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八篇(2022暑期教师研修总结)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八篇(2022暑期教师研修总结)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1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市、区培训,继续学习新课标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新观点、新理念指导教学。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以自学为主,不断地搜集新信息,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根据阶段性的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理论知识,了解教研改信息,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数学教研组不断地总结经验,坚持人人写教学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并收入汇编。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老师们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们积极开设公开课,如校级的每人开了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为了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认真地参加听课,并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到培优补差。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在校内举行高一、高二年级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在备课时,能认真钻研教材,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倡结构化教案、个性化设计,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和谐统一。精心备课,针对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差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想出了不少个性化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如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具、自制教具、制作多媒体教具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学生数学,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思维。教学工作中,每位教师都能狠抓教学质量,重视后进生的转差工作,利用课余市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效果比较明显。学校的大多数老师能扬奉献精神,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无补偿地给学生补缺补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培优补差。学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学期来,在数学组各位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刻苦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如: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还不明确,甚至有的教师对这轮新课程改革效果如何,能否成功,仍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技能”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今后,我们将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把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真正从思想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坚信新一轮课改必定成功。努力把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2

  在xx—xx学年第一学期,经过数学组全组教师的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们组内的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我们高中数学组现有23位任课教师,大部分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也有不断开拓创新的中年教师。青年教师能虚心学习,积极进取,骨干教师毫无保留地把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我们高中数学组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组内的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组内的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促进。正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气氛以及人际环境,组内的教研风气浓厚,教师治学严谨,彼此之间经常开诚布公地交流,探讨问题,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融洽、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

  一、班组建设:

  学期开始,全组教师首先通过对上学期组内工作的反思,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以及不足,根据学校在本学期工作的重点,并结合本组的学科特点,然后共同制定本学期组内的工作计划。一个学期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每次教研组的活动都有明确的内容与主题,老师们都非常重视组内的每次活动,提高了教研组活动的实效,使之成为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教研组配合学校工作,积极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的活动,应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及理论设计每一节课,大家积极听课、评课,老师们客观、公正地指出优点及不足。

  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强化集体备课,做到教学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进一步发挥备课组长作用,利用组长教学经验较丰富兼大量占有教育资料的优势,在集体充分讨论的并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精心制订教、学案及课后作业,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使整个教研组在教育教学方面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教科研:

  教研组领有学校申报的省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型有效研究》的子课题《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型研究》,各项活动正有序开展。同时,围绕学校的“学案导学”特色而进行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的研究》也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在相关的课题研究中,包立伟、周燕、高键、邵亚明等老师的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刊物上发表,相关工作也受到学校的表彰。

  三、教育教学:

  在各级公开课上,我组老师积极开课,备受同行的好评,充分体现了教研组对新教师培养的重视及其自身成长的迅速,在x年的高三教学中,高键老师担任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同时兼高三年级主任,带领高三全体老师及本组同行,在生源相对不利的情况下,数学学科一改以往相对弱势的'局面,有了长足进步,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面对即将到来的x届高考,全体高三数学老师在几次调研考试中均有不俗的表现,高分率在同类学校继续保持。

  四、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目前,我组教师的创新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固定的特色,组内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还有待提高,论文写作方面相对不足,骨干教师还偏少,不利于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故而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就是在继续保持优良工作作风的同时,借助学校大力建设学校文化的东风,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更新教学行为及教学思想上的陈旧观念,围绕课堂教学研究这一环节,争创数学教学特色,将我组从教学大组变为教学强组。我们将锐意进取,充分发挥组内优势,使每位老师都朝着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能手。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3

  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本学期我继续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在业务方面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方面

  这学期,我继续进行《在自由练笔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学生的习作能力显著增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是我对这项课题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三、教学能力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科学高效,只有对新课程的课程理论、课程思想、课程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把握新课程教学的精髓,才能以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行动去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教育效率才可能提升。一学年中,自己始终以一名新手的姿态,不断向有经验、有开拓意识、有创新举措的同行虚心学习,听新课程研讨课二十多节,并参加评课交流,时时处处留心学习,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失误,吸收他们的好的做法和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弊病,使教学方式和组织学生的思路有了明显的改善。并注意积累和撰写教学心得与体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和反思了自己教学中的点滴心得和收获,同时,对自己前面的教学实践也做了深刻的回顾与反思,对今后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都有很大的促进。

  四、今后努力方向

  校本培训是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推进学校高速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人才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在一下几点花力气钻研:

  1)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要做深层次反思与变革。

  2)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模式的研讨还需要继续深入。

  3)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探索与深化。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4

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

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

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5

高一新课程教学,它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的挑战。经过教学实践,感到既有成功与喜悦又有许多问题与困惑。

一、成功与喜悦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教学感触。

(1)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它有别于过去教学大纲时代片面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教师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

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可以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以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认识“欧共体形成原因”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结合相关资料,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通过观看“欧共体形成”的录像,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精神,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现象,使所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过“对战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启示?”问题提出,将历史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关怀。

(3)以培养多元智能为宗旨,转变单一评价机制,增加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提问创新,有时学生提问很有深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情况,理解教材的内容,思考当今中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观看《大国崛起》的录像或文字材料,并写出观后感的小论文。学生兴趣很高,在观看之余,积极撰写。写小论文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感化和爱国情结的升华。

二、问题与困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

首先,现实中存在着学生初中历史知识贫乏,导致进入高中以后,初中的历史基础严重脱节,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而还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课前就明白将要学习的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上。让同学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当然是首要的,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的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总之,新课改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迎浪而上,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定能笑傲江湖。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6

现代的教学是需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这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一、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底蕴

翻开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要点知识都是一笔带过,而给学生留下巨大的思维和拓展空间,再加上政治学科鲜明的时代性和时政性,新教材的内容大大地丰富,与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切,金融、经济、法律、国际政治等领域的新知识不断融入,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去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熟悉并精通原版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又要不断地涉猎新的社会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二、要不断转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

在政治课教学方式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大胆转变教师的角色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先生教书,学生念书”,只重视“书”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以人为本”,切实提高教学的发展功效与育人功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2.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我们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生会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一些主观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谈他们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样,会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促使他们个性的成长,锻炼全面的素质能力,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

3.运用多元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日益暴露出其诸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新课标强调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三、要采用新理念审视评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在的能力,确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成长,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充满信心。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不少老师经常性地抱怨学生的素质差,理解能力差,记忆力差,解题能力差,这也差那也差,甚至在课堂上对所谓的差生轻则予以讽刺挖苦,重则予以打骂,这是很不道德的,更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其结果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上进心,膨胀学生的自卑心,其后果可想而知,不但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且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埋下隐患,必须纠正。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7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

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高中教师研修总结篇8

转眼之间,高中研修已经进入第四天,老师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远程研修已进入佳境。章丘七中的王洪胜老师说:“没有怨气,只有愿意,这是老师们今年远程研修的普遍心态。内容新,学起来有点难度,还真不能走马观花,必须团结协作。”诚然,正是由于各高中、职专在保证个人在线学习时间的前提下,采取了集体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才使老师们对学习困惑迎刃而解,使网络研修学习充满了乐趣和魔力。

镜头一:集中观看视频

在章丘市一职专,物理学科组的老师们正在观看视频。研修开始时,大多数老师对相关的操作还不熟悉,但是在学科组长以及电脑高手的带领下,老师们很快就学会了登陆操作,进入了相应的课程模块当中学习。一职专充分发挥研修组长和管理员的作用,指导全校教师熟悉选课、平台使用、材料学习等的操作。目前的参训率、作业完成、发帖等各项考核指标位于前列。根据研修要求,一职专将教师依据学科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都专门有一间教室作为研修视频集中观看地点,每天上午集中观看,有时组织研讨,然后教师们分散在各自办公室进行网上学习、发帖、完成作业等。集中观看视频,“逼迫”老师静下心来,保证了老师们的学习时间,避免了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时间消耗。

镜头二:小组热烈研讨

在章丘二职专语文组办公室,我们看到几位语文老师围坐在电脑前,共同观看《微课程案例观摩与分析》,并时不时地小声探讨着,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彼此的学习感悟。有的老师说,从传统授课到微课程的设计,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理念;有的老师说,微课程是一项新技术,语文微课程需要逐渐摸索;有的老师则说,职专语文教学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也许微课程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职专语文教学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有的老师则感叹,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老师要时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要不断学习。语文组组长杨冰老师说:“通过观看微课程案例分析视频,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到这次的远程研修一定能够恰到好处的弥补我们自身的一些不足。”

镜头三:认真完成作业

在章丘七中语文组,早上八点开始,老师们一起认真观看了视频讲座,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想和随笔上传到网上,在相互热烈讨论中,碰撞出了更多的“小火花”。经过了四个模块的学习,老师们对网络研修的各个板块的操作都非常熟练,完全没有了最初的陌生感、紧张感。经过集体备课、商讨,老师们一块认真研讨其他老师的作业,特别是向许多优秀作业学习。同时,老师们还积极进行在线研讨、发表评论,学习研修前两天的精华发帖和优秀作业。在专题四的作业中,需要案例分析,老师们在一起讨论了案例中老师的做法,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次学习,老师们在作业内容和评论上更注重实效性,避免了以往的灌水性评论和对作业的应付。“学习园地”、“课程简报”成了大家的研修理想乐园,大家都一致认为,它们是整个暑期研修的精华所在。

集体学习和小组研讨成为章丘的老师们打开研修宝库的“金钥匙”。微课程、电子书包、模拟实验室,这些曾经感觉新奇的名词,突然离我们这么近!有了这把“金钥匙”,每一位老师都对此次远程研修信心大增,远程研修之舟正在快乐学习中乘风前进!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