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n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7组中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通过阅读“成长故事”,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字音、字形、词语,背诵全文。
②初步把握意象、意境的内涵。
③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④学会以意境为切入点鉴赏词作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读教学法。
②感情体悟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凌云壮志,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教学重点:
1.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1.意象的理解与把握。
2.明确意象、意境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东方红》,这是一首歌唱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歌曲。毛泽东不仅是伟大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还是优秀的书法家、诗人。
毛泽东善于用古典诗词抒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反映了他青年时期的人生理想。
二、介绍“词”的相关知识
1.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故又称“诗余”。
2.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词的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又叫“填词”。按照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三、背景介绍
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蓬勃高涨,发展迅猛。另一方面,反动势力疯狂镇压,中华民族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
长沙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重回长沙,重游橘子洲,想起革命形势和往事,心潮澎湃。
四、读文,正音
1.学生自由朗读。
2.正音
沁(qìn) 舸(gě) 廖(liáo)廓(kuò)
遒(qiú) 峥嵘(zhēng róng) 遏(è)
五、突破难点
1.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象?主要特征是什么?
2.这些意象的特点表明了什么?
意象(壮丽)――积极向上,昂扬奋进,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借景抒情)
3.壮景与豪情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高远广阔,壮丽绚烂。)
六、拓展延伸
1.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2.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萧条凄凉,清冷惨淡。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蕴。而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什么如此绚丽多彩?这与作者的什么有关?
分小组讨论后明确:
①毛泽东是一位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势。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②这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性格、志向”有关。
3.从毛泽东身上你得出什么结论?
1910年,外出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写了首励志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
4.然而,空有志向能行吗?
不行。还需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的态度。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驶生命,要么生命驾驶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常常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人生的方向也是由态度决定的。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拥有积极的心态,树立理想,掌控命运。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词上阕描写秋日独游所见橘子洲头秋景,想到“谁主沉浮”的民族命运问题。下阕回忆从事革命活动不平凡的岁月,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最后一齐有感情地诵读此诗,并当堂背诵。
参考文献:
[1]张凤琴.《沁园春・长沙》教案[J].教书育人,2012(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课堂实施的前提是有效的备课,关键是课堂实施的策略。备好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更难。笔者想就有笔者想就有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谈谈初浅的看法。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准确,课堂才能有的放矢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准确制定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
1.1 教学目标要具文本个性化。
我们备课时不难发现,教师教学用书中描述的语文素养方面的教学目标,大多是“认识或会写几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千文一面的要求。实际上课时,则体现为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读一读课文,课堂实施起来要求就较“泛”,针对性不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深入研读教材,弄清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重教学融入过程与方法意识,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具体目标,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制定体现该文本独特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1.2 教学目标要具操作具体化。
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能让教者准确把握教什么和怎样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要设计出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必须是具体的,明晰的,而不是抽象的,模糊的;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到的。
2.预设情境要有效,课堂实施才能生效
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策略。大多数老师备课时都能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预设,但是如果预设准备不充分,不能让学生入境又入情,则形同虚设,为无效情境。只有创设了有效的情境,课堂上才能真正生效。
2.1 导语设计要能很快引学生入学习佳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加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唱这首歌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恰当的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因素,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信息提供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备课时,导语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平时看一些老师的教案,大多看到的是“谈话导入”“导入新课”等寥寥数语,至于怎么谈话,怎么导入,则不得而知。在听随堂课时,就能发现,由于课前未能很好的设计导语,一些老师的导入只凭所谓的经验去临场发挥,随意性很大,学生未能很快进入学习佳境,这样的课堂高效则无从谈起。
2.2 讲与演并用,让学生入境也能入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更注重形象性、欣赏性和感悟性。它强调使学生在接受多种感官刺激的同时,更全面地发展其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在课文中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是课堂实施策略的一个难点。据专家研究表明:某一知识如果教者分别采用单独向人讲述、单独向人演示、单独讲述加演示的方式,三天后,学生能记忆的分别是所学知识的10%、20%、65%。可见讲与演并用方式的高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更需要我们以生动的讲解,逼真的演示,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入境又入情,从而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确切地理解课文,针对学生的心理,作好要讲要演的情境准备;上课时,拓展教学思路,紧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根据学情,采用多种手段灵活再现教材情境,尽可能给学生以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问题设计要讲究,课堂操作才能有效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问题之于课堂,犹如射箭之于准星,瞄得准,箭才能射中靶心,才能取得全局的胜利。
3.1 课堂提问,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明确目标,或提能绷起思维神经的问题,或提徘徊于思维十字路口的问题;或提竖着思维导向路标的问题;或提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或提能扩展思维时空的问题;或能引迸创新思维火花的问题。
3.2 提立体问题,不提线性问题。
线性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向某个唯一答案的提问,线性问题思路窄、跨度小、答案唯一,教学时显得多而杂乱。立体性问题是相对于线性问题而言,立体性问题思路宽、跨度大、答案多种多样。问题的提出,不是以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在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部分“闯入租界,解开谜团”时,一位老师提出了下列问题:周恩来闯入租界后看见了谁?生回答“妇女、洋人、警察、围观的人”后,老师继续追问:是怎样的妇女?在做什么?为什么哭泣?洋人表现怎样?警察怎样做?围观的人为什么不敢怎么样?最后小结时又问:课文抓住了人物的那些方面的描写来写具体的?这样的问题,似循循善诱,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另一位老师教时,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周恩来闯入租界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他当时心里感受如何?这样的问题避免了一问一答的“傻瓜”式提问,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看见的有租界的繁华、妇女的悲戚、洋人的得意、警察的奴颜婢膝和围观人群的敢怒不敢言;听见的有租界的喧嚣、妇女的哭诉、警察的训斥,让周恩来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学生体会周恩来的心理感受就能感同身受了。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一遍遍读书,认真思考,把书读厚。是有效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工作 养成教育 平安校园 班集体建设
培训感想:在永嘉县教师进修学校我们参加了永嘉县初中政教主任培训班学习,聆听了陈申福警官关于《校园治安管理法律知识讲解》的讲座。陈警官的讲座非常生动、深刻,使我们很受启发。当陈警官讲到《山区某中学学生结伙去上塘多次抢劫》和《上塘屿山惊现劫匪》两个真实的案例,我们被惊呆了,心情感到十分的疼痛,我们的身边竟有这样的学生,感到我们作为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非常之重大,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势十分的令人担心。我们如果做好了德育工作,扭转了后进生的思想,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案例。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我肤浅的见解如下:
一、狠抓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狠抓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今中外,凡是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某一方面有着良好习惯的人。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留下的就是教育。可以说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而习惯是这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之所以有着完美的人格,是因为他从小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有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最终成为深受国内、国际尊敬与爱戴的伟大的总理。良好的习惯成就成功人士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勤俭节约习惯等,同时还不断地纠正他们自身固有的恶习。实现教育培养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良性循环。
二、开展“平安校园”活动
开展“平安校园”活动,对我们做好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这不仅是我的心愿,也是全社会的心声。为此政教处加强了禁毒、法制、安全等德育教育,为学校创造一个“平安校园”。对学校安全问题来说,枫林镇中学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以为戒,防患未来,让我们把“平安”提到非常重视的角度。为了总结实践经验,在政教处的要求和组织下,陈海星、张万青的法制教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朱建新的法制教案《法律“雷池”不可越》获县三等奖,还有陈海星的德育案例《此时无声胜有声》获县一等奖。
三、加强优良班集体建设
加强优良班集体建设,班级制度得到建设和完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班级制度建立的目的,班集体体现出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我们集体的标志,集体的荣耀,显现出班级是大家的班级,班级的建设,靠的是大家,制度为此而立。班主任需要为这个集体不断的输入活力,哪个同学有缺点,我们就引导,或是动用班级的力量,去发现他的优势,培养他的优势,从而让他避开误区。这其中,班主任的工作就尤其重要,要解决好班级的每一个问题,要付出全部的爱心,表现出极高的智慧,同时,要特别加强美育教育,它是班级风气形成极其重要的因素,只有全班同学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大家才能相互帮助,相互积极影响,扬长避短,优势就会更突出,班风就会更好,学生的精神风貌就会更好。
结束语: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关注细节,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就会做好德育工作,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菁:《送给学困生的四件礼物》――德育研究,2004.4
[2]《赏识教育》周弘著,2006年1月出版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展。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社会的所谓“仕人”读书就是为了应试,即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时至今日,中小学教育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优劣和教师业绩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往往引导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围绕分数死读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扼杀了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其恶果是造就了相当一部分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不是社会有用之材。显而易见,这种教育思想与党中央提出来的“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是背道而驰的。中小学教师要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冲破“应试教育”浓厚氛围的束缚,顶住社会舆论特别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勇于担当探索素质教育的历史责任。
二、强化技能锻练提高自身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如果满足于能写好教案、能讲透书本知识、能写“三笔字”、能画简笔画、能讲普通话,很难满足素质教育的高档次需要。只有坚持终生学习,力求博学多才,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发挥主体作用。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表达能力的锻炼。沟通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表达能力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而且会对学生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产生深远影响。中小学教师不论课内课外,语言表达都应当准确、精炼、条理、生动、活泼、幽默、善用比喻、抑扬顿挫、避免常见语病。这样,讲台授课,课后沟通,都能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乐于模仿,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需要经过长时期乃至毕生的努力。多听中央电视台个性主播和国家领导人的即席讲话,不失为一条捷径。
二是书写能力的锻炼。汉字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写一笔好字是炎黄子孙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令人遗憾的是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自己写不好字,不重视也没有能力教学生写好字,这将造成中华民族文化永久传承的巨大危机。因此,中小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书写能力的锻炼。板书对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板书应当规范、准确、有条理、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要下苦功夫杜绝错别字、异体字、潦草字、笔顺错误的字。板书的形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时边讲边板书,有时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好比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能把教学的重点鲜明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中小学教师除了练好板书的基本功,还要刻苦练习毛笔字、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在给学生批改作业,与学生及其家长书面沟通时把字写得漂亮些,这样就能对学生起到影响作用。此外,还要开设包括毛笔字在内的写字训练课,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写字比赛,从而培养学生提高书写能力的兴趣和能力。
三是动手能力的锻炼。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动手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教具,既能提高个人的动手能力,也能对学生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教育。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制作教具和学具。在制作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是组织能力的锻炼。中小学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反映在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等若干方面。要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个性理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效地组织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引导他们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
五是才艺能力的锻炼。多才多艺是国人对高素质人才的赞誉之词,也是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应当面向多才多艺,加强学习与锻炼。唱歌、跳舞、绘画、下棋、乐器演奏,以及各类体育运动,都应当有所涉猎,不一定非常精粹,但要力求粗通。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需求,为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着眼培养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必须有一套先进合理的教育方法。所谓先进合理的教育方法,核心使学生“学会求知”。学海无涯,只有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才能受益终生。培养学生学会求知,是一项系统工程,方法千差万别。但是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激发学生“乐学”。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终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想象,进入忘我的意境。要通过深入浅出的指导、点拨,化难为易,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从而充分发挥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二是指导学生“善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书写、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懂就问、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求知潜能。
三是激励学生“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的精神和毅力,是不可能学有所成的。要使学生养成“勤学”的良好习惯,必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必须把握表扬与批评的分寸,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的进取意识,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为“勤学”注入不竭的动力。
循厚积薄发的经历。笔者只是平凡的草根教师,但即使是星星也会有绽放光明的梦想。虽不能与日月同辉,但也深知厚积薄发的自然规律。历数名师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典范。几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随笔和一千多节的听课笔记的积累,为名师窦桂梅积淀了力量;8年时间完成100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40多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几十篇教案设计、50讲“阅读教学艺术”记录并展示了名师余映潮的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笔者认为一线教师不能只惊羡名师成名后的光鲜,不能只模仿名师成名后所展示出来的精彩课例、先进理念,重要的是关注名师成名前长期、丰厚的积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习名师应该循着名师的成长经历,静下心来“厚积”,期待“薄发”之机 。
持潜心坚守的心态。“名由实生,故久乃大”,名师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在历练的过程中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才成名师。学习名师应该学习他们“沉得下去接地气,静得下来做研究”的心态,这是我们应从名师成长历程中汲取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岁在乡村小学做教师,潜心进行教育实践和探索,29岁辞掉教育局长,谢绝到城市学校任教的邀请,默默守望乡村教育,苦心实践24年,终成力作《给老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至今这些著作仍被誉为“教育学的活教材”。无独有偶,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也是因为多年来他一直潜心教学,研究教学艺术。他们的教学水平及其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静心研究,不懈追求的结果。
秉卓尔能群的品质。草根教师仰视“名师”,无可厚非,而有些名师“相轻”却也有失名师品质。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是因为他们卓尔不凡,与众不同。但真正的名师、大师要有“卓尔”的能力和魅力,更应该有“能群”的气度和魄力。《荀子・君道》:“君者,何也?能群也。”名师从来不是“孤独的行者”,在他的成功路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一定有强大团队的支撑,一定有与团队的合作。江苏教师刘东升“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反思小论文的”研究得到了很多老师推崇和借鉴,并且借助于网络平台,集合了众多的“同行者”。数学特级教师符永平自己成功的同时成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组织和带动南通整个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笔者认为在这些名师身上体现出来的是“能群”的合作品质,另一个层面更显“卓尔”的魅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或许更需要这些卓尔能群的品质。
建追求卓越的精神。卓越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为了这种境界,名师在教学中的付出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名师大都像艺术家对待心爱的艺术品一样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非常专注、用心。透过名师课堂,可以看出他们在研究教材上的深度、广度,在教学设计中的创新、精细,在教学实施中的把握、调控,由此呈现给我们的课堂,仿佛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令人赞叹不已。追求卓越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不想成为名师的教师也很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套用一句央视经典励志用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十二三岁的少年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终成一代伟人。也许我们这辈子永远达不到那种境界,但我们至少不应放弃追求的念头,停止追求的脚步!
在学习名师的路上,名师是“范本”,我们是“学生”。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学生如果把老师当做一个范本,而非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倘若尽信“范本”,没有“相荡”,没有“相击”,何来的“涟漪”与“灵光”?因此,学习名师不能止于表面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循其经历、持其心态、秉其品质、建其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清河学校)
如何激发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愿学、会学、学好,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级目标,是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的宗旨。这也是评价教学活动和学习指导模式得失成败的主要标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理想的目标呢?我觉得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重抓好。
第一,教学改革改和学习指导方法,一定得把使学生愿学、会学、学会作为教者自己首先考量的探索内容。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任何教学改革和学习指导方法的追求都是丢西瓜拣芝麻、舍本逐末,绝对不会取得良好效果。教学改革无论怎样进行都离不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会教乐教,学生要乐学、会学、学好。试想,如果没有孩童自愿、积极主动参与,只靠教师唱“单出头”,学生的内因无动于衷教师的外因怎能起作用呢?教学改革和学习指导活动能有什么好效果呢。所以,在设计授课方案和教学指Х桨甘保必须优先考虑如何在授课教学和指导活动中,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和价值的正确教育,不断增强学习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科内容适时讲述仁人志士的爱国勤学事迹:祖冲之潜心测算发现得出圆周率;张衡发明世界第一台地动仪;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为华夏民族不受西方列强欺凌,冒着死亡危险辗转返回祖国研制两弹;王永志为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废寝忘食、精益求精工作......这许许多多故事是励志鲜汤使学生树立人生和学习的光辉目标。兴趣是成功的阶梯,无论古今中外、成人还是儿童少年,只有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那他才会主动地、自觉地、乐此不疲地去做某事。小学生如果对某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忘我地去学习。怎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是教师刻苦钻研吃透教材,熟练地掌握与所教学科相关联的各类知识,讲课时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乐于听、听得懂。此外,还需要教师综合素质强、知识广博,在讲课时能游刃有余、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讲得明白透彻,在学生自由想象海阔天空询问时,教师做答问一答十、娓娓道来,激起学生浓烈的兴趣,他们被老师所折服和感染,对某学科乐于钻研探索;不断地获得学习成功的美好体验,从中逐渐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使其逐渐地由厌学、被动地学向想学、愿学、乐学一步步化.这一条件具备以后才会渐进地向会学、学好的目标迈进。
第二,教学改革和学习指导方法要探讨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环节是使学生会学。这也是使学生学好的必要前提条件。凡是学习都有其方法,只不过是学习方法有巧拙之分、优劣之分,是否科学之分。只要做到了巧、优、科学了,就能学得好。因此,教者在设计实施教改和学习指导方案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会学习、会思考摆在主要内容中、列为重点课题任务。我们在研究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同时,必须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学习过程中应采用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操作活动等等,而且将这些内容纳入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成果评价之中。要使学生会学,做好前面这些之后,关健还得是教师会教。这要求教师们除了知识广博外还得是“语言大师”。课堂语言绝对是一门艺术。笑星赵本山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逗观众捧腹开怀、余味悠长。这里有语言艺术的魅力。教师有好的口才讲课声情并茂,条理清晰,入情入理,简洁生动、幽默、引人侧耳倾听。在这开心快乐的氛围里学生得到了知识,润物细无声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有机地把教学改革和学习指导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并且统一在使学生会学的内容之中,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我们使学生愿学、会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学生学得好,有会学的方法和能力,有乐学的优良品质等等。因此,想方设法使学生学得好,才是教学改革设计教案教学指导方法的根本目的。学得好包括多方面:文化科学知识学得好、学习运用知识过程中智力发展的好、各方面能力提升得好、方法掌握得好、思想品质修养的好等等。这些综合考量是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论,激发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愿学、会学、学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和学习指导工作的根本目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钻研。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75-1
一、案例描述
在上这一堂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的情况。接着我们开始学习中日两国的交往历史。我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日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友好往来历史。早在隋唐时,中日交往密切。于是我围绕教材中的内容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1.中日交往的情况如何?两国间最初的贸易是什么?2.日本的文化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同学们知道有哪些表现吗?请举例说明。3.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高僧是谁?他为中日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
这些问题同学们都一一地很好完成了。下面我们本该学习唐朝与新罗的关系、中国与天竺的交往。此时,张昌盛同学举手,似乎急于发言,我问:“张昌盛同学,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他站起来表情疑惑,说:“中日两国交往这么密切,关系这么好,特别是我们中国对日本的帮助这么大(他连续用了三个‘这么’可以想见他的情绪是颇为激动),那么,为什么他们后来还要打中国,杀了那么多的中国人,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呢?”他的问题一提出,全班立即议论纷纷,似乎许多同学都有与他同样的疑惑。这个问题是我事先备课未能预测到的。怎么办?是利用教师惯用的“技巧”:“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探讨。”如果把这个问题放一边,按照我原先的教学思路上下去。同学们肯定会失望,他们肯定会带着疑惑的。这不仅影响下面的上课效果,而且教师也失去了一次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契机,学生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还是……我的脑子在急速转动,看着同学们满是疑惑的脸,急切期待问题答案的眼神,我决定把我原先的教学思路改变。我试着引导同学们去思考: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是发生在中国什么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还是像大唐帝国时一样那么繁荣、昌盛吗?而此时的日本发展情况怎样呢?由于同学们还没有学到世界历史,所以我给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近代日本的历史。结合同学们学习的地理课知识,你们知道中国的国情和日本的国情有什么不同吗?就这些问题,让同学们分组展开学习讨论。
第一小组负责搜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特别是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发展的机会,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中国被世界甩得远远的;第二小组负责收集近代日本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发展之路,奉行对外侵略的政策;第三小组考察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并做对比,由此得出结论:当时的日本正好看中紧靠他的地大物博的中国这块大肥肉,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我要求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形成书面材料,如果时间允许可写成历史小论文向全班汇报交流。老师做必要的补充和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做恰如其分的肯定。当然,同学们搜集资料、讨论比较的过程可以一直延伸到课后去完成。我还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供学生进行交流。最后我们师生共同总结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中国强盛了,才会不被外敌欺侮,那么我们今天一定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我观察发现,同学们个个群情激奋,学习热情饱满,似乎觉得肩上的责任重了许多,做好了努力学习的准备。打断我教学思路的张昌盛同学,我也没有忘记,我对他说:“你的名字取得多好啊!正好切合我们讨论的主题,同学们的答案,你还满意吗?”他腼腆地笑了。
二、教学反思
当教师精心预设的教学思路、教学程序被学生的问题打断时,是按照原先的预设的过程正常进行,还是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当中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与否。这使我想到:
1.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的想法,特别是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不能只考虑继续按教师的教学思路上下去,去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这样做,就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2.教师备课写出的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再具体、详细,再尽善尽美,也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和生动活泼的学生。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给学生思考,提出让他们自己的疑问,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映与情绪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如果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解决,他就会获得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他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将会被极大激发,他的许多潜能将会展现出来。
一、伪反思现象面面观
1.弄虚作假,应付了事
为了完成任务,到网上下载教学反思搬抄,实践操作一套,写的是另一套;教的年级相同,新的学年也是旧的翻出再抄一遍。有的教师面对繁杂的工作,觉得能应付就应付,全然没有顾及课堂和学生实际。而一些常规检查褒贬不分,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没有鼓励老师把行动和研究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师研修途径。
2.不着边际,泛泛而谈
反思没有目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泛泛而谈,眉毛胡子一把抓,人云亦云,不做深入思考,或知道自己的教学不足,只罗列了现象,却不对如何处理问题做深入思考,认为课上了就上了,再想改进的办法也无益。正因如此,几年如一日故步自封,在迷茫中度过。
3.老调重弹,百用不厌
在阅读老师的反思时,我们可以发现表达上惊人的相识,仅《触摸春天》一课的反思,我在网络上搜集到二十来篇,里面的表达大同小异,几乎是:“文章写了……我主要采用……教法(做法),还有的是连内容也类似。这种总结式的写法随处可见。反思三部曲模式简便易行,很多老师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日日用,月月用。
4.坐井观天,闭门造车
一方面是反思的视野小,只看到自己的课堂,用自己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课堂,拿镜子照自己,没有结合教育教学理念重新剖析,没有横行观看同行的课堂进行比较,没有听听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是反思的角度小,只看到些细微的方面,忽视了本质问题,“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在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了一大堆问题,从简单的到围绕重难点的,一个个的问题像紧箍咒,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套住。而对于一些有建设性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支离破碎地解读,错过了对话、错过了生成的预留空间。反思时心里还沾沾自喜,只对自认为有疏漏的小问题喋喋不休。
5.脱离实际,违背情理
反思时像写控诉信,责备学生的过错,责备学校设备的不足。侃侃而谈假如给我什么样的学生,给我什么样的设备,也能上出精彩的课,在埋怨中浮想联翩,推卸责任。笔者听一位老师的课后发现课堂沉闷,整节课学生茫然不知老师所讲,于是答非所问。这位老师在自我反思时解释这个班级的学生很不自觉,已经布置了预习却没去做,造成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无法完成预定目标。既然已经发现了学生不懂,老师的责任就应想办法去解决,过多的埋怨就是推卸责任。反思不是埋怨,自己教不好就怨别人,怨学生,一个怨字暗示了你不正视自己工作的不足,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高估量自己或学生的水平、实力。其实在埋怨时老师己发现存在的问题,只是不想正视。
二、真反思的种种有效途径
真正的反思是教师的内省行为,在教育教学中边实践边学习,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建构。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提出“这里将反思性教学尝试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3
1.扎根实践,有感而发
反思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真正的反思行为应该把行动和研究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经历思考――实践――观察――再思考――再实践……这样的历程,思考和实践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经过反思回到教学实践中去再验证,在实践中去不断反思深入。一旦观念被证实,则意味着问题得以解决,在不断努力中追寻理想境界。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也包含这样的意思,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反思也没有止境,教师正是在这样的动态生成中得以成长。
2007年,我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游园不值》,从她的讲述中了解到:为了上好这一课,她七易其稿,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听取了不少的建议,在一遍遍的试上中不断反思自省。我不禁感叹她在简单的四行诗句中铺垫的文化底蕴,融入的执着追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成功得益于写两份教案,她的第二份教案是对每一课成败得失的思考,即反思。名师毫不保留地告诉我们她们在反思中成长、提升,如果我们也把反思当成长的内在需要,也能变“要我反思”为“我要反思”,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就能心平气和地回顾我们的课堂与预设的差距,回顾一下学生的反应,想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细细回味,有哪些值得我们改进,就能捕捉很多思考的切入点,不至于无话可说而弄虚作假。“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4只有确立对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反思才有意义,教师才能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自主化发展。
2.打好底蕴,且思且行
新形势要求语文教师应具备更广博的知识,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大量文学名著,拥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理论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知识结构中,教师的思维活力将得到有效的激发,反思能力也会迅速提升。教育理论是为反思服务的,引发我们多视角地看待事物,从而促使我们站在理论的层面看待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大的教育观。在具有开放性、自我调节性、层次性、稳定性的知识结构支撑下,通过反思搭建的桥梁,让我们做有根的思考。“区分一个教师是感性的实践者还是理性的研究者,其根本标志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5 “吾日三省吾身”:教学前反思,要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要求及时、主动;教学后反思,要有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三个阶段的反思体现了反思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很有代表性。特别是课前的反思,尤要慎重,不但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自己: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吗,自己的方法和技能行吗?反思我们的准备,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从而避免盲目和多走弯路,才能以变应变,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
3.转化视野,不拘一格
反思的写法单一,是视野狭小的表现。在教学上很多老师更多关注预设和结果,关注学生说的内容,很少考虑自己的应变能力、学生表达的姿态、心情以及背后隐含的信息。相应的反思做法是用一些理论来解释支撑自己的做法,不是联系理论来剖析审视优劣。造成反思时就事论事,自圆其说,久而久之必将陷入僵化的思维状态,这对我们的成长极不利。改变之道就是突破陈规,透过课堂,做些发散性的思考。
有一位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讲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得情绪高涨,突发奇想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学生纷纷讲到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祖国的强大等,课堂气氛很活跃。过后该教师做反思时把这段颇为满意的生成进行了强调,并无限憧憬地说:“我仿佛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长大成人了,他们学有所成,带着对祖国深深的爱奔赴各自的岗位……”他的感言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赏。作为同年级老师,我也在自己的班级上了这一课,上课前,我分给学生每人一张小纸条,让他们用无记名的方式写下自己真实的读书理由。结果出乎意料,全班只有两个学生写到为了将来建设祖国而学习,其他的大多讲到为了找到工作,为了学些本领,为了以后赚大钱,也有的讲到读书为了让父母高兴。我又随机问了原来那个班级的六个学生,“说实话,现在你们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为了什么?”一个学生告诉我不知道,他只知道不好好读书会挨揍;另一个学生说为了上大学,到国外留学;其他学生说为了以后有工作。我问他们为什么上课时没有把不同的看法说出来。这些学生都认为第一个回答的是班长,老师说她说得好跟她喊就没错……
我掩卷沉思:为什么公开课上我们的学生尽说些套话、空话,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是我们的老师给了什么样的暗示,让他们光会喊口号。繁华落尽,这些毫无童真的语言有多大价值呢?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教学生“求真”、“做真人”了吗?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反思视角,除了上面讲的,还可以就课堂学生回答的跟风追问课堂的民主,追寻学生的学习心理;就老师的评价反省我们对学生的牵制;就老师对自己的做法拍案叫绝反省课堂的价值取向;就调查的结果研究学生读书的自主需要程度……
视野开拓了,惯性思维打破了,该会有多少精彩的反思,写由此可切入,弃旧图新,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表看法,广开反思之路才能多份理智和批判,才能实现“课程的存在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智慧的生存。”6
4.广开言路,兼听则明
认为反思就是自己“独立思考”的闭门造车,易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强调做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强调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角色行为进行反思,但并不排斥相互交流。相反,反思自我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与同伴互助。因为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能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文章,教师在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恰恰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相互启发、补充,通过思维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存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心声一样折射出你努力的方向。梅兰芳“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薛法根也很善于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不但切片分析自己的课堂录像,还拉着同行、专家来研究。不管是演戏还是教学,都离不开以人为镜,离不开清醒的旁观者的指点迷津。笔者在此深有体会,那是一次优质课评选准备,我借班自己上了2次还是很不如意,反思陷入迷惑。后来邀请教研员、领导、老师来听课,并对学生进行了“收成盘点”小检测,评课时大家号脉诊病、出谋献策、激烈争论,这些如醍醐灌顶,思绪也在沉思中豁然开朗。这堂课终于博得一致好评。
5.立足实际,扬长补短
反思要立足当下,结合实际,不可好高骛远,夸夸其谈。“在今天的课程结束之后,你希望学生知道什么或能够做什么?在学完某个课程的某个单元之后,他们应该知道什么?在学期结束后,他们应该知道什么?正确的回答这些问题是有意识的、高质量教学的首要前提条件。”7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很多植物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这些植物种子的传播特点,感受植物的神奇和作者用词的准确,作为城市里有电教设备的学校,可以到网络上搜集一些视频,网络上这方面的视频很多,而且非常好。相反,地处农村薄弱学校,你没有先进的设备,但你有亲近自然得天独厚的条件,带着学生行走林间田野,采摘观察植物的果实特点,在零距离的观察体验中学习一样别有情趣。当生动有趣的植物传播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不管是真实的还是画面的,对学生都是很大的触动,他们的思绪随着飘飞的蒲公英四处散开,他们的心灵经历了怎样的快乐旅程。老师不也能从其中得到启示吗?
如果你不结合学校的实际,不挖掘身边的资源,一味地怨天忧人,地处城镇的抱怨没有实物,身在农村的烦恼没有多媒体使用。这种反思南辕北辙,徒劳无功。一样的道理,老师自身也是一种资源,要善于发现、使用自己的优势。懂得用创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演绎生动的情境。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真思考的反思是危险的,至少养成了僵化思维,只有经过真正的思考,教师的反思才能成为成长的基石,甚至带来教育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编辑主任是吕叔湘和丁声树,商务印书馆出版《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第349页。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页。
4.5.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页。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钟启泉:《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