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微课)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微课)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8篇

说课稿的重点在于讲述清晰、逻辑性强、条理分明的教学思路,以便于教师在授课时能清晰地跟随教学设计步骤展开教学实践。语言应该通俗易懂,以便于传递教师的思想和理念,以及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希望你喜欢。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3.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感知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初步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放着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请你每次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注意你不同的摆法?(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看谁的方法多?速度快?会用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吗?

学生交流几种不同的摆法。随着学生交流屏幕上一一演示。2.进行交流:

如: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师: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的长方形,可以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我们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屏幕出示)

43=12,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认为4、3、12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因为:43=12,

所以: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读读看,能读懂吗?

继续出示:因为:62=12 ,所以

因为:121=12 ,所以

谁也来出个乘法算式说一说。(略)

三、探索研究:

1.师:我们刚才初步认识了因数和倍数,下面要进一步来研究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4、5、18、20、36

师: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4、18都是36的因数,你也发现了吗?

师:4、18、都是36的因数。

师:36的因数只有这2个吗?

师:看来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找出36的所有因数。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纸上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2.交流作业。(略)

板书:36的因数:1、2、3、4、6、9、12、18、36。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重复也不遗漏?试一个。

15的因数有 再试一个:

16的因数有

观察36、15、16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边交流边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1 它本身

倍数

3.师:找一个数的因数掌握的不错,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3的倍数:(找不完怎么办?) 有小巧门吗? (略)

板书:3的倍数:3、6、9、12、15

找出7的倍数:7、14、21、28、35

交流方法。在找一个数倍数时发现: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有限的 1 它本身

倍数 无限的 它本身 (没有的)

30以内5的倍数:(注意反馈)5、10、15、20、25、30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

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⑵ 8是16的因数,8又是4的倍数。

⑶ 1没有因数。

⑷ 5是倍数。

小结:倍数或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板书完整: 不是0的自然数

四、实践应用

师: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运用。

1.春游。

乘坐小艇每人应付4元,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

2.做操。

表中的排数和每排人数与24都有怎样的关系?反馈: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4的倍数)

排数是24的因数。每排的人数呢?(也都是24的因数。为什么?)

3.存钱。

有一位青年志愿者要省下30元生活费,买学习用品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他每天存出一样的钱数,请问有几种存法?

(30的因数:1、2、3、5、6、10、15、30)

师:看来因数倍数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你学得怎样?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2)

教学内容:

《因数与倍数认识》第5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互为关系的辨析(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你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存在这些关系的双方互相的关系表示为例,辨析互为关系)

2、小结互为关系,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因数与倍数

1、回顾学过学过的几类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2、揭示因数与倍数的研究范围,(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整除算式的辨别(给下面算式分类,并描述算式的特征)(出示课本P5例1)

4、学生自我分类,小组讨论分类结果,完善分类。

5、辨析整除的意义,自学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议一议,辨明因数与倍数。

6、全班交流,选择分类后的算式,说说什么是因数和倍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7、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P5下面的“做一做”(独立说、组内互相说、全班交流说) (2)判断:课本P7 T5(1)

(二)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1、自学课本P6例2和例3,初步了解因数与倍数的求法。

2、组内讨论因数与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个数、一个数的最小的因数和最大的因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和最大的倍数。 3、全班交流上面组内交流的知识点,适时辅导,各自完善。 4、当堂训练

(1)完成练习二T1(独立练习、组内交流完善、选择性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二T5(独立判断、组内交流完善、全班交流)

三、总结与分享

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你的收获与感悟。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3)

关于《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同学自主探索、独立考虑、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同学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沛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同学独立考虑,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同学各自独立考虑,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假如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假如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同学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同学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同学独立考虑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同学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同学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同学独立考虑,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同学考虑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假如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

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身的想法?(让同学充沛发表自身的想法。)

2、让同学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4)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 21和28 30和18 8和9 11和33 12和42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道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择一种边长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学生。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方砖来铺地呢?

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选边长是1 dm、2 dm、4 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5题。

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6题。

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

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

此题检查学生当两数是倍数关系、互质关系、一般关系情况下求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参考答案:

5.长方形的边长是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是10 cm,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0cm。

6.每排人数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人。

男生:48÷12=4(排) 女生:36÷12=3(排)

9.(1)A (2)C (3)C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7、8、10题。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5)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30~51页的“例1~例12”以及练习五~七。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因数和倍数,以及公因数和公倍数等内容。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因数和倍数,学习在1~100的自然数中有序地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以及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同时认识奇数和偶数。第二段,认识质数、合数和质因数,学习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第三段,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最后,安排了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亿以内的数,以及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本单元内容,又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非0自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知道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知道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了解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

4.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倍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的特点合理灵活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根据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课时安排

因数和倍数…………………………………………1课时

2和5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

因数和倍数练习……………………………………1课时

质数和和合数………………………………………1课时

分解质因数…………………………………………1课时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课时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课时

因数与倍数整理与练习……………………………2课时

和与积的奇偶性……………………………………1课时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知道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工具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佳爸是佳佳的爸爸,佳佳是佳爸的儿子。其实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数与数回见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看大平米,认识这些吗?(课件出示:0,1,2,3,4,5……)

这些自然数。(课件去“0”)

去0后这又是什么数?(非零自然数中。)这节课我们就在非零自然数中来研究数与数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理解整除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前面学习中,我们见过下面的算式。

12÷2=6 8÷3=2……2 30÷6=5 19÷7=2……5 9÷5=1.8

26÷8=3.25 20÷10=2 21÷21=1 63÷9=7

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分类所得: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8÷3=2……2 9÷5=1.8

19÷7=2……5 26÷8=3.25

(3)观察发现,合作交流。

观察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2、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

12÷2=6中,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由此可知:(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3、总结归纳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4、注意: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5、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 36÷13 75÷25 81÷9

6、教学例2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8的因数有1、2、3、6、9、18。

也可以这样用图表示。

18的因数

1,2,3,

6,9,18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7、教学例3

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有2、4、6、8……

2的倍数

2,4,6,

8,10,12,

14,……

3的倍数有哪些?5呢?

8、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后小结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后习题

1、填空。

(1)36是4的( )数。

(2)5是25的( )。

(3)2.5是0.5的( )倍。

2、下面各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有哪些?

(1)18和3 (2)120和60 (3)45和15 (4)33和7

3、24和35的因数都有哪些?

板书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7)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复习导入】

1. 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学生口算

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因数和倍数(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少,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反复说,互相说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因数和倍数(2)

【教学内容】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重点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复习导入】

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5 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6、……

教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

5的倍数有:5,10,15,20,……

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

【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因数和倍数(2)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于刚刚对因数和倍数有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吸取同伴的好方法,很好的体现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北师大版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等奖(篇8)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00以内的数表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目标

师:上节课我们把数进行了分类整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回顾与整理

1.回顾旧知,构建知识网络。

(1)回顾:因数和倍数这部分知识有哪些概念?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

(2)讨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组内交流)

(3)梳理: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知识梳理。

(4)汇报:各自的知识梳理方法。

(课件展示学生的梳理方法,肯定其优点后,引导其完善树状知识网络图)

2.复习、理解相关概念。

(1)因数和倍数。

①在数学上,关于“因数”和“倍数”是怎么定义的?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或者说整数B能整除整数A。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整数A就叫作整数B的倍数,整数B就叫作整数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45能被9整除,所以45是9的倍数,9是45的因数]

师: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指的是非零整数。

②举例说明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

生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如20的因数有1,2,4,5,10,20。共6个。

生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如4的倍数有4,8,12,…

生3: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它最小的倍数。

……

(2)质数与合数。

根据一个数所含因数的个数的不同,还可以得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①什么是质数?最小的质数是什么?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②什么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什么?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3)公因数和公倍数。

①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请举例说明。

预设

生: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3的倍数有3,6,9,12,15,18,…其中6,12,18,…是2和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