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集合教案模板15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集合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认识时钟
1、利用游戏操作活动,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认识时针、分针。
2、学会看整点、半点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丰富词汇:时钟.时针.分针
4、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实物闹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教师用),自制小钟25个(幼儿人手一个)。
2、头饰:小猴.小蜜蜂.小狗.大灰狼
3、时钟兄弟课件,豆豆一日作息图片6张,各种样子的时钟图片(幻灯形式出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什么声音?(闹响闹钟)教师:对,我就是闹钟.除了我,我们家还有好多的兄弟姐妹呢?他们的`形状不太一样,但是他们身上也有相同的地方,请你找一找.
2、课件(1) 出示幻灯图片(各种时钟)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有数字1—12,12总在上面,6总在下面。
3、时钟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不停的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进行工作、学习、休息,给人们带来有规律的生活。)
二、认识时针分针
1、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时钟的作用,可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不知道,有一天妈妈要出门,告诉豆豆5:00钟看动画片,当他打开电视,动画片都演完了,豆豆伤心的哭起来,这时被善良的人听见了,他们教了豆豆什么?来看看吧
2、欣赏课件(2)引导认识时针、分针
内容:时钟有三兄弟,老大时针,个子又胖又矮,走一个数字就是1个小时,分针走的快,走一圈才1个小时。
3、小结: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一遍(问的口吻)
三、认识整点、半点
1、时钟兄弟已经教会了大家认识时针和分针,那我们就和豆豆一起来学整点和半点,以后就知道什么时候看动画片了。
2、学习整点:教师用自制时钟,将时针、分针都拨到12上,然后将时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个数字)表示1:00教师用同种方法拨2:00,3:00、、、、、让孩子门一起说后面(引导幼儿发现:分针指到12:00时,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
3、幼儿操作:豆豆请小朋友用时钟帮他拨出一天所做的事情
了解时间读法,1:00读作一点
看图拨钟,在手中的时钟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00起床、上午9:00游戏、10:00上课、下午5:00放学、晚上8:00睡觉)
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进行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
4、学习半点:教师再将时针、分针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拨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起,经过1—5,指到6时,正好走了半圈(多远?)这时,时针走到那个数字前面,就是几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到6上面,时针走到几前面,就是几点半。
5、幼儿操作:幼儿在规定时间能拨出半点
豆豆非常开心自己学会了认识时钟,请来了他的朋友来考考小朋友们,开始啦!
教师扮小动物给出时间如:1:30、6:30、10:30分别让小动物来检查,11:30大灰狼来啦,将钟反个面不让大灰狼看。
四、结束游戏:“豆豆豆豆几点啦?”
规则:小朋友拨钟,豆豆说几点,小朋友就拨几点,请豆豆看钟,拨好钟变木头人,错误的将受到惩罚(敲脑袋一次)接着游戏,到最后豆豆请聪明的孩子,当小老师象时钟兄弟一样去帮助不认识时钟的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认识6的相邻数
(1)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
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2)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
(3)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4)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5)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6)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2、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
(2)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
3、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1)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2)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4、游戏:找朋友
(1)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朋友举起来。
(2)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3)提问:
a.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b.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c.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5、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数学: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2和3的加减??中班减法教学
小班数学 制作大小.形状标记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四则
识字:象形字“象”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图形的认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知道能把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放在一起组合成新的图形,感受图形间的组合、变换,并进行记录。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一个;小三角形若干;每个孩子一套操作学具;PPT课件机、器人舞蹈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利用玩“送信”的游戏组织导入
师:咚咚咚敲门了幼:你是谁呀?
师:我是邮递员呀幼:你来干什么呀?
师:我来送封信呀?幼:信从哪里来呀?
师:信从图形王国来呀?幼:信儿送给谁呀?
师:信儿送给大一班。
师:我们打开信封看看从图形王国的发来的信说了什么呢?
师读信:大一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图形王国的.国王。我的图形王国可神奇了,想邀请你们今天去参观我的图形王国,你们想去吗?不过要来参观,需要你们开动小脑筋用本领闯过四关才能到达哦!你们有信息闯关吗?
二、引导幼儿闯关,探索用两个和四个三角形边碰边组合成新的图形并记录。
(一)第一关: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指认图形并正确命名
提问:转动图形,结果会怎样?
教师小结: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形状不变。
2、重点复习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几个角?有什么不同?几条边?边有什么不同?几条长边?几条短边?
教师小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一个大角两个小角,有三条边一条长边两条短边。小朋友们说对了真厉害,我们闯关成功!
(二)第二关,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边碰边拼成新的图形(大正方形、大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请小朋友们拿出两个三角形拼一拼试一试吧
(图形摆桌上)今天我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来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利用边碰边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请个别孩子来尝试。
教师小结: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利用边碰边的方式可以变出大正方形、大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三种图形。(我们闯关成功)
(三)、第三关,孩子们两两合作尝试用四个三角形自由组合拼成以上五种图形。
提问:用四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图形呢?请同桌的两朋友合作试一试吧!请两个朋友来说说看?能不能变成我们刚才说过的所有图形呢,你们也来试一试?
教师小结:四个相同的三角形利用边碰边的方式可以变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五种图形。(我们闯关成功)
(四)、第四关,两个小朋友一组合作用三角形在操作卡上拼出相应的图形并记录,师巡回指导。
1、师示范讲解操作记录
2、规则要求:
(1)同桌的两小朋友一组商量分工协作----一个朋友拿三角形拼图形,另一个等朋友拼好后做记录。
(2)完成后将笔盖好放回篮子坐好安静的举手示意老师。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合作的很不错,按要求完成了任务,我们又闯关成功啦
二、参观图形王国,欢庆舞会。
1、出示图形机器人:小朋友,恭喜你们!你们认真的动脑筋用本领成功完成闯关,太棒了!现在有请你们来参观我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做简单介绍)
2、我们图形王国不但有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还有各种图形组成的机器人会跳舞呐,现在就邀请你们和它一起跳吧!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开心吗?今天你们太能干了,动脑筋用本领成功闯关,参观了神奇的图形王国,以后我们再努力学更多本领去图形王国探索更多奥秘吧!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挂图:〈〈视觉辨认〉〉;
2: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22页;
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
4:水彩笔、粉笔。
三:活动流程
1:引入活动;游戏:“猜猜我是谁”;观察有条纹小熊的卡片;集体游戏;个人操作。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察帮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环节。
(二)游戏:“猜猜我是谁”
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同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说出每张卡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四)集体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就在哪个圈里。(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儿再次比较)
活动目标:
1、感受圆形的物体,理解圆形的主要特征。
2、丰富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圆形物体
活动重点:认识圆形。
活动难点:能把圆形和生活中实物进行联系和比较。活动准备:圆形、圆形的相关玩具,没有车轮的汽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歌曲《月儿圆》
和幼儿一起说说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二、认识圆形
1、教师出示圆形,和幼儿一起观察圆形的'特征。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一个图形宝宝,是谁呢?是一个圆形。
教师小结:圆形是由一条边组成的,它没有角。
2、出示有关于圆形的玩具,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3、请幼儿用身体来表现圆形。
三、操作活动
--情境导入,“呜呜??”“谁在哭?”
--出示没有车轮的小汽车,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用圆形为汽车粘贴上轮胎。
--教师示范,请幼儿操作。
四、结束部分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圆形,圆形只有一条边,是没有角的。在生活中圆形也给我们帮了很多忙,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看,圆形在哪里。
活动目标:
通过涂色和连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学习分辨这两种图形。
活动重点:
区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引人
1、复习圆形和椭圆形(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2、找出生活中所见的'圆形和椭圆形。(球)
活动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1、出示图形,对比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领读。
2、数一数长、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展示交流。有4条边,4个角。
3、出示图形让幼儿游戏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问: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活动三: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角。不同点: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小组讨论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业练习:把正方形涂成红色,把长方形涂成绿色。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有12个月,能找出年历上的12个月,初步了解每个季节是在几月。
2、学习看年历,能找出指定的日子。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寻找日子的快乐活动准备:
课件,月份、天数等字卡,幼儿操作纸、笔。
教学过程:
1、了解一年有12个月。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PPT)故事内容: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她的名字叫“年”。她有365个孩子,他们的名字都叫“日”。一天,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12个房间,房间的名字都叫“月”。为了防止孩子们走错房间,妈妈在房间上编上了门牌号码,分别是1月,2月……等到房间装修好了,妈妈在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的`房间里都住了31个孩子,在4月、6月、9月、11月的房间里住了30个孩子,只有2月的房间住28个孩子。大家在一起真开心呀!
提问:妈妈叫什么名字?(年)她为孩子准备的房间叫什么?(月)孩子们的名字都叫什么?(日)
(2)年妈妈家的房间就像一张年历,里面有一年内所有的日期,这是哪一年的年历呢?(20__)
(3)20__年一共有几个月?(12)怎样很快地找到这些月份?(根据上面的数字找),那我们来找找看。
(4)12个月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呀?谁来排一排?
(5)1月排在最前面,说明20__年的第一个月是1月。1月过完过几月?12月过完再过几月?有见过13月的吗?什么时候的1月呀?(20__年)
2、认识年历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数字,一起来看一看。(31,30,28,365)
(1)出示数字31,哪几个月里住着31个孩子(1、3、5、7、8、10、12)表示什么意思呢?(这几个月都有31天)我们称它为“大月”(字卡)
(2)出示数字30,哪几个月里住着30个孩子?表示什么?(这四个月都有30天呢) (4月、6月、9月 、11月)。我们称它为“小月” (字卡)
(3)剩下一个2月,它有多少天呀?(28天)我们叫它“平”(字卡)
(4)我们的拳头也会帮我们记牢大月、小月、平,看PPT。
教师:拳头握紧,拳心向下,发现拳头最上面有凹进去和突出来的关节,我们把突出来的称为大月、凹进去的称为小月,二月最小是平。数的时候从食指突出来的关节开始。1月大,2月平……教师:你们想用自己的拳头来数一数吗?(幼儿练习)
(5)出示365,这个数字表示什么?(20__年有365天)
4、找节日
(1)你们知道今天是20__年的几月几日?它在年历的哪个位置,我们怎样把它找出来呢?
(2)幼儿尝试找。(先看月份,10月在哪里呢?)(19日在房间的哪里呀)(这边也有19,对吗?为什么?
(3)再试3个。
(3)年历还要请小朋友来寻找20__年的一些节日,你们愿意吗?
(元旦、儿童节、重阳节、圣诞节)5、幼儿操作。
(1)教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一张年历,一会4个小朋友一组,来寻找20__年的一些日子,找到了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好吗?
(2)找到了到前面来,跟旁边小朋友比一比找的一样吗?
(3)集体验证活动。
6、教室里还有好多的日子要请小朋友寻找呢,我们一起回去吧。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双”、“一对”的含义。
难点:能准确将物品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这里主要是为了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向幼儿简单介绍"双"、"对"的含义及使用条件。】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__”或“一对__”。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通过此环节进一步的让幼儿理解了活动的意义,也增进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知识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里,主要是考验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强化幼儿所获得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六)幼儿完成操作练习。
1. 老师还要请小朋友帮个忙,帮什么忙呢?你们看看,老师这有张图卡涂卡上有很多鞋子、手套、袜子,但它们都不是一双一双的在一起,我要请你们把它们一双一双整整齐齐的用固体胶粘到这三个篮子里,你们仔细看看,鞋子、手套、袜子分别应放进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老师有一个要求:这次一组的小朋友共用一张作业纸,整组的小朋友都把你们手上的鞋子一双一双粘到紫色的篮子里,把……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没有?
3.好!宝宝们轻轻地搬椅子坐过去,我看看哪组的宝宝完成得又快又好。
4.简单讲解每组作业。
活动反思:
在“双双对对”活动中,幼儿掌握比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袜子,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还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许多是可以成双成对的,并能准确的用语言表述“一双__”或“一对__”。幼儿对于该活动很感兴趣,活动中表现的很积极。
小百科:双双对对指同样,没有差别。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和操作变化让幼儿感知理解体积守恒的概念;
(2)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面包、苹果、装牛奶的大杯、小杯、牛奶、餐刀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设置:布置一个七个小矮人的餐桌,桌上有面包、苹果、装牛奶的大杯、小杯、牛奶、餐刀等。
二、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
七个矮人不在家,白雪公主来了,她决定帮小矮人做点事,她把面包一片一片的切开,分别放到七个盘子里;她把3个苹果中的两个切成了四分(每个苹果对等份)最后又把牛奶倒在了7个大杯子里。她实在太累了,就倒在床上睡着了。(请助教老师扮演白雪公主)
这时,小矮人们放工回来了:万事通、害羞鬼、爱生气、糊涂蛋、喷嚏、开心果、瞌睡虫。“啊!谁吃了我们的面包?谁吃了我们的苹果?谁喝了我们的牛奶!”
三、教师提问:
1、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助他们看一看,什么东西少了?面包,少了吗?苹果少了吗?装牛奶的大杯子有什么变化?牛奶少了吗?大家仔细想想?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
面包只是给切开了,并没有少,我们再把面包还原。
苹果少了吗?苹果可以再合在一起没。
牛奶呢,让我们把牛奶倒回去,看是不是一样多。
2、和孩子们一起得出结论,虽然这些物品的外表变化了,但是面包的大小、苹果的'多少和牛奶的量都没有变化。
3、的结尾:白雪公主醒了,小矮人也搞明白了怎么回事,它们感谢白雪公主做的这一切,于是和白雪公主一起高兴地开始享受晚宴了。
四、请幼儿来表演操作,回顾情节,进一步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守恒概念。
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利用家庭环境中的物品表演讲解给父母看。
活动内 容
计算:轻与重
活 动目 标
1、感受轻与重的关系。
2、学习以目测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
活 动准 备
相同的小桶两个,沙子若干,笔,自制天平称一个。
《我的数学》第11页。
活 动 过 程
一、感觉比较轻重
师:今天“小豆豆”请老师帮她带来了两桶沙,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小朋友你们说说这两桶沙我们拿哪一桶给她呢?为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提了一下这两桶沙,到底哪一桶重哪一桶轻呢?现在我们来做个记号,重的我们用“红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轻的我们用“黄色”的笑脸娃娃贴在上面。
二、放在天平上称一称。
师:刚才小朋友说贴红色的笑脸娃娃这个桶重,贴黄色笑脸娃娃的这个桶轻。到底是不是呢?现在我们再来做个试验。
(出示自制天平称)师:这是老师自己做的一个小的.翘翘板,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平称”,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试试到底这两桶沙哪一桶重哪一桶轻。
师:为什么红色的这个会重些呢?
(将两桶沙分别放在两边,让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吗?(一边沉下去了,一边翘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作业。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11页。请小朋友看这些图谁重谁轻?把重的涂上红色,把轻的涂上黄色。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和猜想中积累日常生活中对形的感知,能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特征不同的小蛇若干条(图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3、大树、草地背景图。
三、活动过程:
(一)以大图书或(PPT)引入,激趣。
指导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出示封面:这是谁?
师:这是一条小蛇,是一条好饿的小蛇。
(二) 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积累对日常生活中形的感知。
图一: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他东看看西看看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苹果)苹果是什么样的?(红红的,圆圆的)。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师表演:好饿的小蛇张开嘴巴啊呜--咕嘟。好饿的小蛇把苹果一口吞到了肚子里。
图二:好饿的小蛇肚子变什么样了?(变圆了)好饿的.小蛇变成了一条苹果蛇。
图三:师: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她东看看,西瞧瞧,你们猜猜她看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小蛇肚子变什么样了?(三角形,你猜猜小蛇吃了什么?三角形的东西有哪些?)
图四:原来是个三角形的饭团。饭团上还有海苔呢?好饿的小蛇看到三角形的饭团,他啊呜——咕嘟一口把饭团吞到肚子里,变成了一条饭团蛇。好饿的小蛇还没吃饱,第三天他又扭来扭去去散步,他东看看,西看看,看到了?
图五:师:你们猜猜小蛇吃了什么?为什么你猜出来是香蕉,弯弯的东西除了香蕉还有什么?
图六:师:原来是吃过的西瓜呀?原来弯弯的东西除了香蕉还有可能是西瓜。好饿的小蛇看到了西瓜,他张开嘴巴啊呜——咕嘟,他一口吞下了西瓜,变成了一条西瓜蛇。
好饿的小蛇吃饱了,高高兴兴的去找他的朋友了。
(三)集体观察比较。
提问:小蛇的朋友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帽子形状、颜色、尾巴、大小不同来观察。
(四)提供材料,幼儿动手操作。
师:这些小蛇肚子很饿?你们愿意帮忙吗?(小蛇有个秘密,他说要找跟我帽子一样形状的食物才可以的)
请一幼儿示范。
请男女小朋友帮小蛇找食物,找到了,就做到位子上。
(五)交流:
师:你给小蛇吃了什么?
(六)拓展:
师:小蛇很开心,有礼物要送给你们。
三个苹果组成的米奇头像。
总结:三个圆形拼在一起,就会变成不一样的东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不受颜色、大小的影响进行分类活动。
2、巩固点数的方法,并能说出总数。
3、幼儿乐于动手操作,喜欢与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区分红绿两色的学习经验。
2、教师准备①背景苹果树6颗,红、绿两色的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若干。②幼儿操作果盘,苹果的筐子三个。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白版课件引入,帮老爷爷摘苹果。出示老爷爷,小朋友们帮助他摘苹果
二、教师出示6颗苹果树背景图,巩固点数方法,并说出总数。
师:小朋友我们来到了老爷爷的苹果园乐,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棵苹果树?幼:6棵。
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幼:红色,绿色。
师:我们用小手指指看红色的苹果在哪,绿色的苹果在哪,请小朋友指指看。幼:幼儿自由点指红色苹果,绿色苹果。
师:这些苹果都一样大吗?幼:不一样大。
师:我们再找找看,大苹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苹果又藏在哪里?
三、请幼儿帮助老爷爷摘苹果
1。老爷爷请我们小朋友帮小妹妹摘苹果,摘什么苹果呢?摘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提问幼儿要摘几个苹果?幼: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师:这是小妹妹的果盘,请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果盘里,开始摘。
2。老爷爷让小朋友给小弟弟来摘苹果,这次摘得和刚才的不一样,要摘什么苹果,一个大苹果,两个小苹果,请小朋友们重复老师的话,听好要再去摘苹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们给他摘的苹果非常开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欢吃苹果,小朋友们喜欢吗?吃苹果有什么好处?幼:吃苹果有营养,吃苹果洁齿,吃苹果有助于消化,让幼儿共同了解吃苹果的好处。
4。师;请小朋友为自己来摘苹果,摘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一个绿色的大苹果和一个红色的'小苹果。教师出示三个篮子,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你们发现了没有?幼:篮子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老一会请小朋友把大大的红苹果放在大大的红篮子里,大大的绿苹果放在大大的绿篮子里,小小的红苹果放在小小的红篮子里。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
四、活动自然结束。小朋友们今天真棒,我们帮老爷爷摘了这么多苹果,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快听,老爷爷和我们说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设计思路:
前几天,连下了几天雨,有一天在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条蚯蚓,顿时所有的孩子都围了上去仔细“研究”起来:“它叫什么名字?”、“它住在哪里?”、“它为什么会在操场上?”……根据幼儿的一系列讨论,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2、体验操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小鸡、虫各三只,幼儿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鸡吃虫
1、学小鸡走路
老师:我的小鸡宝宝在哪里啊?小鸡宝宝真乖,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找好吃的好吗?你们喜欢吃什么?那我们一起去吃虫吧!
幼儿学小鸡走路,鸡妈妈念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找找小虫叽叽叽。”鸡妈妈说:“小虫找到了!”小鸡做吃虫状。
2、学儿歌
老师:你们吃饱了吗?那我们一起回家吧!
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一起回家叽叽叽。
(二)、小鸡找虫
1、给小鸡排队
老师:叽叽叽,谁来了?请宝宝给小鸡排队。(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鸡?(3只)
2、吃虫子
老师:小鸡饿了,要吃东西了,小鸡喜欢吃什么?
(出示2条虫,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子了吗?哪只鸡没吃到?为什么没吃到?
老师:小鸡有几只?小虫有几条?谁多谁少?
老师:怎样才能使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再出示一条虫,请幼儿贴)
老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鸡几条小虫?一只小鸡一条虫,一只小鸡一条虫……现在每只小鸡都有虫子吃了吗?
(三)、比多少
1、出示示范纸1
老师:这张纸上有什么?还有什么?有几条虫子?一样多吗?每只鸡都能吃到虫子吗?
2、出示示范纸2
老师:这张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每只鸡都有虫子吃吗?那我们想个什么办法帮助这只小鸡?
3、出示示范纸3
老师: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想各办法把他们变得一样多?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活动目标:
1.根据物体的用途,尝试匹配相关物体。
2.能仔细观察,发现能匹配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感受相关物体之间的关系。
3.能用语言简单讲述物体匹配的理由。
活动准备:
1.关于演示、讲解的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盒、操作卡、记号笔、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 教师:今天我们去看看小兔,好吗,呀原来还有这么多客人老师也来看小兔啊,我们和他们问个好吧。(朋友老师好)教师:小兔你怎么了?放出声音:我的房间太乱了,不知道怎么整理,小朋友能帮我把房间的东西两个两个好朋友放在一起吗?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2.整理房间,用简单话说原因。
教师:被子放哪里?(小床上)为什么呢?(我们汤在床上睡觉要盖被子。)毛巾和脸盆放在一起,洗脸的时候要用到毛巾和脸盆。雨伞和雨鞋放在一起,下雨的时候要用撑雨伞,穿上雨鞋。围巾和手套放在一起,冬天天冷,我们围上围巾戴上手套,会很暖和。你们帮小兔的房间里的东西都找到了好朋友,整理的好干净呀。小兔可开心啦,送来了两份礼物。但是两份礼物都要找到朋友才能得到哦。
3.出示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教师:第一份礼物:智慧盒。盒子里的宝贝可贪玩了,找不到好朋友,也不认识回家了,请帮他们找到好朋友再送他们回家。你想先帮谁找朋友呢?小勺小勺的家在哪里?插在智慧盒的面。那她的朋友是谁,应该放哪里呢?放在小勺的下面。(为什么碗是调羹的朋友呢?因为吃饭的时候要用到碗和调羹。)谁再来找一找。还有的.我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找到好朋友,送他们回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得到这份礼物。
教师:第二份礼物:聪明卡。我们看看聪明卡的这边有什么?这边又有什么?这边的宝贝要找对面的宝贝做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哦我们把他们的小手一拉,就是好朋友啦。衣服找到朋友了,真开心,那椅子、电视机、帽子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吗?找的时候还要说说为什么他们是好朋友。
4.幼儿操作,巩固已学知识。
教师:小兔送得两份礼物真有意思,小朋友很想得到吧,请四个小朋友上来找,其他小朋友选一份礼物找出好朋友吧。可以和坐在后面的大朋友说说,你帮谁找到了朋友。(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操作。)
5.教师讲评,扩展经验。
教师:智慧盒、聪明卡上的宝贝都找到好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这份有意见吗?找到对吗?这张卡上的宝贝怎么还有没有找到呢?谁来找一找呢?原来有些东西不只有一个朋友,他们还有很多好朋友呢。
5.小结。
教师:两份礼物都完成了,那我们带上小兔送的礼物再到教室里和其他好朋友说一说,好吗?和客人老师、小兔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