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我们集中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虽然自己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但是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习理论知识比较被动,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强,以至于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无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二、在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中总是一味埋头苦干,极少主动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很少与上级主管部门交流,有些自我封闭,同时,思考问题不全面,没有很好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工作不够扎实。三、在工作方法方面,思路不宽,分析问题比较简单,不够周全,不能全面系统的通盘考虑。缺乏创新精神,大胆工作的思想不牢固,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工作全局。
通过学习讨论,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重点放在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觉悟,真正领会这次活动的主题思想,更好地贯彻上级领导的.决策部署,提高自身执行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树立奉献的理念,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挑重担,切实肩负起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使命。同时,自己要着眼于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来做本职工作,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着力研究适应新时期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
省公安厅召开全省第二批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暨“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后,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对照《省公安厅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计划表,逐人逐项制订任务,明晰责任时限,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全力锻造值得充分信任的情指战斗集体,为我省公安情报指挥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深学笃行,提升政治素养
持续开展好“每周一学”及党小组集中学习,并督促民警自学,紧密结合“十问”大学习大讨论,组织学习竞赛,交流心得体会,检验学习效果。同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学习,切实增强党员民警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确保把讲政治转化为内在主动,更好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和一言一行上。
二、挺纪在前,筑牢忠诚警魂
坚持严的总基调,把教育整顿和“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以及公安部政治督察的整改落实等有机结合、联动推进。坚守“不出事”的底线,不断夯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执纪监督“第一种形态”的'运用,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同时,掌握民警八小时外“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及早发现违规违纪苗头和倾向;落实好“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深化自查自纠,确保预防提醒工作走在风险隐患的前面,保持队伍零违纪良好态势。
三、扛旗争先,争当先锋表率
立足内部,严格落实支部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层级管理责任,形成上行下效、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放眼全国,以“窗口意识”“金名片标准”谋划推动工作,立足新形势、新要求,鼓励争先创优,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力争情指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四、实干导向,履行中枢职能
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支撑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新动力。充分发挥“警务实战指挥中枢”职能作用,守土履责、守土尽责。同时,以推进数字化改革和“公安大脑”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改革和现代110接处警勤务机制改革,力争“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强化应急值守及考核评估,不断提升大厅勤务运行效能,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增效。
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远程培训,听了主讲老师的专题讲座,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身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是心理健康的人。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了解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大多数家长的观点:只有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大家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规划孩子前进的方向、前进的步伐,甚至是前进的速度。可是,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我们为孩子做出的规划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这些问题被我们一再忽略,甚至扔到了一边。于是,郁闷、焦虑、脆弱、自卑、孤僻、逆反......一系列心理问题在成人的主观臆断、行为干预下,进驻了孩子的内心。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生理特点、了解孩子心理需要与诉求。我们必须明白,青少年时期是孩子生理各方面快速发育的时期,矛盾动荡性是其心理基本特征,青少年认知旺盛,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情感丰富且不稳定,开始出现了许多成人需求,同时开始出现心理反抗。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征,我们才有可能对孩子的行为表象做出理性的分析,从而找到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做出适当干预。
三、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会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一方面通过心理学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