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十四篇】(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十四篇】(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


第1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为切实加强我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能力,确保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市教育局结合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和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宣传已形成由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教育(校园)网、微博、微信、校信通及其他自媒体等共同形成的立体格局,尤其是智慧校园的蓬勃发展,班级微信群、家长微信群活跃度高涨。媒体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类信息来源、宣传内容、师生思想状况变得错综复杂,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控制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宣传教育中,不断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二、组织机构

  为更好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化教师队伍思想建设,保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决定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

  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的全面指导,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督促各地各单位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职责;提高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水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组织开展具体工作和资料归档。

  三、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强化主体责任

  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党组织书记做为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抓小抓早妥善处理舆情风险问题,站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带头管阵地、把方向、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各班子成员、校长、科长、股长及环节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部门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考核机制。各级党组织要狠抓工作落实,层层传导压力,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在各级党组织工作总结、党组织书记述职中,要报告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履职情况。

  2.建立监控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畅通信息上传下达。要建立定期研判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定期研判网络舆情,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和舆情动向,准确把握热点,寻求规律,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对本级各类涉教重大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事件,第一时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确保市教育局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掌握最新情况。要建立重要节点值班制度,在两会、高考、国庆、教师节、春节、寒暑假等关键时间节点及有关特殊时期,全市各级教育部门要做好值班工作,安排专人做好网络信息宣传及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3.建立信息周报制度。每周一各旗县区向市教育信息中心上报前一周工作简讯、要讯,由市教育信息中心汇总编制“xx市教育动态简报”,为市、旗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及时的动态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三)正确对接媒体

  在处理舆情事件与相关媒体有工作接触时,要坚持善解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的原则,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1.善解媒体。高度重视媒体宣传的重要性,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媒体的性质、特点,弄清来访记者、发布者的真实意图。

  2.善待媒体。各单位要建立一套与媒体打交道的工作方案,构建各部门相互配合、各方面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市级以上媒体记者采访,须第一时间向上级党委宣传部门报告,积极主动服务,加强沟通,绝不能横眉冷对、盲目阻止。

  3.善用媒体。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与市内各类媒体联系,坚持正面发声,积极解读政策,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传播正能量,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讲好“教育好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构筑思想“防火墙”。

  (四)加强阵地建设

  加强各类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网站、校信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加大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力度,多方法、多形式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防范意识和能力,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环境。组建xx市校报校刊和教育新媒体联盟,共建市、旗县区、学校及师生、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载体,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五)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与管理。各教育单位要配备专人负责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工作,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基本功扎实的信息宣传报送员,规范网络媒体信息采集和报道流程。引导青年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正向宣传,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构建网上网下“立体化”新格局。

  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及时对xx市教育网、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网、校园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排查和分析,规范网站、微信、微博信息发布管理。提高师生防护能力,筑牢网络基础,提升教育教学服务保障水平。

  (六)严肃问责追责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问责机制,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究。对各项教育宣传、网络安全、意识形态、舆情风险控制工作不重视、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推诿扯皮的将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领导,对发生重大舆情事故的将严格按照相关党纪法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

第2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根据上级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效管理,为国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XX同志、XX同志为组长,XX、XX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

  三、主要任务

  1.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要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副书记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件亲自处置,要带头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把导向强队伍。各科室负责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抓好分管科室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3.各科室负责人要强化网络意识形态信息研判工作,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和相关舆情动向,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对包括个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网络舆情进行甄别分析,加强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日常监测与处置。对于重大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事件,要按照有关要求逐级上报。

  4.定期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确保不出现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5.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员干部重要培训内容,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法规学习教育。

  6.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问责机制,对存在失职失责情形的领导干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实施问责。需予以组织处理的,由党组织按规定办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组织保障,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完善机制体制。严格落实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各科室要及时报告。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监测和舆

  情上报机制。

  (三)强化宣传教育。坚持把政治要求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清醒认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整体强化我部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技能。

  XX单位

  X年X月X日

第3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0引言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校数量大幅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同时,高校也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多样化、体制结构复杂、竞争激烈等特点,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行风险。因此,运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原理和方法,探索和研究高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构建一套符合现代高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高校深化改革与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方向。

  1高校主要风险因素分析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成为自我承担风险的主体。目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运作风险、安全保障风险等。

  1.1经营运作风险一是政策法规风险。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尚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之中,新的法律法规不断产生,原有的法律遗留问题短期内难以消化,政府的管理政策和行为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这使得高校在发展中面临法规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高校管理运作因政策法规的变化或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求而承担较大的风险。二是专业设置风险。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层次、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为了吸引优质生源的需要,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三越”现象,即专业越多越好、专业名称越新越好、专业去向描绘得越吸引考生越好,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以市场为导向。

  但是,市场不是完美的,有自身的许多缺陷。市场虽然能够反映当前的就业状况,却不能充分地指明将来的就业需求。

  有些专业可能现在非常热门,假如以此为据而扩大招生,谁能够保证四年以后这些专业还是热门呢?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必然会妨碍人们对于人才需求的科学判断。在高校专业招生和专业设置的问题上,也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仅仅把一时的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作为惟一的尺度,否则就会贻害整个教育发展乃至我国的科学发展。

  三是市场竞争风险。首先表现为招生的竞争。

  由于近十年高校连续扩建扩招,高校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高校的招生效果越来越取决于高校的知名度、专业水平、学科设置以及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是地方高校之间、民办高校之间的招生大战愈演愈烈,许多高校已经出现了招生难的现象。2安全保障风险一是食品卫生风险。

  高校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食品安全尤为重要和敏感。但由于后勤社会化,高校难于监督,高校发生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风险增加。

  二是校园环境安全。高校是开放式的公共场所,人员众多,流动量大,这将给高校的消防安全、治安保卫、事故防范等工作很大的压力。

  三是人身心理风险。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激情,自我意识强烈,但同时思想偏激易冲动,承受挫折能力弱,极易发生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造成严重的后果。

  2我国高校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在运行和发展中面临诸多风险,但是我国高校风险意识普遍淡薄,多数高校未建立系统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应对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风险管理活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专业的管理科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被引入国内。但直到今天在我国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仅在一些特殊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初步应用,远未达到普及推广、广泛应用的程度。

  二是高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高校开始由过去国家统一拨款、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向自主化、市场化转变,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改革还不够深入,原有体制的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我国高校的风险意识普遍薄弱。

  三是高校尚未建立系统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现阶段,完善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风险管理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尚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3高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经验,高校管理体系主要有组织保障子系统、规范标准子系统、风险评估子系统、实施执行子系统组成。3.1组织保障子系统一是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管理委员会。

  高校风险管理是一项全面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必须建立包括财务、管理、信息情报、安全、卫生、法律、等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二是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程序。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等各环节的工作程序,使高校的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2规范标准子系统一是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为使风险管理成为高校内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发挥其促进和改善高校管理状态的作用,必须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制定适用、规范的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这是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二是科学的风险评估标准。即根据风险评估管理的要求,以强化内部管理与控制为目的制定工作标准,确定风险等级标准,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3.3风险评估子系统一是广泛的数据收集网络。运用调。

第4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为全面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舆情风险防控工作,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结合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与实际,多措并举,切实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逗硬落实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机制,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网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网站系统权限操作管理制度》等制度及规范,签订网络安全责任书,从识网、用网、管网、治网多维度全面提高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检查考核机制,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

  二是加强保障,提升防护。以构建统一的“大安全”为基本思路,在政务云平台上,集中云平台防火墙、防毒墙、VPN、安全审计系统、入侵防御、身份认证、漏洞扫描等基础设施,形成政务信息系统、门户网网站、电子政务外网网安全统一管理和设施共享。将全市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纳入市集约化平台统一建设和管理,采用网闸隔离数据摆渡、VPN接入、防火墙限制等技术手段进行逻辑隔离。

  三是加强宣传,营造影响。严格遵守新闻舆情处置逐级报告制度和规定,提高防范舆情风险控制能力,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与联系,切实加强苗头性、倾向性、敏感性问题的研究处置能力,坚决杜绝舆情风险事件发生。

第5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2020年,为及时监测和稳妥处置可能出现的重要网络舆情,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纪律要求,加强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提高处置成效,维护稳定大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三)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信访、舆情处置工作,在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信访、舆情处置合力。

  三、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及成员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扎实有效地做好舆情监测报送处置工作。

  (一)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筹协调重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应对合力,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舆情进展和处置结果;负责指导信访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信访和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信访和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信访和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社会动态,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应疑问、改进工作,并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三)事件处置单位。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四)新闻发言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党委副书记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党政办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四、应对机制

  (一)加强舆情监控。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员要每天浏览热门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要在热门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贴资格,同时要对热门热点论坛的帖子实施监控。

  (二)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联系一天内要有个情况核实结果返回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时向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反映澡溪的信访和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和政务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五、管控要求

  加强风险研判,有效引导网上热点,着力保持网上意识形态积极健康向上。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各村(社区)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乡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网上舆情,梳理舆情潜在风险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报送。

  (三)解析引导,注重时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到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对经济增速、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热点、就医就业就学等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论集中爆发,防止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慎重稳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不炒作不渲染。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调控热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漩涡。

  (四)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说明原因,给出时间表,要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五)及时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信访和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六、工作要求

  (一)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保证通讯畅通。

  (二)强化信息报送。发现有关重要舆情,第一时间向镇有关领导报告,根据领导要求,及时协调沟通、依法处置。重要舆情即时报送,每天下午17时汇总报送当天信息。舆情统一报至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格式为“标题+链接地址”,要确保沟通渠道顺畅稳定、保持紧密联系、共享重要信息、会商重要舆情。

  (三)严明工作纪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出色履职尽责,坚持做好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对迟报漏报、失职渎职、失密泄密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第6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局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意义

  互联网目前已经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局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工作大局,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充分认识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形势,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及时监测和应对负面舆情,弘扬政法工作精神,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要把关于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坚持管用防并举,把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为全局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网络舆论保障。

  二、指导思想

  做好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指导、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主要任务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定期分析研判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领域情况,专题研究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对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以及可能引起网络舆论影响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做出工作安排。

  (三)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将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

  (四)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所属网站、微信等传播媒介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干部职工网络活动的管理。

  (五)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超前做好网络舆情风险防控,加强网络评论员能力建设,组织领导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处置。

  (六)规范网络传播活动工作,选优配强网信干部,确保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位。

  (七)落实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其他相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局党组对抓好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好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直接分管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要协助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其他班子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部门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局党支部要按照局党组安排,抓好支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对本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委员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推动好本支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对本部门网络舆情工作负主体责任,应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对包括个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网络舆情进行核实甄别,加强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和处置。

  (二)完善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1.建立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制度。要健全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局党组、党支部要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细化任务,层层传导压力,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督查由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专题开展,要通过随机抽查、问卷调查、谈心谈话、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局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向局党组报告。

  2.建立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报告制度。局党组、党支部每半年专题研究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一次,研究优化和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动态感知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并以书面形式专题汇报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内通报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年度民主生活会中报告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履职情况。支部委员在组织生活会中报告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履职情况,党支部书记向局党组述职述廉报告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履职情况。

  3.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局党组、党支部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形态信息研判工作,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

  和相关舆情动向,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于重大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事件,要边处置边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避免延误。各股室、中心、处、所要加强对相关网络舆情影响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研判,每季度末向局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存在问题及处置情况,重要情况随时报告。办公室牵头,其他各部门配合,落实关于重大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和危机应对管理等文件的要求,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

  (三)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局党组、党支部要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统筹做好网络宣传工作,出台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热点的重大举措和重大政策或发生涉及全局的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时,应当评估研判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积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和政策解读工作,制定相关预案,及时化解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网络舆情风险。

  (四)加大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问责力度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问责机制,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究。对存在失职失责情形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实施问责。需予以组织处理的,由党组织按照规定办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组织保障,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完善机制体制。严格落实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各股室、中心、处、所要及时向局党组报告。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监测和舆情上报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建立和完善内部考核监督制度。

  (三)强化宣传教育。坚持把政治要求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力度,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第7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上级关于意识形态有关要求和《XX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预案》精神。着力做好XX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切实维护XX意识形态安全,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工作预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系列论述和上级党委的工作安排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精准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坚持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保持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性和紧迫感,持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确保稳定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总部领导,统筹协调。在XX党支部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XX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在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分享防范、应对处置等方面形成合力,构建起上下互动、横向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防控为主,化解为要。着力从源头上加强防范,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分析研判、管控处置,有效解决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监测预警。加强对重大事项决策部署、重要时间点的舆情监测和信息搜集,排查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宣传工作负责部门报告,按照党支部决策部署和相关制度提前做好预警和应对工作。

  (二)分析研判。在出台重大决策、组织重大活动、实施重大项目前,强化政治思维,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预判评估,提前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确保不发生重大意识形态事件。

  (三)管控处置。在防范化解敏感舆情,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风险工作中加强统筹调度,确保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及时化解,防范化解工作的重要进展情况要向上级党风险点1:在公司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重大突发敏感事件,特别是涉及脱贫攻坚、农民工工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民生政策突发热点等敏感舆情有可能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组织抓好公司改革发展面临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将舆论引导融入具体问题处置的全过程,避免具体问题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二是强化网络信息发布审查,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三是注重出台重大决策、组织重大活动、实施重大项目后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加强舆情监控、分析研判,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做好应对处置工作;四是针对具体问题,舆论热点,要做好正面回应,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五是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做好处置应对工作,坚持线上线下协作,与上级宣传工作负责部门强化沟通,争取与主流权威媒体加强协作。

  牵头单位:XXX、XXX、XXX。

  责任单位:XXX、XXX、XXX。

  化解时限:12月底前稳控化解到位,并长期坚持。

  风险点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国全省重要会议召开前后以及其他重要时间点,不法分子在交通运输领域制造事端和不和谐音调等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按照中央、省委、省交通运输厅和集团公司部署,在微信、网站等平台组织开展好主题宣传,传播正能量,营造主流舆论氛围;二是加强舆情监控、分析研判,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做好应对处置工作;三是加强管控,着力在公司管理范围内加强对有害信息的排查,严防出现各类意识形态问题;四是对出现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要采取领导包案、一事一策推动化解,对个别跨越法律底线的行为,要及时依法报公安机关处理,防止形成破窗效应。

  牵头单位:XXX、XXX。

  责任单位:XXX、XXX。

  化解时限:12月底前稳控化解到位,并长期坚持。

  风险点3:宗教领域意识形态风险,尤其是不法分子、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渗透破坏活动。

  应对措施:一是强化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民族宗教工作水平,积极抵御宗教渗透活动,防止不法分子和非法教会渗透;二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宗教排查工作。

  牵头单位:XXX、XXX。

  责任单位:XXX、XXX。

  化解时限:12月底前稳控化解到位,并长期坚持。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担当。各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扛起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担当,主动作为,落实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明确化解时限,建好工作台账,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二)强化工作督导。要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将风险防范化解情况纳入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考核重要内容不断以监督检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好地落实。

  (三)强化信息报送。各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信息报送工作,明确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对标对表抓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明确一名联络员,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详见附件),确保各项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各单位要在12月20日报送全年工作推进情况。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附件: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信息填报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信息填报表填报单位:(盖章)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存在风险点具体应对措施风险防范化解成效下步重点工作备注1234说明:1.存在风险点和具体应对措施不限于方案中提到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报;

  2.本表从1月开始,每月月底填报一次;

  3.12月填报时请于12月11日前同本单位本部门全年工作推进情况一起报送。

第8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为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党工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二、领导机构

  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各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网络安全领导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在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履行指导、组织、协调、督查和抓好落实的职责(附件)。

  三、工作职责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街道党工委对全局意识形态工作负总则,各分管领导和科室对负责业务领域、包抓村(社区)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

  街道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思想理论建设,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副主任分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班子各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推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各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科室和包抓村(社区)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

  四、工作任务

   (一)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牵头单位:党政办、纪工委、基层科。责任单位:各科室、各基层党组织)

  (二)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扎实抓好党组中心组为龙头,各级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定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中心组学习的必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管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支部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党政办、基层科,责任单位:各科室、各基层党组织)

  (三)建立健全分析研判机制。每季度至少一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清主流支流,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有关分析研判情况及时报党组和信息科。(牵头单位:党政办,责任单位:各科室)

  (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城市管理中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切实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牵头单位:党政办、基层科、为民服务大厅、经济发展办。责任单位:各科室、各基层党组织)

  (五)加强“两微一端”管理。按“谁组建、谁负责”管好微信群,切实对各科室、各业务微信群管理,办好“灞桥街道办事处”公众微信号,做好区政府门户网站灞桥街道板块的日常管理维护。(牵头单位:党政办、基层科。责任单位:各科室、各基层党组织)

  (六)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典型警示。大力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充分挖掘先进典型,规范选人用人机制,及时通报反面典型案例,坚持用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牵头单位:党政办、纪工委。责任单位:各科室)

  (七)防治邪恶势力侵入和出国出境人员管理。坚决打击和防治邪恶势力侵入,抓好“扫黑除恶”工作,净化城区精神环境,设置文明创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加强对出国出境人员管理,严防腐朽思想渗透。(牵头单位:党政办、综治办、纪工委。责任单位:各科室)

  (八)加强综合治理防治不稳定因素。认真开展综合治理,定期开展矛盾纠纷隐患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信访举报投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少数民族人员合法权益。(牵头单位:综治办。责任单位:各科室)

   (九)加强涉密文件的管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加强对涉密文件、办公电脑管理使用。(牵头单位:党政办。责任单位:各科室)

  (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订年度精神文明创建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联合相关单位部门开展全国文明城活动。(牵头单位:党政办。责任单位:各科室、各基层党组织)

第9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加强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工作,是政府部门维护公共安全,配合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更是卫生健康系统履行综治平安建设自身职责,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据省、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为切实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公共安全保障责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卫生健康领域风险点和工作责任

  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各类传染病防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防控、疫苗接种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血液相关安全管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医学相关信息数据管理(生物医学研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医疗纠纷处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访稳控、公立医院债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等方面。具体风险点防范要求如下:

  (一)各类传染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防控

  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政府高度重视,群众非常关心,媒体十分关注。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只能加强,丝毫不能懈怠。

  各医疗卫生机构重点梳理本单位针对突发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处置的相关信息是否完善;组织领导必须健全、经费保障必须到位;部门协作畅通,卫健、林牧、教育、市场监管、公安、应急管理、新闻、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建立信息通报和会商制度,联防联控得到有效落实;强化医务人员技能培训,注重实效提高工作能力;强化宣传,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二)疫苗接种管理

  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必须做到严格执行疫苗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疫苗和冷链管理;开展疫苗配送,保证疫苗运输安全;加强疫苗管理,严格实行双人管理;实行疫苗可追溯制度,做到疫苗信息准确无误;加强人员培训,预防接种人员持证上岗;加强接种门诊建设,合理安排接种门诊的功能区和接种流程;全面采用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以技术手段减少人为失误;严格执行留观制度,安排专人负责。

  (三)医院感染管理

  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等文件规定,加强和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查找我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标本兼治、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全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和水平。

  1.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落实情况。重点排查《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等文件执行情况以及开展培训情况。

  2.医院感染管理体系。院长负责制落实情况;医院感染管理专门机构建设情况,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相应组织框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实施情况。

  3.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措施。医疗机构的布局;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医护人员诊疗操作规范性、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情况;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医院感染监测、诊断、上报情况。

  4.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主要包括手术室、产房(人流室)、新生儿病房、口腔科、眼科、中医临床科室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普通病房等;重点环节主要包括安全注射、各类插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手术操作、超声检查、手卫生执行、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暴发上报情况、医疗废物管理、医用织物管理等。

  (四)血液相关安全管理

  涉及采供血及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要加强血液安全风险排查,排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因血液采集操作不规范、一次性耗材重复使用,导致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是否存在因血液检测“窗口期”等原因导致受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是否存在因血液保存、运输不符合要求,导致血液质量不稳定,影响输血治疗效果的风险;是否存在因血液输注配型错误、品种错误,导致受血者溶血或影响输血治疗效果的风险。

  (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设置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开展相关工作,严格落实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要求,对因未备案或不符合生物安全条件的实验室擅自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以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未经审批擅自开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实验或者样本运输等原因,导致病原微生物泄漏造成传染病传播的,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相关处理。

  (六)医学相关信息数据管理(生物医学研究)

  1.加强风险排查。涉及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机构要加强信息安全风险排查,排查内容包括:本单位是否开展或与其他机构(项目研究人)合作开展未经正规立项擅自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是否存在违反《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办法》、《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活动。如存在以上生物医学研究活动,受试者是否存在不知情、信息泄漏等风险。

  2.加强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如存在以上违规生物医学研究活动,应立即停止项目的开展,并排查受试者是否存在不知情、信息泄漏等风险,如发生信息泄漏问题应立即当面报告委应急办,不得在媒体、网络等任何途径传播。如为合法开展项目,应严格遵守项目开展流程,排查流程运行中是否存在漏洞,并制定整改措施立即予以整改。

  (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对涉及高毒物品的生产企业和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项目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全方位全覆盖强化职业卫生监管,做好重点职业病监测及预警,强化监管无缝对接,加强职业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储备,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重点职业病危害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切实加强各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作业场所检测评价工作,强化职业健康安全宣传教育,以消除或减少急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健康损害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八)医疗纠纷处置

  1.加强医疗纠纷处置风险排查。单位是否存在因医疗纠纷处置不当,导致群体性上访、医闹、伤医事件等问题。

  2.加强医疗纠纷处置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排查。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务院《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江苏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兴化市医患纠纷处置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医疗纠纷处置工作制度,排查单位是否存在未设立医疗纠纷接待处置场所、未为患者提供病历资料复印等服务的问题;是否存在报告、接访、病历封存等制度未落实的问题。

  (九)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信访稳控

  各医疗卫生单位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因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或调整导致人员述求得不到满足而进行上访、集访现象的。继续贯彻国家、省、泰州市《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精神,共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计生特殊家庭帮扶体系。全面兑现提标新政,开展精准扶助,实施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及大病保险工作,缓解计生特殊家庭生活、医疗上的困难,配合保险公司做好后续理赔服务工作,努力提高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充分发挥计生协与志愿者的力量,开展节日慰问走访活动,与政府关心关爱形成合力,因人施策,保持关注度,坚持常态化,通过常常关心、点点温情,于细微处予以感化,增进计生特殊家庭对政府的认同和信任,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十)公立医院债务

  各医疗卫生单位重点排查本单位现有债务情况,部分医院负债率较高,运营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拖欠供应商货款,影响医院正常运营。要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推进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医院运行活力和服务水平,增加医院业务收入,节约费用支出,逐步化解债务,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十一)意识形态领域风险

  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内可能发生的突发重大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快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应对处置工作,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和上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处置,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

  1.对重大问题和领域进行前瞻性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发现和上报,避免延误发酵。

  2.做好信息公开。涉及自身的问题及时积极解决,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引导民众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出现重大负面舆情或意识形态事件时,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联动,通报情况、协同处置。

  二、实施步骤

  (一)制定细则及宣传阶段(4月20日前)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本方案,制定防范化解公共安全的实施细则,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通过组织风险等级评估认定,做好相应业务培训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专题部署落实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工作,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形成有利氛围。

  (二)排查辨识和评估分级阶段(5月20日前)

  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面开展风险排查辨识,及时做好分析评估、等级认定以及信息备案等工作,5月20日前,各医疗卫生单位将本单位公共安全风险报告报送至我委卫生应急办公室。

  (三)风险管控治理阶段(8月15日前)

  市卫健委相关科室、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对各医疗卫生单位风险管理治理、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治理,应急准备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自8月上旬起,我委组织力量,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进行工作通报。

  (四)总结评估阶段(9月上旬)

  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回头看”,进行评估总结工作,我委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五)长效管理阶段(9月中旬-10月底)

  市卫健委做好顶层设计,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完善风险排查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治理、应急管理等规章制度,确保医疗纠纷处置的风险防控。

  三、工作要求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委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真正把卫生健康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做细落实。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强化风险意识,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守土有责的精神,做好全领域重大风险排查化解工作。

  (二)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地位,予以重点推进。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切实担负起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直接责任,组织带领分管领域干部职工认真抓好抓实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对照责任分工,层层分解责任,细化落实到人。我委成立由委卫生应急办公室牵头、相关科室参与的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专项工作组,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班子,确保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深入开展风险排查评估和防范化解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对照重点风险点,深入排查梳理各个风险点存在的重大隐患,全面分析评估,并提出防范化解措施。对于排查出来的风险,要列出任务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压紧压实责任,逐一明确防范化解措施,切实推动问题解决。同时,要举一反三,深入排查其他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明确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市卫生健康领域安全稳定。

  (四)着力构建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能否做实做好,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长效机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是要构建风险研判机制。我委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分类建立风险研判专家库,定期开展风险研判,对相关分析进行集中商讨、综合分析,形成研判结论,提出决策建议。二是要构建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我委将建立决策风险评估专家库,通过召开风险评估会议等形式,深入分析评估政策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形成专题风险评估报告,作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三是要构建风险防控协同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宣传、网信、公安、气象、农业、民政、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借助相关部门力量共同做好卫生健康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四是要构建风险防控上下联动机制。卫健委、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定期向我委报送本领域风险防控工作情况,发现风险隐患后,要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确保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实效。五是要构建风险防控责任机制。要将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列为重要事项,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加强与日常工作的有机结合,与深化医改、专责整改等重点工作协同推进。要加强工作督查,对因工作推进不力引发重大事件的,依法依纪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要加强工作培训,切实提升本单位工作人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推动风险防范化解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10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根据上级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效管理,为国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XX同志、XX同志为组长,XX、XX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

  三、主要任务

  1.认真贯彻落实了党XX、市委、市政府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XX保持一致。

  2.要严格落实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副书记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件亲自处置,要带头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把导向强队伍。各科室负责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抓好分管科室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3.各科室负责人要强化网络意识形态信息研判工作,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和相关舆情动向,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对包括个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网络舆情进行甄别分析,加强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日常监测与处置。对于重大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事件,要按照有关要求逐级上报。

  4.定期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确保不出现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5.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员干部重要培训内容,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法规学习教育。

  6.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问责机制,对存在失职失责情形的领导干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有关规定实施问责。需予以组织处理的,由党组织按规定办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组织保障,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了,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完善机制体制。严格落实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各科室要及时报告。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监测和舆情上报机制。

  (三)强化宣传教育。坚持把政治要求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清醒认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整体强化我部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技能。

第11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各科(股)室:

  为做好我院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根据卫计局《全县卫生计生系统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方案》(梅卫计函字[2019]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对本院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黄梅县卫计局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做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做到工作“零缺陷”、排查“零盲区”、问题“零容忍”、事故“零发生”,确保我院意识形态安全,为健康黄梅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抵制生活中、朋友圈的各类谣言,严禁在手机朋友圈造谣传谣,对在公共场合中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非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依法严肃查处。

  (二)防范和管控邪教活动。加强对“法轮功”分子、“民运分子”、“三股势力”等组织渗透破坏活动的防范,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三)加强舆情监控。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涉及卫生计生领域的重大舆情监控,对可能涉嫌发生重大舆情的,相关科室要第一时间介入,并及时向院领导汇报,迅速展开舆情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舆情会商和研判预警,控制舆情态势,严格把握信息发布工作。

  (四)管控好信息传播途径。加强本系统内外网管理,严禁利用内外网发布、传播各类损害意识形态安全的信息,通过增加监控软件、硬件防火墙等设备,截断传播途径,发现相关隐患及时处理。

  (五)管控好信息发布审核关。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类发布信息的审核和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切实把控好“出口关”。制订“三审三校”制度,规范“三审三校”流程,登记造册,严格奖惩机制。

  三、工作步骤

  (一)研究部署(2月21日-2月25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按照意识形态领域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

  (二)自查整改(2月26-3月10日)。按照卫计局文件要求,集中时间和精力,全面开展一次意识形态安全隐患排查和集中整改,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认真梳理。

  (三)巩固提升(3月底)。在前期排查和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隐患排查与整治长效机制,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转变。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机构。卫生院成立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王兴权同志任组长,院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院各科室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蒋晓龙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

  (二)高度重视。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要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即查即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落实责任。要严格履职尽责,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狠抓整改。对工作不落实,排查整治不力,敷衍作假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责任事故的,将严格追责问责。

第12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为切实加强我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能力,确保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市教育局结合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和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宣传已形成由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教育(校园)网、微博、微信、校信通及其他自媒体等共同形成的立体格局,尤其是智慧校园的蓬勃发展,班级微信群、家长微信群活跃度高涨。媒体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各类信息来源、宣传内容、师生思想状况变得错综复杂,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控制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宣传教育中,不断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二、组织机构

  为更好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化教师队伍思想建设,保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决定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

  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的全面指导,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督促各地各单位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职责;提高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水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负责文件的上传下达、组织开展具体工作和资料归档。

  三、目标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强化主体责任

  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党组织书记做为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抓小抓早妥善处理舆情风险问题,站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带头管阵地、把方向、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各班子成员、校长、科长、股长及环节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部门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考核机制。各级党组织要狠抓工作落实,层层传导压力,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在各级党组织工作总结、党组织书记述职中,要报告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履职情况。

  2.建立监控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畅通信息上传下达。要建立定期研判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定期研判网络舆情,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点和舆情动向,准确把握热点,寻求规律,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对本级各类涉教重大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事件,第一时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确保市教育局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掌握最新情况。要建立重要节点值班制度,在两会、高考、国庆、教师节、春节、寒暑假等关键时间节点及有关特殊时期,全市各级教育部门要做好值班工作,安排专人做好网络信息宣传及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3.建立信息周报制度。每周一各旗县区向市教育信息中心上报前一周工作简讯、要讯,由市教育信息中心汇总编制“xx市教育动态简报”,为市、旗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及时的动态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三)正确对接媒体

  在处理舆情事件与相关媒体有工作接触时,要坚持善解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的原则,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1.善解媒体。高度重视媒体宣传的重要性,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媒体的性质、特点,弄清来访记者、发布者的真实意图。

  2.善待媒体。各单位要建立一套与媒体打交道的工作方案,构建各部门相互配合、各方面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市级以上媒体记者采访,须第一时间向上级党委宣传部门报告,积极主动服务,加强沟通,绝不能横眉冷对、盲目阻止。

  3.善用媒体。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与市内各类媒体联系,坚持正面发声,积极解读政策,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传播正能量,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讲好“教育好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构筑思想“防火墙”。

  (四)加强阵地建设

  加强各类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网站、校信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加大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力度,多方法、多形式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防范意识和能力,构建可信、可控、可查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环境。组建xx市校报校刊和教育新媒体联盟,共建市、旗县区、学校及师生、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载体,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五)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与管理。各教育单位要配备专人负责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工作,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基本功扎实的信息宣传报送员,规范网络媒体信息采集和报道流程。引导青年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正向宣传,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构建网上网下“立体化”新格局。

  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及时对xx市教育网、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网、校园广播、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排查和分析,规范网站、微信、微博信息发布管理。提高师生防护能力,筑牢网络基础,提升教育教学服务保障水平。

  (六)严肃问责追责

  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防控工作问责机制,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究。对各项教育宣传、网络安全、意识形态、舆情风险控制工作不重视、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推诿扯皮的将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领导,对发生重大舆情事故的将严格按照相关党纪法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深刻分析了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各领域重大风险,对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

  1.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关乎国家安全

  近年来,受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式发展的影响,全球经济社会进入被互联网全面深度“渗透”的新阶段。据报道,截至2018年末,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1亿,互联网用户日均上网时长接近7小时。数据显示,我国以超8亿的网民规模和高达近60%的互联网普及率强势“领跑”全球。互联网在渗透式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全球传播秩序和国际舆论格局。在这个全球互联、技术赋能的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传统现实场域向网络虚拟场域的延伸,“线下战”与“线上战”的交织,“明争”向“暗斗”的转向,阶段化斗争向常态化斗争的转变……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较之传统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更大、能级更高。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重在科学预判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在“防”,要强化“治未病”的预防意识,加强对重大风险发生的及时预判。加强风险预判,首要在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总体国家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始终保持意识形态无小事的警惕心和警觉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守好网络空间主阵地。其次,要在提高前瞻性和预测力上下功夫,做到观大局、察大势,耳聪目明、心若明镜,准确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并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持续加大对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洞察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及时性、精准性,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行动。最后,还要加强科学研判,确保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潜在性、苗头性的风险有防范的先手,一经发现风险,即能够对其性质、特点、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及时把脉、科学诊断、因“险”施“诊”,切实控制风险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努力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

  3.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重在有效治理

  当前,互联网无疑是海量信息的第一集聚地和分发地,网民人数的持续攀升和网民群体结构的多样化也意味着网络空间还汇集着海量多元的民意。较之于传统舆论场,网络舆论场中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纷繁复杂,更加暗流涌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控难度更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因此,在严把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预判关口、力求防患于未然的同时,还要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应对,切实提高风险处置力。具体来说,一是要做到分而治之。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多发、复杂的风险,要能够拨云见日、化繁为简,根据内容、性质、特点、影响等因素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类分级,找准引发风险的核心问题,再先后和分别采取有针对性、切中要害的处置措施。要注意合理区分境内外敌对势力挑衅攻击、错误社会思潮影响、民生问题和社会事件泛政治化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根源,有的放矢地破解难题,并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切实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原则问题简单化。二是要做到依法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也指出,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是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在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的工作理念和依法依规管网治网的工作原则,一方面要着力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法律法规,加强总体指导;另一方面要针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研究出台更加专门化、细化和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治理方案,切实提高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违法违规“成本”,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管、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以更好发挥直击要害的威慑作用。

  4.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重在主动出击

  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做到科学预判、有效治理,是不打无准备之战,以防范和应对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多属于防御战。要切实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还要打好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战略主动战”。打好战略主动战,一是要加强顶层战略规划。要善于总结防御战经验,深入分析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各级各类风险的发生机理、演变规律和深层原因,追溯风险源头,将以往一个个相对零散、独立的应对处置措施加以整合,有效转化为指导主动作战的整体性战略指导方案。二是要积极抢占工作阵地。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具有的多发性特点,与作为信息和思想舆论载体的网络媒介的持续快速迭代更新不无关系。就国内而言,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网络意识形态的“战场”不断延伸、扩展、更迭,这就要求我们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坚持创新引领,主动抢占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制高点,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壮大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做到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多点联防、协同发力。三是要切实增强对象意识。人在哪里,意识形态争夺就在哪里,意识形态风险就会出现在哪里,风险防控的“战旗”就要插在哪里。打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战略主动战,颇为重要的是做到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要切实增强对作为网络意识形态争夺主体的互联网用户,特别是青年网民的思想和行为的深入研究,尊重互联网用户特有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性,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建设和手段创新,切实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亲和力和可接受度,让主旋律为更多人传唱、唱得更加响亮,让正能量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在消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潜在风险等方面发挥更为深远的作用。

第13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12312”总体发展思路,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88所,在校学生110.03万人,其中,幼儿园877所,在园幼儿12.02万人;普通小学507所,小学教学点142个,在校学生23.39万人;初中学校142所,在校学生10.2万人;高中学校64所,在校学生6.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8所,在校学生3.5万人;高等教育学校34所,在校学生54.5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619人,另有1127人随班就读。

  二、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情况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担任组长。切实履行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大会,制定市教育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联系服务师生制度。开展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推动党组织书记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担当作为。二是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新时代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印发《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暨舆情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围绕“职责、制度、学习、课程、活动、保障”打造了“六张清单”,对意识形态八项工作职责和网络意识形态九项工作职责任务分解细化,确保了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全覆盖。三是强化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四抓两整治”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命名表彰35个示范性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创新“5+X”主题党日形式载体,用好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登录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43所学校(单位)圆满完成换届工作,调整配备党组织书记22名。开展学校党支部书记轮训工作,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提升党组织书记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水平。大力推广把党小组建在教研组的模式,积极搭建“双培养”实践载体平台,常态化开展党员老教师、党员教学骨干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活动,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教学骨干梯队。

  (二)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应对,全力化解疫情影响。强化宣传教育,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教育正能量,在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甘肃日报等中央、省属新闻媒体发布有关稿件226篇,浏览量超过860万人次。坚持正面发声发力,讲好教育战线防疫故事,开展“同心战疫·携手前行”主题作品在线展播,开发创编“战疫情·天天练”室内锻炼视频课程。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兰州智慧教育·名师在线”项目开播课程,全市近13万名中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在线学习,学习量达772万人次。二是周密部署,复学复课平稳有序。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多部门联合,成立8个督查评估小组,深入10个区县和87所学校,对开学条件保障的要点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督查评估,对不具备复学条件的学校跟踪指导,确保整改到位。重点关注关爱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帮扶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精准施策,全面做好保障工作。严格摸排管控,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建成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动态监测师生健康状况,逐级汇总形成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重点人群实行“人盯人”式管理,做到“四个摸清”,实时掌握健康状况。积极筹备物资,协调相关部门,通过调拨配备、社会捐助和自行采购等方式,足量储备防疫物资。

  (三)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开展教育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落实情况

  一是继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兰州市校园安全保护区综合治理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建立学校安全联席会议、部门协作、定期检查、分析研判、责任落实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三个百分百”建设,通过成立学校治安联防队、护校队、应急队等,强化校园安防巡查和防控力量。校园安全“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季督查”的隐患排查机制逐渐完善,闭环管理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中心,对校园周边影响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十类乱点乱象进行重点治理。二是强化学生溺水事故防范工作力度。通过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做到“六不”。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河流、湖泊、坑塘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四)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实情况

  一是足额落实教育投入,确保达到“两个只增不减”。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原则,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在校学生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9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88.29亿元,较上年增长8.31亿元,增幅10.39%;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6451.79元,较上年增长1048.66元,增幅6.81%。二是按规定征收“两个附加”,管理使用合理规范。2019年,我市按规定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165646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101384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64262万元。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收支两条线”原则,根据人大批复的年初部门预算,及时、足额拨付教育部门相关预算资金。

  (五)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情况

  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提出明确措施。各区县落实主体责任,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高于当地公务员人均年工资水平。2019年,提高市属学校地方性绩效考核经费至每人每月1000元,各区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区县的标准予以落实。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市级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各区县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由月人均300元提高到月人均400元,并依据边远艰苦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最高可达每人每月1300元。

  (六)完善教育督导法规和机构设置工作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甘肃教育督导条例规定》要求,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设副县级专职督学1名,聘请挂牌责任督学59名、学校视导员90名。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分期分批组织专家开展座谈交流、反复研讨,拟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修改完善后印发执行。进一步推动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出台《兰州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实施细则》,2020年底前拟对安宁区进行督导评估,全面促进区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七)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指导区县组建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备案审查委员会,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进行备案审查。多次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收退费管理、师德师风、培训内容、疫情防控、创城工作等方面开展专项督查及“回头看”活动。二是加强公办民办学校招生统筹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及省上关于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建立统一招生平台,公、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工作。严防民办学校提前招生、变相“掐尖”、考试招生、超计划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100%招生计划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三是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组成年检组对各市管民办学校逐一进行评估,重点围绕学校法律法规执行、规范办学行为、学校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办学条件达标等方面,对市管民办学校(机构)进行评估打分,年检结果在市电视台和兰州日报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教育脱贫攻坚及义务教育有保障推进情况

  一是强化联控联保。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各区县、各学校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包抓,责任到人。用“过筛子”的办法,进村社、进家庭排查核实,建立控辍保学风险学生台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失辍学。二是做好保学安置。综合分析研判学业水平、学龄特点、家庭情况、家长和学生意愿等因素,对354名劝返复学学生和70名有辍学反弹风险学生实行“一人一案”,通过职普融合班等方式,做好保学安置。三是保障残疾儿童权利。会同卫健、残联等部门开展残疾儿童评估,根据残疾类别与残疾程度,采取就近随班就读、特教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和纳入兜底范围等多种举措,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四是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和资助政策及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政策。坚持做好“一体化办学”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着力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统筹各类扶贫、惠民政策,确保国家资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及时足额下达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全面做好中央和省市有关东西部扶贫协作,组织永登、榆中、皋兰与天津市宝坻、宁河、东丽教育对口帮扶,全力推进教育扶贫,推动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五是强化督查问责。建立市级“控辍保学”包抓机制,成立5个包抓组16个督查小组,深入10个区县,走进94所学校,开展多轮次摸排清查。六是有效推进脱贫反馈问题整改。出台《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工作方案》,对教育系统存在的控辍保学、两类学校项目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细化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巩固“3+1”冲刺清零成果。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消除大班额工作情况

一是扩大教育资源。落实《2019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教育类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2019年新增学位1.64万个。引进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八中等一批兰外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兰州,推进兰州二中雁滩分校、五十一中九州分校、五十八中新校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比例从2017年底的16.15%下降到3.18%,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全市普通高中大班额全部消除。二是优化义务教育招生划片办法。完善小学招生政策,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明确规定同一学校片区内一套房产六年只提供一个学位(同一户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情况除外),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防止“学区房”炒作。三是严格控制择校。加强学籍管理,对违规跨区域招生、不符合转学规定、在校生超过核定办学规模的学校一律不予办理学籍注册和转接。严格落实“凡小学择校入学的学生小升初不得享受对口划拨”和“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中考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的政策,严格控制择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妥善处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严格执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入学流程及办法,确保每个随迁子女都有学可上,不断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五是严格落实“两免一补”资助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学生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六是深入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就近、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要求,规划实施两类学校项目建设92所,总投资8974.73万元。其中,寄宿制学校27所,小规模学校65所,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和无证园治理工作情况

  全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印发《兰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截至9月底,完成整改182所,整改完成率为71.65%,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治理前的29.2%提高到50.0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治理前的75.17%提高到94.58%。根据《甘肃省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市、区县两级教育、公安、民政等8个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市幼儿园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整治。截止9月底,颁发办园许可证2所,撤销办园许可证12所,待整改41所。

  (十一)教育信息化及中小学(含教学点)出口带宽情况

  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和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创新教育扶智路径,缩小城乡学校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截止6月底,全市753所学校(含教学点)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班班通全覆盖,所有学校网络出口带宽均达到100M及以上,市属、安宁区、西固区所属学校均实现无线校园网全覆盖。市级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教育资源3000多万条目,总容量约10TB。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人人通空间,教师开通率80.71%,学生开通率72.99%。今年9月,我市被确定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单位。

  (十二)超过三十万人口的县(市、区)独立设置特教学校建设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

  全市30万人口以上的区县(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永登县、榆中县),除西固区特教学校计划今年年底建成外,其他区县特教学校均招生办学。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特殊教育职业中专1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6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58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2161人,其中特教学校361人、送教上门148人、特教班72人、随班就读1127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7.44%。初步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附设特教班为补充、送教上门试点为突破”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十三)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甘肃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安排部署,在借鉴教育发达省份和地区高考综合改革典型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从宣传舆论引导、办学基础条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课程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生涯规划指导及考试安全技术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思路举措,明确时间节点,确保2021年新高考政策在我市全面实施。

  (十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出台《兰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和华住酒店管理集团、兰石集团、新区农投集团等优质实体企业深度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二是柔性引进全国知名职教专家马树超在兰州建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特聘3名全国职教名师、选拔23名职教专家组建“兰州市职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特聘46名教师组成“兰州市职业教育兼职教研员”团队。建成5个省级、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三是大力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共有“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9所,试点专业分布点达197个,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人数7271人。四是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指标15项以上的学校数15个,6所学校达到全部指标。招生规模连续两年增长22%以上,全市招生职普比3.72:6.28。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把握新时代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盯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建设计划和进度,确保2020年底827个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顺利完成。全力推进为民兴办实事项目,确保新增学位1.6万个。加快推进兰州五十一中九州分校、北京八中兰州分校高中部、初中部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四)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等十大行动。组织开展“新教育”实验专题论坛,举办“新教育”年会,总结新教育实验成果,推广实验先进经验。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综合改革,落实构筑理想课堂“三重境界”和“六个维度”,完善体育、美育课程设置与评价改革。

  (五)深入推进评价改革。研究制定兰州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加强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六)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落实培育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实施“卓越师资培育行动计划”,切实发挥好“金城名校长、金城名师、金城名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帮扶活动,提高全市教师学科素养、教育教学素养、科学人文素养。

  (七)切实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屏障。落细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学校健康副校长作用,开展健康教育等专题培训,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提高学校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尽最大可能地防止疫情在校园内发生。

  (八)巩固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成果。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完成“两类学校”建设等各类办学条件保障项目,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

第14篇: 网络舆情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各级领导班子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确保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切实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第三条

  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重点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共同防范网络风险、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第五条

  建立和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统筹协调机制。

  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校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等相关处室和二级学院(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办公室组成人员,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二章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第六条

  按照工作原则,校党委领导班子对本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第七条

  分管党务和宣传工作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党委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分管部门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八条

  各二级学院(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党政同责,以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为主,第一责任人是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二级学院(部)院长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各部门网络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是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其他领导干部负相应领导责任。责任人要承担起本总支(直属党支部)、本部门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责任和督查责任,各总支(直属

  党支部)、各部门上传至各类网络媒体上的所有内容必须经由责任人审核。各二级学院(部)、各部门在校外网络媒体上做学校宣传的稿件必须在责任人审查签字后,再交由党委宣传部审核后方可发表。

  第三章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

  第九条

  抓好理论学习教育。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认真制定年度党委中心组、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将中央、省委、省委高校工委意识形态工作精神作为全校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十条

  抓好网络阵地建设。各二级学院(部)、各部门通过“两微一网”发布信息时,要按照学校《各级官方网络公众平台管理办法》对发布信息进行严格把关,未经学校许可严禁个人以官方名义在网上发布任何信息,严禁交流传播涉密信息,同时除党委宣传部总体监管外,各学院(部)、各部门也要加强对本学院(部)、本部门“两微一网”的日常管理和监控,如发现有违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应及时上报党委宣传部,并按要求进行妥善处理。各二级学院(部)、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两微一网”的信息安全工作,不得私自将官方微信、微博、网站后台管理的用户名、密码外传。如出现管理员私自外传造成不良后果者,学校将对外传者及第一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

  抓好网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联盟作用,把网评员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各二级学院(部)

  要选优、配齐、配强网络评论人员,确保网评队伍坚强有力,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与考核细则》的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对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安排部署的网上重大宣传、重大思想舆论斗争、重要舆论引导工作、重大专项行动等组织开展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2)在处置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上,各二级学院(部)领导班子、各党总支书记、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带头、不站前,未与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开展有力斗争的,或者领导不力,出现重大错误,产生恶劣影响的;

  (3)未按照规定及时采取防范和处置措施,导致管辖范围内发生因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4)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对所管理的党员、干部在网上公开发表违背宪法、党章、党的决定决议和政策的言论放任不管、处置不力,产生恶劣影响的;

  (5)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所属舆论阵地出现严重错误导向,造成严重后果的;

  (6)对管辖范围内网络平台等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领导不力,或者对从事网络新闻信息服务、具有网络传播和社会

  动员功能的网络平台监督不力,产生恶劣影响的;

  (7)管辖范围内网络平台组织的网上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直播等,发表否定党的领导、党的基本路线、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言论,造成严重影响的;

  (8)对管辖范围内重大网络安全和信息问题领导和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

  (9)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误失责情形。

  第五章

  相关要求

  第十三条

  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过关”意识,切实担负起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并结合本学院(部)、本总支、本部门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制度方案,明确一岗双责,分解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

  第十四条

  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网、懂网、用网中化被动为主动,学会通过网络走师生路线,不断增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复杂网络舆情的驾驭处置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第十五条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结合实际,定期进行专项督查考核,对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重大工作失误、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等问题的要实事求是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