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7篇

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做得好的方面,例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清晰的教学目标设定。还能够帮助教师识别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的理解困难、教学策略的不适应和学生的兴趣缺失。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 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

(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

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 “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

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

【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

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

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展示图片】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倾听

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问题4】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

(1)分子的体积很小;

(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演示实验】教材P49“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有什么现象发生?

【问题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

【演示实验】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

【问题6】请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A烧杯中无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2、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3、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B烧杯中的氨分子进入到了A烧杯中。

思考,得出结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思考,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对比实验的意义。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

【问题6】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有什么基本特征?

观察,发现实验结果“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竟然不是10050mL”。

思考,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学生整理,记录。

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条理。

环节三、学以致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请你试着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3、为什么物质可以由固态→液态→气态?

4、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为什么会上升?

思考,交流表达。

一是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课堂小结(略)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精选篇2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教法,说过程四个角度向大家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学习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为:

(1)实验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

(3)对比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演示实验、认识分子的存在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实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实验、引导探究

[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知识铺垫: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

演示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然变红呢?

方案二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认识微观世界

活动准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内附说明书认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单的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

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

思考: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精选篇3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古诗、让学生用书对着脸扇风、把手伸入水中谈谈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精选篇4

教学中,我按如下特点进行设计。

1、体现课改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时,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2、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实验巧妙,准备充分的资料。在介绍分子的性质时,给出了鲜活、真实的情景资料。达到了质疑激趣的目的,增补了直观、明显的实验。

3、设计比较紧凑,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精选篇5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引入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上课前我采用向教室中喷洒花露水,学生都能够从物理的角度解释香水挥发了,我们能够感受到凉意、闻到香味,却看不到,这是为什么?并且制作了课件动画。由这个问题引出物质都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这样处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

本课是学生从宏观世界第一次接触微观粒子的开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感悟微观粒子的特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三、演示实验的直观性。

本课我准备了几个演示实验,几个演示实验都以学生做为主体展开,有学生操作。比如:品红的扩散、浓氨水遇酚酞变红。品红扩散我做了改动,补充为热水和冷水中的对比实验,学生明显看到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扩散快,由此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结论。浓氨水滴入酚酞变红,实验现象明显,由这个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浓氨水与酚酞不接触是否能变红?

总之,本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自己在一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注重查漏补缺,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提高。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精选篇6

本节课“分子和原子”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从个数和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基础。但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抽象认识存在疑惑,这就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微观粒子的存在,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宏观物质间的反应其实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在发生着重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或微粒间间隔的变化。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几个常见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虽然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化学的角度来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回答不够完整,随时给学生讲解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展示苯分子结构和原子移动形成的“中国”二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存在,由此引出分子的几个性质。但由于分子很小,无法观察,通过一系列数字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等,同时通过再次举例验证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种类、个数的变化与否来定义分子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举证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最后让学生形成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

所以本节课以提问、讨论、举例、归纳、验证等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强调和应用。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精选篇7

在讲授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时,先给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试图让学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哪几种微粒,各几个?

②这些微粒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

③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从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结果学生对微粒模型图不熟悉,回答前两个问题很困难,对后面的问题就更无从入手了。这样尝试之后就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只在“分子、原子关系”“物理、化学变化实质及主要区别”等处安排学生交流讨论。力求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在哪里会想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主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