人,只想自己这个荣誉该得,那个福利也该拿,只考虑个人利益,不考虑大局。个别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专心教书育人,却一门心思搞家庭经营。

  四是师表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上课随意性强,不完全按照教学计划上课。个别教师病事假较多,还有的教师出勤不出力,工作时间效率低,影响了教学质量,带坏了学校风气。个别教师还有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这些行为均不同程度地损坏了教师形象,对学校造成了较坏影响。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肇源县公办中小学及在职教师乱办班乱补课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肇源县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暂行)》和《肇源县规范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教师行为准则和师德考核标准。每位教师明确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自身差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对照标准自我检查,不断规范。

  2、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为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加大、

  加重对违反教师行为准则和师德考核标准的处理力度。轻则一年内不得申报职称,不得评模评优,重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待岗、解聘、取消其教师资格等严肃处理。涉及违法者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3、进一步加强典型引路。师德建设,要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对于优秀教师在师德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做法、体会,我们将积极挖掘和整理,用典型事例来感染、鼓舞和带动更多的人。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开展优秀教师和师德典型标兵评选活动,对师德表现、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师德建设、争先创优的热情。

  4、进一步抓好整改工作。全体教师都要认真查找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对照师德规范,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澄清是非,总结教训,纠正错误。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整边改,自己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

  5、进一步强化师德评估考核。学校要完善《教师师德档案》,要严格实行教师职业道德年度考核,采用个人自评、学生参评、组织测评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等次,等次分“优、良、一般、差”四类,将评估结果装入档案,作为评职、评聘、晋级、评模、评骨干的必备条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全体教师应当共同努力,

  齐抓共管,切实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篇2】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经济环境中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事业心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率先致富的成功体验,让部分教师很难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教师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在滋生、蔓延,价值观发生倾斜。不少教师在物质利益的趋动下,不安心教学,对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而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科研成果的归属、著书立说的名次排列等表现出过分的关注和追求。物质利益的膨胀,不但造成学术科研成果的含金量下降,甚至还产生了一些学术不正行为,抄袭、窃取他人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2.上进心不足

   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这种精神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时代和社会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工作。可是,少数教师不这样做,也不这样想。他们以为从拿到文凭那天开始,自己就是一位全能教师,以后再也不用学习了。这样,他们不读书、不关心教育动态,案头除了教材和教参以外,再难以见到其他书籍。每天往讲台上一站,眼睛总离不开“教参”,知识老化现象日益严重。

   3.责任心缺乏

   学校对教师除教学与科研之外的责任规定非常含糊,导致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教师职责,误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讲好课,其他与己无关,课后也很少与学生接触,不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甚至有少数教师不注意言行,讲课随心所欲,宣讲一些消极颓废的思想观点,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教学关系是一种固有的不平等关系,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拥有权威,其观点有时被学生当做真理来接受,因为学生阶段还不具备完整地、全面地、公正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名义渗透的偏见,对于学校和学生的精神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二、加强学校师德建设的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通过宣传那些道德高尚的模范教师来推进师德建设,这无疑是必要的。这些优秀典范为教师树立了一个可以追求、可为楷模的道德标准。但是,规范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更重要的是基础性道德,即所谓的“底线伦理”,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重视个人修养,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要培养造就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教育。

   1.坚定理想信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为此,教师只有牢固树立坚定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鉴别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教师不仅要坚定理论信念、政治信念、道德信念,也要坚定学术信念和生活信念。

   2.优化师德环境

   师德环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制度形式存在的固定化、形式化的“硬环境”,一种是以校风、学风、舆论氛围、校园文化形式存在的无形的、渗透性的“软环境”,二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互相影响的。抓师德建设一定要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时刻把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中。优化学校师德环境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教师的学术境界,创造富有特色的软环境。通过组织开展不间断的学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和文艺体育活动,来营造氛围,制造舆论。要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3.加强法制建设

   师德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法理依据,法理的调适在更大程度上比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规范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教师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特别是对教师的资格、聘任、培养、培训、考核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师的待遇等作了原则规定,这些都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为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顺利完成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先进典范,使受教育者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激励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步上新台阶,从而使每个教师深切感受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在实践中不断地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4.实施继续教育

   要让所有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特点,要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一是增强教师的现代意识,促使教师的现代化。二是传授现代教育价值观。三是要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四是要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技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五是要提高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拓宽教师的学术事业,提高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其核心是要培养教师的语言能力和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学术沟通的能力。

   5.增强自我约束力

   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学校通过心理保健服务,缓解教师工作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可以为增强学校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而提供外部条件,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靠主体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调适。教师只有真正提高了自我修养、自我调适能力,才能把职业道德由认识转化为相应的情感、意志、信念,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6.制度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可操作的约束机制,这一点可能更加行之有效。

   (1)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学校发展过程中日趋明显的商业化倾向,特别是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对师德建设造成很大冲击。针对这一情况,当前政策导向的重点是要通过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科研管理改革、人力分配制度改革等,形成有利于教书育人、端正学术风气、规范学术行为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政策导向还要与师德底线相结合,坚持先进性的政策导向的同时,坚持师德的底线要求,与师德有关的规章制度中需要考核评价的标准都应当是最低标准。

   (2)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学校在师德评价方面比较欠缺,大多数学校在考核、评估、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师德都有要求,但比较空泛。当前学校开展师德评价中应该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师德评价标准,二是师德评价方式,三是师德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落实。其中的师德评价标准尤为重要,只有坚持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来评价教师职业道德,才能既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充分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群体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增强管理活力的重要手段。师德建设引入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为师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内在动力。激励手段可视情况而定,可以是精神鼓励,也可以搞物质刺激。较好的住房、较高的经济收入,是教师工作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浓厚的学术氛围、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激发教师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积极性。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更为重要,因为心理认同才是坚定意志内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因物质激励迷失方向,导致广大教师动力缺乏、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也难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4)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学校师德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是学校教师的职业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学校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在劳动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自主性非常强。因此应该建立由学生、管理层、社会等渠道构建的监督网络,根据师德规范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行为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形成外部压力,促进师德建设。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道德素质建设工作评估制度,实行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加强教师道德素质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内容体系。通过对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促使教师道德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通过对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鼓励先进,鞭挞后进;通过对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在广大教师中倡导“爱岗敬业、务实奉献、校荣我荣”的主人翁精神,使教师自觉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职责,热爱教育事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为人师表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华网,2004-3-2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

   [3]石学斌.师德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

   [4]黄海.关于师德教育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4(10).

【篇3】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而当前,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

  一、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所以,有的教师不求功名,不思进取,不悉心敬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有的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缺乏探索和研究;有的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教学中精神不足,用心不到位,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

   2.部分教师存在单纯的质量思想,育人意识淡薄

  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教育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幼儿学会做人。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师。但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给幼儿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因此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认为对于幼儿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幼儿园领导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事,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

  3.部分教师表率作用缺乏,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是幼儿的榜样,是幼儿的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自身素质离一个人民教师的行为准则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老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接手机;有的仪表不整,着装不严肃,上课吸烟,举止粗俗;有的甚至有个别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信口开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幼儿做了很不好导向。

  4.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伤害

  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部分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幼儿,把幼儿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幼儿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

  二、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幼儿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幼儿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

  2、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幼儿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幼儿恶语中伤,重者对幼儿体罚。

  3、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幼儿。

  4、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时具体操作中很可能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现象,随之就会带来对教学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影响,这在客观上很容易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也是产生师德失范现象间接因素之一。

  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幼儿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篇4】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经济环境中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事业心不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面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率先致富的成功体验,让部分教师很难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教师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在滋生、蔓延,价值观发生倾斜。不少教师在物质利益的趋动下,不安心教学,对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而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科研成果的归属、著书立说的名次排列等表现出过分的关注和追求。物质利益的膨胀,不但造成学术科研成果的含金量下降,甚至还产生了一些学术不正行为,抄袭、窃取他人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2.上进心不足

  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这种精神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时代和社会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工作。可是,少数教师不这样做,也不这样想。他们以为从拿到文凭那天开始,自己就是一位全能教师,以后再也不用学习了。这样,他们不读书、不关心教育动态,案头除了教材和教参以外,再难以见到其他书籍。每天往讲台上一站,眼睛总离不开“教参”,知识老化现象日益严重。

  3.责任心缺乏

  学校对教师除教学与科研之外的责任规定非常含糊,导致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教师职责,误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讲好课,其他与己无关,课后也很少与学生接触,不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甚至有少数教师不注意言行,讲课随心所欲,宣讲一些消极颓废的思想观点,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教学关系是一种固有的不平等关系,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拥有权威,其观点有时被学生当做真理来接受,因为学生阶段还不具备完整地、全面地、公正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名义渗透的偏见,对于学校和学生的精神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二、加强学校师德建设的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通过宣传那些道德高尚的模范教师来推进师德建设,这无疑是必要的。这些优秀典范为教师树立了一个可以追求、可为楷模的道德标准。但是,规范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更重要的是基础性道德,即所谓的“底线伦理”,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重视个人修养,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要培养造就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教育。

  1.坚定理想信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为此,教师只有牢固树立坚定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鉴别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教师不仅要坚定理论信念、政治信念、道德信念,也要坚定学术信念和生活信念。

  2.优化师德环境

  师德环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制度形式存在的固定化、形式化的“硬环境”,一种是以校风、学风、舆论氛围、校园文化形式存在的无形的、渗透性的“软环境”,二者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互相影响的。抓师德建设一定要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时刻把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中。优化学校师德环境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教师的学术境界,创造富有特色的软环境。通过组织开展不间断的学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和文艺体育活动,来营造氛围,制造舆论。要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3.加强法制建设

  师德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法理依据,法理的调适在更大程度上比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规范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教师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特别是对教师的资格、聘任、培养、培训、考核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师的待遇等作了原则规定,这些都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为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顺利完成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先进典范,使受教育者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激励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步上新台阶,从而使每个教师深切感受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在实践中不断地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4.实施继续教育

  要让所有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特点,要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一是增强教师的现代意识,促使教师的现代化。二是传授现代教育价值观。三是要培养教师的自学能力。四是要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技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五是要提高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拓宽教师的学术事业,提高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其核心是要培养教师的语言能力和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学术沟通的能力。

  5.增强自我约束力

  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学校通过心理保健服务,缓解教师工作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可以为增强学校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而提供外部条件,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靠主体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调适。教师只有真正提高了自我修养、自我调适能力,才能把职业道德由认识转化为相应的情感、意志、信念,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6.制度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可操作的约束机制,这一点可能更加行之有效。

  (1)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学校发展过程中日趋明显的商业化倾向,特别是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对师德建设造成很大冲击。针对这一情况,当前政策导向的重点是要通过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科研管理改革、人力分配制度改革等,形成有利于教书育人、端正学术风气、规范学术行为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政策导向还要与师德底线相结合,坚持先进性的政策导向的同时,坚持师德的底线要求,与师德有关的规章制度中需要考核评价的标准都应当是最低标准。

  (2)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学校在师德评价方面比较欠缺,大多数学校在考核、评估、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师德都有要求,但比较空泛。当前学校开展师德评价中应该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师德评价标准,二是师德评价方式,三是师德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落实。其中的师德评价标准尤为重要,只有坚持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来评价教师职业道德,才能既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充分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群体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增强管理活力的重要手段。师德建设引入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为师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内在动力。激励手段可视情况而定,可以是精神鼓励,也可以搞物质刺激。较好的住房、较高的经济收入,是教师工作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浓厚的学术氛围、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更有利于激发教师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积极性。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更为重要,因为心理认同才是坚定意志内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因物质激励迷失方向,导致广大教师动力缺乏、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也难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4)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学校师德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因是学校教师的职业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学校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在劳动时间和精力投入方面自主性非常强。因此应该建立由学生、管理层、社会等渠道构建的监督网络,根据师德规范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行为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形成外部压力,促进师德建设。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道德素质建设工作评估制度,实行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加强教师道德素质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内容体系。通过对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促使教师道德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通过对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鼓励先进,鞭挞后进;通过对教师道德素质的评估,在广大教师中倡导“爱岗敬业、务实奉献、校荣我荣”的主人翁精神,使教师自觉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明确职责,热爱教育事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为人师表的氛围。

【篇5】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敬业精神不强,缺乏献身教育的事业心

  个别教师缺乏教育熱情和爱岗敬业精神,不愿意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他们不用心去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就只是简单地从网上下载课件,上课马马虎虎、无精打采,作业批改不认真,教学效果差。有的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不能安心于教育工作,更谈不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了,家长意见较大。

  2.工作作风浮躁,缺乏责任感

  有的教师精神萎靡、作风涣散、纪律松弛;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教师缺乏职业使命感,不讲政治、不讲原则,热衷于传播各种流言蜚语和小道消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少数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频率较低。究其原因,就在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工作,而忽视了思想教育工作,他们对家校联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认为联系家长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又常常认为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需要与家长联系,导致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

  3.师表意识淡薄,缺乏对学生应有的爱心

  极小部分教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分场合讲粗话,上课抽烟,打手机;对不文明的行为和萎靡的社会风气,不仅不予以拒绝,而且还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这些行为均不同程度地损坏了教师的形象。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缺乏耐心,经常随意体罚学生。个别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将差生拒之门外或赶出学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侮辱了学生的人格。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根据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爱为核心,结合教师工作实际,对照师德规范要求,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起完善的政治学习制度,坚持用科学的理论、系列法规来帮助广大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二是依据师德规范要求,制定完善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和违反文明标准执教的处罚规定,坚持用科学的尺子约束教师,规范教师的行为。三是逐步完善社会、家长及学生民主评议师德师风的制度。四是建立起向社会承诺的制度,对社会和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向社会和家长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研讨会,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好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形成自身特色体系。六是违反上级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有关规定的给予一票否决。

  2.转变教育方式,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坚持思想教育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杜绝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3.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改善教师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引导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主动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做出新贡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借当前学习宣传落实十九大精神契机,围绕“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认真探索,静下心来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以实施,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的素质,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6】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型性。(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献身教育,忠于职守。只有真正献身教育、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是否热爱学生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师具有热爱学生的情感,是搞好教育的出发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首先不去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积极上进,互相帮助,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业务,力求精益求精,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教师应有的又一种美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还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美。

  二.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物质利益原则、竞争机制也逐渐引入教育活动,带来了教育活动中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必然带来教育活动重要主体----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师能”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但是,教师的师德问题行为愈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少数教师敬业意识淡薄。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恪尽职守,安贫乐教。但也确有部分教师,他们对选择"教书匠"的职业感到无奈,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轻视本职工作。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满足出勤,学习敷衍了事。

  2、少数教师为人师而无表率作用。教师的魅力来自于教师自身所具有的广博的学问,卓越的见识,非凡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但少数教师因缺乏完善的师德修养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上,随心所欲,个性张扬,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难以发挥表率作用。主要表现为言行不一,说的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

  3、少数教师奉献意识淡薄。学校的考核和奖励制度被少数人曲解,导致了部分教师把荣誉和利益看得过高过重,有了竞争没有了合作,重结果不重过程。影响了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对学校安排的工作先看是否对自己有利,无利可图。有的教师为个人业绩,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了学生活动时间,对违纪学生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等等,从而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背离了素质教育原则。部分教师受庸俗社会关系的影响,利用和要求家长为自己办私事谋私利,败坏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4、少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少,缺乏爱心,育人意识淡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师。但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之甚少,对学生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不批评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育人意识淡薄。认为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和党务政工干部的事,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

  目前造成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一般为(1)社会大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冲击着社会道德规范,诱导畸化人们的思维。(2)学校内部的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失衡的影响。对教师重使用、轻培训,重素质、轻政治,重业务能力的提高、轻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等。(3)社会利益分配问题的影响,虽说提高了教师的待遇,但是,教师的物质待遇、尤其是待遇的落实仍是不尽人意。工资、住房等一些实际问题困扰着教师的生活,付出和回报的不成正比,以及不同学科、不同学校教师实际收入的差距等,都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负责。

  三.加强当前师德建设的对策

  1、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制度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人们总觉得道德是“软”的,是“虚”的,没有办法进行衡量和评价,因此,要使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真正发挥作用,在目前来看,必须将其制度化,也就是将其渗透到日常的行政性规章制度中,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变“硬”变“实”。

  2、教研活动渗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经验、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重要方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教研活动中,注意从那些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身上挖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涵,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开展教育。这种无形的教育,其作用往往要比有意识来开展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会更明显。

  3、开展师德培训和教育。把师德教育列入全校教师培训总体计划,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个专题对全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培训,让师德规范入脑入心。

  4、坚持正面典型带动,倡树师德新风。"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要善于发现和运用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师生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

  5、注重心理疏通,保持教师健康心态。近年来,教育行业的职称评定、教师聘任、学历及科研成果等要求提高,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等等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教师产生了焦虑情绪,甚至心理障碍。学校要积极发挥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关注教师的生活和遇到的困难,努力实施好“送温暖工程”。积极组织开展教职工的各项文体活动,活跃教师业余生活,让教师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理状态。

  6、不断总结,逐步提高,把师德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师德建设要紧密和形势要求相结合;领导重视程度是提高师德建设水平的关键;解决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学会打持久战;要抓制度落实,要深入开展工作。

  7、提高自身素养,塑造自身形象。不断丰富自我,提高业务水平;树立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信念;要热爱学生,持之以恒;提高人格魅力。

  师德建设专题研究

  全球通希望小学

  2012.4

  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涌现了大批先进人物,当前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当今社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少数教师身上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正之风。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忽视自我修养的提高。有的教师只注重提高学历,只满足于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注重以良好的师德熏陶学生,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降到最低层面,变成了典型的“教书匠”;有的教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照本宣科,一本教案用到老,不注重进修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教学水平长期低下;有的教师只重视职称的提高,不重视人格道德的提高,忽视道德修养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只图安逸,不思进取,以文凭、职称掩盖自己道德水平的低下。

  二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对学生不是报以满腔热情,在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中家长制作风严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是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给予心理压力、呵斥和责骂。有的教师还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甚至漫骂。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导致有些教师除了以强制性手段让学生听课、维护课堂秩序外,根本无法把学生的心拴在课堂上。

  三是变相体罚和体罚时有发生。有些教师因为学生表现不好,而对学生动辄罚作业、罚劳动、罚站,午餐时不让吃饭,到放学时间不让学生回家,以致一些本来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劳动、作业等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教育功能,成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可谓得不偿失。极少数教师素质低下,不注重师德修养,甚至打骂学生。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给学生的身心留下创伤。

  四是“乱收”、“乱拿”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有的教师在物质享受诱惑下,采取各种方式向家长、学生伸手。一些教师不在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是用“补课”、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做“挡箭牌”,收取学生费用,拒不执行中央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规定。极少数教师不仅收受学生财物,甚至明确地向家长开口要钱、要物,家长迫于压力,不得不拿。这些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出现上述师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管理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上还存在“几轻几重”的情况:

  一是在教师培训中,重业务培训,轻师德培训。从历年的教师培训来看,我们主要重视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忽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在过去还只是限于对学校的考核和评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

  二是学校在考察引进教师工作中,重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考察,轻师德情况的了解。

  三是导向奖励中,重教学工作奖励,轻职业道德奖励。从现行奖励机制看,学校重视对合格率、优生率等量化教师教学成绩的表彰奖励。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转变后进生等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分数所掩盖。学校忽略了师德水平和教学成绩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尺。这样的激励机制导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难以落到实处。四是教育教学研究中,重学科教学研究,轻师德方面的研究。从当前情况看,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研究课题相比,数量是非常少的。据了解,我县几乎每所小学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但是多数是关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德育工作、师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很少。

  五是学校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学管理,轻视师德管理。部分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中,重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提高,轻师德建设的加强。在领导班子议事中,教学专题研究得多,师德建设专题研究得少。不少学校是平常对师德教育不抓,上级号召时抓一抓,出现严重体罚、变相体罚等问题时才重点抓。很多学校没有形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学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主人的主体,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切实做到“以德治校”,搞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养成的主要指导者,教师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发展。因此,狠抓师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以我们双庙一中为例,今秋开学后,学校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提出了“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素质精、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的工作目标,并采取了以下对策和措施,加强师德建设。

  (一)以德治师,加强教育。

  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师德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开学前,学校加强了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学习,还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使教师知法、懂法。

  二是召开了“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民主生活会,梳理了本校在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要求班子成员和教师在思想上克服“学校教育软弱论”的倾向,树立“在影响学生成长诸因素中,学校教育占有主导地位”的信心。

  三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管理。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工作作风教育,开展“树典型、铸师魄”系列活动,把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做到经常地开展师德教育,并对师德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持之以恒。

  (二)建立机制,严格考核。

  一是将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一级工作目标,成立强有力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对师德建设负总责,制定加强师德建设和考核的若干规定。

  二是学校对班子成员、教师个人考核,严格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学校若发生一起或多起在校内有重大影响的师德事件,经核实属校方负主要责任的,校长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学校把师德测评结果作为对教师进行奖惩、聘任以及教师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等的重要依据,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三是对于在考核中出现问题的班子成员和教师个人均严格限期要求整改,并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意见交学校党支部备案。

  (三)加强监督,依法治教。

  学校在加强考核的同时,重视对师德建设的监督。一是学校设立“师德师风意见箱”,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家长可以整天随堂听课,将师德情况置于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之下。二是在校外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对学校的师德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学校或县教育局检举揭发。三是学校领导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学生、家长之中了解师德建设情况。四是深化校务公开,在校务公开栏中,将师德建设情况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有效的制度监督、舆论监督,进一步提高学校和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篇7】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为楔机,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尺子,以自我剖析材料为依据,以最终实现个人师德水平得到提高,能全心全意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为目标,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二、个人对照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习不够全面。虽然平时比较注重学习,熟悉业务知识,但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很少探讨。

  2、理论水平不太高。对科技、和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学的不少,但不系统,不全面;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于口头表达;工作经验虽有一定的积累,研究思考问题只注重实效,却不善于总结归纳。

  3、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与新时期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缺乏沟通,协作意识不强,工作不够大胆。

  三、整改措施

  通过深刻查摆,找到了原因,挖出了根源。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完成本职工作为前提、以提高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见真着实地把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剔除短处,吸人长处,不断完善自我。

  1、进一步加强学习,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夯实自身基础。

  2、在教研组活动中,与组内每一个教师都有畅谈教育心得,获得新知;寻找到了新的教学方向。

  3、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诲人不倦,克服不良情绪,杜绝不良行为。注重心灵的沟通。

  4、我要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孩子。

  5、及时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责、责备家长,并且在语言交流中,语气平和、委婉、真诚、用诚意使家长信任我。

  6、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与家长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

  总之,在师德师风的自查自纠的活动中,我要负起责任,遵循教师规章制度,多奉献一点爱心,我坚信只要承担了我所能承担的责任,我就扮演了我所能扮演的最优秀的角色,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8】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以师为本,师以德为先。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师德如何,决定着教书育人的质量。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兢兢业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不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可以说,当前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的主流方向是好的、素养是高的、能力是强的,大体上能够胜任和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目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和谐发展。下面我从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1、观念不新。就是我们有的教师主观臆断、骄傲自大,思想陈旧、观念落伍,工作墨守陈规、穿新鞋走老路,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明显滞后于科技知识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

  2、作风不实。就是我们有的教师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小成即满,安于现状;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贪图安逸,怕苦畏难,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

  3、服务不优。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宗旨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学校交办的事情装聋作哑,对待周围同事的工作不愿配合,对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家长没有好脸色、没有好口气,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建议置若罔闻。更有甚者,厌教书、烦学生,始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

  4、觉悟不高。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受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不正之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不讲奉献讲索取,不讲德性讲个性,不讲原则讲交情,不讲正气讲义气,不讲真话讲假话,不讲团结讲利益,不讲业绩讲待遇,喜欢计较个人得失,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丧失党性原则,不惜丢掉人格尊严,不惜损害群众利益。

  5、能力不强。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不注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娱乐厅里、麻将桌上,以及迎来送往、繁琐应酬之上,满足于自己过去已有的知识和本领,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在讲课内容上,照本宣科,书云亦云,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补充新的内容、发表新的见解、传授新的知识;

  在讲课方式上,依旧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境界之中,未能“教人以渔”。如此的学识和教风,根本不能满足探奇求新渐强的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求。

  6、自律不严。就是我们有的教师工作纪律松散、组织纪律性差,霸权主义严重、自由主义泛滥。只要自由,不要纪律,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意识。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重个人的师德修养。更有甚者,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甚至有悖伦理道德,胡搞乱来,为所欲为。

  二、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个别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仅直接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人民教师,对此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那么,在当今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又应该怎样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更加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呢我建议应在以下六方面下功夫

  一要充满爱心。“爱”是师德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爱”就没有师德。鲁迅有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同志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有“国宝教师”之称的霍懋征老师也曾说过“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

  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

  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可见,“爱”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换句话说,当好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时刻注意以诲人不倦的献身精神和严慈相济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全面成才,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和奋斗目标。

  二要刻苦学习。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否勤奋好学、精通业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表明教师的社会责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叹道“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以说,“学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当今科技知识时代,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当前,教师需要刻苦学习,重点掌握“三会”,即会说,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会写,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

  会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和教学质量

  三要务实创新。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一是来不得半点虚假;

  二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杰出教师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点滴之中,探索教育的真谛,追求事业的卓越。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老老实实为人处世、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真诚为社会、为学生、为学生家长服务。另一方面,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真知、思考问题,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大胆创新教学实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水准,使美好的教育理想变为现实。

  四要甘于奉献。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纯洁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尤其是作为身处基层一线的中小学老师,更应牢固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始终坚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大乐趣,时刻注意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雨水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五要严格自律。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可以说,教师的一思一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俄国著名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教师应当在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作风上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始终注意做勤奋好学、精于业务的模范;

  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模范;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模范;注重仪表、检点行为的模范。“塑造别人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才被称之为先生、教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篇9】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以及“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要求和措施。作为长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工作者,我们倍感振奋。这里就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谈谈学习体会,并就如何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初浅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质朴的话语饱含着党对民生的关切,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教育是民生之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那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还曾经饱含深情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依法规定了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和乡村教师补贴制度,建设了教师周转房,开展了五年一个循环的全员培训制度,在中西部地区招聘了大批特岗教师等等。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了教师待遇和生活环境。

  然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离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点:一是庞大的教师群体的师德师风建设仍然需要高度重视,教师中行为失范事件时常有发生。二是教师岗位、特别是农村教师岗位仍然不具有吸引力,师范生生源质量有下降趋势,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家庭的大专毕业生。三是教师待遇仍然较低,名义上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实际上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四是教师流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在鼓励“下得去”同时,对教师流动缺少一个公平灵活的机制,一些农村教师生活相当艰难。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教师队伍的稳定。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压实责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要求广大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体现了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的根本导向。然而,一些地方把师德师风仅仅作为一种职业的行业规范,主要由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个别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过分追求高考录取率,而忽视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对教师中存在的一些教育观念不端正、教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平时过问的少,对个别教师把学生变成了赚钱的对象、课上不认真讲、课下有偿补课等所谓“小节问题”听之任之。一旦出现了引起社会媒体高度关注的事件,却又采取严厉措施,致使一些师德师风问题、行为失范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键在于压实责任。这个责任必须压实到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肩上,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从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高度,真正把师德师风建设抓起来。要创新师德师风治理方法,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从小事抓起,从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抓起。在教育督导考核评估中,应把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只有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责任压实到地方党委政府,才能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齐抓共管,通过广大教师共同努力,通过社会和舆论监督,才能使师德师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二、强化督查,依法保证教师待遇。

  教师职业是一项神圣职业,必须依法保证教师合法收入。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对公务员实行奖励制度,奖励额度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公务员年终奖金甚至超过了教师全年的工资收入。然而,在计算“教师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却没有据实计算公务员的年终奖金,违反了国家规定的关于“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等四个方面构成”的规定。前些年全国不少省市出现了教师集体上访聚集事件,反映出这样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虽然各级政府针对这一矛盾采取了一些办法,但各地依法保护教师收入落实情况仍然堪忧。

  二是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十多年来,到底效果如何缺少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各级学校为了计算教师绩效伤透脑筋,有的甚至采取简单的量化办法,或者搞平均分配。

  三是一些地方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对部分中小学教师实行聘任制。但是对聘任制教师的权益以及工资、职称等保障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聘任制教师“同工不能同酬同权益”的现象。

  解决上述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尊严。建议全国人大开展《教育法》、《教师法》执法调研,重点检查各地在教师待遇方面依法行政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专项督导,确保教师待遇依法落到实处。同时要认真总结反思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绩效办法,切实体现绩效效果。

  三、采取措施,保证教师合理流动。

  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到乡村任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下得去”的同时,应该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解决“流得动”的问题。随着教师年龄增长,一些长期在偏远乡村任教的教师面临这巨大的家庭和生活困难。一些乡村教师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出现乡村教师找对象都困难的情况。一些地方为了严格控制教师进城,采取通过严格考试遴选进城的办法,致使一批长期在乡村教学经验丰富,但已不擅长考试的老教师得不到解决家庭和生活困难的机会。一些新进教师看到这种状况,中途不告而别或通过各类考试“跳槽”的不在少数。建议切实出台教师合理流动的政策措施,真正把教师资源盘活,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真正让农村教师的收入待遇有补助、生活困难有人帮、后顾之忧有人解,使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安心工作,使将去农村工作的教师没有思想顾虑。

  培养造就一支“四有”教师队伍,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按照总书记讲话精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好广大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着力营造形成良好师德师风、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接班人和优秀的建设者。

【篇10】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由此可见,国家已经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1.师德建设关系着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质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改变,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而师德建设正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教师是心灵的工程师,师德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直接的、深远的,教师的品行甚至会影响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讲,师德问题也是很容易被整个社会所关注的。可以说,师德建设不仅仅是育人问题,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关系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的质量,也关系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2.党和国家正在逐步完善师德制度建设针对师德失范现象,舆论更倾向于批评教师,而较少反思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制度因素。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继出台,以及制定各阶段教育发展纲要与意见,“师德”的内涵及其规范体系被不断拓展。这些法律、法规和条例初步构建了师德制度的框架体系,成为指导师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随着新时代多元文化的并存共荣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冲击,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校的思想认识都在发生着变化,部分教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有所弱化,甚至个别教师出现了师德失范现象。传统文化中教育“以人为本”和“人性关怀”,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性的凸显和释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传统的师德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师生伦理关系、教师社会价值和师德评价制度的三大困惑。

  1.师生关系的伦理困惑在传统师生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伦关系,教学次之。

  “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精神内容。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学生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传统师德中的一些师生伦理关系是否适用于目前的教育系统还有待研究。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就是整个家庭的重心,在家长的关爱中成长,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所面对和接受的新鲜事物更多、更广。在相对比较民主和宽松的家庭教育模式下成长的他们往往思想上更为独立,在生活、学习上强烈地表现出自身的个性,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会主动要求更多的自主权,会质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很容易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冲突,这也与传统的师生伦理关系产生冲突。

  2.师德事件的社会困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但当“幼师虐童”“中学师生恋”“教师性侵学生”等师德事件出现时,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被少数教师的违法乱纪行为严重损坏了,导致了教育行业的信任危机。尤其在目前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环境下,师德问题所引发的事件由于涉及教育安全问题,更容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人和理性的经济人,具有自我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同时,又是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个体,少不了与人交往,必然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面对发生的负面师德事件,教师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社会责任边界在哪里?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作为独立的自然人,教师有着既定的情感、兴趣、愿望、目的、需要等等。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教师有着利己利他的经济行为动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衣食住行等生理和安全需求中有着天然的趋利避害倾向。梅奥说过:“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教师在家庭中是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等,在社会中是普通公民,在学校是老师,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把握好身份角色,处理好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3.师德评价的制度困惑重道德教育,轻制度问责,是当前师德建设的最大短板。教师是理性人,普遍会按照师德评价的制度规范来采取理性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师德评价制度,就会形成相应的教师师德。为了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有些学校采用了量化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评分,以数字的形式来反映教师的师德情况。毕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是反映教师本身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其产生根源是行为主体,也就是教师本人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主观认知。在每个教师师德的形成过程中,其本身的道德水平、成长经历甚至生活习惯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每个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对教学的感受也不同,因此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究竟如何,与其他知识或技能水平的评判不同,是很难以定量的方式来进行衡量和评价的。对于数字化的师德评价方式的过度依赖,会导致教师对师德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会出现以获取学生高分为目标的教学行为,使得师德评价变得表面化、形式化,会破坏师德建设中教师的主观性和创造性。但是彻底取消量化式的评价而改用定性评价的师德评价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这些会影响教师对师德的理解,从而产生因人而异的差异性。同时,如果单纯采用定性评价方式来对师德进行评价,每个评价主体对于师德的判断又是主观性的,会导致评价的准确性不够。同事之间出于人际关系的考虑,一般不会相互严格地评价;而学生或家长的评价又可能因为师生间一些小的矛盾或者教师过于严格的教学态度而得不到良好的反馈。目前学校开展的单纯定量或定性的师德评价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有的只是为了考核教师,有的则是为评价而评价,有的评价使教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评价成为一种单向的活动。这些评价制度上的缺陷都会严重抑制教师个体师德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上是好的,广大一线教师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新时代背景下其所面临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社会价值和师德评价制度三大困惑,实质上是师德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同维度的问题反映,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共同改革创新,谋求发展出路。

  1.做好传统师德文化的扬弃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传统道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对于教师来说,“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守中华传统师德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思想,从经典中汲取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和道德水平,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用正确的方式来看待新时代师生关系。其实古人在严格的师生伦理之中,同样包含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就是提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以勤养正。由此可见,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爱护不是溺爱和放纵,严格要求也不等同于惩处和制裁。因此,对传统师德的正确领悟,是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应该出于教育的目的。通过辛苦的工作和学习来培养其个人能力,而不是将学生视为自己的从属,随意地指使学生为自己服务,让学生从事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师德,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方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现阶段的师生关系已经与传统的师生伦理关系有所不同。因此,传统“师德”中的一些观念也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同样需要去其糟粕。

  2.保持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

  教师对学生的关系也并非一直高高在上,传统师德中同样包含了很多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内容。《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而共同进步,这才是传统文化道德中最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明确“学无常师”的教育思想,对自身的能力和学识有正确的认知,能够接受自身的不足;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增益学生之不足的同时补己之短。同时要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真心爱护学生,宽严相济,是教师所应该具备的道德风范。

  3.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师德建设责任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对教师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给出了更严的道德规范约束,而学校则更多地将师德改善的责任落实到教师个人身上,从而造成教师承受了较大的精神负担和社会责任。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对教师社会责任的认知错位和管理缺位,导致师德建设无法形成一个健全的系统体系。马斯洛认为,人的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师德建设最重要的是实现教师的五种需要,特别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两点的实现离不开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分工协作,共同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反馈机制和完善的系统。教师,承担自身价值观改造提升以及师德失当的主体责任,做到师德教育覆盖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从教师的岗前培训到各个阶段的考查和职称的晋升都要和师德建设相结合。学校承担师德教育培训、考核的主体责任;政府承担对违反师德事件处罚教育的主体责任,实现师德教育建设的“项目化”,通过分层管理确保师德教育和治理机制高效运转;社会承担实现教师尊重需要的主体责任。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师德伦理从理想走向现实,需要相应的制度规范来保障。

  师德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效果的展示台,合理的师德评价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培养师德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对一些师德有损的教师提出预警,避免恶性师德缺失事故的发生。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其评价方式应该同时具备主观性和客观性。要认识到,师德评价模式的目的是激励教师积极追求更为高尚的自身职业道德品质,应该对教师的德行和教学能力具有强化的作用。定量的师德评价体系能保证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严格遵循相应的行为准则,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教师师德建设的“地基”;而定性的师德评价方式则尊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鼓励教师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付出努力,让教师的师德建设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是师德建设的“塔尖”。只有将这两种模式结合,才能保证师德评价过程中的原则性和多元性,从而有效地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师德建设中来。

  总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师德建设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在新时代下必将会遇到很多新的难题和困惑。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宝库,批判地继承优秀的师德伦理,合理地划分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责任,不断创新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将师德评价转化为教师对自身师德建设的动力源泉,有助于科学健全师德建设体系,持续改善师德发展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实现“有质量”的教育,除了硬件建设以外,教师本身的素质建设也举足轻重,而高尚的师德是一个教师优良素质的根本。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建设仍然需要摸索前行。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发展赋予教师的光荣任务。

【篇11】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出的要求。是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师德师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即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正确的教育思想,从各方面都做到典范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对照自己,发现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整改问题一: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够,教学中有时会说学生几句

  整改措施:

  由于我教的不是主课,和学生接触的机会也不多,对于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不是很深,上课时,有的学生调皮捣蛋,影响了教学正常进行,这是我会说他们几句,甚至让他们站在一旁。也许这已经伤害了学生的身心,也会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在教学中要树立良好且正确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教师要树立时刻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面对每一个学生,并用同一个标准去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课后,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和他们说说话,做做游戏……,通过各种途径来关心、爱护、走进学生。

  整改问题二: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不够透彻;

  工作经验不足

  由于是刚进行教育工作,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专业知识上也缺乏实践,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还理解的不够彻底。所以我也提出改进措施:

  整改措施:

  1、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理论。不断地像其他前辈请教,探索新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2、刻苦钻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虚心求教,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3、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多听课,多动笔,不断给自己充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主动,积极的做好本分工作,发扬奉献精神。

  整改问题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也许是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有时会感到厌烦,对于新事物的出现,只会有一时的新鲜感,时间一久,又会厌烦,做事情都抱着混的态度,不会认真的做事。因此,我为自己定了一些改进方法:

  整改措施:

  1、认真对待任何事情,不报应付的态度,脚踏实地,多花心思的去做事情。

  2、做事的时候,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有创意,对待问题从深层次分析,思考深刻,不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时刻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工作中时刻剖析自己,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写好反思。做事情都遵守精细化原则,要做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不抱“混日子”的想法,用“精细化”来严格要求自己。

  整改问题四:没有和其他任课老师密切联系,沟通

  由于刚到学校不久,对于其他老师都不是很熟悉,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和他们联系的时间也很少,只是在办公室里老师才会经常沟通。为此,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了能够多增长一点见识,也为了增进和其他任课老师的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和他们对联系、多沟通。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整改措施:

  1、学会接人待物,尽可能和其他老师成为朋友,团结友爱,虚心请教,积极进取。

  2、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不放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多和老师交往,谈心。

  3、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热爱本职工作,遇到问题多看多想多问,像周围的老师请教,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自查自纠,我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我要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花更多的精力,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12】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在这次师德师风自查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自己、审视自己。

  1、加强学习依法执教

  首先,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我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在业务上通过学习在教学方法不断有新思路、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其次,多年来的从教,使我认识到: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中踏踏实实的工作,默默无闻的付出。并自觉遵守《教师法》,以它为准则,时刻提醒自己要依法执教。这样的人生才会过的充实有意义。

  2、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我热爱教育,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学校。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都要将校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精神来指引我。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工作中本着“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的原则来设计教学活动。

  3、热爱学生和谐发展关心、热爱孩子是教师最基本的天职。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要以尊重孩子、热爱孩子为出发点,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孩子们愉快茁壮地成长。

  4、尊重家长服务家长

  家长是我们搞好工作的有力后盾,因此,在工作中,我会及时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责、责备家长。并且在语言交流中,以平和、委婉、真诚、用诚意使家长信任我。

  5、廉洁从教,不谋私利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和收取额外的报酬。与家长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

  经过自查我认为自己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学习有些松懈,思想认识不到位。

  2、教育教学方法还有些不妥当的地方,教育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

  3、课堂教学方法简单,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还有些不太适应课改的要求。

  4、对学生德育工作还不够重视,做的还不细致.。

  5、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二、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决心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法>>

  等条例。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对教育尽心竭力,处理好事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要关心爱护学生。要自觉为人师表,作道德的表率。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也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求学生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要严格要求,做出表率。

  2、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师德和能力素质水平,包括基本教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备课,上课,吸引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大胆发言,设计作业有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问题。

  5、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敞开心胸宽容待人。

  三、今后的改进方向:

  要更进一步认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总之,师德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才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才能不会落伍。我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生魅力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句话“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篇13】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践行科学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目标错位。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淡薄,缺乏事业心,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患得患失,牢骚满腹,没有心思教书育人。

   2.价值观偏移。少数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比待遇,比报酬,个别人为了获得奖励不惜弄虚作假,考试授意学生作弊,败坏考风。有的教师偏爱“尖子生”,歧视“后进生”,认为后进生影响了班级名次,丢了教师的面子。

   3.没有做到为人师表。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语言放肆,法制观念淡薄。有些教师“文人相轻”,“同行排斥”,在学生面前有意无意贬损其他教师,还在“三尺”讲台上任意发泄不满情绪。

   4.综合素质先天不足。部分教师知识老化,观念陈旧,自身文化素质低,与实际脱节,工作上力不从心,对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有些教师自从跨进学校大门后就好似进了保险箱,不再学习,不求进取,不钻研业务,知识贫乏,教法呆板,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5.思想封闭。少数教师把思想禁锢在四堵墙内,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看问题偏激,性格执拗,教学上只管课内不管校外,工作上只管校内不管校外,重智育轻德育,一条腿走路,只教书不育人,使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二、师德建设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抓教育

   1.进行敬业爱生教育。敬业爱生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根本前提。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所教的学生,不断更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每个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

   2.进行依法从教的教育。依法从教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要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自身形象,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言行举止文明得体,无私奉献,廉洁从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

   3.进行勤奋善教的教育。勤奋善教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教师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优化和改革教学,勇于创新,切实做到以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二)和谐发展——优化环境正风气

   1.树立典型,正面激励。定期评选表彰“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通过这些活动,树立典型,积极创设条件,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2.协调好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职工之间要加强团结,互相体谅、互相尊重,爱护集体荣誉,形成一个坚强的教师集体,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使大家从集体劳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全面发展——整章立制严管理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师德建设贯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建立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集中教育和经常教育相结合,制度约束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必要处罚和评优选模、晋职晋级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督导评估学校的重要内容,要在师德建设上建立责任制。

   (四)可持续发展——改进方法求创新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使教师真正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两耳要闻窗外事。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能脱离社会影响,因此,学校要引导教师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自觉融入社会,增强适应性与创造性。

   3.做到自省自励。广大教师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在师德形成过程中,不能忽视自我教育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更要提倡教师通过自省的力量来完成思想的转化,达到自我完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把科学发展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中,真正提高教师素质,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14】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本学期师德建设工作,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兰州市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修师德、正师风、践师行、强师能、铸师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主题活动(简称“五师四有”),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紧紧围绕学校“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办学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现将我校本学期的师德建设工作情况作以回顾总结。

  一、目标完成情况

  1.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本学期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力行,提高思想觉悟,使每位党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2.把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的学习做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求教师熟记熟背新《规范》的内容,并要求教师写出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

  3.加强了法律法规学习,增强了教师的法律意识。为了真正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教育方针,校长、书记带领教师深入学习的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文件,使广大教师真正树立了以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

  4.加强了对师德典型的学习。根据教育局下发的相关文件的精神,大力弘扬了先进教师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的师道风范,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并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5.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根据学校师德师风考核方案,学期末对每位老师进行了考核。经考核,本年度16名教师为“优秀”等级,其余全部为“合格”,无违犯师德师风教师。

  二、开展的主要活动情况

  1.本学期继续加强整治师德师风。3月份我校开展了以“讲规矩、守纪律,强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为期2个月师德师风集中集中整治活动,活动重点开展教师工作纪律、工作作风、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情况,查找是否存在在社会办学机构中有偿补课、课外隐匿私办高价辅导班和在学生入学、节假日收受礼品礼金等违规行为,同时要求在职教师积极检举身边是否发现同事存在违规行为;如果教师自己存在违规行为,立即终止违规行为并且主动找学校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说清楚。活动按照《海石湾第一小学关于开展“讲规矩、守纪律、树正气、铸师魂”师德师风集中整治活动方案》,分宣传发动阶段、查摆剖析阶段、落实整改阶段,总结阶段四个阶段开展活动,活动中按照集中整改步骤,宣传阶段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师德师风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剖析阶段首先教师自行撰写师德师风集中整治个人剖析材料,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找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其次开展广泛的谈心谈话,相互查找相互促进;整改阶段以年级组、党小组等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师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在工作中加以整改;总结阶段,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并且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以教育故事和先进经验为主,进行了宣讲和交流。同时分别召开家委会、学生代表会,征求师德师风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在全校范围内每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以家长问卷调查表和学生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调查教师履行职责和遵守师德师风承诺情况。

  本次专项整治活动,集中组织学习师德方面法律法规2次,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委会26班次,发放并收取280份家长问卷、310份学生问卷,“一对一”领导、教师谈心谈话表120份。通过集中整治,教师的敬业精神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查找中,没有发现我校教师在社会办学机构中有偿补课、课外隐匿私办高价辅导班,没有接受过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等违规现象,。

  2.将疫情防控贯穿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为进一步落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师德师风建设,更强有力度地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规范我校教职工从教行为,专门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两次,从各个方面为教师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进行指导,要求广大教职工做到疫情防控使命担当,教书育人立德为先。通过专题学习,使老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更加明白教师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形势下肩负的责任使命。此外还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工作纪律,要密切跟踪学校学生动态和身体状况,并且保证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种机制,使师德建设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2.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过程性活动的开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师德建设工作良性发展。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